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中國元代用蒙古文字刻制的碑刻。蒙古文是蒙古族通用的一種拼音文字。早期的蒙古文是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後,在採用回鶻文字母拼寫自己語言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現行蒙古文的前身,稱作回鶻式蒙古文或蒙古畏兀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又命吐蕃薩迦喇嘛八思巴根據藏文字母製造新體蒙古字,用以拼寫蒙漢等各種語言,於至元六年(1269)製成頒行,形成漢字式方體,自上而下直寫,當時稱蒙古新字,後稱蒙古字,是元朝法定文字,近人稱八思巴蒙古字。
《張氏先塋碑》刻於元元統三年(1335),蒙漢文對照,蒙文據漢文翻譯,在內蒙古翁牛特旗。《竹溫台碑》刻於元至元四年(1338),蒙漢文對照,蒙文據漢文譯,在內蒙古翁牛特旗。《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刻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362),蒙漢文對照,蒙文據漢文譯,在甘肅武威。《紫微宮碑》刻於公元1240年,在漢文皇后懿旨文末刻有回鶻式蒙文的令文 3行,在山西濟源縣。此外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還保存有《興元閣碑》,刻於公元1342年,全刊自漢文譯出的回鶻式蒙文;《釋迦院碑》刻於公元1257年,在漢文碑銘右側有回鶻式蒙文 3行。
八思巴蒙文碑,現發現者約有20多種,分布於陝西周至、韓城,甘肅涇川,山西太原,河南安陽、許昌、濬縣,河北易縣,山東鄒縣等元代寺觀遺址。多數碑為八思巴蒙文與漢文合璧,漢文據蒙文譯出,以漢語白話文直譯文義,少數碑無漢文譯文。碑文多為皇帝聖旨、皇后懿旨、皇子諸王令旨或帝師法旨,主要內容是保護佛寺道觀產業及減免僧道賦稅等事。北京居庸關雲台蒙文石刻,刻於元至正五年(1345),共 2方,一為梵文陀羅尼經的音譯,一為拼寫蒙語,記述有關元代佛教傳播業績,是罕見的蒙文佛教史料。此外還有一種據漢文文獻讀音譯為八思巴字蒙文然後刻石者,如加封孔子、孟子的制書,封贈道士的制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