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職的員工這樣工作》

《稱職的員工這樣工作》

本書教導你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員工。一名稱職的員工應該這樣工作:明確自己的職責,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樹立“結果思維”,用結果復命;不斷提升自我,成為企業挖掘財富的“永動機”;帶著思想,高效工作;永遠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培養卓越職業精神,重塑企業員工形象。如何在企業站中戰無不勝?本書獨家披露:老闆最喜歡的12種職業精神,員工在企業中晉升的秘密,稱職員工應具備的8種特質。本書是作者多年實戰經驗的總結,針對企業在現代職場管理中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務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稱職員工應具備的8種特質:盡職盡責,把工作視為生命的信仰;自動自發,永遠超出老闆的期待;做事到位,擁有最完美的執行力;追求功勞:拿結構來復命;精益求精,讓自己無可替代;做事高效,忙要忙到點子上;精於思考,帶著思想來工作;目標高遠,凡事追求最好,成為企業里最受歡迎的人。 

目錄

第一章隨處可見的“不稱職”態度“差不多”,結果“差很多”違反規則,安全生產成兒戲做好了,才叫“做了”: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無主題變奏:盲目+忙碌=碌碌無為缺乏忠誠度,工作成跳板遇事就“逃”命,任“職”不擔“責”藉口若比方法多,出路會比絕路少昨日功臣“吃老本”,今朝難以找出路第二章卓越企業推崇的優秀員工典範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執著地向著目標前進李駿——嘴上說得“亮”,不如手上千得“實”魏小娥——用“心”工作,攻克技術難關李雲龍——面對敵手,毅然亮劍文花枝——用生命詮釋責任的價值於凱——成事在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第三章工作意味著責任,稱職的員工要盡責工作意味著責任,不負責=不稱職明確自己的崗位,更要明確自己的職責避免責任鏈中的蝴蝶效應給責任心加溫,讓工作“零缺陷”推諉扯皮到此為止步出責任的兩個極端,只承擔適當的責任神奇的“奧芝法則”:定期審視工作,主動向自己“問責”第四章以“羅文”為榜樣,自動自發地工作你能像“羅文”一樣工作嗎不要只做老闆交代的事,做你應該做的事l做一個讓老闆放心的人自覺多一點,永遠超越老闆的期待成功是因為比別人做得更多、更徹底主動“補位”,做公司需要你做的事第五章使命必達,在行動中體現完美執行力使命必達:向聯邦快遞學習完美執行面對任務,你的第一反應是服從全力以赴,把工作執行到位為自己設立“無藉口區”迪斯忠告:絕不在拖延中讓“執行”擱淺超越困難,將任務執行到底第六章樹立“結果思維",拿著成果來復命結果至上,要“功勞”不要“苦勞”樹立“結果思維”,強化“結果導向”0.01永遠大於零:一個不太好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把困難留給自己,把結果帶給老闆僅僅有行動相當於積累脂肪而非肌肉堅決執行“四小時復命制”第七章提升自我,不做“吃老本"的掉隊者保持“飢餓感”,跨越“職業停滯期”提升自我,不做“吃老本”的掉隊者完善自我,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靈魂人物成為企業挖掘財富的“永動機”精益求精,做公司的“專家員工”第八章高效工作,忙要忙到點子上“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你到底在忙什麼運籌時間的黃金定律:把時間用在刀刃上掌握“二八法則”,把握最為關鍵的20%培養簡化思維,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加強溝通,將“忙”落到實處協同效應,讓1+1>2第九章思路決定出路,帶著思想來工作不換腦袋就換人:最優秀的員工是善於思考的人“革自己的命”:迫切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勤奮未必能成功,拓展思路找方法不能改變手中的牌,就改變出牌的方式用心工作,給企業多提合理化建議微利時代,想方設法為企業降低成本第十章工作是成長的機會,勇於向高難度的任務挑戰高難度任務是機會在考驗你樹立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把自己扔過去從“KnowHow”到“KnowWhy”——提升問題發現力做“問題獵手”,而不是“問題獵物”適者生存,為你的工作添一點“狼性”善待壓力,做一個越打越轉的陀螺第十一章培養主人翁精神,成為拉著企業奔跑的人用事業的心做工作的事為自己打工:培養卓越的企業家精神忠誠於公司,做公司命運的掌舵者贏在敬業:敬業是卓越人士的修煉坊在工作中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喚醒危機感,吹響成長的“集結號”激發熱情,做拉著團隊奔跑的“頭狼”第十二章稱職不是終點,卓越才是目標追求卓越:只滿足於“完成任務”的員工不是好員工比別人多做一點:工作中僅僅“稱職”是不夠的永遠不要說“做得夠好了”積極進取,“我的位置在高處”樹立個人品牌,為工作貼上卓越的“標籤”

精彩書摘

第一章隨處可見的“不稱職”態度“差不多”,結果“差很多”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嗎?提起此人可謂無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也一定聽別人提起過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因為他是全國人民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不很好,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確呢?”他小的時候,媽媽叫他去買紅糖,他卻買了白糖回來,媽媽罵他,他搖搖頭道:“紅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嗎?”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個省?”他說是陝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說:“陝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後來,他在一個店鋪里做夥計,他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柜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說:“千字此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結果遲了兩分鐘。火車已經開走了。他瞪著眼,望著遠去的火車,搖搖頭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鐵路公司,未免也太認真了,8點30分開同8點32分開,不是差不多嗎?”他一面說,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裡總不很明白為什麼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鐘。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的獸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裡焦急,等不及了,心裡想:“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於是這位獸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到一刻鐘,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運足了最後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這句格言,方才咽氣。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了個死後的法號——圓通大師。後來,他的名聲越傳越遠,越來越大。無數人都學他,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一個懶人國了。以上是胡適先生在《差不多先生傳》這篇小品文中抒寫的文字,再精確不過地揭示了職場中存在的一些現象。現代職場中,很多企業的員工凡事都得過且過,要求“差不多就行了”,於是在他們的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5%的人看不出來是在工作,而是在製造矛盾,無事必生非=破壞性地做;——l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不想做;——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蠻做”、“盲做”、“胡做”;——l0%的人沒有對公司做出貢獻=在做,卻是負效勞動;——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想做,卻不會正確有效地做;——只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績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將超乎人們的想像。”排除掉一些偶發的重大事故,存在於日常工作中的馬虎、輕率更是不勝枚舉。企業中,技術人才對專業技術工作不求進取,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對存在的技術問題懶得思考,對遺留的技術隱患不去克服,沒有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行銷人員總想著公司做大規模的廣告,不好好地做經銷商的工作,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差不多”帶來的小疏忽,往往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重大隱患,使你得到的結果與當初預想的“差很多”。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導致54人死亡,7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400餘萬元。然而,這樣一起嚴重的事故,其直接起因竟然僅僅是一個菸頭:一位員工到倉庫內放包裝箱時,不慎將吸剩的菸頭掉落在地上,隨意踩了兩腳,在並未確定菸頭是否被踩滅的情況下匆匆離開了倉庫。當日ll時左右,菸頭將倉庫內的物品引燃。恰在這時,中百商廈當日保衛科工作人員違反單位規定,擅自離開值班室,未對消防監控室進行監控,沒能及時發現起火併報警,延誤了搶險時機。當他們得知火情後,又違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本單位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方案中的規定,未能及時有效地組織民眾疏散,致使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一個菸頭,54條人命!事情就是這么簡單,簡單得令人難以承受。雖然政府對這起特大火災的處理已落下帷幕,但火災刻在人們心中的印記、留給社會的思考卻遠未結束。表面看來,是一個小小的菸頭引發了這場人間慘劇,但是尋找其根源,奪去54條人命的,不是現實中忽明忽暗的菸頭,而是工作人員所持的“差不多”的工作態度——對責任和職守的疏忽——另一個深藏在人們心中的更為可怕的“菸頭”。在這次事件中,那位丟棄菸頭的員工何嘗想將中百商廈這座大樓變為廢墟,又何嘗想使54個生靈瞬間消失,可是他應該想到卻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次小小的瀆職,確實把他人的生命和財產推到了危險的邊緣,進而釀成了慘禍。保衛科員工何嘗想到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大意為火災埋下了如此深的隱患,而這樣的隱患竟將54條鮮活的生命引向了不歸之路,使400餘萬元財產付之一炬。可是這些人應該想到卻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們的不負責任、漫不經心、凡事要求“差不多”就好的舉動,把那些鮮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深淵,致使一切無法挽回。99℃的水不能夠沸騰,只是因為差了那1℃;對於企業來說,100—1就有可能等於0。可工作中又有太多的人只是將“把事情做好”這句話掛在嘴邊,而不是落實到行動中,在工作中沒有具備一種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所以才有了諸多本不該發生的災難的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準則。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軍人的職責是保衛祖國,教師的職責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職責是生產合格的產品……社會上每個人的位置不同,職責也有所差異,不同的位置對每個人卻有一個最起碼的做事要求,那就是擯棄“差不多”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工作樹立嚴格的標準。要自覺地由被動管理到主動工作,讓規章制度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違反規則,安全生產成兒戲安全,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要一談到“安全”,就有人表現出一副厭煩的樣子,埋怨說:“天天講安全,回回講安全,講來講去就是安全意識、安全規程,聽都聽煩了,這些有誰不知道啊,真是浪費時間。”這些人顯然沒有意識到安全意識的真正意義所在。安全意識說大了,關係到企業的發展,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團結;說小了,對於個人和家庭來說,關係到生命的延續,關係到家庭的美滿、幸福。下面我們來看兩起安全事故,之後,你也許就會對安全意識有個初步的認識。事故一:開縣“井噴”2003年12月23日夜,重慶市開縣高橋鎮,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東北氣礦羅家16H井在起鑽時,突然發生井噴,富含硫化氫的氣體從鑽井噴出,高達30米,失控的有毒氣體隨空氣迅速擴散,導致在短時間內發生大面積的災害。這次事故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93000多人受災的惡劣後果。井噴事故波及28個村莊,其中最嚴重的是高橋鎮的兩個村。重慶的山區道路崎嶇、泥濘,通訊不發達。事故發生後,一些村民來不及逃離就被毒氣奪去了生命,有的將生命喪失在逃離的路途上。事故二:大亞灣核電站塔吊倒塌1987年11月初,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的機械加工隊,承攬了廣東省大亞灣核電站部分塔吊安裝工程,由武某負責具體安裝指揮。1988年1月13日上午,l0號塔吊的前後臂和配重塊以及主要部件已基本安裝完畢。塔吊迴轉以上部分未與塔身連線,只靠塔身套架支撐,塔吊處於頂升準備狀態。為安裝平台圍欄接板,武某違反塔吊不準斜吊的規定,叫起重工王某指揮用配合安裝的9號塔吊牽引10號塔吊前臂轉動,致使l0號塔吊套架處彎折,向南倒塌。拴在前臂上的9號塔吊鋼絲繩被拉斷,站在前臂端的起重工王某隨前臂倒塌被砸死,平台上的電氣技術員索某被摔死,塔基南面的起重工杜某被配重塊壓死,路過現場的職工方某被砸斷腿,正在塔上安裝的工人胡某等四人隨塔吊倒下受輕傷,9號塔吊司機田某因鋼絲繩被拉斷而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6萬餘元。生命重於泰山。我們平時在強調安全生產時,總有一句口頭禪:人命關天。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安全事故不能不讓我們感到揪心。數以百計的類似事件都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職場中存在諸多不稱職的人,他們違反規則,把安全生產視為兒戲。在開縣“井噴”事件中,相關部門經過調查,發現事故原因無不與違反規則有關:違反操作規則——有關人員對羅家16H井的特高出氣量估計不足,違反操作規則——高含硫高產天然氣水平井的鑽井技術不成熟;違反時間規則——在起鑽前,鑽井液循環時間嚴重不夠;違章操作——在起鑽過程中,違章操作,鑽井液灌注不符合規定;違反時間規則——未能及時發現溢流徵兆;違章操作——有關人員違章卸掉鑽柱上的回壓閥,是導致井噴失控的直接原因;違反安全規則——沒有及時採取放噴管線點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濃度硫化氫的天然氣噴出擴散,周圍民眾疏散不及時,導致大量人員中毒傷亡。在大亞灣核電站塔吊倒塌事件中,事故發生的原因也與違反規則有很大的關聯:1.安裝塔吊上部時,鏇轉台只安放在塔身標準節上端,沒有把上下兩端的銷釘孔用銷釘鎖住固定,塔吊處於極不穩定狀態,為事故埋下了隱患。2.塔吊前臂長29米,只伸出17.9米,臂重9.8噸;塔吊後臂長7.5米,臂重6噸,加上配重22.5噸,共28.5噸。前後臂不平衡,產生了後傾。3.塔吊處於準備頂升狀態,上下部分沒有用銷釘連線緊,在這種情況下,塔吊只能承受壓力,不能承受拉力,用9號塔吊(在上)拉l0號塔吊前臂(在下),必然產生3個力:向上的拉力使之增加後傾,作用於塔身的推力、鏇轉力使後臂往外套架危險的開口處扭轉。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塔吊迅速向南彎折倒塌。這是由於安裝的程式不對,改變了塔吊的受力狀態引起的,而不是塔吊本身的質量不好引起的。任何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規則,只有在遵守行業規則的基礎上進行生產,才會贏得真正的勝利。正如《麥田守望者》中斯賓塞先生對霍爾頓所說:“人生就是一場球賽,我們要遵守每一項這樣或那樣的規則。”只要參加這樣的“球賽”,就只有遵守所謂的“規則”,一旦你打破了規則,等待你的就只有被淘汰出局。在安全生產方面,一旦違反了規則,所得到的結果也許就不僅僅是被“內部懲罰”或淘汰出局了,可能還會連帶著致命的災難,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做好了,才叫“做了”: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當前,不管是眾多大中型企業還是成長型的小企業,一方面對執行越來越重視,另一方面卻在執行的過程中越來越困惑。越來越重視的原因是:擁有足夠的執行力,確實是企業發展的關鍵,這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管理者及員工的共識。越來越困惑的原因則是:儘管下了大力氣抓執行,但效果還是不明顯。這種需求和現實之間的矛盾,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一些企業界的有為之士對執行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很多機構尤其是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重不重視執行的問題,而是執行能不能到位的問題。一般來說,執行,特別是重要的執行,往往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做很多的準備,它的成敗對整個事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考慮不周全、布置不周密,就貿然行動,很容易造成執行不到位,甚至帶來比不執行更糟糕的影響。王林是南方城市一家報社的記者,當時報社最缺乏的就是廣告業務。在一次私人聚會中,王林聽說自己的一個老同學要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開發區投資,並計畫在當地媒體上投放價值百萬元的廣告。聽到這個訊息後,王林認為這是上天給了自己一個在報社出人頭地的機會,於是,他積極地向那位老同學爭取這個業務,最終將其攬入懷中。由於業績突出,報社準備提拔他為副社長。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的那天,王林帶上了社裡最優秀的記者和廣告部成員,計畫用大幅版面進行宣傳。奠基儀式結束後,有位老朋友邀請他去吃飯。盛情難卻,於是他向記者和相關廣告人員交代好工作就去了。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但是第二天早上,他當副社長的夢就破滅了。原因很簡單:這天他們出版的報紙犯了一個最不應該犯的錯誤。原來,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本來應該是:“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基。”而擺在他面前的大標題卻是:“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墓。”這對一向重視有個好“彩頭”的南方企業來說,把“基”寫成“墓”,無異於當頭棒喝,更何況這是開發區項目正式啟動的第一天。結果可想而知,老同學一怒之下取消了百萬元的廣告訂單。報社的聲譽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一些準備在這家報紙上投放廣告的客戶,也因此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計畫。這樣大的失誤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經報社仔細分析,得出結論:一、王林自以為派出的是報社最優秀的記者,不僅如此,他離開之前還特意請副總編一定對稿子嚴格把關,因此非常放心。二、記者的稿子確實寫得很好,但由於當時電腦還未普及,記者手寫的稿件字跡很潦草,“基”和“墓”看起來非常相似。三、當時還是鉛字排版,稿子到了排版人員那裡,他想當然地把“基”字當成了“墓”字。四、稿子排完版後,交到副總編那裡,正趕上副總編家裡有急事,於是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也沒發觀什麼問題,就簽發了。錯誤就這樣造成了。事後,報社對相關人員作出了這樣的處理:開除記者和排版工人,副總編職務降半級。當然,王林被提拔為副社長的事也泡湯了,原本想在那座城市大展宏圖的他,夢想頓時化為了泡影。我們常說:一字千金。可上述這個案例中一個字就值百萬元!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從表面上看,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做得很不錯:和客戶溝通得很好;報社對此也十分重視;派出的是最優秀的記者,而且從副總編到記者到廣告人員,都做了安排和交代。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執行到位,不僅“煮熟的鴨子”飛了,還給報社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也使得自己的升職夢化為了泡影。執行不到位,就會造成成本的增加,導致極大的浪費,甚至造成巨大的損失。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曾寫專文強調:“不到位,是中國許多單位工作的‘病根子’。員工要更有競爭力,企業要更有競爭力,就必須在‘到位’兩個字上下足工夫,否則很有可能會得不償失。”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做好了,才叫“做了”。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許多人在執行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在執行時,只是滿足於“做”,卻不重視結果,不追求“好”。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很努力,卻收不到什麼效果。仔細想想,“做了”與“做好”,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前者只是走過場乃至糊弄人,後者卻意味著對組織的目標負責、對工作的品質負責。一個員工是不是稱職,關鍵就在於他是重視“做了”還是重視“做好”;一個人在執行時是不是抓住了關鍵,也看他是不是把執行的重心放在了“到位”這兩個字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