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體育教育系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科學研究所是新近成立的單位,它的前身是中山大學體育教育系(體育部),目前仍以中山大學體育教育係為基礎開展工作。多少年以來,我系教師緊緊圍繞學校“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在做好體育教學、訓練、群體工作的同時,還把科學研究作為工作上層次的重點目標。通過引進高學歷的教師,組織科研骨幹,聯合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課題,發揮集體攻關的優勢,爭取橫向聯合,用以老帶新的方式,培養青年教師進行科學研究,鼓勵、獎勵全體老師撰寫科研論文,形成我系科研的力量基礎。

院系設定

一、概況:中山大學教育學院體育教育系的前身是體育教學研究部,目前屬學校主管校長和教育學院領導。它主要承擔學校公共體育基礎課、優秀運動員“二沙班”專業課與體育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此外,它還負責學校的課餘訓練、民眾體育和科學研究的工作。本系有一支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專業、年齡、職稱分布合理。現有教師5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講師34人,助教8人;教師的學歷結構是:碩士18人,在讀博士4人,在讀碩士4人,其餘為本科,均參加了研究生課程的進修;本系還有教輔人員9人,契約職工20多人。
中山大學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現有四個校區,南校區、北校區(原中山醫科大學)、珠海校區、東校區(廣州大學城),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中山大學擁有完備的體育設施。南校區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山大學名譽博士霍英東先生投資3700萬港元,於1988年建成的英東體育中心,包括英東體育館一座、塑膠跑道400米標準田徑場一片、塑膠地板網球場六片、綜合球類場一片(七個籃球場和兩個排球場)、有兩座標準游泳池和一座跳水池。此外,學校還有二個400米標準田徑場(含草皮足球場)、八個籃球場等。珠海校區與東、北校區體育場館總面積達15.163331萬平方米。

體育教學

80年代初期,中山大學體育教學開始試行體育基礎課和選項課,設立了體育素質差生班、保健班,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1989年,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范婉芬教授等人的《女子健美操引進大學及推行社會的初步成果》獲廣東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2年獲得國家教委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評估“優秀學校”,1994年體育課程被批准為學校重點建設課程,1996年進入學校優秀課程。
學校目前設有公共體育課,包括體育選項課(為本科一、二年級學生開設)、體育保健課(為個別身體異常和病、弱的學生開設)和體育素質班(為一年級身體素質特差生開設),選項課為: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網球、羽毛球、武術散打藝術體操(女)、健身(男)、健美操(女)、體育舞蹈游泳擊劍等項目。
三、科學研究:中山大學教育學院體育教育系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科學研究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僅1996—2001年,我系教師共出版體育著作11本,承擔了部級課題3個、省廳級課題5個、市級課題3個、學校課題10個,科研經費約2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33篇(第一作者),其中核心期刊50篇;我系教師的論文多次入選奧運會體育科學大會、亞運會體育科學大會、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在2000年,有兩位教師的論文入選悉尼奧運會體育科學大會,2001年,有5位教師的論文入選第21屆世界大學生體育科學大會,2004年6位教師論文入選雅典奧運會體育科學大會,這在全國普通高校都處於前列位置。
四、課餘訓練:中山大學運動隊訓練有優良的傳統,1987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校,其中游泳、排球、田徑、網球、男子籃球、擊劍是重點項目。1993年獲全國高等院校課餘訓練試點“先進學校”。 1999年,廣東省第五屆大學生運動會,中山大學取得團體總分第一、金牌總數第一。2000年,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中山大學的游泳隊、排球隊、田徑隊為廣東金牌總數第一起了重要作用。
現有排球、游泳、田徑、武術、足球、籃球、桌球、網球等運動隊。現擁有國際健將運動員10名,運動健將運動員14名,一級運動員45名。1997年以來,這些大學生運動員在國際重大比賽中取得了26項世界冠軍,2項亞軍的優異成績,其中中文系的孫淑偉、蔡玉燕、法律系的余卓成同學多次在國際比賽中獲得跳台和跳板冠軍,政行系董兆致同學獲得悉尼奧運會擊劍銀牌。
五、民眾體育:中山大學的學生體育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擁有眾多的體育單項協會和體育俱樂部,如桌球俱樂部、網球協會、健美操俱樂部等。這些單項協會和俱樂部為廣大體育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組織形式和運動條件。學校全面實施全民健身計畫,廣泛開展民眾體育活動。通過大型群體活動制度化、小型活動多樣化、課餘活動俱樂部化、群體工作計分制等促進群體活動的廣泛開展,使各種層面的人群都有機會參與並樂在其中。1993年,中山大學在第七屆全運會上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大學從培養德智體全面人才的目標出發,充分認識到學校體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次獲得原國家教委、國家體委的“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 自1992年以來,共獲國家級獎勵8項、省級獎勵5項。2000年,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中山大學又獲得“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校長杯”,2004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再次捧得“校長杯”,使中山大學的體育工作更放異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