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歷史
蒙古部發跡於斡難河之時,本來是沒有文字的。1204年,成吉思汗征討乃蠻之時,乃蠻掌印官維吾爾人塔塔統阿雖然遭逮捕,依然守著國家的印信。成吉思汗非常嘉許他忠於自己國家的行為,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國的文書印信,並命令他教授太子、諸王畏兀字以書寫蒙古語。,蒙古人至此時便采畏兀字以書寫蒙古語。
十六世紀蒙古信奉佛教,廣譯遍傳佛經, 蒙古文字因而普及、定型。因此十六、十七世紀之交,為蒙古之文藝復興。在這之前書寫蒙古語的之部分缺失,皆改進之。此時引入許多藏語、梵語之內典用語,取代以往蒙古人使用的辭彙。並且為了便於轉譯藏、梵語音,另造變體字母。字母之改良以阿里嘎里為大宗。1587年,喀喇沁翻譯者阿尤希固什修改舊有的字型,自創了阿里嘎里字型,這個字型可以表達所有的藏、梵語語音,且可以表達諸蒙古語所無之輔音群。此時部分古語遂棄而不用。學界謂此時之書面蒙文為古典蒙文。
1946年以降,蒙古國改以西里爾字母拼寫喀爾喀口語。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內蒙古自治區則仍采傳統蒙古字母。蒙古國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2010年簽署一項命令,以繼續擴大回鶻式蒙古文的使用。
這項總統令於即日起試行並將於2011年7月11日正式生效。總統令指出,蒙古國總統、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主席、蒙古國總理及蒙古國政府成員與國際機構和國外同級別官員進行交流時,公文和信函必須使用回鶻式蒙古文,並附當事國或聯合國任意工作語言的翻譯文稿。
蒙古國公民的出生及結婚證明、各級教育機構核發的相關證件、畢業證書等必須以回鶻式蒙古文和西里爾蒙古文並排書寫。
由於歷史原因,蒙古國於1946年廢棄回鶻式蒙古文,開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創製的新蒙文,也就是西里爾蒙古文。1992年,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決定逐步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蒙古國政府於2008年出台加強使用回鶻式蒙古文的政策,計畫於2011年全面總結使用情況。
據研究,回鶻式蒙古文13世紀由成吉思汗下令創製。中國的蒙古族一直使用回鶻式蒙古文。
文字的特色
與敘利亞文及阿拉伯字母一樣,蒙古字母在一個字的不同位置都有不同的形狀。在察合台字母出現之時,其書寫方式已從橫寫改成直寫。蒙古語字母可以是每單字一單位,也可以是一單字連其後置詞為一單位。大部分的音位須分字首、字中、字尾――首尾音位各寫作字首型、字尾型,其餘則作字中型。作字中型的字母有一縱線以聯結整個字。而元音有單獨型,輔音則無。
字母列表
中國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個字母,蒙古文字母表示元音的5個,表示輔音的24個,拼寫時以詞為單位上下連書,行款從左向右。
| ||||||||
國際音標 | 蒙古文字 | 八思巴字 | 元朝秘史譯音 用漢字舉隅 | 拉丁字母轉寫 | 西里爾字母 | 注釋 | ||
起筆 | 行筆 | 收筆 | ||||||
| | | | | 阿(1-7-3) | a | А | |
| | | | | 額(1-4-2) | e | Э | 字中、字尾大抵與 a 字同。須依字首判定。 |
| | | | | 亦(8-3-1) | i, yi | И,Й, Ы, Ь | 此音於口語中或遭他音節之元音同化。 |
| | | | | 斡(1-20-1)、兀(1-11-3) | o, u | О, У | 實際音值須視情況判定。 |
| | | | | 斡(6-18-1)、兀(5-6-2) | ö, ü | Ө, Ү | 實際音值須視情況判定。 |
| | | | | 訥(1-2-3)(居音節首)、安(11-27-5)(居音節尾) | n | Н | |
| | | | | 昂(78-59-1)(居音節尾) | ng | Н, НГ | 此字於固有語唯居音節尾,故僅具字中型與字尾型。居字首者蓋用以轉寫藏 ང 、梵 ङ 音。 |
| | | | | 巴(1-27-1)、卜(小字,居字尾時。)(244-10-2) | b | Б, В | |
| | | | | | p | П | 中世蒙古語無此字。用以轉寫藏 པ 、梵 प 音。 |
| | | | | 合(4-10-1) | q (後接陽性元音) | Х | |
| | | | | 合(4-9-1)、黑(小字,居字尾時。)(1-24-3) | γ (後接陽性元音) | Г | 文言中此音前後俱元音者,口語多略去此音而並前後元音為長元音。 |
| | | | | 可(2-2-1)、克(小字,居字尾時。)(1-8-3) | k (後接陰性元音) | Х | k、g字型大抵相同。須俟實際發音方可辨之。 |
| | | | | 格(1-12-1) | g (後接陰性元音) | Г | k、g字型大抵相同。須俟實際發音方可辨之。又文言此字前後俱元音者與陽性例同。 |
| | | | | 馬(2-3-2) | m | М | |
| | | | | 剌(1-24-4)、勒(小字,居字尾時。)(1-12-5) | l | Л | 居音節尾時,元人譯漢每與 /n/ 音相混。 |
| | | | | 撒(6-12-1)、速(帶u音)(5-28-3)、速(非小字字尾)(270-44-3) | s | С | |
| | | | | 沙(273-13-3)(唯用字或與s相混) | š | Ш | 此音在秘史時代多半接 i 。 |
| | | | | 塔(1-27-2)、惕(小字,居字尾時。)(3-22-4)、答(6-23-3) | t, d | Т, Д | 傳統書面不分t d,須俟實際發音方可辨之。 |
| | | | | 察(2-3-3) | č | Ч, Ц | 傳統書面不分 /ʧ'/ 、 /ts'/,今日多以之表前者。 |
| | | | | 札(1-7-1) | ǰ | Ж, З | 類上一字。又此字早期與 y- 音起首者常相混。 |
| | | | | 牙(34-6-1) | y | Е, Ё, И, Ю, Я | |
| | | | | 剌(4-9-3)、兒(居字尾時。非小字。)(1-3-4) | r | Р | 固有語、傳統譯音中此字不居字首。 |
| | | | | | v | В | 轉寫梵音 व 等或如近世漢語“王”字之合口呼零聲母者。 |
| | | | | | f | Ф | 中世蒙古語無此音。 |
| | | | | | ḳ | К | 轉寫漢語“可”字聲母、俄文 К 字等。 |
| | | | | | (c) | (ц) | 轉寫藏音 ཚ 、梵音 छ。是二音似非對等,今日多取藏音為是,即以之標 /ts'/ 音。 |
| | | | | | (z) | (з) | 轉寫藏音 ཛ 、梵音 ज。是二音似非對等,今日多取藏音為是,即以之標 /dz/ 音。 |
| | | | | | (h) | | 轉寫梵音 ह 等。又此字直連於部分濁輔音下可表送氣濁音,如 lh 即藏音 ལྷ。 |
例子
仿古書體 | 現代印刷體 | 首字轉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