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學

流行病學

病因

2、傳播途徑痢疾桿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通過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觸,或蒼蠅、蟑螂等間接方式傳播,最終均經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標。
3、人群易感性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加之患同型菌痢後無鞏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複感染或再感染而反覆多次發病。
臨床表現
根據臨床表現,中毒型菌痢又可分為休克型、腦型和混合型三型:

2、腦型(腦水腫型、呼吸衰竭型):以腦水腫、腦疝、中樞神經呼吸衰竭為特徵。除高熱、抽風外,嘔吐常為首發症狀,典型者嘔吐呈噴射狀。隨之出現意識障礙,早期精神萎

靡,煩躁不安或嗜睡,晚期昏迷。病人肌張力增高,肢體發硬,雙上肢內鏇,下肢內收,雙中下垂。如出現腦疝,疝側瞳孔散大或忽大忽小,對光反應減弱或消失。如不及時搶救病人很快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即呼吸深淺、快慢不勻,可出現雙吸氣、嘆息樣呼吸等表現,最後呼吸變慢或突然停止而導致死亡。
3、混合型:同時存在或先後發生上述兩型的表現,病情更加嚴重。
中毒型菌痢早期多無大便,以後可出現水樣便,糞便中多夾有粘液和血絲,隨著病情進展,也可出現典型的膿血便。病情一般於發病後1-2天內惡化,很少持續3天以上,或是經過搶救而轉危為安,或是死亡。
治療
1、抗感染選擇敏感抗菌藥物,聯合用藥,靜脈給藥,待病屬於情好轉後改口服。

2、控制高熱與驚厥
(1)退熱可用物理降溫,加1%溫鹽水1000ml流動灌腸,或酌加退熱劑。
(2)躁動不安或反覆驚厥者,採用冬眠療法,氯丙嗪和異丙嗪1~2mg/kg,肌注,2~4小時可重複一次,共2~3次。必要時加苯巴比妥鈉鹽,5mg/kg肌注,或水合氯醛,40~60mg/kg次,灌腸,或安定0.3mg/kg/次,肌注或緩慢靜推。
3、循環衰竭的治療: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療。主要有:
(1)擴充有效血容量;
(2)糾正酸中毒;
(3)強心治療;
(4)解除血管痙攣;
(5)維持酸鹼平衡;
(6)套用糖皮質激素。

(1)東莨菪鹼或山莨菪鹼的套用,既改善微循環,又有鎮靜作用。
(2)脫水劑: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kg/次,4~6小時一次,可與50%葡萄糖交替使用。
(3)地塞米松:0.5~1.0mg/kg/次,加入莫菲滴管中靜滴,必要時4~6小時重複一次。
(4)吸氧,1~2立升/分,慎用呼吸中樞興奮劑,必要時氣管內插管與氣管切開,用人工呼吸器。
5、中藥:生脈散或枳實注射液,靜脈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壓,改善微循環,抗休克。
預防
細菌性痢疾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政府行為方面,要搞好食品衛生,保證飲水衛生,作好疫情報告,出現疫情後,立即找出並控制傳染源,禁止患者或帶菌者從事餐飲業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動。

2、刺激類食物。如煎、炸及醃、熏的大塊魚肉,對腸壁有直接刺激,使腸壁損傷加劇;這些食物又難以消化,脹氣發熱,停留的時間長,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3、污染食物。未經消毒的瓜果蔬菜,這些既帶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並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4、忌性寒滑腸食物。如荸薺、甲魚、生梨、花生等物,性寒傷脾胃,易滑腸致瀉,故忌用。
5、忌辛熱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鮮辣椒粉和濃茶、酒、各種咖啡飲料,都是強烈的刺激品,可致血管痙攣收縮,使黏膜充血、水腫、破損,故忌用。
6、在恢復好轉期間的患者,由於腸胃較弱,仍應禁食生冷、堅硬、寒涼、滑膩之物,如涼拌蔬菜、豆類、冷飲、酒類、瓜果等。
家庭護理
1、急性期患者要臥床休息,大便次數頻繁的,套用便盆、布兜或墊紙,以保存體力。

2、飲食:以流食為主,開始一二天最好只喝水,淡糖水、濃茶水、果子水、米湯、蛋花湯等,吃牛奶有腹脹者,不進牛奶。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稀飯、麵條等,切忌過早給予刺激性、多渣、多纖維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品,可鼓勵病人多吃點生大蒜。
3、保護肛門:由於大便次數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肛門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膚容易淹壞潰破,因此每次便後,用軟衛生紙輕輕按擦後用溫水清洗,塗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類油膏。
4、按時服藥:要堅持按照醫囑服藥7~l0天,不要剛停止腹瀉就停止服藥,這樣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很容易轉為慢性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