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崑崙針茅分布於中國新疆、甘肅、青海、西藏自治區等地。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崑崙針茅,旱生密叢型小禾草。荒漠草原及山地草原帶的優勢種、亞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多見於崑崙山、阿爾金山山體渾圓的低山及中山帶。在海拔2600~3400米的山地,以優勢種、亞優勢種或重要伴生種與粉花蒿、新疆銀穗草、山蔥等優勢植物組成荒漠草原及山地草原草場中重要的草場型,伴生有鐮芒針茅(Stipacaucasica)、西北針茅(S.Krylovii)、短花針茅(S.Breviflora)等。特別在荒漠草原帶,崑崙針茅的蓋度高達30%以上,成為群落的主要建群種;在低山荒漠和草原化荒漠帶,也能正常生長,但參與度低。飼用價值
崑崙針茅在新疆,3月底4月初萌發,6月上旬抽穗,6月底結實,8月上旬成熟,10月初枯黃。抗逆性較強,在乾旱年份仍能完成生活史。冷季殘存稍差。在整個生長季節,各類家畜都喜食。春季萌發早,生長快,葉片不甚堅硬,再生性強,特別耐牧。營養價值中上等。在自然條件異常乾旱、植物種類貧乏的崑崙山中低山帶廣泛分布,並旺盛而頑強的生長,是難得的好草,對崑崙山草原畜牧業有著特殊重要意義,屬優等牧草。針茅屬,禾本科植物
Stipa L. 針茅屬,禾本科,約百餘種,廣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通常為旱生植物,我國約有13種,主產西北部至東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