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回瑤族鄉

仙回瑤族鄉

仙回瑤族鄉地處昭平縣西北面,距縣城38公里,與蒙山、荔浦、平樂三縣相毗鄰,是全縣唯一的瑤族鄉。全鄉總面積169平方公里,其中瑤族人口5645人,占總人口的39.7%。

基本信息

氣候

仙回瑤族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年無霜期320多天。

特色產業

(圖)仙回瑤族鄉仙回瑤族鄉

水稻,楠竹,茶葉,八角,生薑,沙田柚,茶油。

水稻

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該鄉是昭平縣唯一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2001年有制種面積450畝。主要土特產有毛楠竹、茶葉、黃筍、八角、生薑、沙田柚和茶油。一般年產毛楠竹2.5萬條,雜竹2.5萬噸,茶葉1000擔,黃筍10噸,八角15噸,生薑250噸,沙田柚125噸,茶油65噸。

茶葉

仙回瑤族鄉農抓住春耕生產的有利時機,積極做好茶葉新品種的種植,做到採種“兩不誤”,呈現出茶苗購銷兩旺的喜人景象。僅3月13日這一天,在該鄉的圩日市場上就銷售了近6萬株茶苗。古盤村一姓陸的茶農高興地告訴筆者,他利用這兩三個圩日 已銷售近10萬株福雲六號茶苗。圖為一茶農買到茶苗後高興地提著趕緊回家。全鄉茶葉種植面積達4152畝,茶葉基地8個,該鄉茶葉加工廠已發展到5家,年生產乾茶500噸,產值400多萬元,僅此項每戶茶農年純收入2000多元。通過引進隆平高科制種公司,進一步壯大水稻制種業,通過“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積極引導農戶發展優質高產水稻制種。去年,該鄉水稻制種面積近800畝,產值達100多萬元,農戶僅此項每畝年純收入達1400多元。

經濟狀況

如今走進仙回瑤族鄉農戶家,你會欣喜地發現:絕大多數農戶煮飯用沼氣,燒菜用電氣,洗涼用煤氣。古盤村一位農戶自豪地對筆者說:“廚房‘三氣’化讓我們農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這是該鄉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喜人景象。近年來,該鄉立足山區實際,圍繞“山”字做文章,真正做到揚優勢,創特色,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通過示範引導,典型帶動,小額信貸等形式,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沼氣池建設為紐帶,帶動茶葉、水稻制種等特色主導產業的發展,形成“豬— 氣—茶(果)—稻(蔬)”立體循環經濟,拉長產業鏈。去年,該鄉通過農村信用社發放300多萬元無抵押小額信用貸款支持農戶發展茶葉種植、水稻制種等特色農業,並採取“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引導廣大農戶依靠科技發展茶產業,茶葉生產朝著規模化、標準化、無公害化的方向發展。目前,“靠山吃山”就要讓山真正綠起來,該鄉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注重生態資源的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強化林業綠化工作,進一步發揮該鄉的林業資源優勢。去年,引進外資投資80萬元興建2000畝速豐林種植基地。

文化發展

(圖)仙回瑤族鄉仙回瑤族鄉

仙回瑤族鄉以昭平縣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為契機,積極推進具有本鄉特色農村文化的發展,努力在全鄉形成一個崇尚科學、舉止文明的新風尚,促進鄉風文明。仙回瑤族鄉作為昭平縣唯一的瑤族鄉,蘊藏著象大中馬威的調馬、鹿鳴的彩調、茅坪的獨角舞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該鄉十分注重對這些民間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2005年在鄉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出專門經費,集中人力、物力對調馬藝術進行整理和保護,使得這一瀕臨失傳的民俗藝術得以拯救,並在該鄉成立十周年的慶典活動上展現了它充滿濃郁民族特色的魅力。著力抓好文化設施建設,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大力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努力構建“鄉為樞紐、村為基礎、戶為網點”的民眾文化格局,將文化活動陣地向村、小組、農戶延伸。今年將新建建築面積為400平方米的鄉文化站,目前已完成選址工作。該鄉十分重視培養和激勵農村文化人才工作,形成一支不走的文化隊伍。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誤工補貼和物資獎勵,在時間上組織人員對家庭生產給予幫助,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創作。大中村村民周雲創作並親自參與表演的小品《張老漢進城》,獲得縣五月十三文化藝術節一等獎。象周雲一樣的眾多“鄉土藝術家”、文藝骨幹已活躍在全鄉各村、組。鄉土文化的蓬勃發展,促進該鄉農民民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的形成,一些民眾喜聞樂見、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動時常在農閒和節慶時舉辦,使全鄉的農民民眾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封建迷信、賭博等活動少了,學科學、學技術已蔚然成風。

項目建設

(圖)仙回瑤族鄉仙回瑤族鄉

昭平縣仙回瑤族鄉把項目建設作為一項促進社會經濟成長點的重要工作來抓,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狠抓招商引資工作不放鬆,取得明顯成效,今年1--8月,共引進項目18個(含續建項目),契約總投資1083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5963萬元。為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該鄉牢固樹立“抓開放就是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落實”的意識,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資作為增強發展動力的主要措施來抓,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對外開放戰略,著力構建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有力地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該鄉還注重加強載體建設,根據實際情況,認真進行項目篩選和考察論證工作,建立了一批吸引力強、投資前景好的招商項目庫。同時,該鄉還不斷加強軟硬環境建設,完善各項優惠政策,著力構築優質服務平台,營造出一個“親商、安商、護商”的良好投資氛圍。 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使一批批項目紛紛落戶該鄉。目前,該鄉通過招商引資開發建設的走馬電站、森聰電站,走馬鄉竹器廠等項目已建成投產,引進廣東老闆投資2500萬元,設計裝機容量3800千瓦的又一民營水電站---走馬鄉裕路水電站在今年5月份開工,現已到位資金2187萬元。首期工程將於2007年10月底竣工投產。另外,該鄉的黃洞、思庇、啟源等水電站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方面,茅坪村是該鄉乃至昭平縣的純瑤族村,居民尚存居住竹瓦房的習俗,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古盤村還有著名的太平天國古戰場,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