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與興趣》

《認識與興趣》

《認識與興趣》是哈貝馬斯專門論述認識論問題的一本重要哲學專著。作者首先運用社會理論,想通過科學的自我反思來獲取對社會理論的認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認識與興趣》認識與興趣

《認識與興趣》本書是哈貝馬斯專門論述認識論問題的一本重要哲學專著。全書一氣呵成,渾然一體,作者在書中抓住了認識論問題,從思想史的角度,對認識論進行了歷史的考察。

分析認識與興趣之間的聯繫應該支持的論斷是:徹底的認識批判只有作為社會理論才是可能的。馬克思的社會理論中包含著這種思想,作者從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中摘錄不出這種思想。但產生了一種結果:作者似乎只能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首先運用社會理論;他想通過科學的自我反思來獲取對社會理論的認識。

作者簡介

哈貝馬斯哈貝馬斯

哈貝馬斯(JuergenHabermas)生於1929年,曾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德國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歷史學、經濟學等,並以論文《論謝林思想中的矛盾》獲哲學博士學位;1961年以《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已有中譯本)一書獲得教授資格。1961-1964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964-1967任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社會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1971-1983任德國馬格斯。布朗克研究院科技世界生活條件研究所(Max-PlanckInstutzurErforschungderLebensbedingungenderwissenschaftlich-techneschenWelt)所長1983-1994任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社會學教授,1994年退休。

退休後仍然從事研究、著述和學術政治活動。90年代,他同弟子以及現任德國外長、當時的黑森州環境部長菲舍爾一起組織政治俱樂部,定期舉行政治沙龍,從政治哲學的角度討論內政外交問題,對現政府外交政策發生了直接影響。有人認為,德國提出的歐盟改革的一攬子計畫的建議就同哈貝馬斯的話語政治模式有內在的聯繫。1998年德國大選中,哈貝馬斯在關鍵深刻為社會民主黨大造輿論,提供理論支持。哈貝馬斯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論社會學家,哲學家,在德國、歐洲、北美哲學社會學有著廣泛的影響,是已經載入各國哲學教科書和社會學理論教科書的重要思想家。他是一為多產作家,幾乎每一兩年就有重要著作問世。90年代有人曾說過,哈貝馬斯的每一本著作的出版都是哲學界的一件大事。

本書前言

致中國讀者

出版社和我尊敬的譯者要我為《認識與興趣》一書中文版寫幾句話,使我為難。我在這本書中闡述的思想,是在幾乎三十年前寫下的。這本書的第一版恰恰是在二十五年前。在此期間共印了十四版。一個作者只能像一位觀察者那樣,從這一歷史間隔中來回顧自己的著作。當黑格爾在其晚年,在同樣是二十五年之後,為《精神現象學》的再版作準備時,想必他也懷著這種類似的情感。對此,他寫道:“涉及到撰寫時的年代,我不改動早先具有獨特性的著作。”

拙著當然不能同這一世紀之作相類比。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精神現象學》卻構成了【我這部論著的】一個基準點。因為當時,“實證主義論戰”在德國剛結束不久,我把黑格爾的“反思經驗”當作用唯物主義進行科學批判的典範。總之,【黑格爾的】這個【反思經驗】模式,激勵我去進行重新構建實證主義的科學理解的史前史的嘗試,以致於能夠在這條道路上對自己尚不明確的假想展開反思,進而形成社會批判理論的恰如其分的自我理解。這裡涉及到給以批判為手段的社會學奠定基礎和進行認識論的辯護的問題。儘管我在這方面不再像當年那樣堅信認識論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以及從那時以來沒有再談論社會科學的邏輯問題,我仍堅持我在《認識與興趣》一書中,特別是在以學習的態度同皮爾士、狄爾泰和弗洛伊德的著作的辯論中所獲取的認識。我後來撰寫的《交往活動的理論》,就是從這些用交往理論對實證主義、解釋學和心理分析所作的思考中產生的。

《認識與興趣》這本書的優點是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現在,這本書用中文同具有完全不同經驗背景的廣大讀者見面,對我來說是一種特殊滿足。我要感謝我的同事郭先生為翻譯這本書所付出的辛勞。

  尤爾根・哈貝馬斯
1993年11月23日於法蘭克福/美茵河畔

圖書目錄

致中國讀者/哈貝馬斯譯者前言
導言
第一章認識批判的危機
第一節黑格爾的康德批判:認識論的極端化或揚棄
第二節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的批判:通過社會勞動的綜合
第三節作為社會理論的認識論觀念
第二章實證主義、實用主義、歷史主義
第四節孔德和馬赫:舊實證主義的意圖
第五節查理・山德爾斯・皮爾士的研究的邏輯:從語言邏輯上加以更新的普通實在論的困境
第六節自然科學的自我反思:實用主義的思想批判
第七節狄爾泰的表達【對異己者的】理解的理論:自我同一性和語言交往
第八節精神科學的自我反思:歷史主義的思想批判
第三章批判是認識與興趣的統一
第九節理性與興趣:回顧康德和費希特
第十節作為科學的自我反思: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思想批判
第十一節元心理學的唯科學的自我誤解。論一般解釋的邏輯
第十二節心理分析與社會理論――尼采對認識興趣的歸納
後記(1973)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文章節選

批判是認識與興趣的統一

首先由舊實證主義開始的、把認識論歸結為知識學【的做法】,由於受到以皮爾士和狄爾泰為典型代表人物的抵制而中斷。當然,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的自我反思只是中斷了,但並沒有阻止住實證主義的勝利進軍。因此,人們所揭示的指導認識的興趣隨即也遭到了心理學主義的誤解,受到了心理學主義的批判(die sychologismuskritik),現代實證主義(der neuere Positivismus)就是在這種心理學主義批判的基礎上,以邏輯經驗主義的形式建立起來的,並且時至今日仍然決定著科學的唯科學論的自我理解。
重新研究康德的,特別是費希特的理性興趣的概念(Begriff des Vemunftinteresses),可以澄清從方法論上發現的認識與興趣的聯繫,可以避免對它作錯誤的解釋。然而,僅僅以歷史上的反思哲學為出發點,還不能使自我反思的維度(die Dimension)本身恢復原貌。所以,應該用、心理分析的例子來證明,自我反思的維度是在實證主義的基礎上重新起步的:弗洛伊德為受到破壞的和偏離了方向的【自我反思的】形成過程提出了一個解釋框架。他認為,受到破壞和偏離了方向的自我反思的形成過程可以通過對自我反思的醫治使其轉入正軌。可是,他恰恰沒有把他的理論理解為系統上普遍化的自我反思,而是理解為嚴格的經驗科學。弗洛伊德認為有一種東西,它既能把心理分析同經驗分析的科學分開,又能把心理分析同僅僅採用解釋學方法的科學分開。但是,弗洛伊德並沒有從方法論上把這種東西上升為意識,而是把它歸之於分析技術的特性。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論雖然博大(實證主義的科學邏輯自那時起就企圖消化這一理論;行為主義的研究也試圖將其納人自身,但均屬枉費心機),但它的玄奧的自我反思令人發怒,令人費解。尼采是那個時代少數幾個把方法論研究的深遠思想同在自我反思的維度內加速研究的能力相聯繫的一位。然而,恰恰是尼采這位反啟蒙運動的辯證法家,卻竭力用自我反思的形式否認反思自身的力量,從而讓心理學主義去支配他所深刻認識到的指導認識的興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