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指數

中關村指數

中關村指數,2005年01月14日北京市統計局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其主要目的是綜合描述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總體評價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

中關村指數“中關村指數”新聞發布會
中關村指數是2005年01月14日北京市統計局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從2004初開始試算,其主要目的是綜合描述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總體評價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中關村指數由五個分類指數構成,即:經濟成長指數經濟效益指數技術創新指數人力資本指數企業發展指數。各分類指數均由3個指標構成,總計15個指標。這個指數的優點和特色是設計簡單,容易理解,處理方便。這一指數設計的目的是考察各個園區的高新技術產業整體的發展,但是我們設計的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還要反映出各重點細分產業的發展,就指標而言,評價指標體系選取的指標更全面,更突出了集約型發展和競爭力思想。

編制原理

中關村指數中關村指數
統計指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指數是用來測定社會經濟領域內一個變數相對於指定的另一個變數數值大小的相對數;狹義指數是指用來反映不能直接加總的複雜現象總體數量綜合變動程度和方向的特殊相對數。

中關村指數屬於狹義指數。它是從眾多的統計指標中選擇出具有內在聯繫的,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指標群,依據一定的評價方法,計算出的一種綜合指數。

中關村指數計算範圍包括: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莊科技園、德勝科技園(健翔園暫無數據)內全部高新技術企業,其企業數量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的90%以上。擬在條件成熟後將園區外企業納入計算範圍。

作用

中關村指數中關村指數系統
1、綜合反映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及其變動趨勢。通過中關村指數,既可以綜合描述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及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展現狀,也可以反映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及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展變動趨勢。

2、分析影響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社會經濟現象的總變動,是由於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變動所形成的。通過分析5個分類指數的變動,可以找出影響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及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的主要因素。

3、監測不同領域的發展變化情況。中關村指數涉及11個領域,重點監測的6個領域分別為電子與信息、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新材料及套用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技術。中關村指數可以動態監測不同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結構變動狀況。

編制方法

中關村指數中關村經濟成長指數
1、指數的構成:由五個分類指數構成

中關村指數由五個分類指數構成,即:經濟成長指數、經濟效益指數、技術創新指數、人力資本指數和企業發展指數。各分類指數均由3個指標構成,總計15個指標。

2、權數的確定:主觀賦權法

中關村指數指標設定及結構具有不同的經濟意義,各園區的規模實力、資產質量、發展能力、經營效果等要素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評價指標體系重要程度時,廣泛徵求各方面專家的意見,確定了各有關指標的權數。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