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澤波

岑澤波

岑澤波(1936-2009),廣東佛山南海九江人。國內外著名的骨傷科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自幼隨父學醫、書畫,真、草、隸、篆各體皆通。

1962年廣州中醫學院畢業留校任教,歷任教研室主任、廣東省中醫院院長、系主任、教務處長、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理事長、中國骨傷科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衛生部薌評審委員會委員和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國際書畫學會理事兼評審委員、廣州中醫學院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編全國中醫學院統一教材《中醫傷科學》,出版學術著作300多萬字,多次應邀赴香港、澳門、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做書法和醫學交流,個人傳記載入《中國當代書法家大辭典》和《中國中醫名人大辭典》。由於教學、醫療、科研等有突出貢獻,198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授予廣東省名中醫稱號。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岑澤波出生於廣東南海九江一個中醫世家。他的父親岑達全是南海遠近聞名的中醫。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九江很多人都去找其父岑達全看病,岑家當時也是殷實人家,給窮人看病幾乎不收錢。岑澤波的曾祖母即九江名人朱九江的女兒。1936年岑澤波因戰亂在香港出生,香港淪陷後全家再次遷回老家九江。

主要經歷

岑澤波出生在中醫世家,已是第七代行醫,從小受到祖父輩的醫學薰陶,對中醫學及跌打傷科情有獨鍾。高考時報考了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那是1956年,廣州中醫學院首次招生,1962年畢業後,岑澤波留校任教,一呆就是22年,最後做到了骨傷科教研室主任。

1962年至1972年在廣東省政府安排下,為當時在廣州屈指可數的著名骨傷科專家何竹林醫生任助手,期間學了不少中醫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醫學技術踏上新台階,臨床經驗進一步提高。

1978年任講師時,擔任骨傷科學教研室主任,1981年,衛生部委託廣州中醫學院主辦全國中醫骨傷科師資進修班,由他主持教學工作。1982年曾獲廣東省高教局教學優秀獎

1982年廣州白雲機場飛機墜尾事件中,岑澤波搶救病人功勞非常突出。同年,由於教學、醫療、科研等有突出貢獻,獲得中國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1984年即從學校調往廣東省中醫院當院長。

1983-1998年任廣東省政協常委。

1987年,從省中醫院院長下任後,岑澤波依次擔任廣州中醫學院教務處處長、廣州中醫學院附屬廣東省中醫院系主任、廣州中醫學院附屬廣東省中醫院教研室主任、教授,直到1998年退休。

1993-1998年任廣東省政府參事。

1998年退休後,他先是移居美國,後又於2000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學擔任中醫學的客座教授,直至2009年去世。對荔灣區骨傷科醫院的發展貢獻尤多,指導西關正骨申遺工作,熱心將西關正骨推向世界。

醫學成就

岑澤波先生曾在中西醫院校進修過普通外科和骨科,岑氏是廣州中醫學院第一屆畢業生,他率先在附屬醫院骨科開展內固定術治療各類複雜骨折,為中醫骨傷科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他善於運用中醫傳統的方法處理骨關節損傷,並有所創見,還擅長於中西醫結合矯治小兒麻痹後遺症。另對醫學古漢字有一定的研究。

書籍論文

主編書籍

1.中醫傷科學 (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5-12-1

2.中醫正骨學(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1-5

3.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骨傷科學(副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

4.中醫傷科學教學參考資料(主編)

5.中醫骨傷學(副主編)  全國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6.何竹林正骨手法經驗

學術論文

1.略談夾板固定中的幾個力學問題

2.中西醫結合治療嚴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探討

3.“矯形”醫案兩例

4.中西醫結合治療脊髓灰質炎後遺股四頭肌癱瘓88例(附39例隨訪分析)

5.廣東省中醫骨傷科名家何竹林

6.中西醫結合治療四肢主幹動脈急性損傷的體會

7.人體肱骨髁上骨折斷端鏇轉角度的數學測算及臨床套用

8.中醫骨傷文獻的計量學分析

9.外用雙柏散浸劑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

10.肱骨髁上骨折斷端移位因素導致時內翻的定量分析

11.自製複方黃連液外用治療慢性骨髓炎療效觀察

12.中醫養生之文化內涵

13.丹參對骨膜游離移植血管束植入的影響動物實驗

14.自擬“健骨方”防治激素性骨壞死的實驗研究

15.中醫骨傷文獻檢索系統的研製及文獻計量學分析

16.中藥治療腦腫瘤概況

17.《本草綱目》對腦科的貢獻

18.中醫預防醫學縱橫談

人物貢獻

岑澤波歷任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五版教材《中醫傷科學》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骨傷科學》副主編,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專業系列教材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系列教材《中醫正骨學》主編。

曾主編出版中國中醫高等院校統一教材《中醫傷科學》、《中醫正骨學》等五本書總計170萬字。其中主編的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五版教材《中醫傷科學》教材重印24次,在全國及海內外影響極大。

人物相關

社會職務

岑澤波是國務院突出貢獻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大專院校骨傷科教材主編,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骨傷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理事,廣東省政府名中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原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務主任、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廣東省政協常委。岑教授還擔任南海游泳協會榮譽會長、南海中醫院顧問。

教學模式

在岑澤波看來,中醫學不僅僅只是醫學,是和很多學科結合在一起的,他上骨科課時,結合書畫、古文,甚至甲骨文,旁徵博引。那時的同學,沒有一個不喜歡聽他上課的,每年都被評為最佳好老師。據其學生楊海韻回憶道,當時上課還沒有幻燈片等多媒體設備,醫學圖片也缺少,但岑澤波能一筆畫出一個骨關節,如行雲流水般,非常逼真和漂亮。

故鄉情誼

岑澤波是南海九江人,他心繫家國、情系故里,經常回廣州、佛山進行醫學交流等。去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省中醫院接收了一批傷員,他就專程從香港回來會診,探討如何用中醫療法爭取最好結果。

身為佛山人,岑澤波一直與佛山的醫療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曾偕同美國醫學博士女兒岑瀑嘯、岑瀑濤回到佛山,分別與九江醫院和佛山中醫院的同行進行醫學交流,並在母校九江中學禮山學堂講授成才“心經”,親手栽下“愛心樹”,給學生上了一堂勵志課。

岑澤波先生逝世的訊息傳到佛山,熟悉他的人、被他幫助過的人都深深追懷一代中醫,悼念這位和藹可親的鄉親。

醫術傳承

岑澤波,從中國廣東南海九江到廣州再到美國然後到香港,他笑言自己是“出口轉內銷”,而在跨越重洋、跋山涉水的過程中,他以自己的學識能力、人格魅力孜孜不倦地傳播著中醫的精髓。他的學生遍布世界,光是在美國開醫館的就有400多人。他期望能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將中醫發揚光大,讓全世界都領略到中醫的魅力。

傳人:莊洪劉金文陳炳坤汪青春葉淦湖羅憶楊海韻盧永棠 等。

名醫語錄

“ 南海當前建設中醫強區,對人才可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我很樂意回來為南海服務……只要是南海請我一定回來。 雖然我已經72歲了,不能再做臨床第一線,但我可以將幾十年來積累的臨床經驗、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教給年輕醫生,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也可以給他們出出主意。”

關於香港

A 中醫需要新鮮血液注入

從2000年起,岑澤波一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客座教授,給香港培育新一代中醫人才,此外還給幾十個中醫團體講課,幫助香港中醫界在職人員培訓、提升。與此同時,他還擔負著香港醫療事故的鑑定報告工作。

“香港沒有一所中醫院,這是阻礙中醫發展的一大問題。”岑澤波說。香港中醫呈馬鞍型發展,1872年成立全國首家純中醫院———東華三院後,吸引了許多內地精英考入任職,香港中醫一度達到頂峰。但自後來香港為日軍所占領,將東華三院改作後方軍醫院後,至今未有一家公立中醫院,中醫走入低谷。也正是由於缺乏中醫院這個實踐平台,加上西醫觀念的入侵,中醫日益缺乏民眾基礎,新一代的中醫水平大不如前。那么,如何才能讓香港中醫恢復昔日輝煌呢?“一是要輸送人才;二是將辦中醫院的經驗傳給他們,幫助其立法,建立中醫院。”

據岑澤波介紹,香港人口約700萬,中醫就有8000多人,乍一看來中醫人才很多,但仔細調查後會發現,在這8000多人中,60歲以上的占了過半,剩下的大部分在50-60歲之間,老齡化十分嚴重,急需新鮮血液注入。

在香港執教的7年中,岑澤波搭起了一座連通廣東、香港兩地的橋樑。由於內地許多中醫院裡都有他以前的學生,所以他經常從香港帶隊到內地實習,幫助他們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由於教育水平高、基礎好,畢業出來的中醫院學生受到香港中醫學界的歡迎,大都擔任中醫團體的重要工作,甚至有些行政能力突出的學生畢業一年後就做了行政主任。

關於南海

B 在中醫強省建中醫強區

“保守地說,廣東中醫水平在全國排前4名。如果自己給自己評分,廣東可以排入前2名。南海是中醫強省中的中醫強區。”在評價南海中醫所處的地位時,岑澤波如是說。

廣東中醫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自古以來是中醫藥強省,比如起於明代號稱中藥之始的“陳李濟”,其創始人就是廣東南海人。

南海原就是廣東的“醫生街”,名中醫數量居全省之冠,如當年全國十大名中醫何竹林、清代的何夢瑤等,至今仍有大批南海籍的名中醫散布世界各地。他們是南海的寶貴資源,雖然不一定能長期留在南海工作,但可以通過傳授經驗幫助南海中醫事業的發展。南海豐厚的人文底蘊吸引了很多名醫過來,比如佛山中醫院院長李廣海先生原是番禺人,但其成名卻是在南海。

目前南海正在籌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並將在沙頭、羅村設分院。醫院總部按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標準建設,申請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和高等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評審,成立大學的非直屬附屬醫院,並逐步建設成為大學的臨床醫學院。預計3年內病床數達到1500張,5年內建成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預防、保健、醫療、教學、康復的重要基地。“有了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這個載體,南海中醫將更上一層樓。”岑澤波說。

關於鄉情

C 身在異國不忘回家看看

岑澤波笑稱自己是九江“播種”,香港出生,內地教育、改造、工作。他在九江生活的時間只有短短6年,他在這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學會了伴隨一生的愛好———游泳,也就是這6年,孕育了他刻骨銘心的家鄉情,讓他即使身在異國他鄉亦不忘常回“家”看看。

因為主編過全國中醫教材,許多九江人民從書上認識了岑澤波,還有不少鄉親上門求醫,在他擔任省中醫院科室負責人時就曾碰到這樣的一件事。某天下午,5個人抬著一個腿骨暴露在外的傷患衝進省中醫院,大叫“岑澤波!岑澤波!”那時他並不認識這些人,但聽他們說話的口音,岑澤波知道他們是九江人。作為一名醫生,岑澤波知道斷骨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不能超過6到8小時,否則就會感染細菌無法接回,而傷者在路上已耽誤了太多的時間,情況非常緊急。“廣州那么多家大醫院他們不去,偏偏來我這裡,這說明他們信任我,把命交給我啊!”懷著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岑澤波想盡辦法,開出一個“特殊通道”,讓傷患從急診室直接送上手術室,同時讓其他人補辦住院手續。手術後,發現醫院已經沒有床位了,他又為這位鄉親加了一個床位。

在岑澤波的從醫生涯中,這類事情數不勝數,甚至有鄉親三更半夜敲門求治。不論何時何地,他總是用熟悉的九江話撫慰他們,再盡其所能地解決鄉親們的問題。從1984年開始,他還曾連續多年帶醫療隊回九江,為家鄉人民服務。

褪去外在的諸多光環,生活中的岑澤波是一個好丈夫,更是一個好爸爸。如今兩個女兒雙雙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書畫、游泳多次獲得獎牌。是什麼樣的親職教育培養出如此出色的人才?岑澤波的回答很簡單,“做好女兒的兄長和拉拉隊。”

在採訪中、在九江中學的講座上,岑澤波總會不經意地提起妻子,言語之間流露出脈脈溫情。“我將太太看成是和我共同努力經營家庭的地位平等的一員。”岑澤波笑言自己不是“養老婆”的人,妻子有工作,經濟獨立。夫妻應該互相尊重,不能想我賺錢比你多,地位比你高,你就得以我為尊。所以結婚幾十載,即使工作再忙,岑澤波也會抽時間陪妻子逛街。

在與女兒的相處中,岑澤波從不將自己放在父親這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他總是將女兒看作是妹妹,陪她玩,鼓勵她,甚至還會煲粥做飯招呼她的“男朋友”。儘管處理醫院繁雜的事務已讓他筋疲力盡,但每天回家後他都會陪女兒玩一段時間,有時是游泳,有時是騎腳踏車。

“中國的傳統是男尊女卑,但我就是要告訴女兒,你們和男孩子是一樣的,甚至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岑澤波很注重鍛鍊孩子的身體素質,從小就教她們前滾翻、後滾翻,雙手倒立,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女兒就已經能做引體向上。這是中學體育的必修項目,當時班內有很多男同學,但體育老師還是專門讓她出來演示,這就說明我的女兒做得比男孩子更好,對培養女兒的自信心非常有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