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與歷史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黑龍江省優秀教師、第十屆黑龍江青年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
1964年2月出生於哈爾濱。最後學歷史學碩士。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同年7月至黑龍江大學歷史系工作。工作期間,又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講授了中國歷史地理、中國近代史、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國現代史等十餘門課程。2006年,入選《百家講壇》,並主講了《說慈禧》系列節目,成為黑龍江省入選百家講壇的第一位人文社科教師。
作品課題

隋麗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十分注重科研工作的進行。先後出版了《曾國藩》、《說慈禧》、《中國歷史地理》、《黑龍江史話》等四部學術專著,參與撰寫《黑龍江教育史》等五部學術著作,先後發表了三十餘篇學術論文。
與此同時,還參與完成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子課題,《黑龍江省教育史》,2003年4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版。參與國家級課題《二十世紀以來黑龍江地區與俄國遠東地區科技及人口素質對比研究》(東北邊疆歷史及現狀工程),2003—2005年;參與國家級課題《傳記·嘉慶朝道光朝》(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2005—2008年。主持教育廳課題《十九世紀以來的邊疆危機與黑龍江流域各少數民族的文化變遷》,2003—2005年。
先後獲得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參編)、三等獎及佳作獎、黑龍江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書育人

隋麗娟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17歲時她如願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對於大學時選擇歷史系,隋麗娟稱可不是因為自己喜歡,“當時大學的主要學科就是中文、歷史和哲學,經濟、法律也是剛剛興起。不過我的原則是既然選擇了,就要把它學好。還好,那時東北師大的歷史系有很多資深的老師,我多學了好多東西。後來大學畢業,在100多個學生中,有兩個優秀畢業生,其中就有我一個。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物質獎勵,但那時精神獎勵是很重要的。”
1985年從東北師範大學畢業後,隋麗娟直接到黑龍江的高校當了老師,主講中國史,這一乾就是20餘年。學生們都喜歡隋麗娟講的課。對於隋麗娟,許多學生的評價是:“她不是掌握知識最多的,但她是最會表達的一位。”
對於自己的老師身份,隋麗娟非常滿意:“我是個做事就儘量做好的人,我覺得自己很善良,對周圍的人也能很包容。而且我很喜歡教學,覺得自己也很適合,也許是因為沒有嘗試過其他行業,因此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最喜歡當老師,因為我接觸的是我的學生,他們都是比較純潔的,可以做到心與心的溝通。”
《百家》感觸

雖然已經成為名人,但隋麗娟用絲毫沒有影響來形容現在的生活,在她看來,出不出名並不是很重要,就像潮起潮落一樣。
對於在《百家講壇》上說慈禧那8個月,隋麗娟坦言真的很累。時間緊、再加上第一次上電視,面對的又是全國的觀眾,自己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最初在語氣、邏輯重音上還把握得不太好,有時語速太快,像打架一樣。而且電視是一個放大錯誤的地方,化妝、服裝等方面也不是很完美。其中,前10講是在兩個月內錄完的,後半部分就好多了。為了講好慈禧,8個多月中隋麗娟每天要翻閱大量的資料。“那段時間我膠著在喜悅和痛苦之間,常常在睡覺、走路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跟慈禧交流。”
自成為《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後,隋麗娟每天都會接到很多來信,一般情況下隋麗娟都會回信,尤其是小孩的來信。對於一些留下電話的,隋麗娟也會抽時間回個電話。其中兩個讀者給隋麗娟的印象很深,其中一個落款是西安的觀眾寫信說,自己很喜歡隋麗娟的《說慈禧》,如果說講《百家講壇》滿分是10分的話,這位觀眾要給隋麗娟打到七八分,並且還很細緻地在信里糾正隋麗娟的12個讀音。還有一位就是70多歲自稱為耄耋老農的觀眾,在信里有鼓勵也有建議。這些讀者都讓隋麗娟很感動,因為在她眼中,這些讀者來信並不是要求回信,而這就是一種博大的愛。
愛女慈母

站在《百家講壇》上,隋麗娟在講到高潮時情緒有時會有些激動,不過在談到女兒時,隋麗娟卻稱自己從來沒有嚴母的樣子。談起即將面臨聯考的女兒,隋麗娟表示:“其實許多現代家庭的父親、母親,都跟老一輩是不一樣的,因為今天的家長,他們明白孩子讀書的過程。我跟我女兒就是朋友關係,即使偶爾有了問題,我也會看問題出在哪,可不可以理解。”走在大街上,隋麗娟和女兒經常開玩笑,以姐妹相稱。隋麗娟去接女兒的時候,兩個人經常都有說不完的話。
對於女兒的學習,隋麗娟從來沒有操過心,對女兒也用不著施加任何壓力。在高中分文理科的時候,在隋麗娟表態尊重女兒選擇,物理、語文都好的女兒最終選擇學理。不過作為母親,隋麗娟還是有些私心,就是不讓想女兒讀純工、純理,覺得女孩兒太累。
講評慈禧

慈禧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曾經三次垂簾聽政,操控清末政權,直接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作為一個女人,在勾心鬥角、殺機四伏的皇宮,她憑著自己的聰明機巧,終達權力巔峰;作為人妻、人母,她權傾一時卻青年喪夫、中年喪子,令人扼腕嘆息;作為皇太后,她心思縝密、工於心計,在男人的權力世界裡縱橫捭闔,操權柄於股掌之中;作為晚清王朝最高統治者,她不僅要面對世界列強的欺凌,更要應付國內日薄西山、搖搖欲墜的局面,她百般掙扎,卻難挽頹勢。
慈禧沒有高貴的血統,沒有顯赫的門第,但她有美色。她是憑藉著在一場名為“選秀”的選美“大賽”勝出後,被選入宮的。
作為一個女人,慈禧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她的幸運在於她獲得了那個時代女人難以得到的地位。慈禧並非出身於世代簪纓、鐘鳴鼎食的顯貴之家,她不過是當時一個中級旗籍官員的女兒。若不是在她十七歲的時候憑著選秀的偶然機遇,進入紫禁城,從而為她搭建了扭轉乾坤的政治平台,她的命運與千千萬萬普通女孩子又能有多大差別?慈禧靠著一步步的鑽營,從貴人到嬪,又靠著幸運地生下了鹹豐帝惟一的皇 子,從而“母以子貴”,被晉封為妃、貴妃,直到皇太后,並藉此“垂簾聽政”四十七年。
慈禧又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於作為妻子和母親,她青年喪夫,中年喪子。雖然她擁有至上的權力,使無數王公大臣匍匐在腳下頂禮膜拜,卻無法得到一個普通女人所能得到的男歡女愛,也無法獲取一個正常的母親所擁有的兒女繞膝、含飴弄孫的幸福。我們很難想像她是如何在被高高宮牆所圍築的禁宮中,孤獨地度過那漫長的日日夜夜。
兼愛非攻

在《百家講壇》上,隋麗娟又講起了《墨子》,收視還是很高。隋麗娟表示這是因為首先《墨子》打動了自己,自己是在用真情講他。
2007年5月30日,隋麗娟在節目中流著淚鄭重向自己教過的一個學生表示歉意的段落,引起了觀眾的關注。有人說是做秀、有人說自己被打動。對於這些爭議,隋麗娟很坦然,只是覺得在講《墨子》的時候想到了這個學生而已。事情是這樣的:2005年的冬天非常冷,隋麗娟上課時,看到一個學生總是穿著灰色夾克,裡面是件駝色絨衣,很單薄。於是就提醒他多穿點兒,但這位學生總是穿得很少,最後到底凍感冒了。隋麗娟當時也沒多想,就怪他不懂事,而那位學生當時臉特別紅,後來才從這位學生的輔導員、也是隋麗娟的學生那裡知道,

當然,隋麗娟在受到觀眾歡迎的同時,對她的各種各樣的批評也隨之而來。對此隋麗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過更多的時候,隋麗娟都是抱著感激的態度,感謝方方面面的支持。“我很幸運,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史學工作者,有幸走上《百家講壇》,有幸得到這么多觀眾和讀者的厚愛,我常常感到很惶恐。”
人物評價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女學究。隋老師是一個極富生活情趣的知識女性。她熱愛生活,並且懂得善待自己;她溫婉而不失機警;優雅而不失聰慧;她會用女性稀有且獨有的幽默感染她的聆聽者;會用自己的溫柔撫慰她所愛的人。與她相遇的人(哪怕只是在螢幕上)會被這個成熟自信的女性所感動,在不經意之間已發現我們的內心變的異常溫暖而柔軟。
百家講壇主講人
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捧紅了多少書齋文人?文人明星化背後折射出了多少社會文化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