免費經濟概述
免費經濟簡而言之就是透過提供免費的產品或服務,來達到獲利的目的。而其手法都是透過免費的吸引力為起點,建立起其他的獲利管道,而廣告是最為熟知的一種。長尾理論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認為:所謂“免費經濟” 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傳統的免費產品,如金吉列剃鬚刀模式,是最自然的延伸產品。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交叉補貼,由此延伸出來的是傳統新聞媒體模式。這種產品之所以免費是因為它的成本由廣告主來補貼,所以,也可以稱之為第三方市場——出版商、廣告商和消費者,他們得到免費的一切。
第二種免費產品是指以前收費,後來隨著成本越來越低,最終成本消失。根據摩爾定律,過程需要的成本每年都在減少,當成本逐漸接近於零時,你可以最終將之視為免費。hotmail最開始嘗試一小部分服務免費,用戶為剩下的一部分服務付費。從2000年到2002年,用戶得到的免費服務越來越多。因此,Gmail表示,他們即將推出一個容量為1000兆的免費服務,從此,該市場發生了革命性發展。雅虎表示:“ 我們提供給用戶的是無限存儲服務,通過這些加強雅虎和用戶的聯繫。同時,通過別的方式賺錢,可以是雅虎新聞頻道的橫幅廣告;也可以是通過掌握用戶行為信息,而吸引廣告投放。”
第三種免費模式就是禮品經濟。現在的維基百科、部落格空間、craigsli等屬於這種。在這種模式下,的確有真的經濟存在,而且出於沒有財務考慮的動機,諸如聲譽、注意力和表達欲等等。所有的社交目的,事實上被證明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而這種目的讓人們免費獲得一切。而在此之前,沒有哪個平台可以做到這些。
吉列開創免費模式
1903年,滿腦子烏托邦式幻想的軟木瓶塞推銷員金·吉列(King Gillette)已年近50,卻渴望成為一個發明家。他花四年時間發明的可更換刀片式剃鬚刀,在最初銷售的一整年裡,只賣出了51副刀架和168枚刀片。但隨後,吉列所做的事情卻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行銷模式。他不惜血本地將數百萬剃鬚刀低價賣給軍隊,以期士兵們在戰時養成的剃鬚習慣能夠延續到戰後。他將刀架賣給銀行,後者將其作為禮物派送給新儲戶。他的剃鬚刀無所不在,幾乎和所有商品都*在了一起——從綠箭口香糖到咖啡、紅茶包,不一而足。這樣,僅僅過了一年,他就已經售出了9萬副刀架和1240萬枚刀片。
吉列開創的行銷模式給後世的商業留下了一個重要的遺產:提供免費(或者至少是廉價得近乎免費)的平台產品,然後通過耗材或者補給或者服務來獲得真正肥厚的利潤和收入。如今,這個被經濟學家稱為“交叉補貼”的定價策略幾乎在所有產業都已司空見慣:比如,電信公司會免費送你一部手機,當然條件是之後兩年你每個月都要花很多錢打電話;咖啡供應商會免費送一台咖啡機放在你辦公室里,不用說,他的收入主要是靠出售咖啡包給你;惠普的印表機便宜的才300元人民幣,但列印墨盒正是這家年營收逾千億美元的IT公司的重要利潤。因此,你也知道了,為什麼Play Station 3遊戲機剛出來時600美元的售價是個大笑話——遊戲機廠商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從第三方遊戲軟體中的分成,索尼卻執著地要把主機賣個大價錢。
免費經濟時代
滿天飛的免費品意味著你可以免費獲得一件產品,只要你購買另一件,或是願為某項服務付費,而後者恰恰是真正的利潤和收入所在。100年前發源於剃鬚刀的免費策略,經過最近十多年來信息技術的推波助瀾,由最初的行銷輔助手段逐漸演變成整個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核心,並開始重新界定未來商業的一切。克里斯·安德森稱:“過去100年來這種模式只是前奏,經過十多年來信息技術的推波助瀾,真正的免費經濟時代將拉開帷幕。”網際網路正是一片免費的樂土。正如40年前加州工學院教授carver Mead的摩爾定律指出的,微處理器的單位價格每18個月就下降一半,頻寬和存儲器的價格甚至下降得更快。特別是由於技術的發展,海量用戶帶來的規模效應使得服務單一用戶的成本趨近於零,聰明的公司早已不再收費。這些引導潮流的市場顛覆者的商業信條是——“先免費那些別人還在收費的生意吧”。
不乏這樣的成功案例。事實上,Google的所有產品或服務都對消費者免費,從搜尋到電子郵件Gmail、Gtalk再到線上辦公軟體Apps。其2004年推出Gmail免費信箱時空間高達1GB,而當時雅虎25MB信箱還要交錢才能用。
免費的當然不止是郵件和搜尋引擎服務。2007年,《紐約時報》過去28年來的報導和文章你都可以免費從網上看到,《華爾街時報》的許多內容也將免費;可以聯絡舊友、結交新朋的 Facebook,可以收看幾乎所有流行短片的YouTube也是免費的;全世界遊戲產業增長最快的是免費線上遊戲——史玉柱的《征途》……安德森甚至更加樂觀地預測,被網際網路技術浪潮所席捲的任何事物都將走向免費,至少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那些產品會是如此,甚至可能波及一切領域——免費是一種必然宿命,而不是一種選擇。
免費經濟的秘訣
在消費者眼中,便宜與免費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免費經濟學”告訴我們,零價格是一種市場,其他價格的卻是另一種,很多時候甚至是廣闊市場與毫無市場的差別。“差不多免費”和“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心理差距,正因為如此,微小的收費也會招致失敗,你永遠不會發現Google出現在你的信用卡賬單上。克里斯·安德森的這一觀察,與他在《長尾理論》中的思路一脈相承。他在長尾理論中提到了如何理解免費的力量,並列舉了最廣為人知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免費增值模式,首先用免費服務吸引大批用戶,然後說服其中的某些人升級為付費的“高級”用戶,換來更高的質量和更好的性能。比如,Skype免費提供基本的網際網路通話服務,而網際網路之外的網路通話則是需要付費的,一個典型的網站通常遵循1%法則——1%的用戶支撐起其他99%的人可以免費享受基本服務。
免費的秘訣並非只此一途。 Google儘管產品全部向消費者免費開放,但它卻可以從廣告商那裡賺到數十億美金,其他的如雅虎按頁面瀏覽量付費的橫幅廣告、Amazon按交易付費的 “會員廣告”……但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接著興起的是下一波廣告模式:付費的內置搜尋結果以及對某些特定人群的第三方付費。所有這些策略都建立在這個原理上:通過免費贈品可形成偏好顯著的客群,為影響他們,廣告客戶願意付費。
安德森在《經濟學家》雜誌專刊《2008年的世界》中發表文章認為,2008年將是免費年,網路上的免費經濟模式已經成為趨勢,進而影響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在重新定義了商業邊界之後,免費將是更新更大的經濟來源。
由此看來,天下還是有免費午餐的,只不過那一定是有別的人支付了費用。在網際網路經濟中,誰會是最終買單的人?目前看來,似乎消費者是勝利的一方,只是我們面對免費的*,不能忘了馬雲的話:“免費是最貴的。”
免費經濟的類型
1.免費增值模式(Freemium)免費品:網路軟體和服務,部分內容。
免費對象:普通用戶。
該模式是媒體訂閱模式的基礎,它又可分為如下幾種形式:從免費到付費的內容分級,或者一個額外的比免費版帶有更多特性的“專業”版網站或軟體。
這種免費模式的例子無處不在,但都做了些巧妙的調整。傳統的免費例子包括派送糖果,或給那些嬰兒母親贈送尿布。這些免費模式都得花錢,製造商僅能免費派送極少數量的產品——他們希望以此引消費者上鉤,從而激發更多的消費欲望。但就數字產品而言,這種免費品與付費品之比卻倒了過來。
一個典型的網站通常遵循1%法則——1%的用戶支撐起其他所有用戶。Flickr網路相冊就依靠每年25美元的專業版賬戶支持了無數的免費用戶,這個由1%的人為99%的人買單的模型實際上在其他行業也屢見不鮮。這種模式的可行之處在於,服務其他那99%的用戶的成本幾乎為零,甚至完全能夠忽略不計。
2.廣告模式(Advertising)
免費品:內容、服務、軟體等。
免費對象:所有人。
在廣播電視節目或印刷物上安放廣告,這種方式在基於網際網路的廣告模式前節節敗退:包括雅虎的按頁面瀏覽量付費的橫幅廣告、谷歌的按點擊率付費的文本廣告、亞馬遜按交易付費的“會員廣告”以及網站贊助,但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接著興起的是下一波廣告模式:付費的內置搜尋結果、付費的信息服務清單,以及對某些特定人群的第三方付費。如今,企業正試圖從產品推介(按文章付費)轉向按關係付費,如Facebook.所有這些策略都建立在這個原理上:通過免費贈品可形成偏好顯著的客群;為影響他們,廣告客戶願意付費。
3.交叉補貼模式(Cross-subsidies)
免費品:能促使你去購買其他互補品的任何產品。
免費對象:每一個終將進行購買的人。
沃爾瑪的最新熱門DVD僅售15美元,這些都是為招徠顧客而削本出售的產品。在依靠低於成本價的DVD*你進去之後,他們就可能賣給你一台洗衣機或是別的什麼,這將有利可圖。不管是任何產品或服務套餐,從銀行理財計畫到手機消費計畫,單個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往往取決於消費者心理,而非成本。
另一個鮮活的例子,在聖保羅的一個喧鬧角落,攤販們拋售著最新的“tecnobrega”CD,包括一支名為Banda calypso的當紅樂隊。像這些出自攤販之手的CD,均未烙上任何唱片公司的標籤,但它們並不是非法品,而是直接來源於那些樂隊。Calypso將自己的CD和海報派發給他們將會去巡演所在地的攤販,他們協定:攤販可以拷貝這些CD並出售它們,同時獨得所有的收入。因為賣唱片並非Calypso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支樂隊的主營業務是商業表演。Calypso在各鎮之間來回巡演,由於事前超便宜CD的宣傳造勢,他們的演出場場爆滿。城裡的小販實實在在地為 Calypso打造著街頭信譽,他們的音樂在市區無所不在。這意味著,他們為自己的演出俘獲了大批客群。
4.零邊際成本模式(Zero marginal cost)
免費品:單位發行成本極低的產品。
免費對象:所有人。
沒有什麼比線上音樂更能描述這一模式。在數字複製品和P2P傳輸方式的推動下,音樂發行的實際成本幾乎為零。在這裡,不管有沒有商業模式,在無限制的傳播手段下,產品變為免費。這股趨勢是如此強大,以至於法律、道德規制、加密保護技術以及其他所有的盜版障礙都紛紛走向破產。一些歌手線上派發他們的音樂,並藉此作為演唱會、正版唱片、播放許可證以及其他付費品的行銷方式。然而其他客群卻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它們;對他們而言,音樂不是用來賺錢的生意,而是另有其美好意義——從快樂到創意性表達。
5.勞務交換模式(Labor exchange)
免費品:網站和服務。
免費對象:所有用戶,因為其使用行為實際上已經創造了某些價值。
你只需通過驗證程式,就能得到免費資訊內容;那些混亂不堪的文本框通常充斥著木馬。你要做的就是對木馬程式做出回應,接著你會被轉接到其他站點 ——比起你瀏覽圖片所引發的頻寬消耗,此舉頗有賺頭。不管怎樣,使用這些服務的行為本身就能創造價值,或提升這種服務,或創造一些可能有其他用處的信息。
6.贈予經濟模式(Gift economy)
免費品:包括開源軟體或UGC在內的全部龐雜資源。
免費對象:所有人。
從Freecycle到維基百科,我們發現,金錢並非唯一的激勵。利他主義一直都存在,網際網路卻為其創造了一個平台;在那裡,個體行為將引發全球性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零成本分發使得共享成為一種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