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益松

方益松

方益松,筆名方董,漢族,大專文化,江蘇省南京市人。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多家雜誌簽約作家、《特別關注》雜誌社聯誼會首批進駐作家、國內勵志隨筆期刊知名作家。

方益松,出生在8分錢寄一封信的70年代。兩度離異,三度步入婚姻殿堂。漸近四年的文化教員生活,五圖河農場歷經六年的農耕生涯。感情曾經七零八落,九曲迴腸。十數載寒窗苦讀,百無聊賴中曾把數年的寶貴青春像拋牙膏皮一樣慷慨的付出。栽過稻、插過秧、吃過糠、乾過裝卸、包過冰棒、在洗澡堂傳過毛巾、在影劇院前賣過夜飯並擔任過某報副刊主編。嘗人生磨難,歷艱難坎坷。千辛萬苦之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唯有一片淒涼。
【作品發表】其作品散見《國際日報》、美國《僑報》、《美華商報》、《越南華文文學》、《意林原創》、《環球人物》、《格言》、《遼河》、《金山》、《金田》、《花洲》、《幸福》、《哲理》、《感悟》、《才智》、《名言》、《思路》、《文學報》、《新智慧》、《知識窗》、《青春潮》、《知天下》、《中國青年》、《青年作家》、《遼寧青年》、《當代青年》、《現代青年》、《東方青年》、《青年學苑》、《青年博覽》、《知音女刊》、《風流一代》、《創業天下》、《感動人生》、《成功之路》、《半月選讀》、《東南西北》、《時代發現》、《特別關注》、《特別關注.愛你》、《愛你.健康文摘》、《人民文摘》、《海外文摘》、《今日文摘》、《黨員文摘》、《愛人文摘》、《報刊文摘》、《感動文摘》、《時尚文摘》、《特別文摘》、《晚報文萃》、《智慧博覽》、《天下閱讀》、《經典閱讀》、《精品閱讀》、《幸福.悅讀》《開心辭典》、《華文摘》、《潤文摘》、《最文摘》、《文摘報》、《讀友報》、《讀者報》、《文摘周刊》、《中外健康文摘》、《中外婦女文摘》、《讀書文摘.經典》《中國人物傳記》、《中華活頁文選》、《讀者俱樂部》、《思維與智慧》、《啟迪與智慧》、《智慧與成功》、《閱讀與鑑賞》、《衛生與生活》、《科學大觀園》、《雜文選刊》、《小品文選刊》、《當代文萃》、《現代交際》、《作文素材》、《作文周刊》、《滿分閱讀》、《妙筆:作文》、《雨花.青少刊》、《作文與閱讀》、《故事party》、《情感讀本》、《古今故事報》、《江門文藝》、《四海文藝》、《通山文藝》、《微山湖》、《大閱讀》、《經營者》、《九頭鳥》、《天堂灘》、《百家湖》、《年輕人》、《西江月》、《金虹橋》、《時代青年.哲思》、《時代青年.月讀》、《家》、《道》、《友報》、《金報》、《今晚報》、《新周報》、《團結報》、《長壽報》、《南翔報》、《西湖報》、《閔行報》、《華夏酒報》、《意林少年版》、《中華家教》、《兒童文學》、《孩子》、《家教世界》、《學苑新報》、《優秀作文》、《學習博覽》、《成才之路》、《中學語文報》、《中學生閱讀》、《班主任之友》、《青春期健康》、《戀愛婚姻家庭》、《科海故事博覽》、《中國廣播報》、《中國審計報》、《中國社會報》、《中國質量報》、《中國電視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勞動保障報》、《中國安全生產報》、《國土資源文學》、《農民日報》、《國家電網報》、《人民代表報》、《現代交通報》、《江蘇工人報》、《河北工人報》、《天津工人報》、《河北青年報》、《東方菸草報》、《海峽都市報》、《都市資訊報》、《廣州日報》、《安徽商報》、《福建僑報》、《北方新報》、《義烏商報》、《江漢商報》、《今日晚報》、《甘肅日報》、《寧夏日報》、《民族日報》、《南京日報》、《太原日報》、《鄭州日報》、《青島日報》、《安吉日報》、《蚌埠日報》、《無錫日報》、《清遠日報》、《濟寧日報》、《巢湖日報》、《益陽日報》、《淮安日報》、《潮州日報》、《濟源日報》、《崑山日報》、《寶安日報》、《邢台日報》、《寶鋼日報》、《嘉興日報》、《江門日報》、《生活日報》、《揭陽日報》、《貴陽日報》、《烏海日報》、《達州日報》、《泰州日報》、《鄂州日報》、《鹹寧日報》、《桂林日報》、《河源日報》、《閩西日報》、《番禺日報》《樂山日報》、《荊門日報》、《武威日報》、《臨汾日報》、《長興日報》、《貴港日報》、《海門日報》、《遵義日報》、《漢中日報》、《鶴壁日報》、《隴南日報》、《定西日報》、《聊城日報》、《丹陽日報》、《邯鄲日報》、《渤海早報》、《南京晨報》、《江淮晨報》、《魯中晨報》、《齊魯晚報》、《羊城晚報》、《拉薩晚報》、《金陵晚報》、《洛陽晚報》、《牛城晚報》、《常州晚報》、《遼瀋晚報》、《城市快報》、《城鄉導報》、《珠江商報》、《蘭江導報》、《現代快報》、《伊犁晚報》、《錢江晚報》、《鹽城晚報》、《淇濱晚報》、《泰州晚報》、《南昌晚報》、《武漢晚報》、《穎州晚報》、《欽州晚報》、《南陽晚報》、《常德晚報》、《樂山晚報》、《合肥晚報》、《蒼梧晚報》、《贛州晚報》、《北海晚報》、《牡丹晚報》、《皖江晚報》、《恩施晚報》、《綿陽晚報》、《大江晚報》、《宿遷晚報》、《威海晚報》、《庫爾勒晚報》、《揚中快報》、《三門峽日報》、《攀枝花日報》、《黔東南日報》、《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張家港日報》、《鹽阜大眾報》、《南國都市報》、《大興安嶺日報》、《呼和浩特日報》、《永平新聞信息》、《襄樊周刊》、《佛山廣播電視報》、《南陽廣播電視報》、《滁州廣播電視報》、《今日隆安》、《今日婺城》、《今日贛榆》等中外媒體。多篇文章獲獎或被轉載。 文章收錄入《生命的暗示》等近百文集。
現任職於江寧區一民企。閒來舞文弄墨、養兒育女,是為一樂。
【入選文集】
《換一種思維》入選中國散文鑑賞《美文大全》;
《成功就是不斷地站起》入選《智慧部落格》;
《秦淮古意》入選《行吟大地--中國國土資源散文60年》;
《成功就是不斷站起》入選滕剛先生主編的《國小生勵志故事朗讀本——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
《上帝只給他一支畫筆》入選滕剛先生主編的《國小生哲理故事朗讀本——點滴就是大海》;
《像流水那樣活著》入選滕剛先生主編的《最受國小生喜愛的100篇散文》;
《朱德庸:上帝只給他一支畫筆》入選滕剛先生主編的《最受中學生喜愛的100篇人物故事》;
《秦淮古意》入選滕剛先生主編的《最受中學生喜愛的100篇散文》;
《我可以登上太空針塔》入選滕剛先生主編的《最受中學生喜愛的100篇雜文》;
《上帝只給他一把梳子》入選江蘇可一集團策劃出版的《天下閱讀》第四輯圖書;
《蝸牛的壯舉》入選江蘇可一集團策劃出版的《天下閱讀》第四輯圖書;
《從細微到極致》入選江蘇可一集團策劃出版的《天下閱讀》第四輯圖書;
《我可以登上太空針塔》入選《青年文摘.激勵人生的182個勵志故事》;
《像野草那樣活著》入選《中學生勵志故事晨讀本》。
【入選試卷】 《像野草那樣活著》入選蘇教版試卷;
《像野草那樣活著》入選蘇教版試卷;
《母愛的顏色》入選黃岡市中考試卷。
《母愛的顏色》入選萊陽市中考試卷;
《母愛的顏色》入選某某市中考試卷。
《山田的烏絲面》:命題作文“出格指導”及優秀考場作文
【獲獎部分】
1、微型小說《駝背的變遷》、《我曾是個正常人》入選1989年《青年作家》文學講習刊授學校教材,並有幸獲得第三屆“優秀學員”稱號;
2、《像野草那樣活著》獲得新浪“潔雲杯”有獎徵文優秀獎,併入選蘇教版試卷;
3、《三十年三扇門》獲得《都市晨刊》“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徵文一等獎;
4、《六十年》獲得“堅持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家園”徵文優秀獎;
5、《流動中的秦淮河》獲得《南京日報》“可一杯重讀南京”徵文一等獎;
6、《秦淮古意》獲得2010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二等獎;
7、《我可以登上太空針塔》獲得2010年“華夏情”全國詩文書畫大賽三等獎;
8、《我可以登上太空針塔》獲得2010年“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三等獎。
【電視廣播】
1、江西台配樂朗誦《蝸牛的壯舉》
2、接受江西台記者彥磊、嘉萌的採訪
3、青年學苑7月精品節目《母愛的顏色》
4、莘苒朗誦《像流水那樣活著》
5、莘苒朗誦《秦淮古意》
【江寧新聞對方益松的專訪】
見到方益松,會很自然地想起一句話:眼因多流淚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他的筆名方董,就是歷經磨難方懂人生的意思。 方益松清楚地記得,在他的國中畢業留言冊上,一位叫做米靜的女同學這樣寫道:作家的成功,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幸運兒,一篇佳作問世,即可名揚文壇;而另一種則恰恰相反,他要經歷成千上萬次的失敗,才能換來一個大器晚成。一語成讖,方益松成了後一種作家。
方益松的勵志人生路 文/盛蘭玲
前不久,一篇名叫《蝸牛的壯舉》的勵志散文刊登在了《故事party》上,刊出後,引起了美國《僑報》、《意林》、《格言》等20多家國內外主流報刊雜誌的瘋狂轉載。文章的作者就是方益松,對他來說,這種事情早已經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在全國勵志散文學界,方益松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07年開始,他有近500多篇原創勵志散文刊發在了全國性的大刊物上,獲得過很多省級、國家級大獎,還有不少文章入選了蘇教版試卷。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方益松,只是岔路口中馳路青松超市的老闆,他過著一名普通收銀員的生活。為人低調,從不喜歡張揚自己,鄰居們都不知道他的另一個身份——作家。

方益松是一個很清瘦的男子,身上有一種儒雅的氣質。方益松曾在部落格里這樣概括自己走過的路:千辛萬苦之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唯有一片淒涼。
70年代,方益松的父親作為知青被下放到了沭陽,與當地一名女子結了婚,1971年,方益松作為家裡的長子出生了。
“那時候家裡很窮,條件很差很差。”小時候的方益松覺得最好的日子就是能吃飽飯。在物質貧瘠的少年時代,方益松最美的記憶就是每次作文課上文章被當做範文在全班朗誦傳閱,他還獲得了沭陽縣國中作文競賽獲得一等獎,“那個時候我就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當一名作家。”
家境的貧寒和作為長子的壓力,90年技校畢業後,方益松擔起了養家的重任。“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在90年到93年,方益松在玻璃廠做過拌料、乾過裝卸,在冰棒廠包過冰棒,在澡堂傳過毛巾……
“在影劇院前賣過夜飯的經歷,我終身難忘。”方益松曾拉著兩輪的平板車賣過一冬天的夜飯。那個冬天,方益松在用蛇皮口袋縫製而成的小帳篷里,避開所有的熟人,就著一個火爐,包餃子、煮麵條,從下午5點忙到凌晨3點,一個月的收入也只夠養家餬口,“天太冷了,四肢都凍麻木了,生病了還要硬挺著,根本沒有多餘的閒錢看病!”
在這段灰暗的日子裡,方益松最光亮的記憶就是寫文章,國中畢業留言冊上那位女同學的話語也時時迴響在他的耳畔。

也許是生活的貧困,又也許是顛沛流離的生活,方益松不願意多談93年就走向破滅的婚姻。感情受到重創後,方益松離開了沭陽,在離沭陽200多里的某農場找了一份工作,幾個月才能回一次家,一天工作8小時,領著200多塊錢的工資,三餐都在地里解決,這樣一乾就是6年。
在去農場之前,方益松從來沒幹過農活,用鍬把土疙瘩敲碎成了最痛苦的記憶,一天干下來,滿手都磨起了血泡。用方益松的話說:“栽過稻、插過秧、吃過糠……6年什麼農活都學會了。”
97年,方益松的父親終於等來了知青返城的政策,舉家回到了南京,方益松又在南京百貨站當了兩年的送貨員。2001年方益松用打工攢下的錢,向親朋好友借了點錢,開起了現在的青松超市。
命運的捉弄並沒有停止,“夫妻雙方應該是互幫互助的,而不是為了柴米油鹽的事情天天吵架。”2006年方益松的第二段婚姻再次走向終點,關於這段過往,他只有四個字:沉痛打擊!一怒之下,方益松一把火燒掉了之前所有的文稿。
一把火燒掉了書稿,也燒掉了過往,之後就是浴火重生鳳凰涅槃,不久後方益松遇到了人生的真正的伴侶。07年,可愛的女兒出生後,他的創作進入了巔峰。

白天看顧超市,晚上進行創作,是方益松的生活模式。
“他是一個產量高、質量高的作家。”這是文友對方益松的評價,他一個月有15篇左右的文章出爐,近百次轉載量。而這些創作的靈感都來自於以前的苦痛經歷和如今安詳幸福的生活。說起自己的家庭,方益松一臉滿足,“女兒出生那天,聽見她呱呱墜地哭聲,我開始感恩生活,也激發了我無盡的創作靈感!”
“結婚那天,我們在南京晨報上登了兩張照片慶祝。”方益松的妻子說,他是一個浪漫而感性的人,在網上看到一句外國的諺語:能登上金字塔的只有老鷹和蝸牛,於是有了《蝸牛的壯舉》;上街辦事,看見銀行的牆上爬滿了蔓藤,於是有了《像爬蔓一樣活著》;從沒有去過大海,就在小區門口的水池邊,他幾次帶著女兒,痴痴地看著,由此,他寫下了《像流水那樣活著》……
在4年近500篇創作中,方益松最喜歡的文章是《像流水一樣活著》,文章里有他最喜歡的一句話:人,活著,就應該像流水,能曲能伸,不要懼怕暗礁險灘與高山危巔,遇到困難,不妨效仿流水,理智的思索一下,繞過去,總有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時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