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

《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是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加深。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圖書封面《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圖書封面

解析讀錯字的種種原因,探索記憶字音的科學方法,一本播音員、主持人、教師、學生的必讀書,一本一夜即可讀完,卻可以迅速、直接提升文化品位小冊子。

本書看點:

許多人在公共場合讀錯字,本書尋根求源,旁徵博引,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中國人讀錯字的原因;學術性、現實性、通俗性完美結合。

本書的編寫特點,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鞭辟入裡,尋根求源,全方位、多角度地總結中國人讀錯字的種種原因。

對中國人讀錯字的原因分析,又主要表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1.多音字的讀音錯誤。2.不知古音演變知識而導致的讀音錯誤。3.讀音規範調整導致的讀音錯誤。4.拼音輸入軟體導致的讀音錯誤。5.音譯外來詞的特殊讀音錯誤。6.口語中常見,文本中不常見而導致的讀音錯誤。

以上六個特點,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而總結出來的,實際上這六個特點並非完全孤立,邊界清晰,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交錯,共同構成中國人讀錯字的綜合“土壤”。

(二)“就字論字”與“旁及其餘”的輻射狀結構和同類聯想的思維方法。雖然從表面上看,本書只是“就字論字”式的專就198個字進行了分析,但實際上,本書的輻射面卻遠遠超出了這個範圍。除“就字論字”外,編者在編寫過程中善於聯想到許多相關的易讀錯字,一併附寫在相關容易讀錯的字的字條中,並按照相同的出錯規律進行解說。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雖然篇幅不大,卻有“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的意義。

(三)學術性、現實性、通俗性的結合。作為一本具有“語音診所”性質的書,學術性當然要有,而且是要放在第一位的,這是本書的寫作基點。離開了這個基點,本書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儘管限於本書的性質,在學術創新方面並沒有超越前人的突破,但傳統語言學知識的充分運用,無疑是本書學術性的體現。

現實性則是指本書選字的針對性。

通俗性則是本書的寫作基調。儘管強調學術,但本書畢竟也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書,而不是一本面向專家的書,因此,也強調通俗易懂,語言平實,不使讀者感到索然無味,只有這樣,讀者才能讀得進去,這也是編者定“通俗性”為這本書寫作基調的用心所在。

本書的編寫,是編寫組集體心血的結晶。其中,楊加深、李丹丹、韓松、尹承、張靜、張薇均承擔了部分內容的寫作,楊加深則於寫作之餘,負責了整個書稿的最後修改和定稿。

願這本小冊子能為糾正錯誤的讀音盡到一份綿薄之力。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近200箇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為對象,除從語音的正誤方面做出是非判斷外,更注重對讀錯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語音演變、字形、字義、聲調、拼音輸入軟體、工具書對語音問題的規範與調整、外來詞、書面語和口語等多個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出錯的根源。本書既反映讀音錯誤的規律,又凸顯語音錯誤背後所隱含的學術性和知識性,後者又主要通過本書的選字原則和編寫特點體現出來。

本書選取的字是“常用的字”,而且是“國語中容易讀錯的字”,當然還是“最容易讀錯的字”。

在編寫過程中具有三方面的特點:一是,鞭辟入裡,尋根求源,全方位、多角度地總結中國人讀錯字的種種原因;二是,“就字論字”與“旁及其餘”的輻射狀結構和同類聯想的思維方法;三是,學術性、現實性、通俗性的結合。

作者簡介

楊加深,男,1969年生,山東利津人。現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書法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文字學,中國書法文化史,文化產業等。先後獲英國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93),漢語史碩士學位(1998),歷史學博士學位(2004),目前在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從事中國古錢文書法研究。

目錄列表

“艾”你在心,口不難開

“狹隘”“諡號”皆有“益”,常翻字典方知音

並不諳習的“諳習”

值得一提的“稗官野史”

讀錯“褒貶”也“彆扭”

易犯錯的“匕首”

剛愎自用讀錯“愎”

神秘的“秘”

包庇之“庇”,千“屁”底事?

非同一般的“般若”

“吐蕃”應該怎么讀

“剝削”與“剝皮兒”

難繼承的“衣缽”

曲終收撥當心畫,收成“拔”字畫什麼?

“厚此薄彼”不讀bao

“不”的讀音大不同

粗糙不是粗製濫造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千年“古剎”讀不怕,“剎那”“霎那”愁煞人

“諂媚”非陷媚,“獻媚”自有音

“霓裳羽衣”

不同場合“場”不同

“乘客”也是上帝,讀錯罪當何如?

“踟躕”與“躑躅”

“豆豉”罐頭形似鼓,讀作“豆鼓”豈能食?

“熾熱”“炙熱”的音義混亂

與古人“撞車”的“憧憬”

並不難處理的“處”

容易串音的“舛”字

並非“創造”的“創傷”

親愛的“打”“令”

“逮”與“逮捕”的不同

都是“當日”,音卻有別

“檔案”與“檔次”

嘮嘮叨叨說“叨”字

提防“提防”

莫“沾污”了“玷污”

“調頭”即“掉頭”,調整誤作“條”

“忖度”要把握好“度”

平淡的“氛圍”,平和的“氣氛”

讀“分外妖嬈”,須分外小心

可怕的“訃告”

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一“幅”畫和一“副”對聯

咖喱VS咖啡

“力能扛(kong)鼎”已驚人,仍輸霸王三分雄

未“註冊”的“辣炒花蛤

“女紅”本是女工做,當知“女紅”讀“女工”

保障“供給”

呱呱叫·拉呱·呱呱墜地

“綸巾”雖亦紡織品,卻與“腈綸”音不同

“怒髮衝冠”的“冠”心病

不識“貞觀”真面目,只緣身在此“聲”中

讀成“粗礦”太“粗獷”

“皈依”本“歸依”,“反”了也“白反”

瑰寶價昂不讀“貴”,玫瑰雖美“疵”亦多

“壬癸”非“葵”,“戊己”非“已”

竟敢讀錯“劊子手”

“骸骨”與“頜骨”

“沆瀣一氣”讀音巧記

“貉子”與“一丘之貉”

違而不犯,“和”而不同

縱橫捭闔辨“橫”音

內“工”引發的“內訌”

讀成“古惡不俊”,也是“怙惡不悛”

徘徊在“徘徊”與“徘回”之間

讀音“混亂”的“混”

“即”和“既”

“麂皮”還是“鹿皮”?——來自眼鏡布的困惑

不穩定的“成績”

“草菅人命”當“戛然而止”

“太監”非“監獄”,緣何都成jian?

悠然見南山,“見”該讀什麼?

校對學校

完全不同的兩個“結果”

“攻訐”不讀“攻奸”

“情不自禁”讀錯“禁”

“儘管”不易區分,“儘量”不要讀錯

以“儆”效尤

讀錯“勁旅”真沒勁

讀錯“針灸”應內疚

《狙擊戰神》為“狙擊”正名

說“橘”道“桔”

“矩”字讀音有“規矩”

“角”字讀音“角色”多

“龜裂”即“皸裂”,何故錯讀“龜”

披著羊皮的狼——高考題中的“同仇敵愾”

看書與看孩子的區別

“不卑不亢”甚得體,不“吭”不“抗”算什麼?

尚未註冊的“甲殼蟲”

讀錯“可汗”應汗顏

懸崖亂“勒馬”,後果大不同

“贏弱”與“嬴政”的不解之緣

只知古人有范蠡,不知“販梨”者何人-

笑傲江湖》“錯案”之一——令狐沖

“佝僂”和“傴僂”

永遠的“鴨綠江

捋袖子”和“捋鬍子”

別被“蒙”字搞懵了

南無阿彌陀佛

“按摩”的音變與“質變”

神秘的“宓”姓

“那”字用作姓氏時,要知應讀“那”個音?

“按捺不住”的“捺”,無可奈何的錯

“拘泥”“水泥”“泥”不同,準確讀音要分清

堂堂《大宋提刑官》,頻頻小錯不服民

寧靜的生活不寧靜,兩個“寧”音是否同?

難以區分的“區”姓

“蹄膀”應該怎么讀?

“香噴噴”與“噴噴香”

“鞭辟入裡”析“辟”字

“扁舟”並不“扁”,何故偏念錯?

孔雀開“屏”亂人耳

朴雪口服液不“補雪”

“棲霞山”和“徂徠山

來自“千里走單騎”的爭議

兩位歌星唱錯的“低綺戶”

卡被卡住了

蕁麻與蕁麻疹

“縴繩”“纖維”無人不曉,何故出錯屢見不鮮?

“呼天搶地”不是“搶”

若遇太白《將進酒》,“將”字讀音將不同

“強人所難”的“強”字

一起一落“蹺蹺板”,“蹊蹺”聲調是陰平

“翹首”“翹尾”都是“翹”,卻只聲同調不同

“提綱”沒問題,“攜領”要不得

“鍥(qie)而不捨”精神可嘉,“棄而不捨”自相矛盾

復仇的“仇虎

讀錯“面面相覷”,引來一片“噓”聲

丟了“入場券”,如何“勝券在握”?

都是“大家”惹的禍——解讀陳寅恪和賈平凹

《笑傲江湖》“錯案”之二——任氏父女

只知“雞茸”能做料,未聞“雞耳”可做湯

“儒(ru)”的家族病,尚“需”一起治

“散”字讀音並不“散”

不事稼穡”,多因不識“稼穡”

“封禪”讀音不“禪讓”,唯讀“善”聲不“參禪”

“搭訕”難為情,讀錯遭“譏諷”

張韶(shao)涵是誰?

“召公”確有“號召”力,一朝讀錯招是非

“余”“佘”本同姓,漢後不同音

亦真亦幻難取“舍”

誰(shei)沒錯,誰(shui)也沒錯

“妊娠”與“分娩”

“學子”雖辛苦,“莘莘”不讀“辛”

台階能登不能撿,“拾”級而上另有音

“狩獵”能獲禽獸,“守獵”無異“守株”

“說”就能說清楚

“好似”與“似的”

奇怪“骨髓”壯骨粉,廣告“髓”音“隨”人變

要學會“珍惜”,莫“暴殄天物”

“挑(tiao)大梁”責任重大,“挑(tiao)大梁”誰吃得消?

如何讀“帖”才“妥帖”?

委屈的“臀部”

時“垂”時“唾”,孰是孰非?

紈絝子弟不識“紈絝子弟”

“唯一”的“唯唯喏喏”

“違”“韙”道來

“因為”不能為所欲“為”

“毋”“勿”讀音勿誤讀

容易出問題的“膝”關節

解鈴還須系鈴人,“系”字究竟讀何音

“嚇(xia)唬”與“恐嚇(he)”

讀錯“弦”,一點都不玄!

聽著難受的“享(xiang)受”

“惟妙惟肖”的“肖像”

混“血”

用盡“解數”說“解”字

一“芯”可以二用

“挑釁”雖惡無大礙,“挑”成別的生事端

母乳馨香兒難忘,奈何“臭”味終不乾?

令人眩暈的“眩暈”

一旦有“外遇”,“一”字也“瘋狂”

“造詣”不深成“造紙”

“瑕不掩瑜”的周瑜

“源遠流長”的誤讀

“載不動”許多愁

“暫時”錯了馬上改,時間長了後果多

“臧”作姓時讀陰平,讀成去聲查無蹤

言之“鑿鑿”的分歧

愛“憎”分明是平聲,豈能再“贈”一聲調?

《笑傲江湖》“錯案”之三——作者查良鏞先生

“擇菜”是另一種“選擇”

“占便宜”和“占卜”

沾親帶故的“占”姓和“詹”姓

“貼上”無須膠水,何故讀作“黏貼”?

“破綻”非“破腚”

令人頭暈的“漲”

“鷹爪”和“貓爪子”

“折騰”來“折騰”去,“打折”原來不“折本”

丁丁”與“錚錚”

“癥結”誤讀的癥結所在

“梔”字聲旁不是“厄”,何故訛讀“厄子花”

有彈性的“脂肪”

“吱聲”若讀錯,不如不“吱聲”

體驗“桎梏”的桎梏

“中肯”中的“中”

“一撮(zuo)兒”和“一撮(cuo)兒”

眾口難調的“作料”

精彩書摘

“艾”你在心,口不難開

郭沫若有一首詩《水牛贊》,整個上篇押的是ai韻,前後的“戴”“愛”等都很合轍,其間突然來一句:“死活為了人民,你毫無怨艾。”從這首詩的韻腳來看,其中的“艾”應讀ai。“艾”有ai和yi兩個不同的讀音,詞義我們也是瞭然於心的,讀郭沫若這首詩時,我們又當如何開口呢?這樣讀“怨艾”中的“艾”對嗎?

“艾”有兩個音:ai和yi。

“艾”讀作ai時,有如下幾個意思:

植物名,別稱“家艾”、“艾蒿”。

艾的顏色,即蒼白色。古代用為對老年人的尊稱。《禮記.曲禮上》:“五十日艾。”孔穎達疏:“發蒼白色如艾也。”

停止,如“方興未艾”;《詩·小雅·庭燎》:“夜未艾。”

美好;漂亮:少艾(年輕漂亮的人)。

“艾”讀作yi時,有三種解釋:

通“刈”,割,收割。

通“義”,治理。

懲治:懲艾。詞語“怨艾”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怨艾]yuan yi,指怨恨,如“深自怨艾”。看來《水牛贊》中“怨艾”的“艾”應讀yi。

由“艾(yi)”組成的詞語還有“自怨自艾”,其中的“艾”也容易讀錯。這個成語出自《孟子·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在這裡,“怨”是“怨恨,悔恨”義;“艾”是“割草”義,比喻改正錯誤。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現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錯誤。

郭老的這首現代詩,顯然是用錯了韻,但也給我們提了一下醒,要提防這個“艾”字,將其義牢記在心,讀其音時就不至於難開口了。

“狹隘”“諡號”皆有“益,”常翻字典方知音

“狹隘”表示寬度小或範圍小,這個本義現在已經很少用了,但其引申義卻很常用,表示心胸、氣量、見識等局限在一個小範圍里。因為大家對這個詞的詞義很了解,也經常用,所以用詞時一般不會出錯。一旦涉及讀音問題,可就不見得了,將“隘”錯讀成yi的大有人在。

“諡號”是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人們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如齊宣王的“宣”,楚莊王的“莊”;諸葛亮謚“忠武”,岳飛謚“武穆”等等。其中的“謚”讀什麼,恐怕就有不少人不清楚。目前使用的微軟輸入法中,也不見有“諡號”這個詞組,足見現代人對這個詞的陌生程度。

“隘”和“謚”二字,前者的正確讀音是ai,後者的正確讀音是shi。都與聲旁“益”不一致。

導致讀錯的原因,應該是其聲旁“益”,“益”字作聲旁卻不讀yi,難免讀起來會出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益”組成的形聲字,讀音確實太多。有讀作yi的,如“溢”、“鎰”、“縊”、“蜢”等;有讀作ai的,除“隘”外,還有“嗌”。好在這些字都是零聲母。“謚”字卻不是零聲母;讀作shi,極為特殊,讀錯也就在所難免了。一個“益”字作聲旁,卻分化出三種讀音,不錯也難。

開卷有益,意思是打開書就有好處,是用來鼓勵人們多讀書的。不過我們打開書,確實也很容易碰到“益”字和由它作聲旁的形聲字。多讀書可以從中獲益,而只有常翻字典,才能了解、把握這些容易讀錯的字音。

並不諳習的“諳習”

白居易的《憶江南》,第一句是“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諳”,正確讀音是an,書面語,意思是“熟悉”。今天,人們表示“非常熟悉”,可以用“諳習”這個詞。由“諳”組成的詞語還有“諳熟”、“諳達”、“諳練”等。但對於這個“諳”字及其組成的詞,我們並不是十分熟悉,以至於不少人將“諳”錯讀成yin或者an。

錯讀成yin,顯然是受了其聲旁“音”的影響。然而由“音”字作聲符組成的形聲字中,讀作yin的並不多,只有“喑”、“暗”、“窨”三個,而且並不常用。

與此相比較,讀作an的雖然數量也不多,但至少較為常見,如“暗”、“黯”。

我們讀錯“諳”,確實有些說不過去,拋開“諳”字本身即表示“熟悉”義不說,“不諳水性”“不諳此道”等,畢竟也是一些較為常用的詞組。不但言簡意賅,也頗能顯示用詞者的文化品位,豈可不諳?

值得一提的“稗官野史”

“稗官野史”是指匯載遺文瑣事的文字。然而其中的“稗”字卻經常被讀錯。

“稗”讀bai,為形聲字,從“禾”,“卑”聲。本義為稻田裡的一種雜草。《說文》:“稗,禾別也。”“稗”作形容詞時,形容小、非正統的。後來比喻微小瑣碎。“稗官野史”中的“稗官”,為古代的小官,專門給帝王述說街淡巷議、風俗故事,後來稱小說為稗官,記載逸聞瑣事的文字泛稱為“稗官野史”。

之所以會把“稗”讀錯,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其聲旁“卑”,或以“卑”為聲旁而讀為bei的常用字的影響,如“碑”字等,從而將“稗”錯讀為bei;或者受與“稗”相似字的影響,如常用字“脾”、“啤”等,從而錯讀為pi;或受“婢”、“裨”等字的影響而誤讀為bi。

有時,不只“稗”會被讀錯,上文列舉的其他字,如“裨(bi)”也會讀錯“褒貶”也“彆扭”

“褒貶”是個人們經常使用的辭彙。其中的“褒”應讀作bao,可是讀成上聲的也大有人在。“彆扭”更是人們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平時說話發音很正確,讀去聲,但看著文本中的“彆扭”二字讀的時候,或當別人有意問你這兩個字怎么讀時,也許就心裡沒底了。 “別”字一般就讀成陽平,如“別人”、“別的”、“分別”、“區別”、“別著手槍”、“別走”等詞或詞組中的“別”都是如此,莫非自己讀成去聲錯了?

將“褒貶”的“褒”讀成上聲,顯然是受了其聲旁“保”的影響,因為在“保”字作聲符的形聲字中,基本都與其聲旁“保”聲調一致,讀上聲。如“堡”、“葆”、“褓”等。也正是由於這種錯誤的印象,許多人才將“褒貶”的“褒”讀錯了。

其實,即使在“保”字作聲旁的形聲字中,也還有一例讀平聲的字——“煲”,當然這也是一個容易被讀錯音調的字。如“沙煲”,很多人會錯讀成shabao。

至於“別”字,確實有兩個讀音。一個是大家熟悉的陽平音bi台,另一個就是“彆扭”一詞中讀作去聲的bie。不過“別”字可不是僅僅在“彆扭”一詞中讀去聲,當它在表示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時,也讀去聲,多用於“別不過”。這恐怕又是一個極容易讀錯的地方。如:我想不依著他,可是又別不過他。

不少人將其中的“別”字錯讀成陽平bie,這反倒讓人聽起來很彆扭。

易犯錯的“匕首”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戶曉,講的是荊軻與秦舞陽假裝向秦王嬴政獻上地圖,將匕首藏於地圖中,荊軻把地圖慢慢展開,等到完全展開的時候,匕首就露了出來。典出《戰國策·燕策三》:

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這則典故被稱為“圖窮匕首見(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然而,很多人將“匕首”讀為bì shǒu。

“匕”字只有bǐ一個音,是個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湯匙形,本義指勺子。將“匕”錯讀為bì,是因為以“匕”作部首的常用字中,除了“比”讀bǐ的音外,一般都讀作bì,如“畢”“庇”“斃”等等。

今天,“匕首(bǐ shǒu)”一詞,除了物質意義上的“短劍或狹長的短刀”意思外,形容一個人的文章諷刺辛辣,言辭犀利,針對性強,常用“匕首”來形容,如人們常說“魯迅的雜文像匕首”。作為作案的工具,“匕首”是極易“犯錯”的,沒想到“匕首”的讀音,也常常被人讀錯。雖然“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今天已離我們很遠,但生活中“匕首”一詞的出現頻率仍然很高,讀準“匕首”的字音仍很必要。

剛愎自用讀錯“愎”

“剛愎自用”是個很常用的成語,意思是倔強固執,自以為是。但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成語時,往往會受其聲旁的影響,錯誤的將其中的“愎(bi)”錯讀成fu。

恰如我們所理解的那樣,“愎”字的聲旁就是“復”,那為什麼這個字不讀fu,而偏偏要讀成bi呢?這就需要介紹一點古漢語知識才能明白。

在上古漢語中,漢語語音也有聲部和韻部之分,這就相當於現代漢語拼音中的聲母和韻母。需要指出的是,在上古漢語中,只有重唇音,沒有輕唇音,這就是清代古文字學家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理論。

所謂“重唇音”,也就是現在的雙唇音,如b、p、m都是雙唇音;所謂“輕唇音”,就是現在的唇齒音,如漢語拼音中的f。“古無輕唇音”的意思就是,在上古的時候沒有f這個聲母,這個後來才被分化出來的f,當時只能發b或p的音,例如古人把“伏羲”寫成“包羲”、“庖羲”,把“封域”寫成“幫域”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映。

“剛愎自用”中的“愎”字,聲旁是“復”,但當時由於沒有“輕唇音”,卻不能讀作fu,所以用“復”字作聲旁的“愎”字也就不能讀成fu了。

那么,為什麼“腹”“覆”“馥”“蝮”等字也是“復”作聲旁,卻讀作fu呢?這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後來產生的字,那時輕唇音已經分化出來了;另一種情況是在語音的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即所謂“隨大流兒”了。現代漢語中的“呆板”,本讀作6iban,現在卻規定讀作daiban,就是這個原因。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同樣用“”字作聲旁,“福”、“副”、“幅”、“富”、“輻”、“匐”等字讀作fu,而“逼”、“鯧”等字卻讀bi。眾所周知的“吐蕃(bo)”,之所以不讀tofan,原因也正在於此。地名的發音最好不要改變,改變了人們就會不知所云,所以,這個源自上古的地名還一直保留著tubo的古音。

非同一般的“般若”

《西遊記》中的唐僧,又叫唐三藏,在一般人看來他只是個傳說中的人物,實際確有其人,俗名叫陳禕。他不但遠涉天竺取回了大量的佛經,而且回國後還翻譯了大量的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其中之一。

《般若經》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然而見到這兩個字時,一般人往往將其讀作ban ruo,即使是專門研究佛經的人、專門研究刻經的人,包括一些專門主持該類電視節目的人,也不見得全能讀正確。

我們不妨做個試驗,用拼音法輸入“般若”這個詞組,我們就不得不輸入拼音ban ruo,否則這個詞組就顯示不出來。這足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兩個字被讀錯的幾率之大。那么,這些“般若”,是否可以直接按照字面的讀音,讀成ban ruo呢?我們尚需考察一下這個詞組的意義。

原來“般若”來自梵語,為梵語Prajñā音譯,本義為“智慧”。為了保持梵語Prajñā的讀音“原貌”,這兩個字選用時也被賦予了一個特殊的讀音:bō rě。看來不但“般若”本身非同一般,其讀音也非同尋常啊!

當然,“般”字除讀作bān和bō外,還有一個讀音也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pán,意思是“歡樂”,如“般樂”。但這個詞組僅用在書面語中,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時“垂”時“唾”,孰是孰非?

隋麗娟教授前些日子在《百家講壇》中談自己讀《墨子》的體會,在節目中她使用了一個詞語——垂手可得。節目播出後,立即招來了一些網友的指責。一些網友說:這個成語應讀作tuò shǒu kě dé。也就是說,他們認為隋麗娟教授把成語“唾手可得”錯讀成了“垂手可得”。而與此情況相反的則是下面這樣一條訊息:

2000年9月16日《青年報》第9版《念錯對白誤人子弟》一文就部分電視劇語言質量低劣發出呼籲,其積極意義自不待言。只是記者在列舉錯例時,出現這樣一句話:“字幕上,責無旁貸中的‘貸’打成了‘待”‘垂手可得’變成了‘唾’手可得……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和錯別字一旦出現在具有強大傳播功能的電視上,就會成為國語推廣的‘天敵’。”

上面兩個例子,時“垂”時“唾”,到底孰是孰非呢?

“唾手可得”是一個成語,一般成語詞典中都有這個詞條。“唾(tuò)”的原意指唾沫、口水。後來又被引申為動詞吐唾沫的意思。“唾手”就是指勞動者準備使用力氣時的習慣動作,即往手掌上吐唾沫,比喻十分容易。“唾手可得”意即動手就可取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亦作“唾手可取”。

《現代漢語詞典》 並未收錄“垂手可得”,只有“垂手而得”,意思是垂著雙手就可以得到,形容得來容易,不費一點力氣。語出清代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八回:“那個姿性,讀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這樣看來,好像“垂手可得”根本就不是成語。然而在《中國成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都將“垂手可得”作為成語收入,語出《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由此可見,“唾手可得”“垂手可得”都是成語,都是形容很容易得到的意思,不同之處僅在於“垂手”“唾手”的區別上:前者表示毫不費力;而後者則不是強調不必動手了,而是說往手上吐口唾沫,馬上去乾,便可得到。兩語意思相同,所差之字,道出了“可得”的不同方式。所以兩者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問題。上文《念錯對白誤人子弟》將“唾手可得”列入錯例則是錯誤的。當然《現代漢語詞典》不是專門的成語詞典,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成語都錄入。網友批評隋教授,顯然是將《現代漢語詞典》作為唯一的依據了。

網友對隋教授的批評,是因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致。既然“垂手可得”也是成語,也就不存在網友所說的讀音錯誤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