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宰盪侗寨位於城東北,距縣城26公里,全村共265戶,皆為侗族。村寨四周古楓挺立,小溪潺潺,鄉土田園風光,魅力獨具。居於此地的侗族屬於榕江侗族6大支系之一,寨內用青石板拼嵌巷道,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古樸莊重的韻味。這裡的侗族建築也很有特色,其中“乾欄”樓房體現的是侗族傳統的建築風格。本質結構,高約二丈,深兩丈,多是三間相連,每間寬約丈余,兩端有偏廈。蓋青瓦,呈四面流水。屋頂壘一瓦堆。或砌成“金錢”形狀。一樓多為柴棚或牲口圈,二樓住人。村中有座侗族鼓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外觀雄偉,造型獨特,為單檐歇山頂民居式木瓦結構建築,樓高12米。鼓樓底層中央有圓形的火塘,直徑1.8米,四周均置有長凳;樓頂為八角贊尖,葫蘆寶頂上雕有鸕鶿1隻,造型別致,風檐板上繪有雙龍搶寶、人物故事、牛馬蟲魚等彩色圖案。鼓樓底層周圍建有花窗,窗格上雕刻和各種花鳥,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宰盪風雨橋也很壯觀美麗,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為亭廊式七開間,橋長17.4米,寬3米,上建橋廊,懸山頂,上覆青瓦,廊沿置板橋欄,欄內置長凳,長廊正頂上置二重檐橋樓,小巧玲瓏。風土人情
宰盪侗寨不僅有典型的侗族乾欄木樓建築、罕見的侗族八角鼓樓以及獨特的侗族婚禮習俗。還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鄉。侗族大歌,屬支聲復調音樂,歌詞主要以歌唱愛情、歌頌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現現實生活和歷史。歌聲渾厚,剛勁有力,節奏自由,緩急有序,高低協調,和聲完美,時而低回婉轉,時而氣勢磅礴,實屬世界音樂殿堂之珍品。侗族大歌源遠流長,種類繁多,自80年代中期到法國巴黎演出後,轟動世界樂壇。宰盪侗族風情很富有情趣,耐人尋味的“不落夫家”婚俗;流傳了千百年的、帶有侗族母系氏族時期印記的“祭薩”節;農曆六月六的侗族人民答謝耕牛的“洗牛節”。
特色看點
宰盪鼓樓
宰盪侗寨鼓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單檐歇山頂民居式木瓦結構建築。樓高12米,有經柱4根,柱距3米,每柱高8米,檐柱8根高4米。鼓樓底層中央有圓形的火塘,直徑1.8米,四周均置有長凳;樓頂為八角贊尖,葫蘆寶頂上雕有鸕鶿1隻,造型別致,風檐板上繪有雙龍搶寶、人物故事、牛馬蟲魚等彩色圖案。整個鼓樓檐飛角翹,八面玲瓏,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風雨橋
宰盪風雨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一1795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為亭廊式七開間,橋長17.4米,寬3米,上建橋廊,懸山頂,上覆青瓦,廊沿置板橋欄,欄內置長凳,長廊正頂上置二重檐橋樓,小巧玲瓏。
侗族大歌
宰盪侗族風情被譽為“歌的海洋”,宰盪侗族大歌大歌音樂美妙至極、歷史久遠,早在宋代就有記載,其特點是多聲部合唱,這就否定了西方音樂界認為“中國民間沒有多聲部合唱曲”的偏見,被譽為“東方魔音”。侗族大歌為男女合唱,一般是三四十人,多時可達二三百人。所歌所唱都是侗鄉秀美的自然風光和侗民的勞動生活,表達著侗族人民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侗族大歌曾在2001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展風采。
侗族風情
侗族風情很富有情趣:耐人尋味的“不落夫家”婚俗;流傳了千百年的、帶有侗族母系氏族時期印記的“祭薩”節;農曆六月六的侗族人民答謝耕牛的“洗牛節”。
在此,補充一下“薩瑪”的介紹。侗族古時是一個母系氏族的民族,“薩瑪”就是侗族的女神,至今侗寨人民任在供奉。在宰盪侗寨,有一段,關於“薩瑪”的傳說。古時,村寨周邊強盜土匪之人很多,而且村寨沒有任何的防禦設備,唯有村東有一座風雨橋(花橋),是村民閒時憩息之地。但是宰盪侗寨一直安然無恙。一次,強盜來攻打村寨,到村東的風雨橋前就停住了,不再往前,過一會就全走了。後來有人問到強盜為何不進村。他們說:“我們隊伍到達村東的風雨橋前看見風雨橋上一排排女兵拉滿了弓箭對準我們,為首女將著實勇猛。我們覺得難以攻下,就離開了。”可是村民回憶當時風雨橋上的情形,橋頂上布滿了一層青蛙,站成一排排,非常整齊,強盜們離開後,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青蛙也就跟著消失了。這時寨老們想到了“薩瑪”來護寨了,為首的女將,就是薩瑪。從此以後村民們只要在村裡面遇到青蛙,就會放生,而且會禮貌的說“慢走”。為感謝薩瑪護佑村民,每年都會有薩瑪節,每年都不一樣,由寨老決定,現在是村寨最隆重的節日。至今村里還保存的有薩瑪的陵墓,每次村裡有活動都會首先祭祀薩瑪,到薩瑪陵墓前,鳴三炮,喝過薩瑪茶,集體大喊三聲,呼喊薩瑪的護佑,同時為出演之人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