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概述
![亞·瓦·亞歷山德羅夫少將](/img/f/6f4/nBnauM3X3MDM2IjN2UTNyYDN2MTMxQjM1ATN1MTNwAzMxAzL1U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二戰爆發後,亞歷山德羅夫創作了《神聖的戰爭》等一批歌頌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歌曲,並親自帶領歌舞團奔赴前線,為即將上戰場投入戰鬥的紅軍指戰員演出,極大地鼓舞了部隊的士氣。廣大蘇軍官兵愛戴亞歷山德羅夫,將他譽為“全軍的財富”。1943年,亞歷山德羅夫被授予少將軍銜。1946年他在歌舞團團長的崗位上逝世於柏林,享年65歲。
音樂永存
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蘇聯國歌的歌詞曾經一再刪改,但曲調一直未變。直到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俄羅斯才改用19世紀“俄羅斯音樂之父”米哈伊爾·格林卡的曲子作為國歌。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後,認為還是蘇聯的國歌更有氣勢和感染力,一再建議恢復亞歷山德羅夫的曲子作為俄羅斯國歌。許多俄羅斯人贊同普京的建議,俄羅斯國家足球隊的隊員們還集體給普京寫信表示支持。這些俄羅斯的國腳宣稱:亞歷山德羅夫作曲的國歌更能激勵他們為國拼搏的鬥志。2000年12月,俄羅斯國家杜馬以381票贊成、51票反對、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確定俄羅斯國歌仍沿用亞歷山德羅夫作曲的蘇聯國歌旋律,同時重新填寫歌詞。2001年,亞歷山德羅夫作曲的國歌旋律重又迴響在俄羅斯遼闊的國土上。中國電影《士兵突擊》中馬小帥入伍宣誓和電視《潛伏》的片尾曲也引用了神聖的戰爭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