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三峽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組織名。

簡介

三峽大學電氣信息學院始建於1978年,學院現有5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3個工學碩士授予點(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 以及相關學科的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在校學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共 3000餘人。學院的辦學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電氣信息領域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套用等領域工作的一專多能套用型、複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院有教師及工程技術人員176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50多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近8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3人、兼職教授2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2人, 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1人 , 三峽大學“151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及學術骨幹17人。學院下設電氣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自動化系、計算機系、電工電子教學基地、水電站仿真實驗室,和三峽大學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峽大學電氣設備檢測試驗中心、電力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仿真與控制研究中心、控制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電子設計與創新實驗室。相關的實驗室有電氣工程實驗室、控制科學與工程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室、信息與通信工程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獲得“ 湖北省先進實驗室”稱號。

發展

學院擁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水電站仿真實驗室等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初步形成了以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為依託,以碩士研究生導師為核心,以研究中心為基地的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培養模式。學院已有在校研究生230多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3人。
近幾年來在相關領域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多篇論文被國內外著名檢索刊物收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廳局級項目2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專利多項。在相關領域承擔橫向科研項目100餘項,年科研經費近300多萬元。多項科研成果投入套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學院與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芬蘭、加拿大、印度等國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從1997年開始,先後選派了10餘名青年教師、優秀本科畢業生到法國多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或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學院還邀請了多位外國學者、專家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為了促進雙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套用能力,學院還聘請了外籍教師到學院任教。
學院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與辦學特色是以深化學分制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其主要內容有制定學分制指導性教學計畫、最佳化教學內容與課程結構體系等。按照“強能力、高素質、重套用”的原則,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相結合、按照“平台加模組”的方式設定課程的結構體系,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構建起適應終身教育及社會發展變化需要的知識、能力結構和基本素質。同時加強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學院進行電氣信息類專業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實驗依附於理論課程以及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模式,建立了由初級到高級共5個平台,獨立設定實驗課程的新實驗教學模式,充分發揮電子設計與創新實驗室的作用,擴大設計型綜合型實驗的比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多次組隊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共獲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湖北省賽區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2項,目前學院已啟動了電氣信息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項目,把專業實驗教學模式由現在的以獲得知識為主教學模式改革為以知識能力協調培養為目的的教學模式。“水電站仿真培訓實驗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獲三峽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三峽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