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日報

丹陽日報

《丹陽日報》自1989年復刊以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讀者為中心,不斷增強報紙的指導性、開放性、地方性和可讀性,深受廣大市民的青睞,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辦報水平和報紙質量名列全省乃至全國縣市報前列。 全國有481種報紙被納入治理範圍,獲得保留的僅有49種,其中縣市報30餘家。 經過400餘項指標的嚴格評估論證,《丹陽日報》成為鎮江市惟一合格並獲得保留的縣市報。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7年10月1日改為3日刊,後改為四開四版,周二刊。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由於經濟困難、紙張緊缺等原因,丹陽報於1961年2月13日停刊。

1989年2月1日,丹陽報復刊,更名為《丹陽市報》,當時為四開四版,周二刊,期發量為幾千份;經過不斷發展,1995年1月1日,更名為《丹陽日報》,四開十六版(周五為二十版),周六刊。

丹陽日報社設記者部、要聞部、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專刊部、廣告部、發行部、行政事務部、總編辦等11個科室,還設有丹陽新聞網和兩個下屬單位(印刷廠、廣告公司)。近年來,丹陽日報發行數穩定在3萬份以上。

辦報宗旨

市委滿意市民喜愛黨報要求都市報風格區域性特點市場化管理全社會參與

辦報精神

精品精神——花錢買來的稿件在全國縣市報最多

回報精神——廣告價格和發行價在全國縣市報最低奉獻精神——印報時間全國縣市報中最遲

品牌精神——報紙質量追求全國縣市報中最好。

報刊職能

《丹陽日報》自1989年復刊以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讀者為中心,不斷增強報紙的指導性、開放性、地方性和可讀性,深受廣大市民的青睞,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辦報水平和報紙質量名列全省乃至全國縣市報前列。在全國報業整頓中順利保留,而且成功地走向市場,家庭訂閱達70%。

中共中央、國務院為遏制報刊亂攤派,進一步最佳化報刊資源,有效減輕基層和農民負擔,對全國報刊業進行了集中治理和整頓。全國有481種報紙被納入治理範圍,獲得保留的僅有49種,其中縣市報30餘家。經過400餘項指標的嚴格評估論證,《丹陽日報》成為鎮江市惟一合格並獲得保留的縣市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