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般若經》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本處所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可謂言簡而義豐,詞寡而旨深。古來認為讀此經可以了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
玄奘譯本
觀自在 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 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 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 娑婆訶。右圖為梵文學者錢文忠手抄梵文《心經》以求積功德。註解
[注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此處的"般若",為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為" 智慧"。但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眾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它能產生一切善法。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才會有能見和能聞。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 人們說,凡夫的"智慧",在 佛家看來,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的"分別慧"。
[注二]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三藏法師玄奘,所謂"三藏",即指 經藏、 律藏、 論藏三者。經與律記錄了 釋迦牟尼所說的大法,經為佛教真理的顯示,律為佛教的禁則及規矩,而論藏是佛和弟子們講論其教義的記錄,三藏的內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學。"三藏法師",意謂其通曉三藏教法,自己修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實在受用,所以堪為人師。玄奘為 唐代僧人,俗姓陳禕, 河南洛陽偃師人,幼年家貧,十三歲出家,十五歲已因聰慧而聞名,二十一歲受具足戒,此前已經博通經論。唐太宗貞觀三年(629)長安因發生饑荒,朝廷許百姓出城就食,他就趁機潛往西域,傳說到罽賓國是道路更為險惡,虎豹橫行,他只得在一洞內打坐,天快亮時,見一老僧, 頭面瘡痍,身被膿血,盤腳靜坐。玄奘上前施禮求問,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經一卷,說一旦朗誦則山川平易,虎豹不能為害,鬼魅不能作祟,於是玄奘繼續往西前行,最終到達中 印度的摩揭陀國王舍城,在當時東方最負勝名的那爛陀寺廣學佛教經論,成為了中外稱譽的"大乘天"。玄奘回國時,帶回了大小乘經律論共500多帙,600餘部。其中便有這部《心經》。他晚年主要住持長安宏福寺,主要從事譯經。65歲時寂化,葬於白鹿原。若無玄奘 法師,作為末世眾生的我們,如何能夠沫浴佛祖的 法恩呢?!
[注三]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觀"作"觀照"、"審視"、"審察"等解。此處並非指用眼作觀察,而是以心去"審視",以心去調動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講;"在",即"存在"。"菩薩"是 bodhisattva的音譯。意為"覺有情"、"道眾生",漢譯又作"開士"、"大"、"覺士"等。有自覺覺他,導引眾生開悟的意義。據大乘佛教,菩薩可以有在家與出家兩種。菩薩有兩種身,一為生死肉身,一為 法性生身。三賢位之菩薩,若未證法性,仍有惑業,受三界生死 分段身者為 前者;證得無生法忍性,舍離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薩又有的稱為"菩薩摩訶薩",直譯為"大覺有情"、"大眾生"。"摩訶",意為"大";"薩"為"薩埵"的略音。"薩埵",意為"有情"或 "眾生"。摩訶薩指有大心,能救度極多眾生,使之得度脫生死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合起來說,就是能觀照自心,不為世間或出世間的 萬物所動,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憫人,以大覺有情為己任,自己已經得到解脫無礙,並能使他人也得解脫無礙自在。觀自在菩薩,又稱作"觀世音菩薩",梵文則為 Avalokiteshvara。
注[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此處作"功行"解;"深",則釋為有極深的修行 功夫,已達到甚深 境界。說到這種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淺而深地達到的;先是初發心,行觀照審察,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掃除妄念,專住佛境,眼只見 佛色;耳只聞佛聲;身只對佛境,這樣才能發見真心。但這也只是淺近功夫,進一步則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後,又能在無意中作意念守持,不為外界所牽動。知道所謂心想,無非是妄想攀緣 影子。無論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從其本性來說,它們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無,又非有非無。若能到此,可以說已經達到空境了,但猶未達到"空心";再進一步掃除妄情,觀照現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無非自心所現,浮光掠影,也如鏡中像,如 水中月,一切聲響,如風之過樹,一切境界,如雲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實的。不僅外面的世界如此,內心的妄情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切愛恨種子、習氣煩惱也都是幻化不實的。於是起先要用意念來克服的心,現在就是不用心意守護也達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兩忘,便升入了一個新的 階次。更進一步,連此境界也可以拋棄,便可以達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經揚棄,這樣的功夫達到純熟而轉深,再勇猛精進,便可以最終使一切人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達於涅盤彼岸。"處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也即是得到妙觀察智和無想慧的時候。
照注五]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照",光明所到,照耀;"五蘊",梵文 Pancaskandha的意譯,也稱為"五眾"、" 五陰",實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蘊"的意思是指" 蘊集"、"積聚"。"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對於人的感覺來說,形質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風等四大,一切有堅濕暖動性質的東西。人的身體稱為"色身"。"受"作為"領納"義解。即領納感受種種境界;"想"是思想,由六根感觸種種境界,心中思想種種相貌形狀,這叫"想蘊";"行",即行為;"識",指對所感覺的對象分別所起的認識作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因修習了般若法門,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於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因則能夠洞見一切 諸法均為不實在,均為虛假。懂得了眾生的五蘊對於菩薩的 真心是有掩蓋障蔽而使其昏昧的 功能的。"
[注六]度一切苦厄
苦厄,逼惱身心的苦惱災厄。苦厄起於生死。生死因結聚五蘊而有,因之不能返觀五蘊的虛假不真。由於認識有如是的錯亂,難免受到痛苦煩惱。痛苦煩惱不得清醒的認識,不免要起惑造業,結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因而輪迴生死,現世執有五蘊,未來招致生死苦厄。如果能夠了達,連五蘊都是虛假幻化的妄想,掃除一切魔緣,自然心中清淨,生出智慧,也就可以度脫一切苦厄。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達到的境界。
[注七]舍利子
舍利子,即舍利弗,梵語Shariputra(舍利弗怛羅)的音譯略稱。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稱為"智慧第一"。此處稱呼他的名字,因般若法門是大乘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徵,故佛在此稱呼他,意在告示:般若波羅蜜多法門,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注八]色不異空
色不異空,"色"即形色,色身等。也可以說就是前面說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質礙的東西,簡言之,一切物質形態。"空"指虛空,真空。"空"的意思並不是說沒有色就是空,或者說"色滅為空",不能說除掉了世間一切事物就可以達到空,因為"空"並不是空無所有,不是虛無。"空"是實相,實然之相,實然本體。空是絕對的相待性。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是它的依止。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具有相待性,從這個意義上說,無不依止於相待性,離卻相待,也就是離卻了"空",事物就會墮入虛無,墮入真正的無根無據無著落。正是從此意義上,才說"空即是色",意思是:空與色本來就是不可以分析為二的。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體就是空,本來就含有相對性。不僅如此,世間的什麼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緣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依賴性而言,本來就是假,就是幻。而只是因為凡夫迷昧真性,以假為實,執色身為我所有,於是起惑造業,違背真心,貪戀物質利養,以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壞,殊不知人生猶如風中的燭,猶如深秋枯樹上的一片葉,不定何時就會熄滅,何時就會飄落,哪裡能夠自恃呢?我們由四大所成的身體,不過是假緣暫住,給人一種虛幻的實在性而已。究其實,物質之色先天性地包含著不穩定,包含著"短命",所以說"色即是空"。此句既是佛祖廣釋般若法真諦的開端,更是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的要義。
空不異色,真空與形色並沒有什麼 區別。為什麼這樣說呢?以色執著為實有的,固然不應該;而將空執著為虛無的,同樣也背離了釋迦牟尼的 教導。要知道,那怕凡夫的五蘊之身,也是業力所成,也是由於過去世的業力習氣薰染才凝集而成。從因緣的角度,它不是無端呈現的,人生的內在依據便是佛所教誨的緣生之法院,世間一切事物無不處於前後無際的因果 系列當中。一切色質均是因緣湊合而成。這因緣湊合就是相待性,就是空性,因此才說空不異色。空不異色是要強調世間因果的 實在性,是想說因緣果報的真實不虛,是要說 人類社會中的倫理道德所賴以成立的基礎,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論來取消的。
[注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即是空,此處菩薩又反覆再說了達色性是空,真空即是色的 道理。空性並不是 兀突突的空,它是要落實在色的相對性中間的。色也並不是毫無依據的荒謬的世間事物,它們自身就包含了作為世界本質的真性,也即是空性。沒有空,也就沒有安立色的 去處。諸佛菩薩,在時說空,有時說色說有,這是因為在一切諸法當中,色與空是相互通達的圓融而同一的。就空性至極言,世間無一色不空;就空性也要發用 流行言,無有一色不顯 真性。空與色是兩極,但又是包含著對方的 兩極。世間無一物不空,世間也無一物不有。修佛的人,關鍵是不要執迷於任何一工側面,不要偏於任何一極,既不執於 空相,也不執於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識亦步亦趨復如是"的進一步推論。五蘊當中,色蘊為首,色蘊如果能夠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而因緣有的立場上,則其它的四者,即"受"、"想"、"行"、"識"也就不難理解其一方面因緣而有,因空性而生;另一方面,也就因緣而無,也就是因緣相待而不可依恃,從而歸為空的道理。總而言之,一切形色之有,無不是假,因為它們要依緣才能存在;又無不是真,因為它們無不包含著那絕對的相待性,無不包含著空性。所以我們才有充分的理由說"色即是空"。華藏是虛空的 華藏。
[注十一]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諸法",指世間一切法,亦即 天地間的一切事事物物。此處指五蘊諸法,即因五蘊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空相",指"真空實相"。人的真心本來是常住不動的,只因五蘊集聚心中生出私慾遮蔽真性,才會有種種 執著,才會妄執外境為有,才會視所見、所聞、所嗅、所觸為真,才會以五蘊為實有。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劍斷除諸多迷惑,只有在緣起性空的立場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滅",五蘊真空,便無法可生,若法不生,自無可滅。一旦明了般若妙法,無妄想心,就不會有生有滅,也就無需乎求離苦,也就沒有度脫苦厄一說了。"不垢不淨",污垢與清淨本來是兩相對立而存在的。凡夫未破煩惱,未除 貪嗔,生出了我執與法執的偏見,這就是垢穢;二乘修習者已斷煩惱,無離貪嗔,能證人空,名為清淨;凡夫染於有漏的惡緣,名為垢;聖人熏修無漏的善緣,名為淨。然而他們的垢淨只有其名,究其本體言,根本無所謂垢與淨,所存在的只是空而已。空是既不可謂淨,也不可謂垢的。凡夫若一念頭不覺,生出妄心便是垢;聖人了達空性實相,不受拘於五蘊,不受諸法色相影響,則是淨。從諸法的本然之相上說,垢也沒有,淨也沒有,這叫"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世人的本來心量,如 大海一樣寬廣博大,含容萬物,蘊育萬機。但只有 聖人才能把本來的心顯示出來,不為事事物物所遮掩。從極的角度看,本有的心量並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顯,所以說心量不會因為覺悟而增另加一分,也不會因為迷妄而減去一分。凡夫似乎心量狹小,但那只是因為五蘊蔽障,六塵牽纏束縛,不能修行觀照,所以才會有真心隱沒不顯。無論凡夫,無論聖人,佛性本有,真心俱在,人為地增一分或減一分都是不可能的。生滅垢淨增減,都是從生的情見妄分別所致,這也就是苦厄,所以佛在此教誡,只有了達心性本來是空,一切善惡凡聖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其體性原本寂然,沒有任何分別想量的必要。
[注十二]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真空實相中的五蘊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虛妄而生,不可以用 生滅垢淨的心去追求。徹底了悟真空實相的聖人,連因緣本身也視為空,其中自然沒有掛礙之色法,沒有受想行識諸蘊的心法。只有勘破般若甚深法,才能無幽不洞,無暗不除。佛祖告誡說,修般若慧的人要時時觀照,不可迷於色心二者。從根本的究極的角度來看,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是相對,是依賴,它並非磐石不可動搖,所以才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色心二法都因為空性而喪失一切實在。
[注十三]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 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稱"六根",梵文為Sadindriya。也稱為"六情",為"十二處"的"內六處","十八界"的"六根界"。"六根"能夠攝取相應的"六境",即色、聲、香、味、觸、法;生長出相應的"六識",亦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有著向外的取著傾向,眾生由於外務,所以易於不知所歸,因而真性蒙蔽,起惑造業,喪失本有 佛性。
色、聲、香、味、觸、法六者,稱為"六境",它們是六根作用時不可少的境界,即眼能視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有所觸,意有所思所念。總之,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認知的 對象。"六境"有引誘眾生心思向外的可能,即說它們易於蒙蔽眾生本有的真心,由於有污染性,所以又稱為"六塵",因而"六境"又叫"六塵"。"六根"與"六塵"的相互作用使眾生生出了種種虛妄分別心,造作種種業因,感受種種果報。
佛告舍利弗說,六根六塵都是由真空實相上幻化出來的虛妄法,本來並非實有,如果能夠了解引理,雖有六根對待諸塵,但仍可以不受諸塵所染。最終能夠做到眼見色塵而平等一如,由不起分別而視天界地獄相等;耳聞聲塵而不作分別,無論他人是毀是譽,終歸不起欣喜心、沮喪心;鼻聞香塵而不作分別,能使廁室化作香殿;舌嘗味塵而不揀擇甘苦;身感觸塵而無意於澀滑軟硬,以至能夠令刀箭化為天華;意觸法塵,而不隨逐諸法,由不隨虛假打轉,心中自定,陶冶涵養,終歸顯出真心本性。
[注十四]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此處所說無非是"十八界",即"六根"、"六識"、"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認識為 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和事物所作的分類。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其中的六根有認識功能;六塵作為認識對象;六識則為隨生的 感受與觀念。總說起來,此十八界依次為:眼界、 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這裡的"乃至"是舉十八界的首尾,將中間的各界省去了。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煩惱的原因。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因為這根境識三種 作用變化,而互成因果,展轉無窮。只有修得甚深般若 妙法,慧眼時刻觀照,才能證到真空妙境,由是擺脫一切 根塵識界,瞭然本來是空。
[注十五]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明",指痴暗的意思。為十二因緣中的一支。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生"。是佛教"三世輪迴"中的基本理論。這十二支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稱"十二支"。據 《俱舍論》卷九說,十二支的關係是:
1.無明緣行,"謂諸愚夫於緣生法不知唯行"。由於不懂得佛教緣生法,所以起惑造業。
2.行緣識,"由引業力,識相續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為,作為引導力量,使識憑附中有,而向與其相應的投生處轉生。
3.識緣名色,"於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諸"趣",善惡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結生"一剎那之"有身",謂此"有身"於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發育。
4.名色緣六入,"如是名色漸至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為六處。"即胎兒由心身之混沌狀態發育至有認識器官的分工。
5.六入緣識,"次與境合便有識生,三和故有順樂等觸。"六入,或六處與外境相合而 生識,稱為三和,觸覺由此發生,此相當於幼兒的階段。
6.觸緣受,"依此便生樂等之受。"由有 觸覺便生苦樂及不苦不樂等受,此相當於所謂 童年階段。
7.受緣愛,"從此三受,引受三受。"由有感受,引生貪愛。三愛,指對世俗世界的執愛,這相當於所謂青年階段。
8.愛緣取,"從欣受愛,起欲等取。"由有貪愛,便生出狂熱的對世俗種種享受的追求,此相當於 成年階段。
9.取緣有,"由取為緣,積聚種種招後有業,說名為有。"由貪愛執取等思想行為,必然招致後世果報,就此能招後世果報言,這些思想 行為總稱為"有"。
10.有緣生,"有為緣故,識相續流,趣未來生。"由"有"產生後世之果報的思想行為,必然導致"來世"之再生。
11.生緣老死,"以生為緣,便有老死。"此下二支為一個總的因果循環 鏈條,每兩支間順序成為一對因果關係,而配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又可以概括為兩重因果:由無明、行兩支作為過去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則成為現在果;由愛、取、有三支作為現在因,行、老死則為未來果。此稱 三世兩重因果。佛教認為,任一有情生命個體,在未來得到解脫之前,均依此因果鏈條的力量在三世和六趣中間流轉,永無終時;而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不平等 現狀,也都可以從這一因果系列得到 根源性的說明。
總之,十二因緣中的各個環節,是互為因果的,人類之所以陷於 悲劇,人類的痛苦所以沒有終了之時,都由於它的桎梏。緣覺羅漢悟得生死轉回的苦趣能夠逆觀老死苦的境界以生為因,生以有為因,有以取為因,取以愛為因,愛以受為因,受以觸為因,觸以六處為因,六處以名色為因,名色以識為因,識以行為因,行以無明為因,而無明以真空妙性為體,本來是虛妄。若能返妄歸真,返本還滅,便無明滅,由無明滅,便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都隨之而滅。這是緣覺羅漢修行觀照的境界,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