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的一群基督徒,熱誠研讀聖經,強調加入教會者應是指著信而受浸的成人,反對為嬰兒洗禮,要求受過點水禮的人應再次接受浸禮的信眾,又被稱為重浸派,浸信會亦由此開始。

起源

浸信會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的一群基督徒,熱誠研讀聖經,強調加入教會者應是指著信而受浸(全身沒入水中)的成人,反對為嬰兒洗禮,要求受過點水禮的人應再次接受浸禮的信眾,又被稱為重浸派,浸信會亦由此開始。

浸信會在中國大陸

1836年9月17日,叔未士牧師夫婦(J.Lewis Shuck,只有23歲和18歲的新婚夫婦)抵達澳門,成為來華的第一位浸信會宣教士。1845年,美國的浸信會分裂成美南浸信會和美北浸禮會。1951年全數宣教士被迫離華。
1949年美南浸信會在中國有教會392間,布道所410間,信徒123,000人,220位宣教士,主要分布在山東、廣東等省。

浸信會在台灣

1948年6月間中華浸信會全國聯會差派楊美齋牧師來台進行邊疆布道,10月19日,美南浸信會差派明俊德教士(Miss Bertha Smith)由山東濟寧抵台北,12月26日舉行浸會在台首次的主日崇拜。50年代前後,原在大陸浸會宣教士和信徒紛紛遷台。因此浸信會在台事工以當時軍公教背景居多的大陸省籍族群為主要對象,也因而被以為系純「國語系」教派。
1954年7月5日成立「台灣浸信會聯會」,1972年 更名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沿用至今。第一任主席為宣教士同時也是浸信會神學院創校院長的柯理培牧師,現任主席為恩惠堂鄒仁鴻主任牧師。聯會是由各地方浸信會自由加入,目的在協調共同事工的推動。各地方的浸信會並不受聯會管理,而都是各自獨立、自主和自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