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居庸關雲台中國元代佛教建築。位於北京昌平縣城西北20公里處。居庸關自古為通往塞北的門戶。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經宣德三年(1428)、景泰六年(1455)等多次修葺,是明代邊牆上的一處重要關口。雲台坐落在關城之內,是元代過街塔的基座。過街塔始建於元至正二年(1342),至正五年(1345)落成。塔北有寺,名永明寺。現塔已不存,僅存基座。基座部分(即雲台)用大理石砌築而成,保存有精美的元代石雕。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居庸關雲台浮雕是元朝藏傳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規模宏大,內容複雜,雕琢細緻,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種天神,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龍、雲等造型,以及用梵、漢、蒙、藏、維吾爾、西夏六種文字陰刻的《陀羅尼經咒》全文。其中的天神造型和裝飾圖案均參考了西藏桑鳶寺和薩迦寺,帶有濃重的“梵式”風格。券洞兩壁兩端的四大天王是整個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寬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氣勢威猛。
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品為劍、琵琶、傘和蛇,在佛經中分別寓意風、調、雨、順。作為護法神,天王被塑造成威武而森嚴可怖的形象。他身軀魁梧,身穿戰袍和盔甲,手中拿著一把利劍,面目兇惡,滿臉橫肉,眉頭緊鎖,不怒自威。天王坐在高台上,左右兩邊分別侍立著鬼卒和武士,腳下還有兩個小鬼,突出了一種威嚴的氣勢和力量感。從細節上看,天王戰袍上的飄帶上下翻飛,動感十足,是這件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從整體來看,居庸關雲台浮雕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堪稱元代雕刻藝術的精品之作。
歷史
居庸關位於北京城西北70公里處,是長城的三大名關之一。居庸關有南北兩口,南名南口,北稱八達嶺,中間是一條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居庸關有“居庸迭翠”之稱,被喻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關之名取“徙居庸徒”之意,唐時名薊門關、軍都關、居庸關等,以後宋、元、明、清歷代都沿用居庸關名。據記載,明代大將軍徐達曾建關城(指居庸關長城),城跨兩山,周長6.5公里,高14米,現僅存雲台。
雲台位於居庸關城內中心,原本是一座過街塔的基座,始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雲台上原矗立著三座喇嘛塔,俗稱過街塔,在元末明初時被毀。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正統四年(1439年)在雲台基座上又重新建造了一座寺院,名安泰寺,該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全部被毀,現僅存雲台基礎遺蹟。
雲台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平面為東西向矩形,底部東西長26.84米,南北深17.57米,台頂部東西長24.04米,南北深14.73米。台體的中間開一南北向券洞,高7.27米,寬6.32米,券洞的頂部用五邊折角的砌築方法砌築而成。台頂部有兩層,底部出挑石平盤上刻雲頭、下刻獸面及垂珠圖案,頂部四周的石欄桿、望柱頭、欄板及向外挑出的螭頭均保持元代的風格。
券門及券洞內兩壁上鐫有極珍貴的元代遺物。券門兩旁刻有交叉金剛杵組成的圖案,以及象、龍、卷葉花和大莽神,正中雕金翅鳥王等。券洞內兩壁上刻佛像、四大天王像,造型各異,神態栩栩如生。這些大幅浮雕作品都是極其珍貴的藝術品。在四大天王浮雕像之間,有用梵、藏、蒙、西夏、維吾爾、漢等六種文字雕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是研究佛典和古代文字極其珍貴的數據。
建築
石刻佛像生動逼真 六種古文鐫刻經文
券門內兩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徵。
券門兩壁刻四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並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照微服出遊,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燻黑了,才得以出關。
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經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中國古代党項族語言的文字,創製於公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於藏文,採用拼音的方式書寫,並於公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五曼荼羅”與千餘尊佛像共生輝
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
券頂兩側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總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時,由鎮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頂兩側共有刻像1060尊。
“六拿具”別具一格
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