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上個世紀的60年代,在遙遠的阿拉斯加州,這塊堪稱神奇的土地上,外星人“襲擾”人類的事件常常發生。到了1972年,UFO目擊事件更是甚囂塵上。而在一個名叫諾姆的小城裡,警方時常會接到有人員離奇失蹤的案件,然而,無論怎樣深入調查,甚至FBI的介入也無法查出事實的真相。時間久了,官方只好拿人員外出務工的說法聊以自慰、安撫百姓。
直到2000年的秋天,一個名叫阿比蓋爾·泰勒(米拉·喬沃維奇飾)的女教授出現在了諾姆小城,並開始四處訪問曾遭遇離奇事件的當事人,收集了大量的各類音像資料。隨著小城內人們對那段記憶的逐漸開啟,以及對各種證據資料的整理,擺在阿比蓋爾·泰勒教授面前的外星人襲擾人類的種種事件,完全可以被歸結為所謂的“第四類接觸”,而在這之後已然有更加懾人心魄的秘密……
幕後花絮
據製片方環球電影公司表示:該片素材取自真實事件。一位名叫阿比蓋爾·泰勒的女教授在當年於阿拉斯加諾姆城進行的人類學試驗為影片的製作提供了全部的資料。然而,在諾姆城當地的檔案館裡卻並沒有找到當年泰勒教授留下的資料,當地的居民和醫生甚至都不曾記起來過一名叫泰勒的女教授這樣一個人的存在。並且諾姆城的警方也表示從來沒有給這個人發過採訪許可證。而影片中大量穿插的泰勒教授當年的影像資料,據說則保存在環球影業的片庫當中。事件的真實與否,或者說是製片方的叫賣噱頭,一時間亦無法考證。
但就影片本身,“第四類接觸”的概念著實可能成為無數科幻迷及影迷們渴望的對象。想必科幻類型片大師斯蒂文·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早已被人們奉為經典。史匹柏正是根據著名學者J.艾倫·海尼克提出的人類與外星人接觸的“三類理論”而拍成的。而本片的“第四類接觸”則將海尼克的理論做了延伸,將所謂的“泰勒試驗”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來。的確,自從有了UFO目擊事件以來,人們對外星人造訪地球甚至與人類親密接觸的事件興趣有加。而相對於以往的此類科幻電影作品,如《ET》、《第三類接觸》甚至最新的《第五區》等片不同,該片以更加貼近現實的手法強調了外星人襲擾人類的恐怖程度,讓觀者在種種看上去“極為真實”的影像資料中感受來自地球外生命的可怕。
詳細劇情
阿拉斯加,極北之地。在冰原覆蓋的蒼茫大地中,有一個名叫諾姆的小鎮。小鎮雖不大,卻被雲山霧罩的山脈河川環繞,顯得溫馨精緻,人情味十足。不過,或許是因為地域的偏僻,或許是因為自然條件的惡劣,40多年裡,小鎮上離奇的人口失蹤案件的發生率總是居高不下。
為什麼阿拉斯加這么大塊地盤,唯獨這個地方每年失蹤人數相當可觀?這個疑問本值得當局重視,可像對待所有鳥不生蛋的地方一樣,除了聯邦調查局出於義務偶爾來錄個筆錄,大多數人只是把人口失蹤歸結於意外、酗酒或者自殺,熟視無睹以至於不了了之。 時光荏苒,千禧年很快來到。那時已入十月,天氣開始轉涼。
新近喪夫的心理醫生阿比蓋爾·泰勒(米拉·喬沃維奇)在對幾位驚恐的病人進行心理輔導時,發現了令人驚異的不同尋常之處。無論病人體徵如何,無論狀況怎樣,無論年齡性別背景出身,他們卻一致提到了一隻詭異的白色貓頭鷹。他們說,貓頭鷹體型巨大,總從窗外緊盯著自己,而且一定會在午夜3點33分準時驚醒他們。至於之後發生了什麼,病人們全無記憶。而在通過催眠術進行記憶回放時,他們無一例外表現出了驚嚇暴力的反應。 白色貓頭鷹到底是什麼玩意?心思細膩的阿比蓋爾,開始懷疑其中另有內情。她不斷蒐集相似的案例,執意要查清事實一探究竟。多起神秘消失事件之後,到底是誰在作怪?抽絲剝繭,種種可怕的跡象,讓她不得不正視外星人造訪地球這種看似虛無縹緲的理論很可能真有其事。可為什麼外星智慧型生物會選中阿拉斯加這個幾乎渺無人煙的區域?可怕的真相即將大白於世……
看點
若干年前,由杜魯門總統下令,美國空軍部為調查不明飛行物(UFO)成立了機密研究計畫,史稱藍皮書計畫。為此計畫鞍前馬後效力的,皆是天文學與幽浮學研究上的翹楚,其中海內克博士便是其一。在擔任藍皮書計畫顧問長達二十餘年後,1972年,他推出了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人類與外星人的接觸第一次有了分類雛形。
此分類除了在學術界一領風騷,更讓當時還年輕的史匹柏大導心潮澎湃,充滿善意和諧的《第三類接觸》一夜之間將海內克博士的理論澤被於世。 可科學客觀的態度,顯然不適合偏好眼球效應的娛樂行當。不論是目擊不明飛行物體的第一類接觸,還是受不明飛行物體影響產生相關物理反應的第二類接觸,又或者是直接與外星高級生命體溝通的第三類接觸,從刺激吸引的角度,都比不上後人補充的第四類接觸——被外星生物劫持。
按照地球人的邏輯,一夥子外星異形跋涉千里來到咱家裡,總不可能只參觀參觀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事吧?以此論證,它們不是老天開恩找來的救世主,就鐵定是掀波造浪的大惡人!很顯然,本片既然掛上了驚悚的旗號,講的必然是後者。 這年頭,啥都講究個裝神弄鬼真實改編。根據製片商環球公司煞有其事的宣傳手冊,本片也不例外。它宣稱:電影中發生的一切,全有真實案件作證,就連其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毫無弄虛作假的成分。細細思量,製片商還真夠老奸巨猾!儘管阿拉斯加證件管理局官員經過調查認定案件純屬放屁,儘管阿拉斯加心理研究所負責人也作證說查無此人,可這不講的就是“外星人劫持”么?難道神通廣大的外星生物還不能略施小計就抹除相關人物的痕跡?至於它到底是真忽悠還是確是未解之謎,只要觀眾肯買單進場,誰又會在意?
一句話評論
《第四類》是一部能讓你老老實實坐在電影院目不轉睛地看完的恐怖片。影片在懸疑設定、氣氛渲染上堪稱恐怖片的翹楚。
--cinemablend.com
從影片的精彩程度看,你絕對不會想到這是一個新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他在影片裡展示出來的自信和剪輯功底,絕對能讓你大呼過癮。
--bloody-disgusting.com
參考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做“參考效應”(Referencing Effect),它討論的是一種影響人們價值判斷的最基本機制。人們對於事物的判斷,往往並沒有絕對的標準,這也就是說,如果對象是一個唯一存在的時候,你很難確定它的價值,必須依賴於一定的參考標準,作為你的判斷依據,就好像在物理學裡,動與靜都是相對的,這取決於你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參照物。
在心理學範疇里也是一樣,芝加哥大學奚愷元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冰淇淋的有趣實驗。他讓兩組消費者來選擇購買兩種不同分量的冰淇淋。一杯冰淇淋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裡面,看起來滿滿的,幾乎快要溢出來;另外一杯冰淇淋是8盎司,但是裝在10盎司的杯子裡,所以看起來冰淇淋裝得不滿,杯子還空著一大截。這兩杯冰淇淋都標價2美元,但人們卻都情願選擇前一種實際上份量少的冰淇淋。
這說明什麼呢?在杯子的參考下,同樣的冰淇淋附加了“多少”的概念,甚至是原本客觀決定了“多少”的冰淇淋,其在人們眼中的客觀“多少”卻被參照物扭曲成了主觀多少,原本分量少的冰淇淋,也看起來容滿而溢。
《第四類接觸》就是這樣一種影片,在當下偽紀錄片類型風氣雲涌、就快自成一派的時候,要嚇唬住人,單憑從哪挖來撿來的錄像帶肯定是不夠用的了,裡面演員或專業或業餘的演技也不再成為關鍵。如此關頭,作為一個初出茅廬、僅執導過一部影片的菜鳥導演,奧拉頓德·奧遜山米,可謂出奇制勝、另闢蹊徑。《第四類接觸》巧妙地套用了心理學上的這種參考效應,用註明的演員來參照所謂的“原型”,用堂皇的“假”來襯托假冒的“真”,可以說是對偽紀錄片類型的又一次小小擴展。
所謂“第四類接觸”,是參考著名學者J·艾倫·海尼克(J.Allen Hynek)的“三類接觸”的理論,海尼克把人類和外星人的接觸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接觸是偶然邂逅(UFO),第二類邂逅是指外星人出現的明顯跡象(麥田圈、電磁波之類),第三類接觸是直接接觸,史匹柏就曾經按此拍攝過《第三類接觸》。而第四類接觸似乎原本沒有的,在本片中,它指的就是被外星人綁架。
而本片就是根據一位心理醫生泰勒的檔案記錄改編的,原型號稱曾被外星人綁架,其真實性當然無據可查,但是導演在處理本片時,卻利用參考效應給觀眾加上了煞有其事的“據”。
影片在甫一開頭,便讓米拉喬沃維奇走上前來,對著鏡頭解釋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她在裡面扮演事件原型的心理醫生艾比泰勒,並且強調影片裡面穿插很多真實的錄像資料。但是這個“真實”,不是絕對真實,而只是一種藝術加工的手段,是一種相對“真實”,相對影片中“表演”部分的真實。
於是在影片中,出現了兩種敘事媒介,一種是米拉喬沃維奇等演員的幕前表演,而另一種是導演又找人拍攝的錄像資料,只不過刻意處理成老舊的家庭DV的效果。而在大部分場景中,中間畫一條分割線,左右分別播放“電影”和“錄像帶資料”,“演員”和“原型”同時對比出現,“電影”和“演員”作為一種參照物,自會給人一種暗示,“原型”是真的,“錄像帶”是真的,這個事件是真的,就像Discovery的“鬼影森森”系列一樣,當“原型”這個概念出現,人們自會對其真實性堅信不疑。
而《第四類接觸》藉助“原型”這一參考效應,又比其他偽紀錄片高明一籌,雖然你們是從某旮旯挖出來的,但是裡面都是人演的,電影還是拍攝出來的,沒人證實這些錄影資料的真實性。但《第四類接觸》裡面,人家坦然承認藝術加工的那一部分是假的,是演員表演的,對比之下,剩下的一部分,也就是錄像資料很容易就成了“真實”。
在實際操作上,“真”的部分,大多採用平淡無奇的演員,而“假”的那部分則強調明星誇張的表演,兩相對比之下,凸顯“真實”。即便是影片的鏡頭也造成這種效果,“真的資料”是遠距離家庭攝影,而“假”的部分則以特寫居多,凸顯電影加工的專業化和戲劇性,以此對比出劃分出現實和表演,用明星的表演作為參照物,來烘托所謂的“事件真相”。
影片最後,片中“演員”再次走上前來,說,“不論你相信與否。。。”
是的,不論你相信與否,這都是一次有利亦有趣的嘗試,就像吾媽信誓旦旦地說她幼年時曾親眼看到盆子大的鍋蓋形物體泛著綠光划過夜空,與有目的的娛樂加工相比,真人所謂真實的敘述的確更容易令人關注。
其他
北美票房榜單,萬聖節檔期,第N部《電鋸驚魂》橫空出世。按照多年來的慣例,No.1的位置理應落入它家囊中。可還沒等它來得及沾沾自喜,一部取名《靈動:鬼影實錄》的電影就搶了它的飯碗,而更讓它吐血的是,人家拍片段預告銷不過區區一萬多塊而已!沒錯,一萬多塊,在物價飛漲的當今,連鬧市區住房的幾個平方也未必買得起。而就在這短短一個多月里,成本低得嚇人的《鬼影實錄》卻斬下了近億的票房!萬倍收益率,那豈不是完勝炒房炒樓炒股市? 這樣的小成本大奇蹟,雖然足夠傲視群雄一陣子,倒也並非史無前例,多年前的《布萊爾女巫》亦是典型之一。
由偽紀錄片拍攝手法徹底帶入劇情,懸念和爭議通常是最佳的調味劑,再加上口耳相傳的病毒式宣傳策略的推波助瀾,不愁不一驚一乍登上賣座位置。便是之前那部口碑上佳的《科洛弗檔案》,走的不也是這條路子? 於是,打算和外星人來場親密接觸的本片,也不遺餘力地找來了“目擊證人”。宣稱由從未曝光的真實檔案改編,就連預告片裡也別具一格的來了段實情回顧,圖的也是用隱秘和懸念抓住觀眾的獵奇心理。外星人老調重彈不要緊,哪怕能憑藉恐怖指數讓看客有那么幾分膽戰心驚,不愁不能吸引觀眾在電影院門口排起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