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丹霞山(中國紅石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東經113°36′25″至113°47′53″,北緯24°51′48″至25°04′12″之間。 錦江自北向南穿境而過,風景區由本體山峰2.5平方千米和外圍景觀兩部分組成;東起僧帽峰,南抵屯軍寨,西至觀景亭,北到涼傘石,總面積292平方千米,開放遊覽面積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丹霞山風景區的地貌由六百八十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稱為丹霞地貌,這裡是世界上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屬於紅層地貌。山上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紅色砂、礫岩沿垂直節理髮育。氣候特點
丹霞山風景區位於南嶺山脈南坡,屬亞熱帶南緣,具有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特點,夏長冬短,春夏多雲雨,秋冬降水較少,秋高氣爽。丹霞山風景區屬季風區,由於距離海洋相對較遠,極少受颱風的直接損害,基本上只有颱風外圍低壓環流的影響。但颱風對丹霞山秋季降雨影響極大,沒有颱風影響就沒有降雨,水資源補給就少。丹霞山年平均氣溫19.7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有秋高於春的特點。丹霞山日均平均降水量1715毫米,降水天數172天。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在植物資源上,具有明顯的中亞熱帶和南亞熱帶過渡的特徵,丹霞山全部植物共216科、891屬、1916種。其中丹霞山植物區系共有1706種,隸屬於206科778屬;丹霞山各類珍稀瀕危保護植物23種;IUCN紅色名錄收錄的5種;中國物種紅色名錄1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13種;丹霞山中國特有種97科204屬347種;其中丹霞山本地特有種中,丹霞梧桐、丹霞南燭、丹霞小花苣苔最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1999)記載的13種,其中中華水韭為Ⅰ級重點保護。動物資源
在動物資源上,保存著野生動物良好的生態環境。丹霞山有哺乳動物88種,鳥類288種,爬行類86種,兩棲類37種(或亞種),魚類100種或亞種,昆蟲1023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動物59種,列入IUCN紅色名錄的動物73種,列入CITES的動物66種;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4種,其中Ⅰ級保護動物7種,Ⅱ級保護47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5中,其中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66種。主要景區
錦江景區
該遊覽區以錦江遊船為主線,北起博士生態園碼頭,南至丹霞電站。沿途幾十處景點串珠分布,形成8千米水路風景長廊,主要景點有金龜朝聖、鯉魚跳龍門、古代採石場、僧帽峰、六指擒魔、觀音送子、笑面佛、茶壺峰、拇指峰、姐妹峰、仙山瓊閣、陽元石、群象過江、牧象童、赤壁丹崖等。仙山瓊閣
錦江左邊山峰上,有一座亭樓,名叫觀景亭。順石階登樓閣,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向前眺望,有姐妹峰、拇指峰、茶壺峰,茶壺峰酷似一隻茶壺,壺蓋、壺嘴一一俱備,唯獨沒有茶壺把手。茶壺峰前後的燕岩、平頂又如一張茶几和茶杯與茶壺山對應成趣。往左望去,便是“朝天龍”。最遠處有一峰直立,形如觀音菩薩,觀音岩前面更有兩座小石峰,宛如金童玉女,形成“童子拜觀音”的景觀。
仙居岩道觀
長老峰景區
長老峰遊覽區 是歷史最悠久的遊覽區,是由長老峰、海螺峰、寶珠峰三峰構成連體山塊和三級絕壁、三級崖坎構成的三個最典型的赤壁丹霞景觀層次。下層景觀以錦石岩為中心,有始建於北宋的錦石岩寺、千聖岩、祖師岩、伏虎岩、龍王岩、夢覺關、幽洞通天、龍鱗片石、馬尾飛泉瀑布、變色龍百丈崖及最典型的赤壁丹崖等眾景觀。幽洞通天
沿登山大道拾階而上,左轉,即見一處自然風化侵蝕的岩洞,上面刻著“幽洞通天”四字。這是一孔圓筒形的水平通道,洞內高只有0.9米,是由流水侵蝕岩石和坍塌石塊堆積而成,洞不足10米,冬暖夏涼。通道的另一端,連著一個垂直的通天大洞,高達40餘米,直透中層風景區,周圍削壁危立,古蔓長藤垂掛。由於空氣的對流作用,洞內常會生風。
長天一線
長天一線又名百丈峽。從“幽洞通天”向右走1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大自然將山崖自上而下劈開一縫,長70多米,高40多米,寬才一米左右,最窄處僅0.7米,成為“幽洞通天”到“錦石岩”的一條幽徑。
雙沼碧荷
雙沼碧荷位於中層風景區的右側,原來的正氣閣之下。這裡有三米多高的巨石崛起,形似平台,平台上鑿有兩個石池,一大一小,形如兩面明鏡,所以這裡也曾稱作“雙鏡池”。
歷史發展
隋唐時期丹霞山已是嶺南風景勝地,有僧尼進山經營,興建佛寺;
北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年至1106年),法雲居士雲遊至丹霞夢覺關,並在此建庵宇18間,供奉觀音菩薩;
明代崇禎末年(1644年),江西贛州巡撫李永茂抗清未遂,攜家眷隱居于丹霞山“長老寨”,築舍開田;
清康熙元年(1662年),廣州海幢寺澹歸禪師,來丹霞山開闢道場,建設別傳寺,修建大雄寶殿、彌勒殿、觀音閣、藏經閣、方丈樓、禪房、客堂等;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廣州海幢寺另一僧人古健在丹霞山半寨和洪岩兩處建庵堂;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僧徒遭大肆殺戮,別傳寺首遭大劫;
民國十四年(1925年),國民黨軍隊隔錦江炮擊黃耀祥等土匪,別傳寺所有珍貴法器被遁逃頑匪橫掃一空,使別傳寺遭到第二次劫難;
民國十五年(1926年),仁化縣立中學移至別傳寺避劫難,不慎失火燒山,大雄寶殿,韋馱殿等大型建築物皆化為灰燼;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廣東西北區綏靖委員李漢魂率軍駐紮韶關,重修丹霞精舍、丹霞下院等;
1963年,仁化縣建立丹霞山林場;
1980年,本煥法師募捐千萬元重修別傳寺,並重修錦石岩等景點。
所獲榮譽
1988年,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評為國家級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
2001年,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
2003年,榮獲廣東省團委授予“青年文明號”稱號;
2004年,榮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4年-2005年度,榮獲韶關市委授予“市政府文明示範崗視窗”榮譽稱號;
2007年,丹霞山景區被評為廣東省級文明單位;
2008年6月,榮獲國家旅遊局、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示範視窗”;
2008年7月,榮獲國家旅遊局、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
2010年8月,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的第8項世界自然遺產;
2012年1月9日,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授牌;
2013年,成為全國首批39家“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之一。
旅遊信息
交通路線
城際交通
韶關有通往華東、華北、西南各大鐵路幹線的列車停靠,來丹霞山旅遊可在韶關站下車,然後到火車站廣場轉乘旅遊車到丹霞山,從韶關到丹霞山只有五十公里,行車時間四十分鐘。另外,每15分鐘有一趟豪華中巴自韶關火車站開出,運行時間是早上6點至晚上7點。
省際交通
鐵路:京廣鐵路大動脈貫穿市境,經韶關市區和樂昌、乳源、曲江三市縣,每天有65對列車通過。每天都有往返於韶關-深圳和韶關-廣州的特快專列。從北方來的客人可選擇在此站下車遊玩,然後再到廣東省的其他各市,廣州、深圳、肇慶等地都通火車。韶關火車站位於湞江東岸,乘公交1、2、3、4、9、10路都可以到達。
公路:韶關公路四通八達,105、106、107、323國道貫穿韶關境內,韶關到廣州的公路全程29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韶關段的甘塘至翁城通車。從韶關市出發到附近各景點均有旅遊車,一般以中巴為多。也可先在車站轉乘到各市縣城,一般車程都在兩三個小時左右。
風味特產
丹霞山沙田柚
丹霞山沙田柚是柚中上品,屬芸香科,為常綠喬木,葉片厚大,葉翼舒展,花大簇生。果實為闊倒卵形,秋末成熟,呈淡橙色,耐貯藏。果肉甘甜不酸,清香撲鼻。因這裡的氣候、土質與廣西的沙田無異,所以果形、果肉、甜味、香型與廣西沙田柚均可比美。白毛茶
丹霞山位於仁化縣,而仁化縣是嶺南白毛茶的故鄉。仁化紅山黃嶺嶂的“雲霧白毫”茶,曾是清代嘉慶朝的宮廷貢品。這種綠茶銀毫披露、口味甘甜,有天然的蘭花香味,為中國三大白毛茶之首。它還有生津解渴、醒腦提神、消食開胃、降低血壓等多種功效。“白毛尖”茶是茶葉中的珍品,它因茶芽粗壯,密披銀色毫毛而得名。經加工的茶芽毫毛銀白如雪,茶湯清澈持久。
爆炒山坑螺
丹霞山坑螺體積小巧尖長,呈圓錐形,如手指大小,四季都有。烹調講究,上乘的做法是:煮前應將山坑螺用乾淨的浸泡,去除螺體內的沙泥及雜物,再放入常溫的雞湯浸泡餵養,使其肉肥厚鮮嫩鮮甜,然後鉗去螺尾尖部。爆炒時,加上青椒絲、紫蘇、生薑、蔥等佐料,並掌握好火候,不能炒過火,這樣才會做出鮮、甜、爽的山坑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