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海縣九江區河清鄉人。世代業醫,祖輩精於傷科。少時隨先輩習武學醫,曾師從胡賢拳師和少林派和尚學技,白天行醫,晚上練武。光緒二十七年(1901)開始遊歷全國名山大川,尋師訪友,博採眾長,歷時幾年,回穗設館開業。光緒三十年在西關文興大街掛牌行醫。後遷到樂善戲院左鄰繼續行醫,適遇樂善戲院大災,傷者眾多,大多數是重傷者,經何竹林精心治理,均能康復,名噪一時。1925年他運用醫術治好了在商團事變中被流彈穿破腹部至使腸管外露的市民,獲贈“破腹穿腸能活命”的牌匾。曾為廣州起義領導人蘇兆征、陳郁等以及工農赤衛隊傷員治病。
何竹林醫德高尚,對貧苦病者贈醫施藥,與中醫同業者組織西關贈醫所。日機轟炸廣州時,不少市民受傷。何竹林組建長壽民眾救護隊,自任隊長,把自己的醫館作為隊部,免費為民眾治傷診病。
建國後,被聘為第一、二、三屆廣州政協委員,並擔任廣州中醫學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廣東省中醫院外科主任,廣州中醫學會正骨委員會主任。何竹林治療骨傷的手法、醫方、用藥都有其獨到之處。《中國百科全書》介紹他的學術成就,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把他列為現代骨傷流派全國十大名家之一。他既遵循中醫經典著作和歷史文獻理論,又重視現代科學知識,在實踐中理論學習與基本功訓練相結合。善於恰當運用自身的腰力、腿力、手力替傷者接骨。在辨症治病時,他不拘泥於一方一法,既用傳統中藥,也用嶺南草藥。何竹林注重嶺南草藥研究,年青時親自到羅浮山、西樵山採藥,製成膏、丹、散等中成藥和外洗舒筋湯,對骨折有顯著療效的經驗方《駁骨散》己被編入全國中醫學院作為統一教材。在廣州中醫學院任教期間,主編和講授了廣州中醫學院教材《中醫骨傷科學》,運用現代聲學、光學、放射學等知識和設備開展臨床教學。1958年發表論文《中醫治療骨折100例經驗總結》,受到廣東省衛生廳的獎勵。何竹林行醫任教60餘年,治癒病人無數。其眾多門生遍及全國,有的已晉升為教授,有的擔任各級中醫院的院長或研究人員。
1972年1月20日何竹林病逝於廣州,享年90 歲。1982年其兒子何應華及其兄弟將其父親遺下的外用跌打良藥秘方獻出,與白雲山製藥廠合作製成《風濕跌打霜》,臨床套用,有效率98%。1991年何竹林被收入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中國骨傷人才》一書。
中國當代骨傷科流派十大名家之一何竹林,廣東南海人,生於1883年,從清末經民國到新中國,懸壺濟世70個春秋。1972年在廣州辭世,終年90歲。
風餐露宿兩萬里
何竹林父親何良顯,精通武術,擅長骨科,行醫為業。何竹林受父親影響,自幼酷愛習武學醫。他8歲起,先後拜廣州光孝寺一和尚和番禺一民間武林高手為師。經10年勤學苦練,武藝醫術大有長進,而且長得英俊威武。18歲那年,他滿懷壯志,孤身隻影闖江湖。從廣州出發,經粵北珠璣古道入江西,北上嵩山少林寺、九朝古都洛陽,抵歷史名城北京,再跨越萬里長城前往哈爾濱。南返時,經山東半島到石頭城南京和長江入口處上海等地,然後由水路回廣東。他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歷時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行程兩萬餘里。一路上,或游名山古剎,訪名師同道,或行醫賣藥,積攢盤纏。此番遠行,不僅對提高醫術武藝大有裨益,而且磨練了堅強的意志,看到了人間的疾苦。
破腹穿腸能活命
二十剛出頭的何竹林遠行歸來後,立志懸壺濟世,於1904年在廣州西關掛牌設館行醫。開業不久,鋒芒畢露。一天,一位住海珠區紫微街的老婦人從樓上墜地,頭部重傷,昏迷數日,危在旦夕。家人把她送到長堤一間法國天主教會辦的醫院,洋醫生見狀,擺手搖頭不迭,說是無可救藥,拒絕治療。家人無奈,只得準備後事,還購置了棺木。後經人介紹,又把奄奄一息的病人送到何竹林處。何竹林先給病人服下“通脈止痛散”,再經一段時日精心調理,終於把這位老人從死神手裡奪了回來。何竹林妙手回春,救活了洋醫生認為活不了的垂危病人的訊息不脛而走,轟動全城。類似奇蹟不斷發生。1924年,一市民被流彈穿破腹部,腸管大量外流,出血不止,情況危急。何竹林凝神細看,思索片刻,用“銀花甘草水”外洗,再取米酒消毒,把腸管推回腹腔,然後用麻線縫合傷口,外敷“解毒生肌膏”。該市民康復後,感激涕零,特製一塊牌匾送給何竹林,上面寫著“破腹穿腸能活命”幾個大字。從此,何竹林名聲更盛,被譽為“神醫”。廣州起義期間,何竹林不顧個人安危,親自為一些工人赤衛隊傷員治療,一時傳為佳話。
1935年,西關一間破院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受傷者眾。其中有一年逾八旬的老大爺被壓在殘牆之下,遇救時已昏迷不醒。只見頭部重傷,腦漿外流,鮮血淋漓,慘不忍睹,在場的一些人都認定他快到陰曹地府了。但經何竹林精心醫治,老人死裡逃生,其家人感激不盡,讚揚“何君仁心仁術,不啻再世華佗”。
抗日戰爭期間,日機轟炸廣州,傷亡不少。何竹林義憤填膺,組織民眾救護隊搶救傷員。抗戰勝利後,他重操舊業,對勞苦大眾送醫贈藥,分文不取。廣州解放前夕,國民黨炸海珠橋,何竹林一如既往積極投身搶救受傷市民。
奉獻祖傳秘方
廣州解放了,德高望重的何竹林連續三屆擔任市政協委員,參加了中國農工民主黨。1956年,廣州中醫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前身)創辦,年逾古稀的何竹林受聘到該院任教。他遵照古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教誨,不僅在教學上嘔心瀝血,還把自己幾十年來積累的療效顯著的骨科秘方、治療手法和用藥經驗,毫無保留地公諸於世。比如,現在人們稱道的“田七跌打風濕軟膏”,就是根據他老人家獻出的秘方製成的。又如,由他主編的《中華外科學講義》、《中醫骨傷科學》等,就是他豐富的骨科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結晶,也是他對中醫骨傷科學的重大貢獻。後繼有人
何竹林摒棄“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舊觀念,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專業知識的學生,還悉心授徒60多人,其中高徒高北海、岑澤波、黃憲章、譚昌雄等已成為嶺南名醫。如今他的學生中有不少擔任骨傷科教授或主任醫師,有的在海外和港澳地區設館行醫,把何氏的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傳播到海內外。由於何竹林的影響和培育,他的6個兒子均以骨傷科為業,4個女兒中也有兩人從事中醫事業。生於1929年的長子何應華,從小隨父習武學醫,不到20歲便坐堂應診。廣州解放後,又接受中醫系統教育,曾任荔灣區中醫院骨科主任、院長等職務,受聘為香港骨科研究會名譽會長,是廣州著名的骨傷科醫生之一。他最小的兒子何應權,早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繼承父業在母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