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

開放性

開放政策(俄語:гла́сность 解作“開放性”或“公開性”)是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巴契夫在1985年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

基本信息

目的

戈巴契夫推出開放政策,旨在向反對他改革經濟的蘇聯共產黨保守派施加壓力。他希望通過一系列的開放政策、辯論及參與,蘇聯民眾會支持他推出的經濟改革。

開放範疇

西方社會視該開放政策與言論自由有關,其實政策主要目的是增加國家管治的透明度,讓民眾參與討論,打破以往由小部分政府幹部( аппара́тчик)控制經濟的局面。通過檢討過往和現時的錯誤,戈巴契夫期望蘇聯民眾會支持諸如經濟改革等措施。

人民獲得新的自由,例如更大程度的言論自由。這對蘇聯政制是一大突破,因為言論操控和打遏批評者一直是蘇聯政體的核心部分。傳媒獲得更大自由,在1980年代末,針對蘇聯政府、甚至戈巴契夫著意保存的列寧主義的抨擊與日供增。人民變得勇於表達對政府不滿,甚至反對政府。

開放政府的確增加了言論自由,但產生的效果遠超戈巴契夫所預期,最終埋下蘇聯倒台的伏線。

影響

放寬新聞檢制使蘇聯共黨逐漸失去對新聞媒體的控制。不久,媒體開始揭露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使政府異常尷尬。長期被隱瞞的問題如惡劣居住環境、糧食短缺、酗酒、污染等問題浮上水面,並廣泛討論。

雖然史達林被赫魯雪夫詬病大搞個人崇拜,史達林迫害人民的情況仍是禁忌。但隨著開放政策的推行,人民開始對史達林的惡行有更深的了解。實況與政府宣傳的美好生活大相逕庭,人民對蘇聯體制的信心開始動搖。

政治的開放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在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地區議會選舉中,民族主義者大獲全勝。由於戈巴契夫已將內部的政治挾制削弱,蘇聯中央政府對加盟共和國的操控已大不如前。1980年代,各加盟國要求獨立的聲音加大,尤其是1940年才併入蘇聯的波羅的海國家如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烏克蘭、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民族主義亦開始抬頭。

1980年代中期起,波羅的海國家利用改革賦予的權利,保護自己國家的環境和歷史文物,其後更據理爭取主權和獨立。當這些國家面對外來威脅時,莫斯科態度曖昧,沒有會力協助。其他加盟共和國亦越見離心,在領袖葉爾欽的推動,波羅的海國家相繼爭取主權。

民族主義抬頭亦使種族衝突更加激烈。1988年2月,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占大多數的亞美尼亞人,該區通過決議要求與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當地人襲擊亞塞拜然人的情況在電視上直播,引起亞塞拜然蘇蓋特屠殺亞美尼亞人的事件。

在開放政策下,蘇聯居民與西方世界尤其美國的接觸增加。例如,海外旅遊的限制放寬,促進了商業和文化交流。在蘇聯有廣泛人脈網路的美國人亨利·達金在加州達金大廈接待了不少蘇聯訪問團:

1980年代後期,戈巴契夫的開放政策及經濟改革,促成了蘇聯的瓦解。達金在達金大廈接待了不少蘇聯外訪團,促進了美蘇交流。受惠的包括一些交流中心。通過這些團體,逾1000名美國人訪問蘇聯,逾100個蘇聯人訪問美國。

戈巴契夫推出計畫以改革蘇聯的目標並未實現。數以千計的政治犯和異見份子被釋放。1991年,八一九事件失敗,葉爾欽控制所有蘇聯在俄羅斯境內的軍隊,蘇聯解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