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德與中國文化》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在關注到白璧德與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傳統和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之間所存在著的客觀聯繫的基礎之上,對白璧德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在西方漢學歷史語境中的地位與意義、白璧德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形態、白璧德與中國文化關係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意義等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闡述,並對國內學術界一直很少直接涉及的白璧德的人文思想的核心要義,結合對白璧德主要著作的讀解,予以了提綱挈領式的揭示說明。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白璧德與中國文化》

樂黛雲主編段懷清

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內容提要

19世紀西方漢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中國研究之外,對於中國經驗之於西方意義的認識評價的辯論。而隨著西方之於東方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強勢地位的確立,東方經驗的意義,似乎也逐漸淡化,東方思想文化之於西方主流思想文化的意義價值,也漸趨式微。漢學家及漢學研究,似乎也更加龜縮為西方學術文化中一個愈為邊緣的狹小陣營。

但是,即便如此,東方經驗的意義與價值,在西方漢學之外,也並未為所有西方思想者所忽略遺忘。事實上,自從西方漢學興起,對於“東方”的發現及其之於西方的意義,就一直處於漢學家之外的一些富有洞察力的西方思想者關注之中。而20世紀初的美國人文主義批評家歐文·白璧德,就是其中之一。

不同於大多數關注東方經驗的西方思想者的是,白璧德對於東方和中國的發現,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西方經驗和意義不斷普及乃至全球化的歷史語境中展開的。如何在超越西方主流思想文化意識的同時,對東方經驗,特別是中國經驗進行細緻的思想梳理和現代詮釋,以發掘其對於西方乃至世界思想文化的意義與貢獻,是白璧德及其思想同伴們所努力完成的工作並實現的心愿。而這些工作和心愿,最終體現在了他的那些關於東西方人文傳統的闡發和對於西方近現代主流思想文化的批判當中。

而如何認識白璧德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不僅體現在他與儒家人文思想傳統和早期道家思想上面,而且,還體現在他與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關係上面。至於後者,更是通過曾經跟隨他讀書的一些中國留學生和20年代的文化批評刊物《學衡》等,而使得白璧德與現代中國之間的關係顯得切實而且深遠。本書在關注到白璧德與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傳統和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之間所存在著的客觀聯繫的基礎之上,對白璧德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在西方漢學歷史語境中的地位與意義、白璧德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形態、白璧德與中國文化關係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意義等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闡述,並對國內學術界一直很少直接涉及的白璧德的人文思想的核心要義,結合對白璧德主要著作的讀解,予以了提綱挈領式的揭示說明。不僅如此,本書還對陳寅恪湯用彤等與白璧德思想學術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獨到的解釋發闡,而且,對於梁實秋的文學批評與白璧德的人文批評之間的關聯以及現代中國保守方義或者人文主義批評與白璧德思想之間的內在契合,作了歷史性的勾勒與理論上的闡明。

作者簡介

段懷清,師從於陳思和先生,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執教於浙江大學中文系。主要從事20世紀中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白璧德與中國文化》
國文學、中外文學關係以及現當代知識分子問題研究。主要著作有《現代性的地平線(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白璧德與中國文化(專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冀汸短詩選(漢譯英,合譯,香港銀河世界出版社)、《〈中國評論〉與晚清中英文學交流》(專著,廣東人民出版社)、《理雅各:傳教士與漢學家(合譯,即出)、傳教士與晚清口岸文學知識分子(專著,即出)等。

本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西方漢學歷史語境中的白璧德
第二節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形態
第三節 白璧德與中國文化之間關係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意義

第二章 白璧德及其人文主義

第一節 馬修·阿諾德的文化批評與白璧德的人文批評
第二節 更高意志:人文主義與宗教
第三節 內省:人文主義對科學主義的批判
第四節 道德想像:人文主義對浪漫主義的批判
第五節 古典經典與人文標準:人文主義對現代教育的批判

第三章 白璧德與中國古代思想傳統

第一節 白璧德與東方經驗的意義
第二節 白璧德與儒家思想傳統
第三節 白璧德與早期道家思想

第四章 白璧德與現代中國知識分子

第一節 白璧德與現代中國知識分子概述
第二節 《學衡》與“學衡”派知識分子聯盟
第三節 白璧德與梅光迪
第四節 白璧德與吳宓
第五節 白璧德與梁實秋

附 錄

附錄一 譯名對照表
附錄二 英文著作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三 白璧德的著作
附錄四 有關白璧德的研究論文與著作選錄
附錄五 本書參閱過的部分與白璧德的中國知識相關1960~1940年間
英美中國學著作中文獻目錄及相關要點摘引(含期刊、報紙)

參考文獻

後 記

索 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