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全國率先創建了第一個研究生院。
1981年11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了學位評審員會。
1983年,國家在人民大會堂為我國首批獲得博士學位的18名博士舉行學位授予儀式,在這18名博士中,7人是中國科技大學培養的,從此奠定了中國科技大學在國內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領先地位。
1995年初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對全國試辦的33所研究生院綜合評估中名列前十。
1998年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
1999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單位。“九五”期間中國科技大學首批成為“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國家又將中國科技大學列為國家9所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已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至2003年12月累計授予博士學位1211名,碩士學位5615名;自1999年開始,研究生規模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總數5891人,其中博士生1786名,碩士生4105名。另有非全日制研究生2528人及代培生850人。
據統計,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至2011年7月,學校累計已授予博士學位5380名,碩士學位11476名,專業碩士學位7069名。30多年來,特別是實施“三大工程”以來,學校把研究生教育提高到相當重要的地位,加強了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領導,使之得到了迅速發展。全校在學博士研究生2914人,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4744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104人,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1871人,另有中科院代培研究生1千餘人。
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批准時間:2007年8月29日)
序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所含二級學科 |
1 | 0701 | 數學 | 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 |
2 | 0702 | 物理學 |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 |
3 | 0703 | 化學 |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4 | 0708 | 地球物理學 | 固體地球物理學、空間物理學 |
5 | 0710 | 生物學 | 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 |
6 | 0712 | 科學技術史 | 科學技術史 |
7 | 0801 | 力學 |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 |
8 | 0827 | 核科學與技術 | 核能科學與工程、核燃料循環與材料、核技術及套用、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 |
序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1070401天體物理
2070902地球化學
3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4081202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批准時間:2007年11月19日)
序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1081903安全技術及工程
2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校領導
名譽校長周光召黨委書記┉許武
校長┉侯建國
黨委副書記┉鹿明
黨委常委、副校長┉竇賢康
副校長┉李建剛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紀委書記┉葉向東
副校長┉陳初升
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淑林
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曉劍
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先意
副校長朱長飛
校長助理┉尹登澤
黨委常委┉趙永飛
校長助理┉潘建偉
師資力量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一貫堅持立足國內,面向世界,開展廣泛、活躍的國內外學術交流。1978年以來,先後與中科院100多個研究所、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著名大學以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協作關係,開闢了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和合作科研的廣闊渠道。常年有200多位外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或合作研究,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丘成桐、朱經武、JenMarieLeh1、AntonZailinger等一批世界著名科學家被聘為名譽博士、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許多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被聘為兼職教授。
依託雄厚的學科優勢、高素質的導師隊伍以及廣泛的學術交流,中國科技大學大學研究生院形成自己顯著的特色。
堅持把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結合起來,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高級尖端人才。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的數千名博士、碩士,普遍基礎知識寬厚紮實、外語及計算機套用水平高、科研能力強、適應面廣、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好、後勁足,其中不少已在國內外學術界嶄露頭角,成為新一代學術帶頭人;有的成為企業界的明星和實業家;有的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學校榮譽
以國際學科前沿為導向,積極培養創新意識人才。學院始終堅持圍繞國家目標、不斷開拓創新的宗旨,積極鼓勵研究生勇於選擇富有挑戰性的學科或高新技術前沿課題進行研究。據統計,幾乎所有研究生都參與了導師的科研項目,大部分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國家攀登計畫”、“國家973計畫”等資助課題。許多研究生的論文發表在SCI、EI收錄的學術期刊上,尤其是有3位博士研究生的學術論文分別發表在世界頂尖級學術刊物《科學》和《自然》上,這在國內極為少見。2000年,香港“求是”基金會特意在中國科技大學設立了“求是”研究生獎學金,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周光召等親自為獲獎者頒獎。
199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0周年校慶暨中國科大研究生院20周年院慶前夕,江澤民主席欣然為中國科大研究生院題詞:“科教興國,人才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