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元世祖忽必烈在1260年即位後,封授吐蕃薩斯迦喇嘛八思巴為國師,命他製作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正式頒行,稱為蒙古新字,次年又改稱蒙古國字。至元八年規定:“今後不得將蒙古字道作新字。”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由此成為官方法定的文字。八思巴蒙古字——構成編輯本段回目錄
這種蒙古字在西藏、印度文字的基礎上,根據蒙古語言音詞,創製出一種方形文字——蒙古文字,它由梵、藏字母演化而成,有42個字母。其中母音10個,子音32個。用以拼寫蒙語,也拼寫漢語。字母基本通用,但有些字母在拼寫蒙語和漢語時,代表的音值不同。八思巴制蒙古字,改為方體,自上而下直寫,自右向左行,當是參照了蒙古畏兀字和漢字的書寫及構字方式。
文獻
現存八思巴蒙古字文獻,主要是保留在中國各地的碑石和歷代收藏的拓本,以及官印、錢鈔等文物上。廣東南華寺保存的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聖旨原件,是現存元代八思巴蒙古字的珍貴文獻。《事林廣記□蒙古字百家姓》和傳寫本《蒙古字韻》將漢字與拼寫漢語的八思巴蒙古字對照,是當時的識字課本。此外,現在還可見到八思巴蒙古字拼寫藏語的佛經殘片。至元六年元世祖頒行新字的詔書,曾明確規定,以新制的蒙古字"譯寫一切文字",實際上是企圖以一種通用字母拼寫蒙、漢、藏、梵、維吾爾等各民族的語言。這是中國文字史上的一次創造性的嘗試,也是製作漢語拼音字的第一次嘗試。但由於同時兼顧幾個民族的語言,在表示音值和構制字型時都不免存在各種缺陷。採用漢字方體字形拼寫蒙語,以一個方體字拼寫一個音綴,致使語詞割裂,不易識讀,不如蒙古畏兀字以詞為單位構字,便於讀寫。現存八思巴字資料中,譯寫維吾爾語、藏語和梵語的很少,譯寫蒙古語和漢語的較多,其中包括元朝官方檔案的原件、碑刻、印章、牌符、錢鈔、圖書、題記等。
八思巴字百家姓《事林廣記》卷五/續集十二下元朝一代,八思巴蒙古字始終作為官方文字行用。元朝亡後,北元也還用以鑄造官印。此後,八思巴蒙古字漸不通用。蒙古畏兀字經過改革,沿用至今。
八思巴蒙古字——意義編輯本段回目錄誕生在錫林郭勒草原上都古城的蒙古新字——八思巴字使用僅100餘年,雖終以失敗而告終,但語言學的歷史上將永遠鐫刻著八思巴的不朽英名,它是祖國文化寶藏中的一塊閃爍著奇異光彩的瑰寶。作為佛學大師,八思巴一生著述頗豐,有30多種,傳世之作有《薩迦五祖集》。他生前還將內地的印刷術、戲劇藝術等傳至西藏,將藏族的建築和雕塑技術介紹到內地,促進了內地和西藏之間及漢、藏、蒙等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作為政治家,他協助元朝實現了對西藏的統治,為今日中國版圖的確立,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簡介
八思巴(1235~1280),又譯作帕克思巴、八合思巴、拔思發等,本名羅追堅贊。藏族政治家、佛學大師,藏傳佛教薩迦派第5代祖師,元代首任帝師。八思巴出身名門望族,自幼聰慧過人,通曉佛學,號稱聖童。相傳3歲時就能口誦蓮花修法,7歲時就能誦讀十萬字的佛經,8歲能背誦經文,9歲時就在法會上給別人講經說法,故被稱為“八思巴”(“聖者”、“神童”之意)。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八思巴與其弟恰那多吉隨伯父薩班赴涼州(今甘肅武威)謁見蒙古窩闊台汗之子闊端。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應召赴六盤山謁見忽必烈。八思巴以其淵博的學識和謙虛謹慎的美德,贏得了忽必烈的賞識。他備受崇敬,被尊為“上師”。同年,薩班病逝,八思巴繼為薩迦派新法王。自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隨侍忽必烈,忽必烈及王妃、子女皆從其受密教灌頂,皈依藏傳佛教。憲宗七年(公元1257年),八思巴到佛教聖地五台山朝拜,成為第一個朝拜五台山的藏傳佛教領袖人物。
元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八思巴受封國師,“授以玉印”,任中元法主,管理全國的佛教事務。同時,根據八思巴壁畫道路情況,設定驛站,保證道路的暢通,為元朝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有效控制和施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溝通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八思巴以國師身份兼領總制院事,管理全國佛教及藏區事務,成為中央政權的藏族高級官員。二年後返藏,為元朝在藏區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建立起藏族史上著名的政教合一政權——薩迦地方政權。該政權代表元朝中央政府有效地行使著對西藏地方政教事務的管理。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返大都(今北京),獻所創製蒙古新字——“八思巴字”,頒行全國。次年升號“帝師”,加封“大寶法王”,賜玉印,統領西藏十三萬戶。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真金太子護送返薩迦,興辦曲彌法會,任薩迦寺第一代法王,僧俗並用,軍民兼及,此為西藏實行貴族僧侶統治之始。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在薩迦南寺的拉康喇讓圓寂。忽必烈追賜他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為表彰他一生的功績,忽必烈還在大都為他修建了舍利塔,供人們瞻仰。元仁宗時,又為他修建了帝師殿。
八思巴經過潛心研究,在西藏、印度文字的基礎上,根據蒙古語言音詞,創製出一種方形文字——蒙古文字,它由梵、藏字母演化而成,有42個字母。其中母音10個,子音32個。經過6年艱苦的努力,八思巴創製成功。隨後忽必烈詔行全國,正式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