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騰蛟生平
何騰蛟(1592—1649),字雲從,黎平人。明天啟元年(1621年)中鄉舉,任山西榆次教諭官。崇禎九年(1636年)調任河南南陽知縣。十一年(1638年)升京都大興令,復升兵部職方主事、員外郎中,後出任淮徐兵備僉事。十五年(1642年)任湖北鄖陽軍門。南明時期,堅持抗清鬥爭,先被福王封為兵部侍郎,總督湖廣、四川等省軍務,後被唐王拜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又封定興伯。唐王被擒,桂王繼立,拜何騰蛟為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銜,鏇又封太師,升侯爵。與李自成舊部聯合抗清,曾一度收復湖南大部。後因降清部將引清軍入湘潭而被俘。拒降,絕食7日,自縊而死。被永曆帝追贈為中湘王,諡文烈。
相關傳說
在今黎平一直流傳許多與何騰蛟有關的傳說。有些傳說還見諸文獻。如關於何公祠右側的“神魚井”,《黎平府志》稱:何騰蛟生,一魚從井底洞中游出,鄉人撈回家中油煎,半邊焦黃而不死。正欲翻面,魚在鍋中翻滾,井水猛漲作浪。鄉民驚恐,將魚放回井中,井水頓時平復,魚仍戲水覓食。騰蛟卒,神魚隱,不復出現,唯井尚存。史載何騰蛟死後被一僧人收屍掩埋,但僅作標記而不壘土為墳。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和尚將此事告知騰蛟侄孫,移葬湘潭唐興灣。康熙十四年(1675年),為旌表何騰蛟的忠君氣節,獲旨將遺骨遷回故里,安葬於城西西佛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