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聲聞乘
小乘是指其行人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問,修空法,終於聞如來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惑,可證阿羅漢果緣覺乘
中乘是指其行人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破無明,終悟十二因緣之理,可證辟支佛果菩薩乘
大乘是指其行人於無數劫間,修六度行,更於百劫間值三十二福因,可證無上佛果目的
在佛教中,我們時常會提到三乘 聲聞乘(弟子們)、緣覺乘(自覺的人)和菩薩乘。聲聞的目標是使自己從這個苦痛的世界中解脫出來,實現煩惱的熄滅;緣覺是那些通過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質而開悟的人;在菩薩乘中,你要幫助所有的人開悟。途徑和階梯
●伊斯蘭教蘇菲派宗教功修的途徑和階梯。蘇菲派稱宗教功修為“道路”,指精神修煉必經的途徑和方式。蘇菲教團一般將精神修煉的道路分為3階段,即尋道者在導師的指導下,在遵奉教法、履行法定的5項宗教功課的基礎上,再經歷若干特殊的精神修煉階段和狀態,循級而進,使精神升華,最後達到對“真理”、“真知”的認識,與真主合一。中國漢文伊斯蘭譯著中,將蘇菲精神修煉的道路稱為“三乘”、“三程”或“三道”。“三乘”的內容是:(1)教乘,系阿拉伯語“沙里亞”(Shari‘ah)的意譯,亦稱禮乘、教程或常道。即在堅持六大基本信仰的前提下,遵從教法的一切規定,履行法定的念、禮、齋、課、朝五項天命功課和行為規範,命行禁止,行善止惡,作為“入道歸真之門”,達到“勤德敬業”,“修身養性”,“虔信真主”。(2)道乘,系阿拉伯語“托勒蓋”(Tariqah)的意譯,亦稱道程或中道。即在教乘修行的基礎上,尋道者在導師的指引下,由外在的身體力行轉入內心的精神修煉,通過晝夜堅持和躬行拜功、齋戒、靜坐和連禱迪克爾等功修,越過7種障礙,棄絕塵世,清心寡欲,靜虔參悟,苦思冥想,“參天地化育之理,悟真主之大能之德性”,淨化心靈,去認識和接近真主,以達“窮理明心顯性”。(3)真乘,系阿拉伯語“哈給格”(Haqiqah)的意譯,亦稱理乘、真程或至道。即尋道者完滿完成道乘修持的階段,通過明心見性等修煉步驟,達到“欲盡理純,功到大定,道合自然”,“渾然無我,心不納物,唯獨一主”,“克己完真見性”,實現與真主合一。真乘是蘇菲人生的最高目的,也是修煉達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凡穆斯林,能達教乘者,便可以涉世,達道乘者,便能忘世,欲達真乘者,便能出世,成為聖賢之人。“三乘”的內容及各個階段的關係,中國清代伊斯蘭教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中云:“乘,載也。載諸法義,以備求道者次第取法也。初曰禮乘,總載天道人道,一切事功之條例,此勤德敬業者所取法也。進曰道乘,總載人理物理,盡人合天之法程,此窮理盡性者所取法也。終日理乘,又名真乘,總載無我無理,天人一致之微言,此克己完真者所取法也。勤德敬業所以修身也;窮理盡性所以明心也;克己完真所以見性也。身不修。不可以明心;心不明,不可以見性;性不見,不可以合天。性之不可見,己私不蔽也。三乘之法,己私之礪也,三乘之上更有超乘一法,則天人化矣,名跡泯矣,非語言文字可傳,待其人之自會耳矣。”馬注所著《清真指南》謂:“道有三程,常道、中道、至道也。常道如人之身,中道如人之心,至道如人之命。”“舍常道而言中道、至道,猶樹無根,舍至道而言常道,如夜行無燭;舍至道、常道而言中道,如紙花滿瓶;舍中道而務常道以尋至道,如鏡無光。三者相連,若身、心之與命,缺一不可”。馬復初《道行究竟》中說:“禮乘乃聖人示眾之法,道乘乃聖人自任之功,真乘乃聖人獨踐之境。”“凡慕道者,必先習禮乘之學,而遵守其事,行之不怠,由禮乘而進於道乘。進於道乘則加工進修,功成修盡,窮究既通道,由道乘而進於真乘”。伍遵契在《歸真要道》中說:“此道分而三條,合則為一體。其聖教為人之四肢百骸,其聖道為五臟六腑,其至道為性為命,缺一則不成人。其道亦然,必須由淺及深,內外經歷,可為正人。”在伊斯蘭教史上,有些蘇菲學者將三乘之間的關係,比喻為桔柑的“皮、瓤、核”、果樹的“種、莖、果”及“舟、海、珠”(“登舟為渡海、渡海為採珠”)。大多遵法蘇菲教團主張在教乘修持的基礎上,再進行道乘以至真乘的修持,即所謂的“先教後道”,少數非遵法蘇菲教團不完全遵奉教乘修持,注重道乘修持,即所謂的“先道後教”或“道中有教”。
在伊斯蘭教史上,蘇菲派學者對道乘修持提出了數量不等的修持階段和狀態。它是功修者克己、自製、勤修、苦煉的過程及精神修煉所達到的心理狀態。如艾布·納斯爾·沙拉智(?~988)在《蘇菲派的聖光之書》中提出了修持的“七階段”(懺悔、禁慾、斷念、守貧、堅忍、信心和滿足)和“十種狀態”(冥想、近主、愛慕、畏懼、希望、渴望、親密、穩靜、凝視、確信)。中國王岱輿在《正教真詮》中提出宗教功修的“三品十條”。余浩洲在《真功發徽》中綜述了修持方式“三十件”,馬復初在《道行究竟》中提出道乘與真乘當盡的“十事八德”,藍子羲在《天方正學》中也提出與王岱輿略有不同的道乘修持的“三品十條”。
詞語解釋
【名稱】:三乘【拼音:sān chéng【注音】:ㄙㄢ ㄔㄥˊ
詳細解釋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禮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鄭玄 註:“此蓋 殷 制也。”(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雲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