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納頓”是純粹以廟會的形式發起組織的。各村有村廟 ,“納頓”的具體組織和負責主持事務的總家、排頭,都由村民,選舉產生,或輪流擔任。在村廟這一組織下,規定了若干村規 民約,誰違犯就罰香表、錢糧等。在“納頓”前一天,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每戶都要來一個成年人,帶一瓶酒,一個大蒸餅,這些食品都交廟倌保存。在“納頓”的一天,村廟正前方 100 米左右處扎一頂帳篷,設香案,上供二郎神和其它地方神,會場對面立長桿,上掛紙錢糧、幢幡。當本村、的大型集體舞蹈“會手”跳起來時,鄰村也組織“會手”舞前來慶賀。節日時段
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九月十五日
節日來源
“納頓”,在土語中是玩笑,歡樂的意思,是青海省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自農曆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
它的起源,自古以來就被神秘氣氛籠罩著。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納頓起源的神奇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宮。三年後,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建成了,其壯觀華麗前所未有。但惡毒的皇帝為了獨享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竟然下令要殺害木匠。木匠連夜逃到家鄉,組織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鄉民們造反起義。皇帝聞訊後派出大批軍隊前來鎮壓。機智的木匠靈機一動,立即讓鄉親們敲鑼打鼓,扛著制好的戰旗,揮舞著已塗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莊的廟宇走去。皇帝的軍隊大惑不解,村民們則告訴他們:“我們正在慶祝今年的收成,跳納頓答謝上天的恩賜,於是軍隊便撤回去了。此後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納頓就流傳了下來,後來逐漸形成了現在慶祝豐收的活動。
慶祝方式
一年一度的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從夏末麥場結束時,一直持續到秋天,歷時近2 個月,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納頓自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直至農曆九月十五止,由東向西,最後回到中心地區而結束,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麥場上會合,是最熱烈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幾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響,伴隨著沉穩有力的鼓聲,會手們閃騰跳躍,在粗獷的高呼聲襯托下,表現出健與美的雄姿。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會手舞首先開始了,這是由四五十人參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順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著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是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別看他們年過花甲,銀須垂胸,可跳起舞來,卻還是那么從容自如,步履強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輕人和拿著柳條的孩子們依次跟在後面,他們擺動身子,左騰右挪,繞場而舞。舞蹈的動作雖然不太複雜,但整齊的舞步,諧調的躍動,伴隨著有節奏的鼓鑼聲,顯得十分優美。在舞蹈的同時,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給會手們敬酒,以此助興,人們在舞蹈中陶醉了,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熱鬧的納頓自然也成為訪親拜友的好時機。一大早即可見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車載驢騎,浩浩蕩蕩行進在鄉間的路上,對於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提供了一個浪漫聚會的時刻。
在麥場上“會師”三次後,納頓的節目在觀眾圍成的圓場內開始了。節目多由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片斷改編而成,如《三將》、《五將》、《關老爺》等,表演者頭戴面具,隨著有節律的鑼鼓聲,揮舞著木製古兵器疾緩有序地進行,不由使人聯想起三國時驍將們馳騁疆場的英雄形象。《打虎將》等舞蹈則顯示了祖先們同大自然鬥爭的活動,令人振奮和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