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土鄉納頓盛會
清代詩人吳栻曾寫下《三川杏雨》的詩篇來讚頌三川美景。這裡居住著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的四萬土族同胞,用他們的雙手把家鄉裝扮得如同花園。三川素有“青海小江南”的美稱。
發展過程
“納頓”是土族人的傳統節日。“納頓”土語為玩的意思。每當夏糧收割完畢,人們為了感謝神靈、歡慶豐收的“納頓”會的鼓聲就敲響了。從農曆7月12日——9月15日,數十里的川道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到外彩旗飄動,鼓樂喧天。人們穿上最好的服裝從下川到上川,追隨著納頓,笑逐顏開,扶老攜幼,探親訪友,暢談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美好生活的祝願。納頓會前後持續63天,堪稱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了。 納頓會是從莊稼收割最早的下川鄂家、懷塔村開始,然後從東向西,一村接著一村直到上川的趙本川村結束。納頓會場布置得十分莊嚴,大白布帳篷正上方供奉地方神位,擺放各種供品,香菸繚繞,油燈閃爍,下方堆放著全村各家各戶獻給神的大蒸餅,每個蒸餅至少也在10斤以上。會場周圍經桿聳立,幡帶飄動,宗教色彩很濃。外圍布滿來自各地的商販,商品琳琅滿目。
“納頓”是土族廟會時跳的集體舞,龐大的“會手”舞少則幾十人,多則數百人。最前面是村上輩分最高、德高望重的白髮蒼蒼的老年人,他們身著白綢緞長衫,外套黑色坎肩,戴上心愛的禮帽和表示身份的茶鏡,手持鮮花、柳枝或扇子,一招一式莊重而典雅,他們雖已年過花甲,銀須飄胸,跳起來仍從容自如,姿態優美。後面是中年人組成的鑼鼓隊,他們腰系紅綢帶,扎著褲腿,整齊而有節奏的敲著鑼鼓,舞姿熱烈而奔放,完全陶醉在歡樂的氣氛之中;最後面是兒童隊,大都是十來歲或七八歲的娃娃,他們認真模仿著大人的舞姿,神態憨厚顯出幾分可愛,讓觀眾不由地發出會心的笑聲。
兩個村的“會手”們相會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大好——噢好——”聲此起彼伏,人們的情緒和會場氣氛達到了高潮,捧上大碗大碗的美酒,互相祝福平安吉祥如意。
“會手”舞結束後,表演民間舞劇《莊稼其》,“其”是土語指“人”,“莊稼其’即種莊稼的人。劇情是說一位土族老人教自己兒子和兒媳務農,反對經商的故事,基本上沒有對白和歌唱,而以細膩傳神的動作表達人物感情,從中看出,土族先民由畜牧業轉為農業後對農耕生產的重視。接著表演“三將”、“五將”等三國故事的舞蹈,這顯然是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結果。最後表演的是《殺虎將》,這是一組土族人民對自己先民戰勝邪惡、戰勝自然的頌歌,由人扮演的一對老虎同一對牛進行殊死搏鬥,結果老虎將牛壓翻在地,老虎氣勢洶洶,張牙舞爪,向場外觀眾挑戰,場外有膽量的年青人上前,同老虎進行摔跤決鬥,正當勝負難分,眼看這位小伙子遭到“老虎”傷害時,伴隨急速的鼓點,身著戰袍、手揮長劍、踩著猛烈迅疾腳步的“殺虎將”上場,同虎經過了一番較量,將長劍架在老虎的脖子上,刺殺了老虎。用“殺虎將”的形象,再現了土族人民的英雄祖先在同虎狼豺豹、邪惡勢力鬥爭中求得生存的英雄氣概。舞蹈動作原始、質樸、粗擴,是一出古老而優美的傳統民間舞劇,具有強烈的藝術魁力。
丹陽古城是三川土鄉一處古文化景觀,該古城位於中川鄉辛家村北黃土塬上,又稱白土城或黑城。在《北周地理志》、《水經注》、《十三州志》等古籍中均有詳細記載。古城占地約8公頃,經數千年戰禍災害,風雨剝蝕,而今巍然屹立,保存完好。
丹陽城緣于丹陽公主的傳說。宋代,三川地區有位叫丹陽公主的女中英豪,她雄才大略,萬民推她為王,並占領了這座城池,帶領百姓抵抗宋王朝的征討,最後因寡不敵眾,丹陽城毀於宋軍烈火包圍之中,在熊熊烈火中升騰起一隻鮮血淋漓的大鳳凰,一聲呼嘯,背負丹陽公主直衝雲霄。據說三川土族婦女的服飾打扮,都是丹陽公主遺留下來的,公主的神話傳說故事代代流傳,像是矗立在土族人民心上的一座豐碑,流芳百世。
臨律關,是黃河上游的一處古老渡口,位於官亭鎮西南紅崖腳下黃河緩流處,河南面是甘肅省積石縣大河家鄉。據史書記載,隋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楊廣從這裡渡過黃河來青海高原。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南線青海道,唐蕃古道要津之一。現臨律關上架起了一座長約160米、寬10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一橋飛架,揭開了古渡口歷史上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