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救世宰相於謙》是百家講壇的一個系列。中央電視台CCTV10播放。其主講人是酈波。
于謙
(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稱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莊鄉於莊村。于謙的曾祖於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里,故史載于謙為浙江錢塘人。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另有新編歷史劇越劇劇目以此為名。
血不曾冷,風孰與高
于謙少年立志,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十七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授御史,後官至兵部侍郎。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舉侵犯邊疆,宦官王振建議英宗親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京師震動。皇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將于謙擢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向南遷都避敵,于謙挺身而出,駁斥了各種投降主義的論調,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保衛北京,繼續抗敵。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明代宗。十月,也先挾持英宗破紫荊關威脅京師,于謙分遣諸將列陣九門迎敵,並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弟孛羅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請求議和,同意歸還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當時閩浙有葉宗留、鄧茂七,廣東有黃肅養分別叛亂,湖廣、廣西、貴州等地均有少數民族作亂,都被于謙平定。
景泰八年,將軍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發兵擁立英宗復辟。英宗復位後,石亨和曹吉祥等誣陷于謙製造不軌言論,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理案件,判定於謙犯謀逆罪,判處死刑。英宗以于謙對國家有功,不忍心殺他,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以“意欲”謀逆罪處死,其子于冕充軍,發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戍山海關。《明史》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沒時家無餘資。錦衣衛發現於謙的正屋大鎖牢牢鎖著,裡面放著皇帝御賜的蟒衣、劍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淚。成化年間,其子于冕獲赦,上疏為父平反,明憲宗親自審理,弘治二年(1489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肅愍”。葬於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賜祠於其墓曰“旌功”。萬曆年間,明神宗改諡號“忠肅”。留有《于忠肅集》。後世尊于謙為民族英雄。 宣德初年,于謙被任命為御史。奏對的時候,他聲音洪亮,語言流暢,使皇帝很用心聽。顧佐任都御使,對下屬很嚴厲,只有對於謙客氣,認為他的才能勝過自己。朱高煦謀反失敗投降後,皇帝讓于謙數說他的罪行。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慄),自稱罪該萬死。這一情景給皇帝朱瞻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認定此人必是可造之才,回去之後,他當即下令派這個人巡按江西。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麼高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歷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他上疏奏報陝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御史逮捕他們。皇帝知道于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于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于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絹)帕蘑(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閭閻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說長道短。此詩寫成後遠近傳誦,為一時佳話。于謙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極度不滿。
正統六年,于謙上書說:“現在河南、山西各自儲存了數百萬穀物。請於每年三月,令各府州縣上報缺糧的貧困戶,把穀物分發給他們。先給菽秫,再給黍麥,再次給稻。等秋收後還給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貧窮無力的,則免予償還。州縣吏員任滿應該提升時,儲存預備糧達不到指標的,不準離任。並命令監察官員經常稽查視察。”下詔令照此執行。河南靠近黃河的地方,常因水漲沖缺堤岸。于謙令加厚防護堤,計里數設定亭,亭有亭長,負責督促修繕堤岸。又下令種樹、打井,於是榆樹夾道,路上沒有乾渴的行人。大同單獨遠在邊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難於前往,奏請另設御史管理。把鎮守將領私自開墾的田全部收為官屯,用以資助邊防經費。他的威望恩德遍布於各地,在太行山的盜賊都逃跑或隱藏起來。在職九年,升任左侍郎,領二品官的俸祿。
當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朝政,都很重視於謙。于謙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楊”主辦的。但于謙每次進說商議國事時,都是空著口袋進去,那些有權勢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這時,“三楊”已經去世,太監王振掌權,正好有個姓名和于謙相似的御史,曾經頂撞過王振。于謙入朝,推薦參政王來、孫原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法務部門判處死刑,關在獄中三個月。後來王振知道搞錯了,把他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當時的山東、陝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餘萬人,于謙請求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積儲的粟米救濟。又奏請令布政使年富安撫召集這些人,給他們田、牛和種子,由里老監督管理。前後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時,都讓他回去辦理喪事,不久便起用原職。
正統十三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皇帝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不聽。鄺埜跟隨皇帝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珵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主張南遷的,該殺。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搖動則國家大計完了,難道沒有看見宋朝南渡的情況嗎!”郕王肯定了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了。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震驚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于謙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依然策劃部署,人心稍為安定。于謙立即被升為兵部尚書。
郕王暫代皇帝出朝,廷臣們請求將王振滅門九族。而王振的黨羽叫馬順的,便出來斥責言官。於是給事中王竑在明廷忍不住上前打馬順,大家都跟著他。還把別的王振同黨拉到那裡打死。朝上秩序大亂,衛卒聲勢洶洶。郕王害怕得要起來逃跑,為防止錦衣衛報復,于謙推開眾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來,而且告訴郕王宣諭說:“馬順等有罪該死,不予(百官)追究。”大家才安定下來。于謙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門,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正在倚賴你呢,今天雖然一百個王直又有什麼作用!”當時,上下的人都依賴重視於謙,于謙亦毅然把國家的安危視為自己的責任。 當初,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辭。于謙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郕王於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景帝,于謙進去回答問話,情緒激昂地哭著說:“敵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請命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營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製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亦參與這些事,遷徙外城附近的居民進入城內。儲存在通州的糧食,令官軍自己去支領,用裝足的米作為代價,不把糧食留給敵人。文臣像軒倪這樣的人,應該用為巡撫。武臣像石亨、楊洪、柳博這樣的,應該用為將帥。至於軍隊裡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擔,沒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對他的意見,皇帝全都認真地接納了。
十月,敕令于謙提督各營軍馬。而也先挾持著上皇(英宗)攻破紫荊關直入,進窺京師。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使敵兵勞累衰竭。于謙不同意,說:“為什麼向他示弱,使敵人更加輕視我。”馬上分別調遣諸將帶領二十二萬兵士,在九門外擺開陣勢: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而于謙自己和石亨率領副總兵范廣、武興在德勝門外列陣,抵擋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給了侍郎吳寧,把各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下令:臨陣將領不顧部隊先行退卻的,斬將領。軍士不顧將領先退卻的,後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道必定要死戰,都聽命令。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面抵擋敵人,俘虜了一個頭目。皇帝高興,令于謙選精兵聚集在教場,以便調動;再命太監興安、李永昌同於謙一起管理軍務。
當初,也先部隊深入,以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見到明朝官軍嚴陣以待,有些喪氣。叛變了的宦官喜寧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黃金和絲織品以萬萬計;又邀于謙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談判。皇帝不準許。也先更加沮喪。庚申,也先部隊窺伺德勝門。于謙令石亨率神機營在空屋裡設下埋伏,派幾個騎兵引誘敵人。敵人用一萬騎兵逼近,副總兵范廣發射火藥武器,伏兵一齊起來迎擊。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隊轉移到西直門,都督孫鏜抵禦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來到,敵寇撤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攻打敵軍,和都督王敬一起挫敗了也先的前鋒。敵軍正要退卻,而幾百個騎著馬的宦官想爭功,沖馬爭著向前。陣腳亂了,武興被亂髮的箭射死。寇兵趕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頂,呼喊著用磚石投擲敵人,喧聲震天。王竑和福壽的援兵趕到,敵軍於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請沒人理他,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聽說各地勤王的部隊馬上要開到,恐怕截斷了他的歸路,於是擁著上皇由良鄉向西去。于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評功,加于謙少保、總督軍務。于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么敢求取賞賜功勞呢!”堅決推辭,皇帝不準。於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請求用大臣鎮守山西,防止敵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總兵朱謙奏稱敵兵三萬圍攻萬全,敕令范廣擔任總兵官抵禦他:不久,敵寇退,于謙請求即駐兵居庸關,敵寇來則出關剿殺,敵寇退則回京師駐守。大同參將許貴奏北面有三個人到鎮上,想朝廷派使者講和。于謙說:“以前派指揮季鋒、岳謙前往講和,而也先跟著入寇。接著派通政王復、少卿趙榮,見不到上皇就回來了。顯然,不能依靠和談。況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從道理上來說也絕不可以講和。萬一和了他要滿足無窮無盡的要求,答應則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難,不答應又會發生變亂,這形勢也不能講和。許貴是武臣,而這樣恐懼畏縮,怎能敵汽同仇,按法律該處死。”發出文書嚴厲譴責他。從此邊境的將領人人都主張堅守作戰,沒有敢說講和的。
當初,也先諸多要挾,都是由喜寧策劃的。朱祁鎮(英宗)策劃鎮守大同的將領抓了喜寧,把他殺了。又給王偉想辦法,讓他引誘殺了奸細田小兒。而且利用間諜實行離間,請求特別釋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應封給爵位,讓他從中想辦法。也先開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來聯繫,京師的戒備才稍稍放鬆了一點。于謙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撫穩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應聚集成群,這是很值得擔心的。請敕令內外守備和各處巡撫用心整頓,防患於未然,召回派往內地召募發兵的文武官員和鎮守中宮。”
到了八月,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經一年。也先見中國沒有什麼事端,更想講和,使者接連前來,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議派使者前往迎接,皇帝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于謙從容地說:“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了。”皇帝看看他便改變了面色說:“聽你的、聽你的。”先後派遣了李實、楊善前往。終於把上皇接了回來,這是于謙的功勞。
上皇已經回來,瓦剌請求朝貢。先前貢使不過百人,正統十三年增加到三千餘人,對給予的賞賜總不滿足,便入侵。”現在又派三千人來朝,于謙請求列兵居庸關以備不測,在京師隆重陳兵,設宴招待。因此說到和議很難依靠,逐條進上安定邊境的三個策略。請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牆準備防禦。京兵分別隸屬於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雖然各設有總兵。但不相統一,請求選擇精銳十五萬人,分為十營團操,從此開始了團營的制度。這事記載在《明史·兵志》中。瓦剌入貢,常常攜帶以前擄去的人口來。于謙一定奏請酬勞使者,前後贖回了幾百人。
當初,永樂年中,投降過來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時,很多成了內應。于謙想分散遣送他們。因為西南有戰事,每次出征,都挑選他們精銳的騎手,從厚資助他們前往,然後再遣送他們的妻子,內患得以平定。楊洪以獨石入衛,八個城都給了敵人。于謙使都督孫安率輕騎兵出龍門關占據了它,招募百姓屯田,邊戰邊守,八個城得以收復。貴州苗未平定,何文淵建議撤去布使、按察兩司。專設都指揮使司,用大將鎮守。于謙說:“不設兩個司,是放棄了這地方。”建議遂作罷。于謙認為上皇雖然回來了,但國恥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脫脫不花結怨,請求趁機派大軍,自己前往征討他,以報復從前的仇恨,清除邊患。皇帝不準。
于謙主持兵部工作時,也先的勢力正在擴張,而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廣東黃蕭養各自擁有部眾和自封的封號,湖廣、貴州、廣西、瑤、侗、苗、僚到處蜂起作亂,前後的軍隊徵集調遣,都是于謙獨自安排。當戰事匆忙急迫,瞬息萬變的時候,于謙眼睛看著手指數著,隨口講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機宜採取正確的方針方法。同事和下屬接受命令,彼此看著都感到驚駭佩服。號令嚴明。雖然是勛臣老將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請聖旨切實責備。一張小字條送到萬里外,沒有不謹慎小心執行的。他才思的暢通敏捷,考慮的周到仔細,一時沒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樸忠厚過人,忘身憂國。上皇雖然回來了,一點也不說自己的功勞。東宮改易以後,景帝命令凡是兼東宮太子宮屬者支取兩份俸祿。諸臣都表示推辭,只有于謙一再推辭。自己的生活很簡單儉樸,所居住的房子僅僅能夠遮擋風雨。皇帝賜給他西華門的府第,推辭說:“國家多難,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堅決推辭,皇帝不準。於是把皇帝前所賞賜的璽書、袍服、銀錠之類,全部封好寫上說明放到那裡,每年去看一看罷了。
皇帝很了解于謙,所議論奏請的事沒有不聽從的。皇帝曾經派使者到真定、河間採擇野菜,去直沽製造魚乾,于謙一說便馬上停止。任用一個人,一定悄悄訪問于謙。于謙實事求是地回答,沒有隱瞞,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稱職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樣被皇帝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當敵寇剛剛撤退時,都御史羅通立刻上奏章彈劾于謙登記的功勞薄不實在。御史顧曜說于謙太專權,干預六部的大事奏請實行,好像他就是內閣一樣。于謙根據祖制反駁他們,戶部尚書金濂亦上疏為他爭辯,但指責他的人還是不斷收集他的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詞上奏彈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眾議,加以任有,他才得以儘量實現自己的計畫。
于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裡!”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勛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終不贊成講和,雖然上皇因此能夠回來,但上皇並不滿意。徐珵因為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這時把名字改為有貞,比較得到提升進用,經常咬牙切齒地恨于謙。石亨本來因為違犯了軍法被削職,是于謙請求皇帝寬恕了他,讓他總理十營兵,但因為害怕于謙不敢放肆,也不喜歡于謙。德勝門一仗的勝利,石亨的功勞並不比于謙大,而得到世襲侯爵,內心有愧,於是上書推薦于謙的兒子于冕。皇帝下詔讓他到京師,于謙推辭,皇帝不準。于謙說:“國家多事的時候,臣子在道義上不應該顧及個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為大將,沒有聽說他舉薦一位隱士,提拔一個兵卒,以補益軍隊國家,而只是推薦了我的兒子,這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嗎?我對於軍功,極力杜絕僥倖,絕對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張輒因為征苗時不守律令,被于謙彈劾,和內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謙。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後,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于謙等和黃囗製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皇帝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拚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于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家,可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財(家無餘財)。遂溪的教諭吾豫說于謙的罪應該滅族,于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該處死。刑部堅持原判這才停止了。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國公布。一時要討好皇帝爭取寵幸的人,全都以于謙作為一個話柄。
于謙自從土木之變以後,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景帝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探望。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於簡單,下詔令宮中造了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了。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有人說皇帝太過寵愛于謙,興安等說:“他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如果他去了,讓朝廷到那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到抄家的時候,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財,只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打開來看,都是皇上賜給的蟒袍、劍器。于謙死的那天,陰雲密布,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一有個叫朵兒的指揮,本來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潑在於謙死的地方,慟哭。曹吉祥發怒,鞭打他。第二天,他還是照樣潑酒在地表示祭奠。都督同知陳逢被于謙的忠義感動,收斂了他的屍體。過了一年,送回去葬在杭州。陳逵,是六合人。曾被推舉為有將領之才,是從李時勉門下舉薦的。皇太后開始時不知道于謙的死,聽說以後,嘆息哀悼了幾天。英宗也後悔了。
于謙已死,由石亨的黨羽陳汝言任兵部尚書。不到一年,所乾的壞事敗露,貪贓累計巨萬。皇帝召大臣進去看,鐵青著臉說:“于謙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時沒有多餘的錢財,陳汝言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石亨低著頭不能回答。不久邊境有警,皇帝滿面愁容。恭順侯吳瑾在旁邊侍候,進諫說:“如果于謙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樣。”皇帝無言以對。這一年,徐有貞被石亨中傷,充軍到金齒口。又過了幾年,石亨亦被捕入獄,死於獄中;曹吉祥謀反,被滅族,于謙事情得以真相大白。
成化初年,將于冕赦免回來,他上疏申訴冤枉,得以恢復于謙的官職,賜祭,誥文里說:“當國家多難的時候,保衛社稷使其沒有危險,獨自堅持公道,被權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時已經知道他的冤,而朕實在憐惜他的忠誠。”這誥文在全國各地傳頌。弘治二年,採納了給事中孫需的意見,贈給於謙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為“旌功”,由地方有關部門年節拜祭。萬曆中,改謚為忠肅。杭州、河南、山西都是歷代奉拜祭祀不止。其實于謙並不需要皇帝的所謂嘉獎,因為這些所謂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評價于謙的資格,明英宗之前有過無數的皇帝,在他之後還會有很多,而于謙是獨一無二的。
于謙部份詩詞
《平陽道中》
楊柳陰濃水鳥啼,豆花初放麥苗齊。
牙逢盡道今年好,四月平陽米價低。
《暮春遇雨》
暖風吹雨浥輕塵, 滿地飛花斷送春。
莫上高樓凝望眼。 天涯芳草正愁人。
《詠煤炭》
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入京》
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荒村》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岳忠武王祠》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雲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北風吹》
北風吹,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稜稜還自持。
冰霜歷盡心不移,況復陽和景漸宜。
閒花野草尚葳蕤,風吹柏枝將何為?
北風吹,能幾時!
《除夜太原寒甚》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望雨》
赤日行空暑氣浮,炎風簸土幾時休?
雲霓久渴斯民望,廊廟當分聖主憂。
旱魃剿除消暑氣,神龍鼓舞起靈湫。
挽將天上銀河水,散作甘霖潤九州。
《觀書》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于謙祠 北京于謙祠
在東城區西裱褙胡同23號,原有門匾書“於忠肅公祠”。成化二年(1
466),憲宗皇帝特詔追認復官。將其故宅改為忠節祠。萬曆十八年(1590)時改謚“忠肅”,並在祠中立於謙塑像。清順治年間,像毀,祠也廢。清光緒年間又重建。祠坐北朝南,東為于謙故宅,院內東側建有奎光樓,為兩層小樓。上層為魁星閣,懸“熱血千秋”木匾,正房5間為享堂,硬山合瓦頂,內供于謙塑像。1890年,義和團曾在此設神壇。1976年魁星閣在地震時被震毀,小樓亦被拆除。祠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杭州于謙祠、于謙墓
于謙祠:
于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風景秀麗的三台山麓,西湖烏龜潭畔。于謙祠位於于謙墓旁。
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謙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祠紀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來,于謙祠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
于謙祠內于謙像清同治
杭州于謙祠八年重建的舊跡,格局尚屬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後經四次修繕,至1998年,值于謙誕辰600周年之際,于謙祠重新對外開放。
于謙祠為傳統型的祠堂建築,白牆灰瓦,朱漆大門,"於忠肅公祠"幾個篆書大字顯得莊嚴肅穆。祠堂共有三進,為前殿、正殿和後殿,前殿與正殿間,有南北廂房各一,廂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間,建築面積約900多平方米。庭院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是一處清幽之所。
前殿闢為序廳,殿門兩側楹聯是林則徐所撰:“公論久而後定,何處更得此人”。清朝嘉慶壬午年(1822)六月,林則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議集資整修于謙祠墓,並帶頭捐獻自己的官奉。上懸匾額“百世一人”,是對於謙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序廳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鐫刻著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謙青少年時所作詩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正是于謙一生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高潔品性的真實寫照。兩側牆上陳列于謙年表、于謙世系表,一張繪於清代的于謙夫婦像尤為引人注目。廳內還放置造型簡潔的案幾、椅等明式家具以渲染氣氛。
正殿是于謙祠的主體部分,也是陳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寬21.8米,進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謙全身立像,於公威嚴肅立,雙目炯炯,正氣凜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為海水浪花圖案。像後襯以由徐向前元帥書寫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懸掛乾隆御題匾額:“丹心抗節”,黑底金字,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憑弔于謙時所題。殿柱上懸掛數幅頌揚于謙不朽功績的楹聯,均是明清時期的名家所撰,經當代書法家題寫。大殿牆面為兩幅半圓大型浮雕壁畫,左側是“北京保衛戰”,右側是“土木堡之變”的有關場景,每幅畫相對獨立,但在整體上又呵成一氣,場面頗為凝重、壯觀,運用明暗變幻的燈光效果,再輔以鏗鏘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樂,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恍如置身於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塵土飛揚的古戰場,正與于謙一起抵禦外侮。壁畫高3米,寬46米,是經專家多次論證修改,在中國美術學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導下完成。壁畫突破了一般祠堂陳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見柱子,與匾額、楹聯、塑像遙相呼應,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牆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塊,其中包括湘鄉楊昌 題的線刻《明少保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像》碑一塊,袁枚題《重修於忠肅廟碑》殘碑九塊。
後殿陳列于謙生平事跡,採用圖版和照片相結合的形式,分“少年壯志”、“勤政廉明”、“保衛北京”、“永垂青史”四個部分,詳細介紹了于謙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績以及悲壯的人生。兩側的陳列櫃中,分別展示了于謙的著作和歷代有關於謙的評述著作,有《於肅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傳》、《於忠肅公祠墓錄》等。
南北廂房分別作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陳列明代的各種軍械,包括神機營用的火銃、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門類多、數量大、製作精、技術高,有較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
前殿與後殿間的天井裡,赫然立著一尊威武、雄壯的鐵犀牛,身高約2米,圍長約2.5米,周身烏黑,獨角朝天,背上鑄有于謙親撰的《鎮河鐵犀銘》,它是于謙勤政愛民、治理黃河的一個歷史見證。黃河自古多泛濫,巡撫河南期間,他勵精圖治,奔波於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為鼓舞人民戰勝洪災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鑄了這尊“鎮河鐵犀”,表達了希望根除黃河水患,使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原物現存於河南開封鐵牛村。
天井右側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為“忠泉”。根據祠內清時李鐸遺碑記載:康熙乙亥年,在改建於謙祠時發現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誠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後殿的院子裡還保存著數明清兩代的石碑,分別是四塊大碑(弘治、嘉靖、萬曆、康熙)及一塊乾隆年間的殘碑。
出於謙祠大門向北約50米,可見一明式牌坊,墓道長長,芳草萋萋,兩旁肅立的石翁仲、石獸,為墓區平添幾分肅穆與莊嚴。百米墓道的盡頭,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謙墓,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是1982年修復墓時重新鐫刻的,碑下的浮雕纏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為明時原物。
于謙祠是杭州市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過幾年的規劃與建設,已形成了包括于謙祠、于謙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築與自然山林、綠地相結合的于謙祠景區,面積也由最初的6000平方米擴大到31000平方米。目前,景區正在修建於謙雕塑廣場、忠泉池、于謙詩碑廊,計畫把配殿恢復為祈夢殿,隨著西湖西進工程的進展,于謙祠景區將成為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
于謙墓與1966年文革中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周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于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了于謙
于謙墓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于謙墓:
于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風景秀麗的三台山麓,西湖烏龜潭畔。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曾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升兵部尚書,擁立景帝,抗擊瓦剌南侵,捍衛京師。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位後被害,次年(1458年)歸落於杭州三台山。成化二年(1466年)詔復原官,弘治二年(1489年)詔立祠墓側,額曰“旌功”。墓於1966年底毀,1982年重修,現存於謙祠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占地面積4618.21平方米。墓坐西朝東,平面呈馬蹄形,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前立“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碑一方, 1982年由書法家沙孟海重書。墓道長100米,墓前祭台,香爐均為明代遺物。
于謙是明代的民族英雄,他和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雄”。于謙(1398—1457),明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後,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剌軍。次年(景泰元年),也先因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奪門之變”中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葬於三台山。
明成化二年(1466),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旌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
1966年,于謙墓區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周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于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了于謙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于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後毀於1966年,今于謙墓為1982年重建。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讚頌道:“賴於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2006年05月25日,于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故居 于謙故居位於杭州清河坊祠堂巷41號。于謙,杭州人,15歲考中秀才,16歲起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寫下了有名的《石灰吟》,這于謙故居花園詩成為他一生為人的寫照。因於謙少上上吳山讀書,至今吳山上尚有“於街”之稱。明成化二年(1466),于謙案昭雪,故宅改建為憐忠祠,以資紀念,巷亦名祠堂巷。如今,故居的忠肅堂、思賢庭、古井已照原貌修繕一新,陳列于謙生平事跡,原有的旗桿石、造像碑等遺物,亦一併展出。于謙故居占地不大,進們便可看見影壁上刻者于謙的名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現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于謙讀書處 吳山三茅觀 吳山三茅觀景區位於吳山景區的南面,北與吳山城隍閣景區、吳山阮公祠景區接壤;西與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相連;東面景區大都鍥入市區,與南宋皇城遺址、南宋太廟遺址相貼;南面與鬱鬱蔥蔥的五雲山山林腹地景觀相切。
三茅觀原名三茅堂,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因東都舊名賜額“三茅寧壽觀”。殿名太元,內奉徽宗御畫茅君像。三茅真君是指秦漢時得到成仙的茅氏三兄弟:長盈、次固、季衷。宋時此觀極為顯赫,歷朝賜是觀的御書有:高宗《黃庭度人經》,寧宗“道紀堂”字,理宗《養生論》。紹興年間(1131-1160),賜古器三種:一宋鼎,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作;又一為唐鍾,本唐澄清觀舊物,上有河東薛此銘;另一則是褚遂良小楷《陰符經》。近志則增以吳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劍、七寶數珠、軒轅鏡為觀中七寶,一時連山都以七寶為名。
時並於觀後築“七十二”瑤台,遍植桃花,春時郊祭,時有“瑤台萬玉”之稱
“吳山八景”之一“三茅觀”。,為當時“吳山八景”之一。
元朝時三茅觀毀於兵火,明初重建。時觀內設有書館,
三茅觀南宋圍牆遺址和部分香糕磚路于謙曾在此讀書,並寫下了千古傳唱的《石灰吟》。
抗戰時三茅觀為日軍拆毀,然而其規模甚大的遺蹟仍依稀可辨 ,水池、小橋、巨石構建仍存。石壁間近十方摩崖石刻均已漫漶,僅存一方明萬歷時重刻的紹興年間賜額寧壽觀的尚書省牒文。
牒文為:牒奉敕宣賜寧壽觀,牒到準敕,故牒。紹興二十年。尚書省奉赦賜題臨安府七寶山三茅堂,太師尚書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押),參知政事余(押)。簽書樞院事參知政事巫(押),紹興二十年天牒。
經考古發掘,三茅觀遺址上保留較為完整的圍牆牆址,園路(有部分香糕磚路)和建築格局,通過挖掘整理後作為遺址保護向公眾展示,將成為吳山景區三期工程中的重要景點。
《詠于謙》 (臨安·萬寬)
毓秀山河正氣微,浮雲久蔽遁天威。
龍顏欲觸先生死,鳳詔即承有是非。
清白才能持懸日,淡寧性情著寬衣。
一生難得春秋夢,萬丈青松大國稀。
于謙墓 于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台山麓。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曾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升兵部尚書,擁立景帝,抗擊瓦剌南侵,捍衛京師。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位後被害,次年(1458年)歸落於杭州三台山。成化二年(1466年)詔復原官,弘治二年(1489年)詔立祠墓側,額曰“旌功”。墓於1966年底毀,1982年重修,現存於謙祠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占地面積4618.21平方米。墓坐西朝東,平面呈馬蹄形,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前立“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碑一方, 1982年由書法家沙孟海重書。墓道長100米,墓前祭台,香爐均為明代遺物。 明成化二年(1466),于謙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旌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謙墓區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于謙誕生600周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于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于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了于謙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于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後毀於1966年,今于謙墓為1982年重建。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讚頌道:“賴於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2006年05月25日,于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酈波
酈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蘇省丹陽市。中共黨員。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2007年出現在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節目,開創了該節目收視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講壇》主講《大明名臣:風雨張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繼光》、《大明名臣:于謙》和《大明名臣:海瑞》已錄製完畢。《曾國藩家書》正在錄製中。
目錄
1.求學威龍
2.科考落榜
3.土木堡之變
4.群臣打架事件
5.直面危局
6.北京保衛戰
7.南宮復辟
8.于謙之死
分集介紹
1.求學威龍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舉進犯明朝邊境,明英宗被俘,京師震動,大明王朝危在旦夕。此時有一個人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他親自督戰,捍衛北京,最後打退了蒙古瓦剌的進攻,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使得大明王朝的歷史進程又延續了一百多年。那么,這位挽狂瀾於既倒的大英雄,就是本系列節目的主人公——救時宰相於謙。從今天開始,酈波老師將帶領我們近距離地走進這位大英雄,看一看他的一生,都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軌跡和命運故事?而這位大明王朝的一代功臣于謙,早在學生時代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特質。酈波老師用了一個非常時尚的辭彙來形容他,叫“求學威龍”。那么,于謙在學生時代都經歷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2.科考落榜一代大明名臣,救時宰相於謙,他領導的北京保衛戰,打退了蒙古瓦剌的進攻,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使得大明王朝的歷史進程又延續了一百多年。這樣的一位曠世英雄,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能寫出流傳千古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好詩句,可見,學生時代的于謙,一定是個品學兼優、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的優等生。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位優等生,卻在科考中落榜了。于謙為什麼會在科考中落榜?一個落榜生又是怎樣變成日後的“救時宰相”的呢?科考的失利,又會給於謙帶來哪些人生機會?
3.土木堡之變于謙在河南和山西巡撫任上一乾就整整幹了18年,為我們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留下了一個著名的典故,兩袖清風。
說到這個兩袖清風的典故,不僅是于謙創造的,而且也給於謙帶來了人生第一個重大的絕境,一個危機。那么這個兩袖清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怎么又會給於謙帶來了那么大的危機呢?
上一講我們說明軍50萬人在土木堡慘敗,被瓦剌騎兵大屠殺,王振我們上一講說到了,說後來護衛將軍樊忠在拚死中找到了他,然後在大喝一聲,我為天下誅此賊的怒喝裡頭,一傢伙揮起大鐵錘把這個傢伙砸了個稀巴爛。那么那個英宗皇帝的命運,這個年輕人,大明王朝的主心骨在這場災難中又會是怎樣的呢?
5.直面危局土木堡一戰,明軍55萬主力部隊全軍覆沒,連皇帝也成了俘虜。風平浪靜的大明王朝,一下子陷入了前途未卜的境地。在人心不穩的情況下,于謙挺身而出,在兩次關鍵的朝廷會議上力挽狂瀾,堅定了大家抗擊瓦剌的決心。但此時的北京城防守空虛,缺兵少糧,臨危受命的于謙,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他破釜沉舟,知道其他地方不用防,防得住北京,自然我大明無憂,防不住北京,那當然就完蛋。所以,全力駐守北京。所以我們岔開來說,當年明成祖遷都北京那還是很有遠見的。這個明代號稱天子守邊,北京就是最前沿,尤其面對北方各少數民族的時候,北京就是最前沿。所以你看,明代不論這個皇帝怎么昏庸,但朝廷上下的抗戰意識那是宋代這樣的時代是不能比的。
于謙採用種種方法,從各地緊急調兵,一下調來了22萬的兵馬,但這22萬兵馬湧進了北京城,緊跟著就帶來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這是什麼問題?于謙又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酈波副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救時宰相於謙》之直面危局。
瓦剌大軍在土木堡消滅了明軍50萬人的主力部隊,經過短暫的休整後,繞過大同和宣府,然後很快攻下紫荊關,迅速到達了北京城下,而于謙在北京城內經過緊鑼密鼓的部署,也組織起了有規模的反擊力量。這樣,一場硬碰硬的較量,在北京城下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了。但瓦剌大軍是乘勝再進,勢頭正盛。
而于謙手下的明軍是臨時調集,很多都不是一線作戰部隊,而且北京城內沒有多少糧食,所以于謙緊急調兵、運糧、擁立景帝,一舉解決了北京城內的混亂局面,穩定了軍民信心。
于謙成功地領導了一北京保衛戰,挽救了危難之中的江山社稷,為大明王朝立下了大功。但是讓于謙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鬥竟然還給他帶來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矛盾,正因為這些矛盾的日益激化,最終導致景帝朝末期,爆發了著名的南宮復辟,宣告明景帝統治的終結。那么,這場北京保衛戰究竟給於謙帶來了哪些意想不到矛盾?這些矛盾又是如何逐漸發展,以至於最終發展成政變的?而于謙一個普通的大臣,又因何會成為這場皇權爭奪戰的根源?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南宮復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8.于謙之死公元1457年,石亨和徐有貞等人發動政治叛亂,扶植被軟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重新登上了皇位,史稱南宮復辟。對於英宗復辟這段歷史,多年來人們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英宗復辟當晚,在如此緊要的關頭,作為景帝朝的第一重臣,于謙為什麼沒有及時採取行動阻止這場叛亂,以至於石亨等人不費一刀一槍,兵不血刃就占領了大內呢?南宮復辟成功後,掌握了朝中大權的,政變組織者石亨、徐有貞等人,開始對於謙實施報復。他們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利,公報私仇對付于謙的?于謙的命運將會因這場南宮復辟而發生怎樣的改變?為什麼說正是于謙的一心為公,釀成了自己命運的悲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