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肇興](/img/8/271/nBnauM3XyEDN2MjM4MjNzY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2M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肇興侗寨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
肇興以鼓樓群最為著名,其鼓樓在全國侗寨中絕無僅有,被譽為"鼓樓之鄉"。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台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蔚為大觀。
仁團鼓樓:七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1.7米,占地面積60平方米。
義團鼓樓:十一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禮團鼓樓:十三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智團鼓樓:九重檐八角歇山頂,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
信團鼓樓:十一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該鼓樓有一副楹聯:"鼓樂聲聲京城震動雄證當今盛世;樓閣巍巍侗寨歡呼謳歌天下太平。"
鼓樓:侗寨鼓樓是侗族地區特有的一種公共建築物,是侗寨的標誌。在侗族南部方言區,幾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樓,是侗寨風光的一大特色。
鼓樓具有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結構獨特、用途多樣等特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民族民俗文物價值。
鼓樓的來源,眾說紛紜。民間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曾紮營侗鄉,為方便指揮,在營寨中修築高亭,內置銅鼓,以鼓聲傳令,遂流傳成為鼓樓。另有一種說法更加神奇,傳說鼓樓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遺蹟。古代外星人來過侗鄉,曾修建火箭和飛碟發射架。鼓樓外形頗似發射火箭的支架,頂層閣樓的剖面恰如飛碟的造型,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築模式建造的。在侗族歌師讚頌鼓樓的歌詞中,就有“那天神仙下界送禮錢”的句子,耐人尋味。
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而且是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每逢節日或賓客臨門,侗族民眾歡聚於鼓樓、歌坪,舉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娛活動。歌類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蟬歌、踩堂歌、攔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敘事歌、童聲歌等。侗歌聲調婉轉悠揚,旋律優美動聽,尤以多聲部混聲合唱扣人心弦,轟動海內外。每隔一年於中秋節舉行一次的蘆笙會,主、客竟相吹奏比賽,笙歌陣陣,熱鬧非凡,極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