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
留芳頌
活著
活下去
更多外文片名:
Living
Ikiru
Doomed
ToLive
Atleve.....Denmark
Ikiru-Atleve.....Denmark
Ikiru-Einmalrichtigleben.....WestGermany
Ikiru-tuomittu.....Finland
Leben!.....WestGermany
Vivere.....Italy
Vivir.....Spain
Vivre.....France
Vivreenfinunseuljour.....France
導演:
黑澤明AkiraKurosawa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143min/USA:140min
國家/地區:
日本
對白語言:
日語
色彩:
黑白
幅面: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Singapore:PG/Finland:S/UK:PG/USA:PG/UK:A
攝製格式:
35mm
洗印格式:
35mm
膠片長度:
3918m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藝術指導|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黑澤明AkiraKurosawa
編劇Writer:
橋本忍ShinobuHashimoto
黑澤明AkiraKurosawa
小國英雄HideoOguni
演員Actor:
志村喬TakashiShimura....KanjiWatanabe
千秋實MinoruChiaki....Noguchi
藤原釜足KamatariFujiwara....Sub-SectionChiefOno
金子信雄NobuoKaneko....MitsuoWatanabe,Kanji'sson
中村伸郎NobuoNakamura....DeputyMayor
浦邊粂子KumekoUrabe....TatsuWatanabe,Kiichi'sWife
菅井琴KinSugai....housewife
三好榮子EikoMiyoshi....Housewife
丹阿彌谷津子YatsukoTanami....Barhostess
宮口精二SeijiMiyaguchi....yakuzaBoss
加東大介DaisukeKatô....Yakuza
日守新一Shin'ichiHimori....Kimura
田中春男HaruoTanaka....Sakai
小田切美喜MikiOdagiri....ToyoOdagiri,employee
左卜全BokuzenHidari....Ohara
山田巳之助MinosukeYamada....SubordinateClerkSaito
小堀誠MakotoKobori....KiichiWatanabe,Kanji'sBrother
渡邊篤AtsushiWatanabe....Patient
木村功IsaoKimura....Intern
清水將夫MasaoShimizu....Doctor
伊藤雄之助YûnosukeItô....novelist
本間文子FumikoHonma....Housewife
南美江YoshieMinami....TheMaid
關京子KyôkoSeki....KazueWatanabe,Mitsuo'swife
阿部九州男KusuoAbe....CityAssemblyman
永井智雄TomooNagai....Newspaperman(asTomoNagai)
林乾MikiHayashi....SecondYakuza
村上冬樹FuyukiMurakami....Newspaperman
青野平義HirayoshiAono....Newspaperman
夏木順平JunpeiNatsuki....Hand-WashingCancerPatient
小川虎之助ToranosukeOgawa....ParkSectionChief
瀨良明AkiraSera....WorkerinGeneralAffairs
千葉一郎IchirôChiba....Policeman
谷晃AkiraTani....BarOwnerYokoKajima....WorkerinSewageSection
登山晴子HarukoToyamaMie....WomaninDanceHall
堺左千夫SachioSakai....Yakuza
市村俊幸ToshiyukiIchimura....Pianist
倉本春枝HarueKuramoto....DancerLasaSaya....stripper
製作人Producedby:
本木荘二郎SojiroMotoki....producer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早坂文雄FumioHayasaka攝影Cinematography:
中井朝一AsakazuNakai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松山崇SoMatsuyama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丸林久信HisanobuMarubayashi....chiefassistantdirector丸輝夫TeruoMaru....assistant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日本
Japan1952年10月9日西德
WestGermany1954年6月22日美國
USA1956年3月25日芬蘭
Finland1960年3月18日丹麥
Denmark2000年10月13日......(re-release)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Toho[日本]
發行公司:
東寶[日本](Japan)(theatrical)
標準收藏[美國](USA)(laserdisc)
BrandonFilmsInc.[美國](1956)(USA)(subtitled)
CowboyPictures[美國](2002)(USA)(theatrical)(re-release)
劇情介紹
影片描述一個得胃癌晚期的模範公務員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所遭遇的種種。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堪治,是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地方公務員。家庭主婦們聯合申請市政府填平地下水道的積水,在上面建造兒童遊樂場。申請書轉了一圈後,又被踢回市民科。一年後,主婦們第二次到市政府提出建議。一個月後,渡邊科長因身體不適,去醫院照X光透視,被查出胃癌,而且只能活4個月左右的時間了。渡邊回到家,望著妻子的遺像,追憶往事,感到孤獨無助,又得不到兒女善待。絕望中的渡邊沒有去上班,取出存款中的一半,在酒館借酒澆愁,希望能得到解脫。女科員小田給了絕望中的渡邊以啟示。第二天,渡邊上班了,在堆成山的檔案中取出了那份家庭主婦的聯合申請。五個月後,在人們的懷念中渡邊死在了兒童遊樂場的鞦韆上。
影片賞析
“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趁紅唇還沒褪色前,趁熱情還沒變冷,誰都不知明天事,誰都不知明天事;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趁黑髮還沒褪色前,趁愛情火焰還沒熄滅,今天一去不復來,今天一去不復來……”――――一首日本江戶時代的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我們應該怎樣活著,這常常是文藝作品佇足沉思的問題。有些人活著,但卻已經死了,這恰如影片《生之欲》里的主人公渡邊勘治之前的境況,導演黑澤明藉助渡邊將死時的遭遇和行為引發我們進行對於怎樣活著的深刻思考。
我們的主人公是市政廳市民課的課長,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從未請過一天假,卻難以稱作是兢兢業業,因為回想起來,三十年的時間都在他頻繁看錶的間隙里流逝,竟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麼。正如影片中畫外音介紹的,“這個三十年沒有請過一天假,如同行屍走肉的傢伙,實際上早已經死了二十年,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職位,而保住職位的最好方法,就是什麼也不做。”就像影片開始里,數位市民來投訴下水道滲水,從市民課開始,穿梭於十幾個部門間,市民課、土木課、公園課、防疫課等等等等,最後通過議員到了副市長處。副市長擺出一副親民的姿態,說,“你們能來投訴我很高興,我們就為此設立了市民課,那么,這個問題請你們去市民課。”這讓我們在捧腹絕倒之餘不禁讚嘆黑澤明對於市政廳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官僚主義的諷刺,亦恰好的體現了渡邊們不作為的生存哲學。
但當渡邊知道自己罹患胃癌命不久已的時候,普通民眾的對於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懼讓渡邊無法再如往常一樣平靜。於是渡邊自覺的想向親人尋求慰藉,但在兒子房間裡等兒子時,卻尷尬的碰到兒子和兒媳謀求自己退休金的對話,訴說悲痛只能暫時放下。而之後渡邊在亡妻的牌位前回憶獨自撫養兒子的一幕幕,在追憶里,渡邊深情的呼喚兒子的名字,此時,樓上傳來兒子的聲音,渡邊激動地往樓上爬,聽到的卻是,“把門關好”,停滯在樓梯間的背影充滿悲涼。渡邊關好的是他的家門,也是他想向兒子敞開的心門。
死亡的力量打破了過往的沉靜,同時亦帶給渡邊對生的迷茫,向親人尋求的慰藉已然暫時不得,獨自去面對對死亡抑或是未知世界的恐懼讓渡邊顯得不知所措。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買了大盒的安眠藥卻終於送給別人,這說明渡邊是選擇了生,但在已被告知的有限的生命里該怎樣活著呢,他不知道。顯然漫長的工作生活已把渡邊體制化了,就如很多年後一部美國片裡,坐了三十年牢的老布在出獄後不久就自殺一樣,體制化讓他們對體制以外的生活一無所知。於是渡邊輕易的跟那個自稱善良的魔鬼的作家一起試圖在縱情聲色中麻醉自己,而事實上,放縱也是絕境中可以做出的最簡單的選擇。但在東方傳統的道德觀念里,放縱絕不是生存的意義,一宿的放縱帶給渡邊的只能是身體的疲憊和更深的空虛。在浮華的歌舞里,渡邊自覺的唱起,“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趁紅唇還沒褪色前,趁熱情還沒變冷,誰都不知明天事,誰都不知明天事;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趁黑髮還沒褪色前,趁愛情火焰還沒熄滅,今天一去不復來,今天一去不復來……”,淚流滿面,聲音低沉而滄桑,表達一個將逝者對於生的渴望,叫人黯然神傷。
生命多短促,的確,對於此時的渡邊生命就越發顯得短促了。死神的腳步聲掩蓋心臟的跳動聲一步步進逼,帶給他更大的恐懼。他選擇了生,他希望可以真正的生存,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如行屍走肉,放縱顯然不行,那么又該怎樣呢。幸運的是他碰到了來找他辭職的同事,一個不想在市政廳把自己體制化了的女孩,他被這鮮活快樂的生命打動。他自覺的想儘可能多的接觸這個快樂的生命以驅趕自己死亡的氣息,當女孩終於對他厭煩時,他痛苦的問,“你為什麼這么不可思議的活著,我也想向你那樣活,我這個木乃伊”,女孩拿出在工廠里製作的兔子說,“我製作它們時,會想像自己和全日本的孩子玩”。渡邊若有所悟向樓下奔去,而此時,旁邊開生日PATRY的年輕人們一起唱起了生日快樂歌,過生日的是誰不重要,我們知道渡邊已然重生了。
渡邊終於將影片開始時提到的污水問題解決了,他把以前蚊蟲橫行的污水溝修建成一個美麗的小公園。死神亦如期而至。但如果影片就這樣結束了,那就顯得過於倉促且膚淺,如果黑澤明只是這樣那他就不是黑澤明了。於是黑澤明使用他在之前一部電影裡拿手的倒敘閃回方式,通過同事們在靈前守夜的對話,層層剝繭,讓同事們去尋找渡邊為什麼性情大變的原因。大段的對話顯得冗長,但卻決不多餘,可以說也正是這段使得影片的思想升華。黑澤明早就告訴我們渡邊在二十年前就死了,但在更早之前他還活過一些。既然渡邊是這樣,同處一室的這些同事們又有幾人倖免?於是在這些同事的對話里我們看到重生後渡邊的堅決和努力,也看到這些被體制化和正在被體制化的人們的嘴臉。最終,他們貌似被渡邊的行為感動,借著酒勁信誓旦旦的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但當天明酒醒,昨日酒醉後的慷慨激昂早已灰飛煙滅,一切回復往日的平靜。當市民又投訴某處水溝問題時,新課長不假思索的回答,去土木課。這時,一個人拍案而起用憤怒的眼光看著他的新上司,但終於沒說什麼,頹然地扶起摔倒在地的椅子。這是他的無奈,也是黑澤明的無奈,更是我們每個人的無奈。我們猜想或許很多年前的渡邊也是這樣,現在的我們或曾經的我們也是這樣,但以後呢?
影片幕後
此片獲當年旬報十佳獎第一名,入選日本名片200部。本片以流暢的敘事和豐富的視聽手段,表現出普通人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望,被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是導演黑澤明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影片觸及到了日本當時社會現實主題:人為什麼活著這一哲理問題,使人看後精神為之一震。本片中描寫的當時的社會風俗,對觀眾了解日本戰後史有一定價值,同時它對官僚機構的本質揭露的淋漓盡致,並給予尖銳的批判。
影片評析
1、垂死的抗爭
“我要利用這個緩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這是《第七封印》中,主角布洛克的話。在觀看《生之欲》時,看到渡邊被宣布(患有)胃癌,我立刻想起它。同樣是一個垂死的人,用最後的力量,做成了一件平時做不到的事,天皇拍出的官僚覺醒比魔燈設計的死亡幻想要真實得多,也更有意義。
影片前半部深刻的描寫了,自知時日無多的渡邊的心理變化:先是悲傷,沉溺於回憶;後來覺得冤枉——為孩子和工作當了30年苦行僧,就去夜總會享受人生;然後陷入困惑——我怎么不能像別人那樣活得帶勁?於是糾纏前職員;最後,他終於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不再迷惘、頹喪,甚至無暇畏懼死亡,去做一件他早就想做(影片最初拍到,他在若干年前寫的行政機構改革計畫書)、但又做不到(改革計畫書已淪為擦鋼筆的廢紙)的事——打破衙門中的“地盤”限制,調動各科室的力量,辦一件真正有益於人民的事。這一系列轉變,既真實,又富有藝術性。每一個像渡邊那樣的人,得知死期臨近,都會有類似的心理歷程;但最後,他們絕不會去戰鬥,只會去享樂。可見,渡邊的行為,是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
最後,渡邊去修公園,造福附近的兒童。然而,他的目的,未必是為人民服務——他選定修建公園為最後的任務,僅僅因為,投訴污水池的文書放在一摞公文的最上面;也不是實現年輕時的雄心,挑戰自我,與整個官僚體制抗爭;而只是在真正的工作中獲得生存的意義,讓自己真正地“活著”,哪怕只有一天也好——他不想到死也做個渾渾噩噩的“木乃伊”。
於是,肉體的衰弱和心中的絕望,轉化成最後的力量,這就是生之欲。它不同於迴光返照,更像被壓得最扁的彈簧的反彈。憑這強大的力量,渡邊克服種種困難,甚至克服了官僚制度的腐敗,終於成就了一件規模不大但(至少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事。雖說時勢對他有所幫助(副市長要想辦法為競選造勢),雖說其它科室都出了力,但這公園就是他造的,他就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是他一個人推動了所有人。一個垂死的小人物,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個遮天覆日的龐大群體,這種鬥爭何其悲壯!渡邊實在比黑澤天皇武士片中的任何一個英雄都更偉大、更感人。
3、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從內容劃分,本片100%屬於批判現實主義,因為它深刻地揭露了官僚制度的腐敗。而且,它描述的每一點弊端,雖然做了藝術誇張,但都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無論一個國家有多少河蟹,它的衙門也必有類似現象,或輕或重,或多或少。比如:
1、踢皮球
影片一開場,一群家庭婦女到市民科投訴,要求治理污水池,改建為公園。當時渡邊還沒有覺醒,於是讓她們去找土木科;土木科讓她們去找公園科;公園科讓她們去找衛生科;公園科讓她們去找地區保健科;地區保健科讓她們去找衛生科;衛生科讓她們去找環境衛生部;環境衛生部讓她們去找預防科;預防科讓她們去找防疫部;防疫部讓她們去找殺虫部;殺虫部讓她們去找排水科;排水科讓她們去找道路科;道路科讓她們去找都市計畫部;都市計畫部讓她們去找區域科;區域科讓她們去找消防署;消防署讓她們去找教育科兒童福利部;兒童福利部讓她們去找市議員;市議員讓她們去找副市長;副市長讓她們去找……市民科。真難為了編劇,能想出這么多科室。而每一個科室的官僚,在片中各有嘴臉,或假裝和藹,或慢條斯理,或皺起眉頭,總之沒一個好東西。這段幾分鐘的官場現形記,奠定了全片的批判基調。
2、不作為
以渡邊為首的市民科官僚,就像所有的官僚一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不是上司交下來的事,只要有一點點超出他們的職責範圍,他們絕對不管。而且,他們明明發下宏願,要努力做事,第二天卻一切照舊。一個垂死的人在5個月內辦成的事,一群健康的官僚用5年也辦不成,拖來拖去就忘記了,沉入片中那堆得山高的舊公文中。
3、搶功
公園明明是渡邊主持修建的。然而在公園的落成式上,副市長把所有功勞攬到自己頭上,把演講變成了自己的競選宣言;渡邊只是靜靜坐在一邊,根本沒被提到。當然,他不會在乎,可知情的民眾無不憤怒。
4、奉承
在渡邊的葬禮上,上層官僚(副市長和各科主任)相互慶功,得意洋洋,最後把功勞獻給副市長。這位副市長還指出,渡邊只是盡了職責沒有功勞;卻不知,按照他們一貫奉行的“盡責”方式,公園絕對建不起來。
5、黑白勾結
黑社會反對建公園。他們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走進市政府,與官員談判,並威脅渡邊。
6、生活腐敗
副市長在拒絕渡邊的請求後,與兩個市議員大談藝妓的事情。
這就是《生之欲》描繪的官場。官僚主義的所有經典症狀,一應俱全,且展現得淋漓盡致。可見,本片除了具有巧妙的戲劇衝突,是多么現實!多么深刻!天皇不是河蟹,這樣的電影在河蟹國恐怕會被禁掉;河蟹國的所有大河蟹都該對照本片自省自戒,可惜河蟹導演們已經排不出這樣的電影了……
4、技巧
對電影來說,所謂Cinematograpy,並沒有內涵重要。前面的評論,都是關於影片的內容和內涵,現在要簡單說一下電影本身的技巧。
影片前半部用的最多的手法是:對比——令人眼花繚亂的對比。先有渡邊的悲沉與酒吧的歡鬧的對比,後有渡邊的絕望與女職員的活潑的對比,最後還有參加葬禮的上級官僚的說笑與拜祭渡邊的平民婦女的哀哭的對比。對比的作用,及其表現力,毋庸多言。
影片後半部,借職員的嘴描述渡邊修建公園的過程,這種安排似乎有《羅生門》的影子;不過每個人的陳述,不是並列的,而是遞進的。這種安排,不僅有利於精選那幾個最精彩的片斷,而且能插進那些職員對官僚制度的評論——這也許太直接、太赤裸,但也有力。
個人最欣賞的鏡頭是:
1、渡邊的葬禮上,當平民婦女來拜祭時,鏡頭不斷在婦女的哭泣面容,與上級官僚的複雜表情之間切換。婦女的真心實意,官僚的虛偽和自私,一目了然。
2、冬夜,渡邊坐在空無一人的兒童公園裡,盪鞦韆。無限悲涼盡在其中。
3、從兒童公園的位置,仰拍黃昏下的行人橋。這個鏡頭出現了兩次,影片就是以它終結的,非常傷感。
總之,憂鬱青年向所有能忍受1952年的畫質、認為電影是一種藝術、又沒看過本片的人,推薦這部電影。它的名氣或許不如《羅生門》,但它絕對應該是黑澤天皇最好的幾部電影之一。順便說說,天皇在1947到1952年之間的成就,中國現在的所有導演終其一生也趕不上,真的。
相關影評
黑澤明的《生之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的故事。老實說,黑澤明將《生之欲》演繹得過於現實主義,以致於要想評論這部影片,只需把其中的部分台詞直接搬上紙面就足夠了。當然,我這么說不完全是在貶損這部影片,因為不論黑澤明如何把他想表現的各種主題大膽地毫不含蓄地通過畫面和對白呈現無遺,大凡看過影片的觀眾仍然深受震撼進而成功栽進黑澤明為觀眾布下的沉思的陷阱。
渡邊這個老頭很有意思,在政府機關老實巴交碌碌無為從不請假地混了三十年之後,因為得了胃癌,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遂誠惶誠恐地反思起自己的人生況味來。
首先,他呆在市民課課長的職位上穩若磐石,原因是他除了消磨時間,什麼都不乾,而據黑澤明說,這是保住政府機關職位的最佳辦法。當然,胃癌不等於瘋狂,渡邊病了,但還沒顛痴到想去挑戰政府官僚主義惡習的地步,所以,這個時候渡邊行如往常。只是這時黑澤明有意在影片中賣了個關子,大意是隨著胃癌的惡化,我們的主人公渡邊將會有所悔悟和變化。
然後,渡邊遭受了自獲悉罹患胃癌以來最為惡劣的打擊,自所以用惡劣來形容,是因為渡邊萬萬想不到,在自己最需要關懷的時候,自己從小疼愛的兒子光男竟然娶了媳婦忘了爹(娘早死,渡邊為了兒子從此未續二弦),關鍵時刻給了他最無所不在的粗暴和冷漠,一心只想著撈取渡邊的遺產。心寒意冷的渡邊決意舉起酒杯故意跟胃癌作對,並象徵著自己對過去的失敗人生的叛逆,於是他和一個庸俗小說家開始了一段聲色犬馬的酒肉生活。
要是渡邊就像他的那位半路朋友,即庸俗小說家,奉勸的那樣繼續在死亡之前貪戀於生命,也即貪戀於享受,那么他將死得更快,他的人生將更加失敗,而我們對“生之欲”的理解不可避免地變得庸俗起來。但是,我們千萬不要錯看黑澤明,他繼續著他的故事。一個年輕姑娘出現了,她是渡邊的同事,很有活力的樣子,無法忍受機關的沉悶和無聊,決意跳槽,去一家玩具廠做玩具。渡邊從女同事的辭職一事中深受震撼,同時被女同事的叛逆精神和青春活力所吸引,在與她的相處中獲得生命的慰藉和溫暖,但是很快女同事厭倦了與沉暮老人的糾纏,嚮往全身心地投入年輕人的生活之中。活力在哪裡?渡邊需要答案。最後渡邊從女同事那裡找到靈感,重回政府機關,下定決心要將之前部門之間推諉不決的市民最為關心的水污染問題解決。然後渡邊突然死了。
此前黑澤明一直採用線性敘事,節奏平穩,鋪墊充分。以渡邊的死為分界,此後的敘事黑澤明又用起自己標誌性的閃回倒敘模式。現時的場景固定在追悼渡邊的靈堂,靈堂里渡邊的政府機關的同事們搶奪公園竣成的勞苦功高,並就渡邊死前的巨大轉變形成“羅生門”式的爭論,大多認為是女人讓渡邊回春。然後,同事紛紛憶起自己所聞所見渡邊死前的言行,畫面不斷閃回,並綴連成一段渡邊克服身體病痛、官僚主義等重重困難促使公園得以修建,水污染得以根治的完整情節。最後大家都意識到修建公園是渡邊死前重新獲識人生意義的實際作為,他於公園之建成功莫大焉。繼而靈堂里響徹機關同僚們捶胸頓足的悔悟和改過自新的信誓旦旦。正是在這裡我誤解了黑澤明,我認為他那程式化的集體性悔悟太過生硬,也許同事們的相互對視和沉默已足以表達羞愧和反省,用不著如此直白露骨的陳示。但是,看完結尾,我承認我永遠也成不了黑澤明。
就在我認為《生之欲》最終仍是一部喜劇的時候,黑澤明摘掉了戴在他深不可測的眼睛上的墨鏡,讓人們看到了他雋永的心機:接替渡邊的新任市民課課長,也是高呼向渡邊同志學習時最為賣力的一個,在學習渡邊精神的風潮被時間的河流所吞噬之時,撕下了偽善的面紗,他重複了渡邊悔悟前的慵碌無為,守住自己的地盤和利益,官僚主義的霍亂病將就此傳播下去。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從一開始就站在渡邊立場上的另一位同事眼見新任課長言行不一、“尊古復辟”,但終究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拍案而起,乖順而坐。
渡邊死前曾把自己的不幸怪罪於兒子光男的不肖,但是女同事的辭職醍醐灌頂:他的人生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忠於權力、順服社會,卻從不敢忠於自己,試圖挑戰社會權力結構,而社會權力結構卻一直都在暗中馴服著他,讓他麻木,讓他消磨,讓他沉默。當然,當渡邊意識到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譜寫意義,做自己認為最應該做的事而不論它能否做到的時候,他做到了。他以他孤立無援的行動留下了一個勇於挑戰現存權力體制的孤獨的身影。黑澤明的悲觀在於,他看不到所有的,至少是大部分的,不滿於權力結構壓抑的人都能夠像渡邊死前那樣悔悟並最終行動起來。“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隱喻,喻示著一種絕境。只有快要喪失生命的時候,人們才會想到叛逆,就像渡邊那樣;只有面臨權力逼壓下的人生絕境之時,人們才會想到反抗,就像活著的大多數那樣——如果不是每一個的話。黑澤明的生死辯證觀概括說來就是所謂的“國民劣根性”。
影響
黑澤明在本片不僅僅講述一個老人由死而生,生而赴死的關於生之意義的故事,同時對於官僚機構的推諉塞責,明爭暗鬥亦給予嚴厲的諷刺與抨擊,並且還將老人問題家庭制度的缺失一一點出。可以說,這每一個觀點都可以衍生出一部優秀的作品,但將這些有機的融入一體則需要很強的影片敘事的掌控能力,無怪乎史蒂芬·斯皮爾博格將此片奉為最經典的黑澤明的電影。
此片獲當年旬報十佳獎第一名,入選日本名片200部。本片以流暢的敘事和豐富的視聽手段,表現出普通人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望,被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是導演黑澤明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影片觸及到了日本當時社會現實主題:人為什麼活著這一哲理問題,使人看後精神為之一震。本片中描寫的當時的社會風俗,對觀眾了解日本戰後史有一定價值,同時它對官僚機構的本質揭露的淋漓盡致,並給予尖銳的批判。
《生之欲》一推出就獲得當年旬報十佳獎第一名,入選日本名片200部,一般意義上也被認為是黑澤明最好的電影之一。除了影片本身的主題和哲學思辨之外,在視聽語言的營造和使用上也是非常優秀的。影片在敘事語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閃回、旁白的使用和結構的獨特。
和黑澤明揚名立萬的《羅生門》一樣,《生之欲》也使用了多角度多變化的旁白敘事系統。黑澤明在《羅生門》里用了數個主觀的敘事角度,他以此來說明在敘述中是不存在中立和客觀的——尤其是在那些敘述者本身也是事件參與者的情況下。《羅生門》中的那些閃回依託於個人,依據的是數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敘述,所以影片在探討人性的自私和吝嗇上還是有所欠缺的,並沒有“黃鐘大呂”般的“鐘鳴之聲”。《生之欲》卻不是這樣,黑澤明也沒有想在影片中探尋什麼“真相的不可琢磨性”和“人性的自私”。所以,影片並沒有出現一個預設的“人性是自私”的觀點。影片很樸素地使用了旁白——並不是用旁白來闡發主題。而是用它來烘托主題。
在以前,死亡是作為他人特享的物品而存在的,所有的死亡都與己無關。可是這次,渡邊堪治要一個人處理死亡。而且,面對死亡的不僅僅是渡邊堪治一人,觀眾們也在黑澤明的帶領之下和主角一起等待死亡的到來。觀眾們不知道死亡會發生的確切時間,在銀幕前,我們只知道在電影結束前,渡邊堪治一定會死。電影和戲劇經常將死亡處理在故事的結尾,這是敘事結束的一個明顯的信號,也是所有觀眾的預期。可是出乎所有觀眾意料的是當影片進行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渡邊堪治突然就死了。在剩下來的三分之一時間裡,影片是沒有主角的。
黑澤明這樣處理影片有一個結構學和生活實際中的對比。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生命步驟,人類無法控制自己死亡的時間、也無法準確預知死亡時間。在我們看來,渡邊堪治的死是意料之中的,同時也是出乎意料的——當然生活中的死也是這樣。
同名電視劇
基本信息
【劇集編劇】:市川森一
【領銜主演】:松本幸四郎;深田恭子;山田明郷;小野武彥;北村一輝;岸部一徳
【參考原著】:黑澤明監督作品『生きる』
【首播時間】:2007年09月09日
【影片長度】:全一回
劇情介紹1.
渡邊,這個過了三十年循規蹈矩辦公室生活的小官僚,在聞知自己得了絕症,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時光後,他痛苦地意識到自己過往的生活全都沒有意義,生命是如此短暫,在醒悟的瞬間,死亡已經快要來臨……這是黑澤明1952年的黑白電影《生之欲》,現實主義的手法所帶來的直指人心的力量,引發人們深刻思考生命的意義:我們將怎樣過完我們這一生才算沒有虛度?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影片開頭,一群市民來市政府市民課反映排污問題,市民課把問題踢給公園部門,公園部門踢給交通部門,皮球這樣輪番在市府所有基層部門之間踢了一圈後,又返回市民課,而那個埋頭於連篇累牘的卷宗之中面容愁苦蒼老的市民課長,就是渡邊。此時畫外音為觀眾介紹了渡邊先生,這個三十年沒有請過一天假,如同行屍走肉的傢伙,實際上早已經死了二十年,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飯碗,“因為這個世上,保住飯碗的最好方法,就是什麼也不做。”而那個市政廳各部門之間互相推諉,不主動解決問題的場景,就是這種生存哲學的最好體現,個人決不能超越群體而存在,所以,部門職能這個碩大的陰影成了個體無為的最好藉口。影片中,渡邊得知自己胃癌已經晚期後,生命的虛無和死亡的陰影整個地覆蓋了他的心靈,他曾想在自己的親人那裡得到安慰,可到頭來卻發現兒子兒媳只是在意他的退休金,他和兒子之間的關係,也早已冷漠僵化到了一定地步;他也試著放縱自己的身心,在麻醉和縱慾中忘卻一切,但是,酒醒後更覺虛無痛苦,縱慾後靈魂更易墜入無底深淵,醜陋的面目連他自己都感到害怕;後來,在和那個向他辭職的年輕女下屬的交往中,他漸漸被她鮮活的,快樂的生命所觸動,在她已經厭煩他的糾纏的時候,渡邊痙攣著面孔對她說:“你為什麼這么不可思議地活著,我也想像你那樣活著,我這個木乃伊”她回答他只是吃飯睡覺而已,“只是吃飯睡覺嗎?那生命的意義何在?”渡邊困惑地說。她被他歇斯底里的神情嚇著了,拿出她在工廠里做的玩具兔子,回答他:“我製作它們的時候,會想像自己和全日本的小孩一起玩。”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餐廳里有一大群開生日宴會的年輕人,當渡邊幡然醒悟往樓下奔去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在唱生日快樂,這給我們強烈的渡邊重生的信號!渡邊終於在死前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就是影片開頭市民反映的社區污水問題,他在本來因積污帶來疾病流行的貧民社區修建了一個公園,在修建的過程中,他排除所有的困難,幹勁十足,本來快泯滅的人性重又散發光芒,他逐漸得到了社區民眾的擁戴,在快要完工的公園裡,下起大雪,他坐在鞦韆架上,平靜地唱起了那隻歌謠:人生是短暫的,少女們,墜入愛河,在盛開的紅色從你的嘴唇退去之前,在你的激情,冷卻之前,你們這些人,誰能知道沒有明天……
劇情介紹2.
在渡邊獲得自我的救贖之前,有兩個事件堪稱重要,如前所述。當人生命將盡,去日的回憶就紛至沓來,在渡邊的眼中,兒子就是往事的化身符號,在他的眼前,又出現了妻子死後,他獨自一人撫養兒子的一幕幕場景,在追憶中,他深情地呼喚自己兒子的名字,此時樓上的房間裡答應了一聲,他激動地往樓上爬,但是卻傳來兒子漫不經心的命令,他讓渡邊關好大門,在兒子懷疑他與年輕女職員之間有私情,嚴厲地訓斥他的時候,本來要告訴兒子自己病情的話咽回了肚子裡,在親情里尋找安慰的路阻斷了。
遇見年輕放蕩的小報專欄作家後,他們一起在縱情聲色之中尋求麻醉,影片給我們展示了聲色犬馬的眾生相,但是,渡邊尋找出路的靈魂卻不能認同這一派喧鬧,在爵士舞廳,眾人歡歌笑語後,鋼琴師問他還要聽點什麼,他點了那首“人生是短暫的。”在樂聲中,眾人又開始跳起舞來,但是隨著渡邊蒼老悲涼的聲音響起,所有人卻都驚異地沉默下來,在歌聲中,渡邊已淚流滿面。在和作家回程的車上,兩個妓女坐在旁邊,一個在數錢,另一個在對著化妝鏡忸怩作態,離開了喧鬧背景的幾個人,都顯得疲憊醜陋,渡邊下車小便,作家迎上前去,兩人分別看清了對方的臉,作家嚇得後退了幾步,鏡頭此時俯拍,渡邊的臉陰暗麻木,充滿了死亡之色。渡邊後來的重生向我們證明了一點,不要祈望在外部世界得到安慰和救贖,無論是在“部門”裡面行屍走肉的生活,還是放蕩麻醉,甚至是親情愛情,都不能讓我們得到最根本的靈魂的安寧,救贖首先應該從自我開始,從內部開始,生命的要義,就會在不斷的追尋與行動中顯現出來……
劇情介紹3.
影片的細節,極其準確精微地反映了人的性格,心靈的轉變,同時,又具有暗示性的含義,另外,黑色的幽默竟然也一直存在於冷峻的敘事之中。從渡邊的動作,體態,甚至衣服的款式,料子,我們大致就能猜到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傢伙,他像是果戈理在《套中人》中描寫的那類把自己包裹很嚴實的人,了無生趣,循規蹈矩,每天晚上把自己的西服褲子折好,放在枕頭底下壓著,幾乎不買新帽子。在醫院檢查的場景中,巧妙地敘事角度,既引人發笑又讓人心寒,渡邊在候診時和一位高深莫測的傢伙聊起來,他告訴渡邊胃癌的具體症狀,“當你把上周吃的東西都嘔吐出來的時候,你也就只有六個月可活了。”而且醫生一定不會告訴病人實情,他只會把胃癌說成普通的胃潰瘍……當這個傢伙開始說的時候,渡邊就開始心驚肉跳,渡邊的表情反映和後來醫生說的話(和那個傢伙說的一字不差)都讓人發笑,但是又不由得可憐這個倒霉蛋。當他回到家中,習慣性的把自己的褲子放在枕頭壓著的時候,突然之間悲哀湧上心頭,他一頭鑽進被窩裡哭起來,此時鏡頭搖上,牆上的兩張獎狀提示他三十年來兢兢業業的工作全都沒有意義,生命被虛度了,在後來與年輕的女下屬的交往之中,她無意中說:“三十年工作沒有一點錯誤,您至少可以休息六個月!”在渡邊聽來,這一語雙關的含義,又是直接刺中他的心事,女職員的辭職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糾纏形式,他指出了格式的錯誤,當她走的時候,他看見她棉襪上的破洞,於是就到店裡買了一雙送她……這些非常能顯示人物心理,性格的流暢的細節在影片裡凝聚成為了現實主義洪流。影片多次出現俯拍渡邊面孔的特寫鏡頭,也由於特殊的用光,在黑白的畫面里,他顫抖,蒼白,疲憊的內心也就得到了外化的表現。
劇情介紹4.
渡邊修建公園的事跡,影片沒有直接表現,而是通過葬禮上的所有人的對話和回憶中顯現出來,這樣,該片的批判現實的力量,進一步達到高潮,虛偽冷漠的市長的發言,市政各部門代表曲意逢迎的態度,對比聞訊趕來弔喪悲痛萬分的市民,嘲諷不言而喻,渡邊個人獲得了救贖,但是“部門”卻把他的努力劃歸名下,市長強調渡邊的努力如果離開部門職能而存在是荒謬的,記者卻暗示說渡邊是因為對這個論調不滿而選擇自殺在自己修建的公園裡的,市長走後,市民課的同事,都紛紛猜測他轉變的動因何在。他的死,除了觸動了一個哽咽得說不出話來的職員外,留給眾人的似乎只有談資和職位變動了,而下一場踢足球遊戲,仍將無休無止的進行下去,沒有人意識到,人生是短暫的!
日本家族電影50部
日本著名導演山田洋次選出了50部以家族為背景的日本電影佳作,一起看看吧。做本任務詞條,需梳理、編輯詞條內容,完善詞條同義詞及信息模組。 |
黑澤明作品集
黑澤明,20世紀日本導演,被稱為“電影天皇”,最初據說具有諷刺意義,指他在指揮現場的執著強橫和專制獨裁。到了後來則成了“徹頭徹尾”的的尊稱。美國商業上最成功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由衷表達了對大師的讚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