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

《鐘鼓樓》

《鐘鼓樓》這部小說用橘瓣式的結構,通過北京胡同里一家普通市民的婚禮,寫到了幾十個人物,從一天延伸到了幾十年,有著大量的民俗學、社會學的信息,堪稱為一部現代的“北京清明上河圖”。

基本信息

簡介

《鐘鼓樓》《鐘鼓樓》

《鐘鼓樓》是劉心武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並由此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小說截取的是北京鐘鼓樓下一個四合院里九戶居民,在1982年12月12日晨5時到下午5時一天裡的日常生活,卻貫串了三、四十個人物幾十年的遭遇變化,寫出了古老京華的歷史積澱和80年代的現實變革,使我們聽到了改革時代的足音。這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部歷史,構成了北京市民社會生態群落圖。

內容提要

小說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發生在北京鐘鼓樓一帶的故事,展示了極其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在風俗、觀念開始發生巨變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陳說著市井的悲歡、幾代人的命運,穿越歲月煙塵,再看劉心武筆下的動人世相,猶同翻開了城市記憶的鮮活浮世繪……堪稱一部洋溢著濃濃京味的現代《清明上河圖》

在風俗、觀念開始發生巨變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鼓樓在前,紅牆灰瓦;鐘樓在後,灰牆綠瓦。如果不發生意外的災變,他們還將巍然屹立下去,不斷地迎接著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並作為社會歷史和個人命運的見證而永存。《鐘鼓樓》的生命力,隨著時間的侵潤會凸現出來,使人再次憶念起那個充滿了渴望的年代。

空間性和時間性

這部長篇最顯而易見的成功就是它自覺地展示了極其豐富多采的社會生活圖景:從城市到鄉村,從部長、局長到售貨員、家庭婦女,從留學生、文學編輯、京劇演員到廚師、修鞋匠、喇嘛、乞丐,一百年前的神秘傳說,30 年前的市井生活,正在進行的婚宴,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在當代小說作品中大約是絕無僅有的。決定作品這種特徵的是作家獨特的創作心理--自覺的“文化景觀”意識和強烈的歷史感。作家在小說第19 節中說:“一定的生活方式,它所具有的所有細節,便構成一種特定的文化,不僅包括人們的文字著述、藝術創作,而且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乃至社會存在的各個方面”,並宣稱小說旨在描寫“20 世紀80 年代初北京市民社會的特定文化景觀”.作家的歷史感尤其顯然,小說扉頁的題辭就是:“謹將此作呈現:在流逝的時間中,已經和即將產生歷史感的人們”。

文化景觀意識和歷史感在作品中的具體實踐形式,就是對空間性和時間性的注重。空間與時間的交叉構成了小說最內在的結構,這個結構把那些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統一起來。小說有意識地截取生活的橫斷面,以展示文化景觀的豐富多采,因此注重故事發展的“共時性”,把不同場合發生的故事置於同一個時間內來表現:就在薛家操辦婚宴的過程中,張奇林在自己家中接待客人、處理公務,荀師傅正在修鞋,姚向東正在街上徘徊,一群老人正在鐘鼓樓下說古道今,郭杏兒正往荀家趕來,慕櫻在葛尊志那裡討得了珍貴的郵票後去找部長,這樣就讓讀者看到,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不同角落裡人們各自演著不同的人生悲喜劇,從而意識到空間的存在與博大。小說把眾多的人物和事件集中在短短的12 個小時之中,通過場景的不斷轉換呈現出來,這種結構方式正是由自覺的空間意識決定的,同時又是為了強化空間意識。

如果說空間意識構成了這部小說的經線,那么時間意識則構成了它的緯線。

時間意識造成了小說的歷史縱深感。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小說取名“鐘鼓樓”,敘述的故事也主要發生在鐘鼓樓一帶,於是,鐘鼓樓這種古代報時建築就作為一種標誌著時光流逝的意象,給小說提供了一種總體氛圍;其次,小說有意使用卯、辰、巳等古代計時概念,喚醒作為現代人的讀者一種遙遠的記憶,讓讀者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其三,在描繪小說中人物“此時此地”的存在狀態的同時,也將他們的過去敘述出來。如薛師傅的喇嘛歷史,盧勝七的乞丐生涯,詹麗穎1957 年的遭遇,等等。其四,小說開頭敘述的100 多年前發生在貝子府的神秘故事,表面看來與小說主體關係不大,實際上它作為一種參照物,造成了時間的距離,亦即造成了歷史感。從總體上看,作家的時間意識所蘊含的,既有歷史的滄桑之感和深刻的命運感,又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焦灼與急迫感,小說實際是把時間作為人的一種存在方式,結合現實人生與民族命運,從哲學的意義上來思考。所以小說最後一節專講“怎樣認識時間”,把人物的命運和使命放到飛逝的時光中來認識、評價。在這個意義上時間意識既表現為歷史感,又表現為對進步與發展的渴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小說獨特的美學風格:對原始生活形態冷靜、客觀的現實主義描寫與以自覺的歷史文化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哲學思辯的交溶。由於作家力圖描繪“一定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乃至社會存在的各個方面”,因此它對於人物的生存狀態,對於四合院、婚俗乃至酒宴上的菜餚的描寫,都細緻而又真切,充滿生活氣息。與此同時作家又自覺從文化與哲學的高度對人的存在與社會歷史作巨觀把握,於是又有了諸如小說開頭那種富於哲理性的題辭、小說最後一章對於時間的思辯、以及具體描寫中對北京市民生存方式、心理狀態的分析,和對於四合院文化意義的揭示。

評價

這部小說用橘瓣式的結構,通過北京胡同里一家普通市民的婚禮,寫到了幾十個人物,從一天延伸到了幾十年,有著大量的民俗學、社會學的信息,堪稱為一部現代的“北京清明上河圖”。喜歡那種古色古香的意境,喜歡充滿地方特色的作品,這部小說完全滿足了我的口味。我最佩服的,是作者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全書共六章,分別以地支名卯、辰、巳、午、未、申命名,記錄了從晨5時至下午5時共12小時的事情,但文章的筆觸決不停留在這十二小時裡,作者縱橫千里、信手拈來,娓娓的向你講述了中國幾十年的歷史,幾十年的物事變遷,由鐘鼓樓一帶而延伸至整個北京,整箇中國,物是人非,鐘鼓樓風雨不變的屹立著,鑑證的人世間的對與錯,見證著時間的款款而逝…… 作者借薛大娘家二兒子的婚事,向讀者展現了幾十張鮮活的臉孔,形形象象的人盡收於眼底。善良本份卻與不能與兒媳好好相處的薛大娘,內心平靜悠閒的薛永全大爺,時髦活力的馮婉珠,多情善感的張秀藻,鍾情藝術的澹臺智珠,才華橫溢的荀磊,人格低作的盧寶桑,淡泊名利的海西賓,積極向上的路喜純,敢做敢為的慕櫻,心地善良性格不好而招人討厭的詹麗穎……喜歡劉心武的這種敘事方式,你說他的小說,不太覺得他在寫小說,只覺得他就就象在你的耳邊輕輕的說,他與讀者的距離特別的近,讀起來覺得很親切。對於一個人,他基本上也不給他定調,不象我們長期看到的作品,好人很好,壞人很壞,他總是給他筆下的人物留下了一點餘地,讓人感覺那些人仿佛就活在我們身邊。

對於歷史,他也是這樣:要從歷史的發展眼光來看……現實無論留給你多少傷痛,無論世道多么的不公,如果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也是微不足道的,也是可以面對的。 一部作品,寫活了一群群北京的市民,寫活了一個活生生的北京城,這是不容易的。人常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而這本書卻可以說是:讀一卷書,走千里路…… 鼓樓在前,紅牆灰瓦;鐘樓在後,灰牆綠瓦……這是一部我喜歡的小說,是一本獨特的小說,一本蘊含非富的小說,一本值得珍藏的小說。

思想藝術性

“時間流到了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那一天”,“有心人”劉心武在《鐘鼓樓》中帶我們來到了鐘鼓樓附近一條胡同中的四合院,向我們展示了一天中這裡所發生的喜怒哀樂的故事,通過不同人不同心態和不同的言行,反映了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社會生活面貌,被認為是一部《清明上河圖》式的作品。

《班主任》是劉心武傷痕文學的代表作,揭露了“文革”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內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但藝術上失之粗糙。《鐘鼓樓》繼承了傷痕文學的成就,並使之得到了發展。
《鐘鼓樓》中,作者不僅描述了人物的當前,還追溯人物的過往,揭示文革對人物的心理所產生的影響,以解釋人物現在的行為,心理變化成為聯繫人物過往與現在的橋樑。

文革十年浩劫對人們的心理、觀念等精神層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尤其是處於塑造期的青少年,他們的人生觀還沒有完全確立,環境中的各種複雜因素都會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在他們上幼稚園的時候,阿姨教給他們‘打倒叛徒內奸大工賊’的歌謠;在他們國小快畢業的時候,老師又給他們講劉少奇爺爺的豐功偉績……原來社會向他們灌輸‘愛情’和‘金錢’是羞恥的觀念;如今社會上充斥著無處不見的‘愛情’,並且通過對‘萬元戶’的宣傳,使他們懂得了錢越多越光榮的道理。”作者由此提出了他的疑問:“小小的年齡,貧乏的經驗,尚未發育完全的中樞神經系統,承受如此巨大的、頻密的、戲劇性的大轉折,他們會產生一些什麼問題,出現一些什麼心態,導致一些什麼後果?”青少年姚向東便是被作者剖析的一具活例。父母與老師的教育方法粗糙無效,使姚向東這個“後進生”在他們面前漸漸變得虛偽,而將來畢業後的沒著沒落又使他心中不免茫茫然。姚向東上國小的時候,原是很聽話的人,不罵人,不說髒話,但由於社會上庸俗因素的滲入,兒童世界中產生了另一套“不美”的語言,再加上自尊心的匱乏,姚向東這個老師口中的“小流氓”結識了一些小流氓,與朋友交談用一中既粗野又親昵、既蠻橫又義氣的語氣,總是為贏得“哥兒們”的喝彩而做出一些帶有破壞性的事情。這天,他因為換了同學的羽絨登山服穿而惹惱了父親,被趕出家裡,百無聊賴地在街上走著。感到餓了,身上的錢卻不夠,就向路上遇到的同班同學“阿臭”借了一元錢,買了一碗牛肉湯麵吃得飛快,結果牛肉湯把他身上那件羽絨登山服下擺污染了一大片。他想很豪氣地還同學一件新的羽絨登山服,但價錢的昂貴讓他根本買不起。帶著惆悵的心情,他偶然走進了一條胡同,發現一個四合院裡正在進行婚宴,就混進去偷了人家的鈔票和雷達表。但他忐忑不安起來了,連平時說“橫”話的阿臭也不沾他的“包兒”,更使他雙腿發軟,心裡十分矛盾。在姚向東的成長過程中,既有歷史因素的個性的影響,也有教育因素的共性的影響。文革這一特殊的歷史環境造成了他思想觀念上的混亂,青春期的特徵也在他身上得到了體現。他迷茫,他叛逆,他“流氓”,最內在的是,他善良。

書中的人物都有過去,所以作者總是在講述故事當天每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以後,都會補充一段過往經歷,以其所產生的心理變化來解釋行為的動機,既豐富了故事的情節,又增強了故事的合理性。

《鐘鼓樓》對傷痕文學的發展,表現為其中的反思成分。作品中滲透著一種歷史責任感,作者在最後的結尾部分用了很大篇幅來闡述對時間的各種認識,並且把鐘鼓樓作為社會歷史和個人命運的見證:“鐘鼓樓高高地屹立著,不斷迎接著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作者認為,“人類社會的流動變化,從整體角度來說,便構成了歷史;從個體角度來說,便構成了命運。”作者進而發出了質問:“在匆匆流逝的時間裡,已經和即將有多少人,意識到了一種神聖的歷史感和莊重的命運感呢?”作者把這沉重反思的完成寄托在年輕人身上,荀磊和張秀藻由“西安事變”周年紀念日,同時意識到了一種超乎個人生命、情感和事業之上的無形而堅實的東西——歷史,荀磊更清楚地意識到了所謂的使命感,就是在流失的時間中所應奔赴的位置和所應承擔的責任,那是“一種把人類歷史和個人命運交融在一起的神聖感覺”。厚重的鐘鼓樓見證了已成過去的沉痛的歷史,也會見證即將來到的快速前進的未來,年輕一代從過去文革十年、甚至更久遠的歷史中覺醒過來,從迷茫走向清醒,這是對歷史的反思,超越了傷痕文學的成就。

藝術上,《鐘鼓樓》有著獨特的敘事結構,而且京味十足。作者運用蒙特奇的拍攝手法,把鏡頭轉換於一天內的不同場景、不同人物以及人物的過往,順敘一天內眾人的故事,插敘各人的過往經歷,這樣以現在為橫,以過去為縱,縱橫交錯,編織出一幅結構嚴密、情節繁多的經緯網。

濃郁的京味表現為北京口語方言的大量運用和對北京各種文化習俗的介紹。使用當地方言俚語,能夠更準確地表現當地文化習俗和人物風情的特色,口語化的語言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眾多的口語方言中,有的透露了文化風俗的信息,如“全可人”,即全福人,迎親的人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有的體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如“足撮”,即放開胃口吃別人請,“丫挺的”,即私生子,是罵人話,都十分切合盧寶桑的流氓本色;有的增添了幽默的氛圍,如“嗝兒屁”,死的鄙稱,又說成“嗝屁潮涼”,舊時代北京小市民認為人死時先要打一個嗝,再放一個屁,然後七竅流水(潮),最後全身冰涼;有的概括了某一類人物的語言特點,如“蓋”、“蓋了”、“蓋帽”,都是了不起的意思,張揚個性的青少年最喜歡用這一類的詞語;有的是別具風味的俚語別稱,如“佛手”,即扒手,“摳門大仙兒”,形容人吝嗇得出了奇,“老爺兒”,即太陽,“姥姥”,即根本不可能,表示藐視;還有的是某一社會團體的語言,如“雷子”,是小流氓的黑話,指公安局的偵察員。這些口語讓人體會到一種語言的新鮮感,而且對於人物和文化的展現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各種文化習俗也為北京添彩不少。書中不僅介紹了許多特色景物,如“什剎海”、“豆汁”、“地安文化大街”、“老人島”、“荷花市場”等等,還展示了一些文化習俗和常見景觀的變化、不同,如婚俗、敲門、乞丐、飯館、鐘鼓樓等等,更用了整整一節的篇幅來詳細解說四合院的構成和歷史。

然而這些都只是北京文化中的冰山一角,《鐘鼓樓》之所以被認為是一部《清明上河圖》式的作品,最重要的,在於它描繪了形形色色的北京小市民。這裡說的市民是“起碼在三代以上就定居在北京,而且構成了北京‘下層社會’的那些最普通的居民”,這些“芸芸眾生”的存在及其素質,“實在是強有力地影響著北京城的總體社會生態景觀”,所以作者“將鐘鼓樓下那平凡瑣屑卻蘊含更豐富的一面,向讀者加以展現”。《鐘鼓樓》的閃光點就在於其中的人道主義。在作者筆下,有各行各業的人物,有小飯館廚師、京劇演員、普通車工、修鞋師傅、農村姑娘、售貨員、高中生、女大學生、無賴等低收入行業人員,地位收入稍高的有教師、醫務工作者、老編輯、翻譯人員等等,官員幹部的有技術情報站站長、局長,但無論地位收入高低,無論缺點或多或少,作者都體現和肯定了他們的光輝之處,那就是人性。迷途學生姚向東弄髒了同學的衣服後,就想要賠一件新的,而不是不了了之;當他偷了別人的財物後,心裡很矛盾、很痛苦。路喜純雖然出身低下,然而他心地善良,處處為別人著想。詹姨因為性格大大咧咧而處境不太好,但她總是以一股熱情去溫暖別人。就連最討人厭的無賴盧寶桑也在無意中感動了別人。作者著力於對人性美好的發掘,是作品獲茅盾文學獎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歲月悠悠。時間毫不間歇地流逝著。鐘鼓樓默默地俯視著下面的一切,見證著一切,尤其是美好的變化。《鐘鼓樓》是一個進步,社會也在進步。一切事物正朝著美好的方向,曲曲折折,但是在前進。

作者簡介

劉心武劉心武

劉心武(1942~) 當代作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隨父遷居北京。中學時期愛好文學。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後任中學教員15年。1976年後任北京出版社編輯,參與創刊《十月》並任編輯。1979年起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1987年赴美國訪問並在13所大學講學。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

創作上,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 ,開傷痕文學先聲,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獎,並由此取得在文壇上的地位。後又發表《愛情的位置》、《醒來吧,弟弟》、《我愛每一片綠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小說,曾激起強烈反響。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劉心武短篇小說選》,中篇小說《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說集《綠葉與黃金》《大眼貓》《都會詠嘆調》、《立體交叉橋》、《519長鏡頭》,中篇小說集《如意》、《王府井萬花筒》《木變石戒指》《一窗燈火》《藍夜叉》,紀實小說《公共汽車詠嘆調》 ,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風過耳》、《四牌樓》等,還出版有散文集、理論集、兒童文學等作品以及8卷本《劉心武文集》,劉心武對生活感受敏銳,善於作理性的巨觀把握,寫出了不少具有社會思考特點的小說,作風嚴謹,意蘊深厚。

由《鐘鼓樓》、《四牌樓》、 《棲鳳樓》組有心的三“樓系列”構成了一個世紀的北京敘畫卷,“飽蓄著我對北京這座古老城市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那悲欣交集的複雜情愫”。

劉心武的主要作品

劉心武(1942~ ),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曾當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主編。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獎。

茅盾文學獎歷屆獲獎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