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醫學

傳統中國醫學

傳統中國醫學傳統中國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簡稱中醫學,屬於全世界醫療體系中,傳統醫學(traditional medicine)的一支,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廣義上包括了中國漢族的漢醫學,日本的漢方醫學,朝鮮半島的東醫學(即今日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的高麗醫學),以及中國大陸境內的藏醫、蒙醫、維醫、朝醫、彝醫、壯醫、苗醫、傣醫等民族醫學。狹義則專指漢醫學。

傳統中國醫學

傳統中國醫學傳統中國醫學
傳統中國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簡稱中醫學,屬於全世界醫療體系中,傳統醫學(traditional medicine)的一支,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廣義上包括了中國漢族的漢醫學,日本的漢方醫學,朝鮮半島的東醫學(即今日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的高麗醫學),以及中國大陸境內的藏醫、蒙醫、維醫、朝醫、彝醫、壯醫、苗醫、傣醫等民族醫學。狹義則專指漢醫學。本條目僅就狹義的中醫學加以說明。
中醫學以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音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
在現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中醫學被歸類為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中的一支而受到重視。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學的價值之一在於方劑,藥方是醫者的經驗結晶。中醫學本身發展的過程即是實驗的醫學,尤其是經過無數的醫家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來的臨床人體實驗反覆使用,證實實際有效而被記載流傳下來的經方、時方等。直接面對病症,掌握主證及兼證,選擇對證的方劑進行加減,不拘泥於理論,以治療疾病,這是中醫精髓辨證論治的本來面目。
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即協助身體的自我調控機轉維持身體的恆定)。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這是中醫的優勢所在,也是中醫在現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醫處方,至少包括四項以上:情治(情緒控制)方面的指導;忌口(飲食應注意的事項);運動的建議(游泳、跑步、導引、氣功等);中藥的使用,或針刺、艾灸、推拿等。故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盤考量。
相較於傳統中醫,現代中醫的革新發明,值得加以關注的包括:小針刀,傳統藥物注射製劑,科學中藥等
基礎理論
五行生剋
放大
五行生剋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精氣學說
* 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
*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由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如動物的“生長壯老已” ,植物的“生長化收藏”。
* 氣是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應。如:“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
* 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
陰陽學說
*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
* 陰陽的互動作用包括: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
五行學說
*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 五行的互動作用包括:相生、相剋、制化、勝復、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學說
* 藏: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奇恆之府,通稱為臟腑。象:一指“形象”,即臟腑的解剖型態;二指“徵象”,即臟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三指“應像”,即臟腑相應於四時陰陽之象。
* 透過外在“象”的變化,以測知內在“藏”的生理病理狀態,稱為“從象測藏”。即“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
* “臟腑”不單是解剖型態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內的綜合概念。
* 五臟:指肝、心、脾、肺、腎,功能為“化生和儲藏精氣”。
* 六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功能為“腐熟水榖、分清泌濁、傳化糟粕”。
* 奇恆之府: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氣血津液
* 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 氣的生成源自先天與後天。稟受於父母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肺吸入自然的清氣,與脾胃運化水榖產生的水榖之氣,合稱為“後天之氣”。
* 氣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
* 人體的氣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
*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稱為“氣機不調”。其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鬱、氣逆、氣陷、氣脫、氣閉等。
經絡學說
*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 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別絡、浮絡、孫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
* 經絡在中醫學的重要性正如《扁鵲心書》所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
病因學說
* 《黃帝內經》將病因分為陰陽兩類:“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把病因分為三類:“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房室、金刃、蟲獸所傷”。
* 宋代陳無擇提出“三因學說”:外所因、內所因、不內外因。
* 近代則將病因分為五類:
o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癘氣。
o 內傷病因:包括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失宜、勞逸失度。
o 繼發病因:包括痰飲、瘀血、結石。
o 其他病因:包括外傷、寄生蟲、胎傳、諸毒、醫過。
發病
* 邪氣與正氣交戰,決定發病及疾病的發展變化。又稱為“正邪分爭”。
* “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正氣”指人體的自我修復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 “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依據,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 體質、情志、地域、氣候等,與發病有密切關係。
病機
* 病機是疾病發生、發展與傳變的機理,又稱“病理”。
* 基本病機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
* 內生五邪,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
* 病位傳變,包括:表里出入、六經傳變、三焦傳變、衛氣營血傳變、臟腑傳變等
* 病性轉化,包括:寒熱轉化、虛實轉化
中醫具有獨特的完整理論體系,主要特點是:
1. 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念。
2. 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
3. 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彆強調整體觀念。
診斷方法
(參:中醫診斷學)
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論治的方法,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 “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藥治一病的辨病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治療手段和方法豐富多采,既有一般內服藥物的內治法,又有藥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氣功等非藥物療法,還有以藥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近年來還湧現出了一批傳統藥物注射製劑,可用於肌肉和靜脈注射。此外,由於絕大多數藥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加之多為複方製劑,配方時可採用相應的拮抗措施,因而毒副作用較少,而價格又相對低廉,因此,適用範圍較為廣泛。
學科分類
* 基礎醫學
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方劑學 、內經、傷寒論、溫病學、中國中醫學史 、中醫各家學說等
* 臨床醫學
包括中醫內科 、中醫外科、中醫婦科 、中醫兒科、針灸科 、中醫骨傷科 、推拿科、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咽喉科、中西醫結合醫學、氣功科、中醫護理等
醫學典籍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備急千金要方》、《本草綱目》
醫學流派及醫家
《漢書·藝文志》中,將醫家分為“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發展至今,可分為八大流派: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中西匯通學派
扁鵲 張仲景 華佗 王叔和 陶弘景 孫思邈 宋慈 劉完素 張從正 李杲 張景岳 傅山 陳修園 曹穎甫 余無言 唐容川 秦伯未 章次公 趙紹琴 張簡齋 施今墨 程門雪 蒲輔周 左季雲 鄭壽全
發展和傳播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正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西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明清以後,中醫發展趨於完備,其理論和治療手段基本定性。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中藥最重要的著作。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鴉片戰爭以後,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但並未動搖中醫本身固有的地位和作用。現代,中醫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必需、有效手段,特別是中醫針灸在國外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
中西醫學的比較
* 醫學理論體系不同:
世界上的醫療體系大致上可分成:
擬人論醫學體系”(神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超自然物(神靈)力量所造成的,如撒旦、鬼、神祇等,巫醫、乩童、符咒等即屬於此類。
“自然論醫學體系”(經驗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氣候的變化、飲食習慣、人的情緒變化等。中醫學、阿育吠陀、順勢療法等即屬於此類。
“科學論醫學體系”(實驗設計):經由設立假說、實驗設計,並利用演繹、歸納等方法呈現結果,或藉由科學儀器偵測所產生的醫學,是近現代醫學的主流,例如西醫。
其中前面兩者被歸類為傳統醫學或替代醫學,而後者則屬於現代醫學的主流。
* 診斷疾病的思維方式不同:
中醫看病以“辨證”為主,辨別主證、兼證,與西醫在診斷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以感冒為例,西醫師會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細菌性的感染,會鑑別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併肺炎;但這些診斷對中醫師而言,卻不是最重要的。以中醫的觀點,需要分辨的是,這是屬於風寒或風熱;若屬風寒則又辨屬於太陽病、陽明病或少陽病;屬風熱則辨別病邪在衛氣營血的哪個階段等。
* 治療的思維及方法不同:
中醫主要通過草藥、針灸、來調整人體機能,增強人自身的抗病能力來達到去除疾病,恢復健康,即“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一般來說對於治療頑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效果較好,但對外科、及病情惡化快速的嚴重病變則沒有優勢。西醫主要通過醫學器械、化學檢驗確定病情,然後使用化學製劑、先進醫療設備達到殺死病源體或抑制治病途徑而治癒疾病,稱為對抗療法,對於外傷、急性病、和已知病因疾病效果明顯。
一般來說,中醫治療費用低廉,西醫治療費用相對偏高。
現代中醫理論提出中西醫結合理論,利用現代高新科技,完成檢測治癒疾病,採用中醫方法固本培源效果明顯。

相關條目

國債招標發行
超音波焊接技術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
形成權
相對權
公投制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