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花園道1號。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4高的建築物,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2013年排名)。

基本信息

概述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是 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 香港中西區 金鐘花園道1號。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原址為 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3高的建築物,僅次於 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全球排名則為居第12位。(截至2008年6月)

中銀大廈地處中區經濟金融核心地帶。一九八五年四月開始動工,建築期達4年零4個月;一九八九年八月啟用;1990年五月大廈正式開幕。大廈樓高70層,另地庫停車場4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約50多米)共有367.4米。中銀大廈於一九八九年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築物。

設計特點

建築外牆以鋁板和銀色反光玻璃裝嵌,大廈底層鋪砌深淺不一的灰色花崗岩。整座大廈依靠四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內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鋼焊斜撐,這不僅給大廈外觀帶來獨特的面貌,而且比傳統方法節省鋼材4成,且室內無柱,空間開闊。大廈底層平面呈52米×52米的正方形,沿兩條對角線分為4個三角形。貝聿銘在此又一次發揮出他的設計天才,他著力刻畫建築的嶄新造型,通過三角形母體的巧妙變換,節節升高,造型簡潔明快又極富標誌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輪廓線的一個制高點。這幢大廈的設計過程備受挫折。迷信風水的香港人認為它是不祥之物,說大廈像個三棱的刀,以至建成後周圍的居民竟在家裡裝上了反光鏡,聲稱要把這個“刀光”擋回去。貝聿銘尊重了香港人的思想,原來想利用陡峭的地勢,從大樓的一端引入噴泉水,再讓水從另一端噴出,但根據風水的原則,這樣做意味著失敗,於是貝聿銘決定在龐大的地基兩側設定兩座傾斜式噴泉,以減輕周圍車輛的噪音。貝聿銘所運用的是香港人能夠理解的象徵手法。他讓那幢閃閃發亮的方形尖塔座落在3層樓高的花崗岩地基上,笨重的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基座與上面輕巧的塔樓十分笨拙地聯結在一起,整體上卻達到了表現尊貴氣質與實力並存的目的。如今,像貝聿銘設計的多數建築一樣,中銀大廈已成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物。

中銀大廈是由四組向上、漸次伸展的三稜柱組合的,上升到一定高度,便收縮了一片,愈往上,便又有一片收縮,最後,則餘一三角——可以說,整座大廈,便是由遞減的三角向上組成的,三角形,成為這座新廈的立體語言。所以,也有人認為,這就似一節節往上升高的雲梯,蘊涵有中銀未來不斷向上的美好情景。整座大廈的立面,勻以藍灰色玻璃作為幕牆——這便讓人產生“青凜凜好不威風”的感覺,它貫穿以規範的45°角的斜向裝飾線,使由下至上的三角形產生重疊感,但又在重疊中發生變化,從而有了向上的動感,形成一種頗為突出的風格。除開大廈立面是一組排列不同的三角形外,其東西兩側,也因地制宜,建成各自不同的三角形的花園。花園中林木布置也別出心裁,錯落有致,顯得古樸而典雅。同樣,室內的空間構成,也離不開三角形的主題,規範中靈活多變,出奇制勝,頗為脫俗。至於入口拱門,以及嵌在玻璃牆上的實牆,完全是中國風格的,虛實相間,大筆勾勒又不乏細節刻畫……一句話,無論是上上下下、還是里里外外,對三角形的運用之嫻熟,均令人叫絕。
大廈的基座是個傳統的方筒,隨著樓層往上四方體被分成四個三角體並開始一個個地收束掉--在第25層處扔掉第一個,38層處第二個,51層處第三個。中國銀行大廈頂上以一個55英尺高,縱跨70個樓層中的17個樓層的共享大廳作收束。

建築過程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設計者為 美籍華裔建築師 貝聿銘,其亦曾設計 法國 羅浮宮金字塔入口等著名建築。中銀大廈的建築籌備由1982年開始,當時香港政府便以11億元港幣,將位於香港商業區中心地帶——中環的6700平方米舊美利樓地段售予 中國銀行。可是,當時卻正值香港樓市的高峰期,因此該土地的地價事實上遠低於當時的市值,故被認為是當時的 港英政府向中國表示友好的行為。最初,中銀大廈是計畫於1988年8月8日落成的,因取數目字“8”在中國數有吉祥的意思。原本大樓從1985年開始動工,但由於工程延誤,才改在1987年3月3日動工興建,至1989年終告落成並舉行過封頂儀式,於 1990年5月17日才正式啟用。

結構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樓高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其因此為1989年至1992年間香港及全 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亦是 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 摩天大廈,紀錄維持了2年才被 灣仔區中環廣場所取代。中銀大廈外型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根據中銀香港網站內的介紹大廈設計是仿照竹樹不斷向上生長,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結構上,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有 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個柱子上。外面用玻璃幕覆蓋。其獨特外型設計因此讓它成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不少香港發行郵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銀大廈為觀景之一發行。中銀大廈同時為幻彩詠 香江的參與匯演建築物之一。

建築設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 銀行喬遷開始營業,歷時六年有餘,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縛綁”著的侷促土地。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在高樓林立的 香港中環區“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展,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樓高加上當地颱風季節強勁的風力,使得建築物的結構系統需要非比尋常的解決方式,結構工程師羅伯森,這位ENR雜誌1989年的風雲人物,向貝氏建議採用合成的超強結構體,即以鋼組構成盒狀,內灌注混凝土,以之做為抗風力暨承重的主幹。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現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範內變化多端,至於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係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
中銀大廈整棟大樓以三樓門市,1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與頂端70層的“七重廳”等處最受矚目。
兩層樓高的營業空間恢宏,以石材為室內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氣派,位在該層中央直達第17樓的內庭,其在詢問服務台上方的天花處形成一個金字塔,令人聯想到巴黎羅浮宮整建案的設計,同樣是金字塔造型,兩者有著不同的空間意義,羅浮宮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個罩覆的實體空間,中銀大廈是在一個實體空間中塑出虛負的空間。貝氏極為知名的華盛頓藝廊東廂,在東西兩廊間的廣場,有數個小金字塔錯落地分布在噴泉,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來豐富景觀代間,同時為兩廊之間的地下通道採光,若追根究底貝氏採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擬建於劍橋的甘迺迪紀念圖書館,該案因為基地未獲解決而夭折,這四個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為殊異,唯一共同點是皆具有採光的功能。

17樓是第一個有斜面屋頂的樓屋,斜面達7層樓高,在北側的休閒廳,透過玻璃天窗可以仰視到大廈的上部樓層,自中庭可以俯看到營業大廳,空間的流暢性在此再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十樓的“七重廳”是舉辦盛大宴會的場所,大廳中有張可坐24人的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大桌,兩側有數組沙發,南側是備餐間,儲藏室及男、女廁所,整層就是一個大房間,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頂,尺度巨偉,通常建物的頂屋是 機械房,貝氏卻將香港中銀大廈機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層,在其上層創造一個充滿陽光的玻璃廳,引進陽光,引進風光,將人們對空間的感覺引進至高的層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築師的氣魄,這是貝氏一貫的設計手法——結合陽光與空間。
玻璃帷幕牆需要定期清洗,中銀大廈的造型獨特,清潔維護需要特殊的設計配合,因為 建築物沒有平台,清潔工作檯得儲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與六十九樓的機械房內,操作時,工作檯得由特別設計的窗門出入,斜面的部分,與 噴泉地大廈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邊設計軌道以架設工作檯,受大斜撐構體的影響,垂直的窗欞不是連續的,工作檯的掛勾特別加長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築施工完成並不意味結束,日久天長的維護工作隨著業主遷入而開始,建築師有責任藉著良好的設計為業主考慮,中銀大廈是一個典範。

中銀大廈有個三層樓高的石質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牆樓層,這點是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貝氏設計的高樓,由底至頂通體只有一個建材,墩座是因應基地的斜坡而設計,同時希望藉著厚重的石材,增強穩定的感覺,墩座部分的窗框呈“冂”形,在窗底加一橫石,而非四邊連續呈口字形,相同的窗框出現在好萊塢的藝人經紀中心;石柱頂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飾,則可在巴黎的羅浮宮整建與北京香山飯店見到;第十七樓與七十樓的遮陽設施,同樣地曾用在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與達拉斯梅耶生音樂廳;大廈南大門兩側的燈座,使人想到了台中東海大學校區內的類似設計,這些“似曾相識”的建築語彙與元素乃是經過歷練的設計結晶,凡能經得起考驗的,就是歷久彌新的設計,這就是貝氏作品雋永的原因。
大廈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庭園,園中有流水瀑布、奇石與樹木、流水順著地勢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雙重意義,實質方面,水聲可以消滅周圍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隱喻財源廣進,象徵為銀行帶來佳運,西南解處聳立朱銘的“和諧相處”銅塑,對著的兩個個巨大青銅像在灰色的花崗岩襯托下,甚是搶眼,銅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觀光勝地山頂纜車站的必經之處,就整個敷地計畫而言,頗有點睛之妙,貝氏從事敷地計畫,未若香港一般的慣常方式將建築蓋滿整個基地,而用心地在東西兩側規劃了庭園,為人擠樓擁的香港創造了精緻的室外空間,誠乃可貴之舉。

結構分析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整座大樓採用由八片平面支撐和五根型鋼混凝土柱所組成的混合結構“大型立體支撐體系”,此一 混凝土--鋼結構立體支撐體系,在改進結構性能方面具有如下獨到之處:
1.採用幾何不變的軸力代替幾何可變的彎曲桿系,來抵抗 水平荷載,更加 經濟有效。
2.利用多片平面支撐的組合,形成一個立體支撐體系,使立體支撐在承擔全部水平荷載的同時,還承擔了高樓的幾乎全部的重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 立體撐抵抗傾覆力矩的能力。
3.將抵抗傾覆力矩用的抗壓和抗拉豎桿件,布置在 建築方形平面的四個角,從而在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力時,均具有最大的抗力矩的 力偶臂
4.利用立體支撐及各支撐平面內的鋼柱和斜桿,將各樓層重力荷載傳遞至角柱,加大了 樓層重力荷載作為抵抗傾覆力矩平衡重的力偶臂,從而提高了作為平衡重的有效性。

建築設計獎項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2002年 香港建築環境評估“優秀”評級獎項;
1999年 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十大最佳建築;
1992年 大理石建築獎(MarbleArchitecturalAward);
1989年傑出工程大獎(AwardforEngineeringExcellence,ACEC);
1989年傑出工程獎狀(CertificateofEngineeringExcellence,NYACE)等

樓層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地下大堂頂樓4層及底座的19層目前均為中銀香港的 寫字樓,其他的樓層出租則公開。其中,3樓為門市,17樓作高級職員專用 餐廳兼宴客廳,而在43樓設有一個開放予公眾參觀的小型觀景樓層,頂層70樓的“七重廳”則是主要觀景樓層,但需預約參觀。

另外,每逢周日,地下的一片空曠地方則吸引菲律賓傭工。

中銀大廈整棟大樓以3樓門市,1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與頂端70層的“七重廳”等處最受矚目。

中銀大廈最初由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建造,其花園道入口仍然標著“中國銀行”,而不是中銀香港(BOCHK)。所有權歸屬中銀香港後,其母公司中國銀行租回了幾層樓面用於自己在香港的業務。

風水問題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與附近的建築物另一方面,中銀大廈的建築曾經也引來了許多爭議,因為這是唯一的香港主要 建築中沒有考慮 風水師意見就開始建造的大廈。

大廈在剛建成之時曾引發一場風水戰,當時香港傳指中銀大廈的形狀像一把刀,而其中一面“刀鋒”直指港督府(今香港禮賓府),港督府因而請人化解,最後決定在面朝中銀大廈的方向種植柳樹以擋殺氣。

而中銀大廈建成後,在旁興建的花旗銀行大廈則採取了呈書本開頁形狀的設計,其開口正好與中銀大廈的尖角相對應,據說亦是為了阻擋殺氣。另一個跟中銀大廈風水有關的是其對面的滙豐總行大廈,因為正好也對到中銀大廈的“刀鋒”,因此據說中銀大廈落成後不久,滙豐的業績受到影響,於是滙豐便在其大樓樓頂加裝兩座對著中銀大廈的炮台裝飾,反擊中銀大廈的殺氣,於是滙豐的業績才又好轉。亦有一說指於1999年落成的長江集團中心的外表也是受中銀的殺氣影響過。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於聽過風水師的意見後,也決定將新總部建得較“正正方方”,沒有什麼非常突出的外表。而原因亦不外乎是擋殺氣。

中銀大廈出現於流行文化

中銀大廈 《星際旅行:航海家號》
中銀大廈獨特外型設計,令它成為唯一一座在電腦遊戲模擬城市3000及 模擬城市4出現的香港著名建築物。另外,科幻劇集 《星際旅行:航海家號》利用數位技術將中銀大廈的正面作修改,使它成為劇中 星際艦隊的“通訊研究中心”(CommunicationsResearchCenter)。

設計者貝聿銘

中銀大廈 貝聿銘
貝聿銘(英文名:IeohMingPei,1917年4月26日-),美籍 華人建築師,祖籍 蘇州,生於廣州,其父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祖怡。10歲隨父親來到 上海,18歲到 美國。先後在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學習建築。於1955年建立建築事務所。1990年退休。其堂妹貝聿嘉為香港著名社會運動家。

作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他被人描述成為一個注重於抽象形式的建築師。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

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他屬於實踐型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較少,他的工作對建築理論的影響基本局限於其作品本身。

軼事
設計金字塔被辱罵
貝聿銘最具爭議性的設計,是巴黎羅浮宮拿破崙廣場的透明金字塔。他曾表示,事件簡直演變成一場“災難”,他在巴黎街頭遭到辱罵、被法國媒體譏諷為“貝法老”、公眾還表示 “巴黎不要金字塔”。他在採訪中承認自己受到了傷害,而且在公眾批評下幾乎失去所有顧客。直至1988年,他在新建成的金字塔內獲密特朗總統頒發榮譽勳章。後來,金字塔和艾菲爾鐵塔一樣,成為了巴黎的標誌。
世貿重建敬而遠之
據了解,貝聿銘於1982年獲邀設計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他表示接受這份委託,是因為他父親曾是這家銀行分行的負責人。中銀大廈於1990年落成後,成為他作品中最高的建築物,也象徵著他事業的巔峰,他同時宣布退休。
貝聿銘認為,時下大眾喜愛的是刺激、時髦的事物,而非偉大的建築。對於目前美國最具爭議性的世貿中心重建計畫,他表示會像避開死亡一樣,對其敬而遠之。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銀大廈 中銀香港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銀行(香港)”或“中銀香港”)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註冊的 持牌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合併了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業務,並同時持有香港註冊的南洋商業銀行、集友銀行和中銀 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的股份權益,使之成為中銀香港的附屬機構。

按資產及客戶存款計算,中國銀行(香港)是香港主要上市商業銀行集團之一。中銀香港及其附屬機構通過設在香港的280多家分行、450多部自動櫃員機和其他服務及銷售渠道,向零售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此外,中銀香港及其附屬機構在中國內地設有15家分支行,為其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客戶提供跨境銀行服務。中銀香港獲中國人民銀行委任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於2001年9月12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以持有其主要營運附屬公司中國銀行(香港)的全部股權。中銀香港(控股)在成功的全球公開售股後,其股份於2002年7月25日開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股份代號"2388",美國預託證券場外交易代碼"BHKLY"。

*十家銀行包括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七家內地成立銀行(廣東省銀行、新華銀行中南銀行、金城銀行、國華商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和鹽業銀行)的香港分行,以及香港註冊的華僑商業銀行和寶生銀行

旅遊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
大樓免費對外開放,參觀者可以乘坐電梯到43層觀賞港島風景。

大廈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庭園,園中有流水、瀑布、奇石與樹木、流水順著地勢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雙重意義,實質方面,水聲可以消滅周圍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隱喻財源廣進,象徵為銀行帶來佳運,西南解處聳立朱銘的“和諧相處”銅塑,對著的兩個個巨大青銅像在灰色的花崗岩襯托下,甚是搶眼,銅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觀光勝地山頂纜車站的必經之處,就整個敷地計畫而言,頗有點睛之妙,貝氏從事敷地計畫,未若香港一般的慣常方式將建築蓋滿整個基地,而用心地在東西兩側規劃了庭園,為人擠樓擁的香港創造了精緻的室外空間,誠乃可貴。

17樓是一個有斜面屋頂的樓屋,斜面達7層樓高。在北側的休閒廳,透過玻璃天窗可以仰視到大廈的上部樓層,自中庭可以俯瞰營業大廳,空間的流暢性在此再現得淋漓盡致。17樓的“七重廳”是舉辦盛大宴會的場所,大廳中有張可坐24人的大桌,兩側有數組沙發,南側是備餐間、儲藏室及男、女廁所,整層就是一個大房間,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頂,尺度宏偉。中銀大廈的機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層,在其上層有一個充滿陽光的玻璃廳,引進陽光,引進風光,將人們對空間的感覺引進至高的層次。

Google Earth影像

中銀大廈 圖片截取自: http://www.earthol.com/fun-2-hkboc.html

中國銀行大廈
國際金融中心
中環廣場
中環中心
合和中心
長江集團中心


交通

途徑公車:

101 路;104路;113路;690路;811路;905路;914路;960路;961路;N121路;N182路中環;N619路;N680路;N691 路

世界摩天大樓排名

名次中文名稱英文名稱高度樓層所在城市
1杜拜塔Burj Dubai(興建中)819m約160杜拜
2台北101Taipei101508 m101台北
3上海環球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492 m101上海
4環球貿易廣場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re484 m118香港
5雙峰塔Petronas Tower 1452 m88吉隆坡
6雙峰塔Petronas Tower 2452 m88吉隆坡
7西爾斯大樓Sears Tower442.3 m110芝加哥
8金茂大廈Jin Mao Tower420.5m88上海
9國際金融中心二期Two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415.8 m90香港
10中信廣場CITIC Plaza391.1 m80廣州
11信興廣場(地王大廈)Shun Hing Square384 m69深圳
12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381 m102紐約
13中環廣場Central Plaza374 m78香港
14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367 m72香港
15阿聯辦公大廈Emirates Office Tower355 m54杜拜
16高雄85大樓Tuntex & Chien-Tai Tower347.5 m85高雄
17怡安中心Aon Center346 m83芝加哥
18中環中心The Center346 m73香港
19約翰漢考克中心John Hancock Center343 m100芝加哥
20上海世茂國際廣場Shimao International Plaza333 m60上海
21武漢國際證券大廈Wuhan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Building331 m68武漢
22柳京飯店Ryugyong Hotel(興建中)330m105平壤
23阿拉伯塔Burj Al Arab321 m60杜拜
24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319 m77紐約
25如心廣場Nina Tower318 m88香港
26美國銀行廣場Bank of America Plaza312 m55亞特蘭大
27聯邦銀行大廈US Bank Tower310 m73洛杉磯
28Menara電信大廈Menara Telekom310 m55吉隆坡
29Emirates Hotel TowerEmirates Hotel Tower309 m56杜拜
30美國電話電報企業中心AT&T Corporate Center307 m60芝加哥
31JP摩爾根大通大廈JPMorganChase Tower305 m75休士頓
32彩虹中心第二期Baiyoke Tower II304 m85曼谷
33慎行廣場二號大廈Two Prudential Plaza303 m64芝加哥
34王國中心Kingdom Centre302 m41利雅德
35第一加拿大廣場First Canadian Place298 m72多倫多
36橫濱地標大廈Yokohama Landmark Tower296 m70橫濱
37Wells Fargo PlazaWells Fargo Plaza296 m71休士頓
38311 South Wacker Drive311 South Wacker Drive293 m65芝加哥
39賽格廣場SEG Plaza292 m70深圳
40美國國際大廈American International290 m66紐約
41Key TowerKey Tower289 m57克里夫蘭
42恒隆廣場一號大廈Plaza 66 Tower 1288 m66上海
43自由廣場一號大廈One Liberty Place288 m61費城
44美國銀行廣場Bank of America Plaza285 m76西雅圖
45明天廣場Tomorrow Square285 m55上海
46長江集團中心Cheung Kong Centre283 m62香港
47川普大樓The Trump Building283 m70紐約
48美國銀行廣場Bank of America Plaza281 m70達拉斯
49華聯銀行大廈OUB Centre280 m63新加坡
50共和廣場Republic Plaza280 m66新加坡
51大華銀行大廈UOB Plaza One280 m66新加坡
52花旗集團中心Citigroup Center279 m59紐約
53香港新世界大廈Hong Kong New World Tower278 m61上海
54Scotia PlazaScotia Plaza275 m68多倫多
55威廉斯大廈Williams Tower275 m64休士頓
56武漢世界貿易中心Wuhan World Trade Tower273 m58武漢

香港十大標誌建築

香港十大標誌建築。 

世界高樓排名

註:以下建築為截止2009年已知建成的高樓 (內容需要不斷更新,不包含電視塔等非住人建築物)
名次名稱地點高度層數建成時間
第一名哈里發[杜拜塔] (Burj Khalifa)阿聯杜拜828米169層2010年
第二名台北101大樓 (Taipei 101)中國台北508米101層,地下5層2003年
第三名上海環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中國上海492米地上101層,地下3層2008年
第四名吉隆坡雙子塔 (Petronas Tower)吉隆坡451.9米95層1996年
第五名西爾斯大廈 (Sears Tower)芝加哥443米110層1974年
第六名金茂大廈(Jin Mao Tower)上海420.5米88層1998年
第七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Two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香港420米88層2003年
第八年廣州中信大廈廣州391米80層1997年
第九名地王大廈深圳383.95米69層1996年
第十名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紐約381米102層1931年
第十一名中環廣場(Central Plaza)香港374米78層1992年
第十二名中國銀行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香港369米72層1990年

香港旅遊景點列表

地 區名        景點名 

香港 島    

                          

維多利亞海灣 | 海洋公園 | 星光大道 | 太平山 | 動植物公園[香港香港島] | 赤柱 | 尖沙咀 | 北角 | 赤柱警署 | 淺水灣 | 銅鑼灣 | 跑馬地賽馬場 | 香港大學 | 茶具博物館 | 皇后像廣場 | 蘭桂坊 | 維多利亞公園中環廣場| 凌霄閣 | 上環 | 中銀大廈 | 太古廣場 | 灣仔 | 聖約翰大教堂 | 皇后大道西 | 午炮 | 樓梯街 | 香港公園 | 香港動植物公園 | 西港城 | 虎豹別墅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 集古村 | 香港賽馬博物館 | 半山區電梯住宅巡禮 | 軒尼詩道 | 荷李活道 | 香港西區 | 南灣 | 馮平山博物館 | 香港仔郊野公園 | 羅屋民俗館 | 香港仔 | 鴨利洲大橋 | 警隊博物館 | 文武廟 | 香港禮賓府 | 嚤囉上街及樂古道 | 鐘樓[香港香港島] | 徐氏藝術館 | 香港醫學博物館

 九龍                

                  

紅勘 | 九龍城 | 彌頓道 | 太空館 | 九龍公園 | 宋城 | 柏麗大道 | 旺角 | 尖東海濱紅墈高山劇場 | 黃大仙廟 | 荃灣 | 九龍寨城公園 | 香港體育館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香港啟德機場 | 沙田馬場 | 香港科學館 | 鯉魚門 | 香港文化中心 | 西貢 | 雀仔街 | 吐露港旺角 | 香港藝術館 | 天后廟 | 九龍清真寺 | 李鄭屋古墓 | 曾大屋

 新界      

上水 | 清水灣 |大埔 | 元朗 | 屯門 | 粉嶺聯和墟 | 大帽山 | 落馬洲 | 車公廟 | 流浮山 | 鹿頸 | 吉慶圍 | 新界林村許願樹 | 米埔野生動物保護區 | 新田大夫第 | 新娘潭瀑布 | 香港鐵路博物館 | 萬佛寺 | 三棟屋博物館 | 青山禪院 | 三門仔 | 竹林禪院 | 望夫石 | 青松觀 | 圓玄學園

 離島                

香港迪斯尼樂園 | 南丫島 | 離島風景旅遊 | 大嶼山 | 長洲 | 青馬大橋 | 坪洲島 | 馬灣 | 海蝕洞 | 蒲台群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