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天然牧草:克列門茨針茅牧草學名:StipaklemenziiRoshev.
牧草英文名:K1emenzNeedlegrass
牧草科名: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GrassFamily
牧草屬名:針茅屬
牧草屬拉丁名:StipaL.
牧草屬英文名:Needlegrass,Feathergrass
地理分布
克列門茨針茅(別名石生針茅、小針茅、內蒙古針茅、羊鬍子草)分布於中國的內蒙古、甘肅(東北部)等地;蒙古、俄羅斯也有。形態特徵
克列門茨針茅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外稃長1厘米,頂端光滑,不具環毛;芒長10~15厘米。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克列門茨針茅是荒漠草原地帶的一種旱生小型密叢禾草。分布區內年降水量一般低於250毫米,≥10℃的積溫2000~3100℃,全生育期180~240天。廣泛出現在平緩砂質坡地或丘陵坡地粗砂與礫石的棕鈣土壤上,為主要的建群種。伴生成分有沙生針茅(Stipaglareosa)、糙隱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鹼蔥(Alliumpolyrrhizum)、兔唇花(Lagochilusilicifolius)、戈壁天冬(Asparagusgobicus)及荒漠絲石竹(Gypsophiladesertorum)等。除了組成荒漠草原群落外,也廣泛進入荒漠群落中。
飼用價值
克列門茨針茅是優良牧草,馬和羊最喜食,牛、駱駝喜食。草質優良,家畜吃了易長膘,肉質好。抗寒、有耐力,穎果成熟時對家畜也少傷害。一般早春利用能迅速恢復體力,抽穗後採食較差,穎果脫落後又能良好地被家畜採食。根據放牧地進行適口性觀察,未抽穗以前家畜極喜採食,短的營養枝適口性高。抽穗以後,家畜僅採集短的營養枝,少採集或不採集生殖枝。秋季以後,尤其經霜凍後,葉及生殖枝又為家畜所採集。內蒙古農牧學院測定,綿羊對克列門茨針茅的可食性係數,春季53.46%,夏季34.36%,秋季50.42%,冬季63.28%。克列門茨針茅在抽穗以前含有較高的粗蛋白質,拔節期含胡蘿蔔素95毫克/千克,但植株在乾時則顯著降低,冬季殘株中粗蛋白質含量較青鮮時,幾乎降低5~10倍。因此,殘株的營養價值很差,雖然適口性較好,但不能滿足家畜對蛋白質的正常需要。為放牧型牧草,每公頃產乾草262.5~337.5千克。針茅屬,禾本科植物
Stipa L. 針茅屬,禾本科,約百餘種,廣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通常為旱生植物,我國約有13種,主產西北部至東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