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全詩內容: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從迷濛的畫面中得出自己的感受。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注釋譯文

注釋

《尋隱者不遇》《尋隱者不遇》
尋:尋訪。
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者,指的是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裡是指“隱者”的弟子、學生。
言:回答,說。
雲深:指山上的雲霧。
處:行蹤,所在。

釋義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解讀

《尋隱者不遇》《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一個問字,就透露出詩人飽含仰慕之情,滿懷希望而來。而童子的“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滿懷的希望一下子墜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從沸點降至冰點。繼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絲希望:隱者沒有遠去,或許還有見面的可能。可是“雲深不知處”又讓人迷茫:雲海漫漫,深遠飄渺,隱者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一問一答,幾起幾伏,曲折盡情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波瀾。最後,藉助“雲深不知處”的畫面,任讀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從迷濛的畫面中,去體會詩人心中那一絲尋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第一答:“言師採藥去”,從全詩的結構看,從環境氛圍的渲染,進入到行動的白描,從抽象進入到具體。我國古代有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漢武,就是一種典型,乃至秦漢方士盛行,欺詐成風。與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隱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煉。在隱逸生活中,悟道、養生與服藥(保健養生之藥)構成主要的內容。魏晉以還尤其如此。因之,對隱者說來,採藥是一項有重要的活動,其效用或還不僅在於服藥能養生,更在於為採藥而攀峰登嶺,就是極好的體育鍛鍊。於是,對於真正的隱者,善悟道,擅養生,能採藥也就是三位一體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現在鶴髮童顏,往來如天馬行空。童子言師採藥去,正是把隱者這一典型特徵揭示出來,同時添了詩人傷其不遇的惆悵。

第二答,是針對詩人何處採藥的問話而來。這一答很明確肯定,似乎給了詩人若干追尋的期待,不過緊接著第三答一轉,好像是猜到了詩人的這種期待,最後給了一個沒有結果的回答:“雲深不知處。”這時,山巒之高峻,雲霞之深杳,隱者之神逸,驀然躍進讀者的想像中。

圍繞這幾句答話,實際有兩種表現結構在交織演進。一是隱者的行為表現結構,它由虛而實(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實而虛(雲深不知處),虛虛實實,宛若雲中游龍,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撲朔迷離,恍惚迷離之感,充分呈現了隱者的風神。一是詩人自己的感情表現結構,它由惆悵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轉而更深一層的惆悵,流露出終不可及的慨喟。詩人本來是僧,後還俗,但仕途並不得意,因此始終傾羨高潔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實際不獨是詩人對隱者的描繪,也正是詩人自己所追求嚮往的人生境界。

名家點評

蔣一葵《唐詩選匯解》:“首句問,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
李鍈《詩法易簡錄》:“一句問,三句答,寫出隱者高致。”
王文濡《唐詩評註讀本》:“此詩一答,四句開合變化,令人莫測。”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作品鑑賞

《尋隱者不遇》《尋隱者不遇》

全詩只有二十字,又是情抒詩,卻有環境,有人物,有情節,內容極豐富,其奧秘在於獨出必裁地運用了問答體。不是一問一答,而是藏問於答,幾問幾答。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我”來到“松下”問“童子”,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交待清楚。“隱者”外出而問其“童子”,省掉問話而寫出“童子”的答語:“師採藥去。”那么問話必然是:“你的師父乾什麼去了?”“我”專程來“尋隱者”,“隱者”“採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他上哪兒採藥去了?”這一問詩人也沒有明寫,而是從“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來的。聽到這一答,不難想見“我”轉憂為喜的神態。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來嗎?因而迫不及待地問:“他在哪一處?”不料童子卻作了這樣的問答:“雲深不知處。”問話也沒有明寫,可是如果沒有那樣的問,又怎能會有這樣的答呢?

詩人巧妙地以答見問,收到了言外見意的藝術效果。“我”的問話固然見於言外,“我”與“童子”往復問答的動作、情態及其內心活動也見於言外。比方說,你讀到“雲深不知處”的時侯,只要設身處地,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圖畫:“童子”一邊說,一邊遙指;“我”跟著“童子”遙指的方向望去,東邊是白雲,西邊也是白雲;蒼巒翠嶺,時露林梢,時而又淹沒於茫茫雲海。那么,“隱者”究竟何處“採藥”呢?

四句詩,通過問答的形式寫出了“我”、“童子”、“隱者”三個人物及其相互關係,又通過環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隱者”隱於“此山中”,則“尋隱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一般都熱衷於“爭利於市,爭名於朝”,“我”當然是個知識分子,卻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來“尋隱者”,究竟為了什麼?當他佇立“松下”四望滿山白雲,無法尋見“隱者”之時,又是什麼心情?這一切,都耐人尋味,引人遐想。(摘自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詩精選》)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裡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採藥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尋隱者不遇》詩意
。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詩的抒情要憑藉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松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