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卷:Osbeckia Linn.所屬科:Melastomataceae nom. conserv.
![假朝天罐](/img/3/e6f/nBnauM3XzMTO5kDNxkDN1UjM4ITM1cTNzMDOwADMwAzMxAzL5Q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文名:假朝天罐
其它中文名:罐罐花、茶罐花、張天師、小尾光葉(本省),阿不答石(河口,瑤族語),九果根(保山)盅盅花、痢疾罐(貴州)
形態特徵
灌木,高0.2—1.5米,稀達2.5米;莖四稜形,被疏或密平展的刺毛,有時從基部或從上部分枝。葉片堅紙質,長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頂端急尖至近漸尖,基部鈍或近心形,長4—9厘米,稀達13厘米,寬2—3.5厘米,稀達5厘米,全緣,具緣毛,兩面被糙伏毛,基出脈5,葉面脈上無毛,背面僅脈上被糙伏毛;葉柄長2-10(-15)毫米,密被糙伏毛。總狀花序,頂生,或每節有花兩朵,常僅1朵發育,或由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苞片2,卵形,長約4毫米,具刺毛狀緣毛,背面無毛或被疏糙伏毛;花梗短或幾無,花萼長約2厘米,具多輪刺毛狀的長柄星狀毛,毛長達2.5毫米,裂片4,線狀披針形或鑽形,長約8毫米;花瓣4,紫紅色,倒卵形,頂端圓形,長約1.5厘米,具緣毛;雄蕊8,分離,常偏向1側,花絲與花葯等長,花葯具長喙,藥隔基部微膨大,向前微伸,向後呈短距;子房卵形,4室,頂端有剛毛20—22條,上部被疏硬毛。蒴果印形,4縱裂,宿存萼壇形,近中部縊縮,頂端平截,長1.1—1.6(-1.8)厘米,上部常具毛脫落後的斑痕,下部密被多輪刺毛狀的有柄星狀毛。花期8—11月,果期10—12月。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中部以南地區,海拔800—2300米的山坡草地、田埂或矮灌木叢中陽處,亦有生於山谷溪邊、林緣濕潤的地方;我國四川、貴州亦有。此外,印度,緬甸亦有。
藥理作用
【藥 名】:假朝天罐
【拼 音】:JIACHAOTIANGUAN
【來 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
【功 效】: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祛風除濕。
【主 治】:用於淋病、瘋狗咬傷、痢疾、痢疾、風濕關節腫痛。
【性味歸經】:澀,涼,大腸、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盅盅花、罐罐花、痢疾罐(《貴州》)、茶罐花、酒罐根、酒瓶子果、尿罐草、朝天罐、火鍊金丹、小紅參(《雲南》)、柯擺奎(《雲南阿昌族語譯音》)、買打亥彎(《雲南德宏傣族語譯音》)、把波(《雲南布朗族語譯音》)、江作龍(《雲南佤族語譯音》)、阿不答石(《雲南河口瑤族語譯音》)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廣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西藏。
【拉丁名】:植物假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Ex Triana
桃金孃目百科(二)
桃金孃目(Myrtales) 是植物分類學的名詞術語。它是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恩格勒分類系統1964),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的一個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