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是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伊朗地處西亞,說到它人們自然會想到石油和波斯地毯,伊朗是一個文明古國,古稱波斯,曾在公元兩千多年前建立了顯赫一時的波斯帝國,稱霸西亞和地中海一帶。後來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公元651年)。伊斯蘭教取代拜火教成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和絕大多數阿拉伯穆斯林(遜尼派)不同,伊朗居民屬於什葉派穆斯林。
古代伊朗先後經歷了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的統治,直到18世紀初才真正建立伊朗王國。從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1941年,禮薩·巴列維繼位成為新伊朗國王。
歷史背景
巴列維上台後,開始與美、英等西方國家建立密切關係,英、美對伊朗在政治、軍事上給予大量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趁機控制了伊的經濟命脈——石油。60年代初,巴列維為鞏固其統治,緩和國內各階層間日益尖銳的矛盾,提出“白色革命”計畫,以世俗化和現代化為核心,進行土改、工人入股分紅、在農村開展掃盲運動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改革計畫”。在“白色革命”的旗號下,伊朗開始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同時擴大軍費開支,造成經濟嚴重失調,通貨膨脹,未完全實施的土改政策使農民大量流入城市,大批工人失業。而以國王為首的特權階層則巧取豪奪,貪污賄賂風行,貧富懸殊加劇。同時,王朝推行所謂開放型文化政策,使西方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大量湧入,西方式酒吧、夜總會爭利於市,衝擊著伊朗固有的伊斯蘭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在宗教上,王朝推行世俗化的政策,實行政教分離,取消宗教領袖的特權,關閉大量宗教學校,代之以世俗教育;制定《家庭保護法》,給婦女以一定自由;撤消宗教司法機構,代之以世俗司法。
1963年初,為了振興伊朗的經濟,擺脫政治危機,伊朗國王巴列維宣布了包括六項改革措施的“白色革命”。這六項計畫包括:1、土地改革
2、森林國有化
3、出售國有企業以籌措土改資金
4、工人參加公司分紅
5、讓婦女擁有選舉權
6、組建到農村掃盲的“知識大軍”
巴列維國王發動這場社會改革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抗和削弱反對現代化運動的傳統階級--教會和部族酋長的權力,大力推進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以加強王權統治的合法性。
在“白色革命”轟轟烈烈展開的時候,伊朗的石油收入也劇增,王國政府利用石油美圓,採取了“進口替代”的工業化發展戰略,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經濟現代化進程。
“白色革命”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了資產階級和城市中產階級的力量,他們在改革開放中受益,擁護國王的社會與經濟現代化政策,但同時也強烈要求擴大政治參與,擴大言論自由,要求實行民主憲政。
農民支持土地改革,工人階級也從經濟發展中受益,但經濟地位比較脆弱,很容易下崗失業。工農民眾對國王的官僚資本主義現代化造成的腐敗和貧富懸殊表示強烈不滿,廣大知識分子和城市中產階級對王權專制的體制越發不滿,政治參與的願望與日俱增。
革命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民眾運動。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民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早在“冷戰”時期的1953年,美英情報部門聯合策動“伊朗政變”(在伊朗稱“莫爾達德月28日政變”)。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代號“阿賈克斯”(TPAJAX)的秘密行動中,推翻了民選的伊朗首相摩薩台(當時,摩薩台政府正打算將伊朗石油國有化),扶持沙阿(即巴列維家族)並幫助其訓練秘密警察組織。該政變被廣泛認為造成伊朗和中東地區高漲的反美情緒。
革命影響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係。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即“兩伊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伊美決裂
1979年10月,美國接收流亡在外的巴列維前往治病,這激怒了伊朗,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占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並要求伊朗釋放全部人質。幾經波折,直到一年以後,美國人質才全部獲釋,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也因此完全決裂。
20多年前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在伊斯蘭世界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也震驚了西方社會,它在伊朗確立的伊斯蘭政治體制,也一直延續到今天。新近當選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屬於伊斯蘭革命的第二代,他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致力於建設一個“現代和進步”的伊朗,使伊朗成為“伊斯蘭世界典範”。
全盤伊斯蘭化
伊朗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後,依據霍梅尼的構想開始在國內推行“全盤伊斯蘭化”的政策。通過了伊斯蘭憲法,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霍梅尼為終身宗教領袖。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總統和議會由普選產生,《古蘭經》為立法、司法的最高法典。廢除巴列維王朝制定的各種法規。農村恢復了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將巴列維王朝沒收的清真寺、宗教學校及聖地的土地和財產如數歸還,同時將銀行收歸國有,並凍結美國等西方國家銀行的資金。銀行按教法規定取消利息,儲蓄和貸款,只收取低額的管理費。在文化教育上,推行“伊斯蘭文化革命”,原有的各類普通學校必須開設宗教課程,反對和抵制西方腐朽文化,關閉影劇院、酒吧、夜總會,禁止穿著有損社會風尚的奇裝異服,婦女必須戴面紗等。在對外關係上,霍梅尼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和“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口號。
發展現狀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衝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鬆。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係。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係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係終於解凍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1979年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現在,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