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秀瑤族鄉

嶺秀瑤族鄉地處郴州市汝城縣西南邊陲,距汝城縣22.5公里,西與廣東接壤,北與資興毗鄰,全鄉總面積114.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5.3萬畝,耕地面積9075畝(水田7682畝,旱地1393畝)。 

基本信息

簡介

嶺秀瑤族鄉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境內山重水複,秀水青山,故名嶺秀。位於汝城縣西南部,東鄰馬橋鄉,南與延壽、盈洞兩瑤族鄉接壤,西連文明鄉,北靠資興黃草鎮。總面積114.8平方公里,轄居委會和聯和、香嶺、塘茶、古橋、寶南、永利、東山、長洞、大興、大源、蒲竹、三合等12個村民委員會,是“省級生態示範鄉”。鄉政府駐地位於浙水河畔陳家嶺旁,距汝城縣30公里,直線距離21.8公里。

電話區號0735,郵政編碼424113。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10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2人,城鎮化率3.36%。有流動人口1211人。總人口中,男性5958人,占53.85%;女性5106人,占46.15%;14歲以下2722人,占24.6%;15~64歲7546人,占68.2%;65歲以上796人,占7.2%。總人口中有瑤、漢、壯、苗、侗、畲、土家、德昂、白族等9個民族,以瑤族為主,達8938人,占80.78%。其中漢族人口2098人,占18.96%。居民姓氏以徐、羅、阮、朱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為17.2‰,死亡率7.38‰,人口自然增長率9.81‰。總面積114.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6.38人。

歷史沿革

西漢屬郴縣。東晉屬汝城縣。1950年屬第三區,1955年為東長鄉,1958年成立雄為人民公社,同年十二月與文明、姜陽合併為文明公社,1962年劃分為嶺秀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嶺秀鄉,1991年9月改建嶺秀瑤族鄉。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境內大部分屬丘陵地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境內高程一般在海拔700米~800米。最高點為蒲竹村觀音腦,海拔1200米,最低點為寶南村沙洲坪海拔560米。

水文境內河道屬浙水和滁水水系。其中山店江流經三合、香嶺塘茶、聯和等村,屬於浙水水系;東山江從大源流經東山到文明秀水,屬於滁水水系。境內河流7條,總長59千米,徑流總量8000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洪災、旱災、冰災、土石流。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2006年7月15日,造成全鄉10200人受災,成災人口5800人,因災死亡人數7人,重傷2人,倒塌房屋1056.5間,省道、鄉村道路沖毀14條77公里,大小橋、涵120座,全鄉直接經濟損失4319萬元,間接經濟損失8400萬元。最嚴重的一次冰災發生在2008年元月,持續時間15天,造成全鄉10516人受災,重災人口8500人,水、電、通訊主線路全部中斷,損毀林木64326畝,直接經濟損失8754萬元,間接經濟損失14069萬元。

基礎建設

嶺秀瑤族鄉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近幾年來,全鄉通村公路硬化完成68公里,建成沼氣池200餘口,改水改廁2000餘戶,美化庭院500餘戶,完成5個村的電網改造,農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組組通電話,戶戶通水通電,生活較為方便。省道324線穿境而過,夏蓉高速途經7個村並設有互通口。

固定電話裝機數、行動電話擁有數、網際網路入戶數、有線電視入戶數正逐年增加。

經濟建設

農業耕地面積8788.7畝,人平0.8畝。農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400噸,人平50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生薑、小水果、蔬菜。畜牧業以生豬、雞為主。2011年飼養生豬3566頭,年末存欄1725頭。有養雞場1個,年出欄肉雞12000羽。

林業林木以松、杉為主。林地面積15.3萬畝。2011年累計造林2100畝。農民住宅周邊種樹木1萬株,林木覆蓋率達90%,活立木蓄積量60萬立方米。種植水果3000畝,產量7500噸/年,主要品種有水晶梨、板栗。林業生態保護好,位列汝城縣五大重點林業鄉鎮之一。

工業全鄉以小水電為主。主要有鄉辦企業禾尚石電站,股份制企業楓山壠電站、三合電站、香嶺電站、梘水電站、沙洲坪電站,總裝機容量5800KW,年發電量5000萬度。

商業外貿嶺秀邊貿市場在大興村境內,S324線省道路邊,2009年興建,農貿市場面積1500平方米。逢陰曆3、8日為圩日,每逢圩日,我鄉的各村居民匯聚於此。2011年未有商業網點105個,從業286人。社會商業零售總額達3000多萬元,商鋪面積5680平方米, 主要農副產品有蔬菜、生薑、小米椒等,銷往本縣和廣東等地。

財政金融2011年全鄉財政總收入645萬元,比上年增長17%。財政總支出為635萬元,收支扣抵結餘10萬元,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

境內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家,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貸款金額額均有所增長。

【經濟發展】嶺秀瑤族鄉域經濟發展迅速。特色農業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已形成生薑種植、獼猴桃、水晶梨、生態養殖、木材種植五大特色經濟板塊。2008年動工建設的廈蓉高速公路途經該鄉香嶺、永利、大興、長洞、古橋、東山等六個村,境內全長12公里,並設有一個互通。近年來,嶺秀鄉緊緊圍繞縣委“建設一個中心,打造五個汝城”的總體目標和鄉黨委提出的“科學發展、富民強鄉”工作目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把嶺秀打造成“開放瑤鄉、生態瑤鄉、旅遊瑤鄉、產業瑤鄉、和美瑤鄉”,突出抓好即旅遊產業、小水電產業、規模農業等三大產業。2007年,全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16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2990萬元,財政總收入325.4萬元,人均純收入768元。受2008年冰災影響,經濟成長有所放緩,2011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516.29萬元,其中:一產業2122.52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4%,二產業73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8%,三產業663.77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8%。完成財政收入6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6元。

全鄉新建、續建項目達22個(其中招商引資項目1個),總投資7600餘萬元。截止目前,已完成項目9個,在建項目8個,正在洽淡項目5個。完成通村公路建設6.9公里,完成造林、通道綠化1500餘畝。

積極開展農村勞務經濟及轉移就業援助,共轉移農村勞動力300餘人。

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調整中國小校布局。全鄉擁有嶺秀瑤族鄉苗圃希望學校1所,大源、大興、寶南等3個國小辦學點及幼稚園1所,中國小教育基本實現了“兩基”目標,全鄉中、國小正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條件繼續得到改善。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2個,鄉衛生院級寶南村衛生室全面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668人,參合率達97.03%。全鄉補助812人24.36萬元。累計看病報帳金額224.94萬元,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2011年8月新建敬老院1家,床位50張,可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0人。

民族文化

嶺秀瑤族鄉目前建成文化站1個、村級活動中心10個、“農家書屋”10個、遠程教育站點13個,送數字電影下鄉和送戲下鄉活動有序開展,極大的豐富了瑤鄉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嶺秀瑤族鄉以瑤族少數民族為多,在很多地方也凸顯出這些民族特色:

文化底蘊深厚,大部分民眾都還傳承著古老的瑤族風俗,當年成為汝城縣恢復少數民族重要依據的《桂陽新籍文課試冊》(現存省文物館)就發現此地。

山歌傳情 嶺秀瑤族鄉至今仍保留著瑤族山歌傳情的民族特色,每到桃花盛開的時候,俊男美女對山歌,傳真情,嘹亮而富有民族特色的瑤族山歌將勤勞而善良的瑤鄉俊男美女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翹嘴鞋 具有150多年的民族歷史特色的翹嘴鞋,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至今,善良樸素的瑤鄉人民仍在製作和穿戴著這一具有濃厚民族文化特色的翹嘴鞋。

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 流傳了150多年的民間絕活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至今仍能親眼目睹,這是瑤鄉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也是瑤鄉人民開拓進取、敢於挑戰的體現。

徜徉在嶺秀這古樸的瑤鄉,感受著斑駁古蹟里透露出的歷史滄桑,領略著現代建設給瑤鄉帶來的勃勃生機,讓人流連忘返。瑤鄉的山水,瑤鄉的美麗,如婀娜多姿的少女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純樸的瑤胞,多情的山歌,濃香的美酒,歡迎您——遠方的賓客!

旅遊發展

嶺秀瑤族鄉毗鄰浙水漂流度假區和東江湖景區,旅遊風光帶宛若天成,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譽。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登雲仙、將軍廟、回龍仙、皇妃故里、瑤族特色村寨等景點,加上夏季涼爽,是避暑休閒的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