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賈島
詩詞正文
誦經千紙得為僧,麈尾持行不拂蠅。古塔月高聞咒水,
新壇日午見燒燈。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
且說近來心裡事,仇讎相對似親朋。
注釋
①麈尾:取領頭鹿的尾做成的拂子。麈者,領頭鹿。
②咒水:以符咒加持淨水,使之產生治病等神效。
④仇讎:仇敵,仇人。
作品賞析
從該詩首聯的“誦經千紙得為僧”,可看出上人的佛學理論造詣深廣博大。“麈尾持行不拂蠅”,從愛護蠅蟲這樣的一個細節反映出上人的行持也是精進高潔。從這兩句可以看出上人是一位解行並進的虔誠修行者,一位高僧的形象也圓滿地展現了出來。
頷聯,則是描寫了兩件上人日常的佛事。上人常在深夜誦咒加持淨水,以之利益有需要的眾生。白天中午,他又在佛前給長明燈加油,以之供養諸佛,為眾生祈福。從這么一個側面,可以看出上人悲心廣大,度生心切。
頸聯,詩人將視覺轉向了寺廟裡的佛像與法器。通過描寫矜羯羅童子與制吒迦童子澆灌芍藥的塑像,來表達對慈悲教義的崇敬。念珠一百零八顆,有一中解釋就是說將世人的一百零八個煩惱降服。
尾聯,詩人將自己近來的心得向上人敘說。因慈悲心增長,詩人已經能將仇讎視為親朋。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從此可看見詩人對佛法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是花了很大的氣力來深入研究佛法,並將其所學、所悟的佛法付諸實踐。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閬)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遂寧市西北)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