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擁有“侗鄉”美譽的黎平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積4441平方公里,總人口51.9萬,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聚居地,是侗族文化發祥地,也是侗族文化原生態保留地。
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城翹街的明清古建築群,被譽為“清明上河圖”;風火牆、四合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古色古香。黎平是中央紅軍長征入黔第一城,黎平會議是長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黎平會議是黨重新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起點和開端,會議作出了《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打下了思想和組織基礎。黎平會議會址今列入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建築歷史及典型
建築歷史
在侗鄉,自古以來便有“有寨必有鼓樓,有河必有風雨橋”的說法。那么,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興於何時,又有何歷史淵源呢?
侗族,屬古代越人的一支。侗族祖先在魏唐之時,就有“乾欄”式建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魏書·僚人》就有“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乾欄”的記載。“乾欄”,用侗語來解譯,即為“侗家的房子”。至今,侗族的木構建築仍然保持了古代“乾欄”式建築的基本特徵。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的歷史悠久,從古代有關文獻對侗族木建築的代表作鼓樓的描述中可見一斑。明朝鄺露《赤雅》記載:“以大木一株埋於地,作獨腳樓,高百尺,燒五色瓦覆之,望之落錦鱗矣。攀歌唱飲啖,夜歸緣宿其上,以此自豪。”鼓樓亦稱羅漢樓,清代官修《廣西通志》說:“春以巨木埋於地作樓,謂之羅漢樓。”從三江縣保存至今的高定獨柱鼓樓的形態我們就可以看到巨木埋地獨腳樓的影子。
可見,侗族鼓樓的最初形式,當是獨腳樓——“依樹積木”為之,形如鳥巢,故侗語稱之為“共”(鳥巢)和“百”(堆壘)。現今見到的吊腳樓、井亭、涼亭、戲樓以及鼓樓等建築,均保留了埋巨木作中心柱的古老“獨腳”建造方式。
鼓樓
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從形式上分為歇山式(俗稱屋頂形,因侗族房屋多為歇山頂形而出名)和攢尖頂式(俗稱傘頂或尖頂)。鼓樓全用杉木鑿榫銜接,不用釘鉚,也沒有木楔,結構精巧,造型美觀,頂層懸有一長形大鼓。鼓樓一般高達十多米,有幾層至十幾層不等。它與居民相比,從高度上、功能上和造型上看都是不一樣的。鼓樓形似寶塔,最早是為了便於人們有一個集會的場所以及擊鼓傳信息而建。所以在侗族村寨中,人們常常環繞鼓樓建造房屋。侗寨中,高高的鼓樓矗立中央,居民環繞在周圍,依山勢層層延展,這種格局體現出侗族親和團結的文化內涵。
在侗族歷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議,起款定約,抵禦外來官兵騷擾,均擊鼓以號召民眾。由寨中“頭人”登樓擊鼓,鼕鼕鼓聲響徹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來。無事是不能隨便登樓擊鼓的。 鼓樓模仿杉樹形狀建造,在侗寨中屬高層建築,因為樓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擊鼓聚眾、議事的會堂,平時是村民社交娛樂和節日聚會的場所。侗族的文化與鼓樓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動都在鼓樓里舉行,鼓樓是侗族文化的載體和精華,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樓文化。
在古時候,鼓樓的設計比較簡單,外形也沒有現在這么漂亮,但是隨著鼓樓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它又增加了很多附加功能,比如娛樂、休閒、對歌、多耶舞蹈(因此,有些地方也將鼓樓稱之為多耶樓)、議會等等,人們就給它做了更多的裝飾,以致發展到現在的樣子。
風雨橋
風雨橋亦稱花橋,興始於漢末至唐代的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現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極富民族氣質。狹義上,指侗族的一種交通風格,廣義上指百越交通建築風格,通常由橋、塔、亭組成。風雨橋大多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用木料築成,靠榫銜接,風格獨特,建築技巧高超。橋樑不用一顆鐵釘,只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構極為精密。橋身以巨木為梁。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樑,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鋪板,形成長廊式走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可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風雨橋是侗族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侗鄉,縱橫交錯的溪河上都建有風雨橋,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河床的寬度大小,設計出各式各樣的風雨橋。大多數的風雨橋為亭樓式,長廊頂部豎起多個寶塔式樓閣,樓閣飛檐重疊,橋身莊重巍峨。橋面兩側有精緻的欄桿和舒適的座位,可供人們憩息。橋壁上或雕或畫有雄獅、蝙蝠、鳳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圖案,形象詼諧灑脫,古香古色,栩栩如生。
旅遊
侗族文化原生古樸。侗族大歌蜚聲中外,被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隱藏著的文明”。中挪合建的國內唯一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是“人類返璞歸真的範例”。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黎平肇興,是中國首批十個民族民間文化重點保護試點單位,是2007年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遊目的地。侗族鼓樓、花橋、戲樓、吊腳樓交相輝映,建築藝術獨特、精湛,被譽為“世界建築藝術的瑰寶”,地坪風雨橋被譽為“人類建築藝術智慧的結晶”。
山水風光優美和諧。以八舟河田園風光、石龍山原始森林為代表的山水風光,景色迷人,秀麗多姿,被譽為“天然大氧吧”,是探尋遠古生態的理想場所。
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拱橋、人類自然遺產—黎平天生橋,最早的侗族鼓樓雛型—述洞獨柱鼓樓,埋藏於地下最久且體積最大的陰沉木—杉陰沉木,最大的侗寨鼓樓群—肇興鼓樓群,無伴奏、無指揮萬人合唱“侗族大歌”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五項吉尼斯世界之最集中黎平,全國罕見。
黎平侗鄉是我國東線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桂林、張家界黃金旅遊線西進貴州第一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國旅遊最好的兩條黃金線路和聯合國鄉土文化組織確定的全球“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聖地,被稱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棲息家園”。
這裡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革命老區、中國最美的地方——黎平侗鄉,聆聽侗族大歌、探尋和諧之源,觀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