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世紀八十、九十年代陸續編纂出版的傳記專著,然而尚未出齊。《傳稿》分上、下兩編,上編書寫鴉片戰爭以前清代人物,下編則為鴉片戰爭以後清代人物傳記,兩編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負責組織撰寫,採取分冊主編負責制,邀請專家撰稿。上編各分冊主編有王思治、何齡修、張捷夫等,下編有林增平等。
《傳稿》的立傳對象,比清代官修傳記和《清史稿》編寫傳記的思路都要開闊,在大臣、名人、學者之外,對民族、宗教、民眾運動、科學技術、中外關係、金融工商、女性各個領域人士多加關注,詳見其《選錄範圍》。(【附錄20,1頁。第一冊第2頁】)
在實踐上,令讀者見到前人傳記中很難有的、或不會有的人物,如醫家喻昌、(【附錄21,4頁,上編第3卷第273頁-第278頁】)奴變首領宋乞、(【附錄22,3頁。原書第9卷第203-207頁】)武師甘鳳池、(【附錄23,3頁。第9卷第369-400頁】)票友名伶汪笑儂等。(【附錄24,4頁。下編第三卷第350頁-第357頁】)
《傳稿》確立以敘事為主的寫作原則,採用寓觀點於事實的寫法,儘量寫事情,避免空發議論。每篇傳記的編寫,依據大量的原始資料,力求翔實可靠。但每篇文字有劃一的規範,它對所錄取的人物依其重要性,區分為五類,定出篇幅限制:特長類,萬字左右;甲類,七千字左右;乙類,五千字左右;丙類,三千字左右;丁類,一前五百字左右。寫作中,凡引用古文獻的,要註明出處,故篇末多有注釋,或注參考書目。對史料岐議、史實不明及見解不一的人和事,允許每篇作者保留自己的意見,並在註解里反映各種觀點。主要事跡表現在同一事件中的各個歷史人物,則作合傳處理。大多數篇目的作者以嚴謹的態度進行編寫,實踐凡例的要求。
《傳稿》上下編,預計各編十五冊,即全書三十冊,約計二千個人物傳記。上下編分由北京中華書局和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印行,筆者見到上編九冊,自1984年——1995年發行,下編三冊。
序言
歷史是人類自覺活動的產物。一切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文化的活動,都是人所策劃,人所參與,人所進行的。離開了人,就無所謂歷史。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一書中寫道:“‘歷史’並不是把人當做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的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118—119頁。歷史上的任何輝煌業績都是由人類完成和創造的。每個個人都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因而必定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對歷史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當然,就單個個人而言,在多數場合下影響總是很微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個人的力量和作用,常常會相互抵消,被淹沒在波濤洶湧的歷史的汪洋大海之中。只有集中和代表著許多個人的意志和行動,亦即階級的、集團的意志和行動才是強有力的,才能夠在歷史的戥盤中顯示出分量。
歷史唯物主義從來認為: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著重研究各個階級、各個集團的利益、性格、意向、行為以及它們之間的矛盾鬥爭,這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動力。但我們一點也不抹殺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因為傑出的個人正是民眾利益的代表者,民眾意志的體現者,民眾行動的組織者。傑出的歷史人物最善於體察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民眾的意願,最能夠反映本階級的利益,把社會發展已經成熟了的任務,提到日程上來,並且能夠動員和組織民眾,為實現某個歷史目標而努力奮鬥。個人的行動可以在歷史上發生巨大的作用,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他的意志、才能、性格、作風、愛好都會影響具體事件的發生、發展,使得歷史的進程打上個人品質的印記,而具有特殊的外貌。歷史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但這種必然性離不開個人因素的偶然性,必然性要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如果不是許多具有自由意志的個人的活動,歷史本身將不復存在,也就沒有歷史的必然性。馬克思說:“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末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納入總的發展過程中,並且為其他偶然性所補償。但是,發展的加速和延緩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開始就站在運動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這樣一種‘偶然情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393頁。因此,歷史研究離不開對一個個人物進行具體的研究。過去的歷史書籍,詳細地記載了許多人物的思想和行動,以此作為主要內容。例如: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所開創的“紀傳體”史書就是這樣。一部二十四史,絕大部分是人物的傳記,其中保留有各個時期、各種人物的大量生動豐富的記錄,這是我們的寶貴的歷史遺產。應該說:研究歷史人物個人的生活經歷、言論行事和品格特徵是歷史學家的職責。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編寫了這部《清代人物傳稿》,希望通過對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剖析,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歷史。清代離開現在的時間很近,和現實息息相關。有清一代三百年的歷史是一個天翻地覆,動盪劇烈,發生了重大轉折的時期。曾經創造了古代燦爛文明的封建的中國,越來越落後於西歐國家,終於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災難深重,進行了激烈的反抗。中國在充滿著矛盾和鬥爭的暴風雨中摸索前進,當然,清代的三百年,也有它的成就和業績,經濟上繁榮興盛,達到了封建經濟的高峰,政治上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思想文化上成果纍纍,創造輝煌。眾多的人物活躍在清代歷史的舞台上,演出了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這些人物,有的叱吒風雲,順應歷史的潮流,不愧是站在時代前頭的英雄;有的殺身成仁,為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而英勇獻身;有的矢志革新,以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為己任;有的以創造性的科學技術成果和思想文藝作品造福人民,嘉惠後世。但也有的幹了卑鄙齷齪的勾當,留下不光彩的名聲,成為歷史的小丑和民族的罪人。不了解一個時代眾多的形形色色人物的活動,也就不會了解這個時代。記述和研究清代人物的經歷、行事、思想。貢獻以及他們的品德、才能、作風、愛好等,將給人以有益的啟發和借鑑,將是從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去透視有清一代的歷史。
已有的清人傳記很多,可謂汗牛充棟。但今天仍有根據新觀點、新體例重新進行編寫的必要。現存的清人傳記彙編,如,《清史稿》、《清史列傳》、《國朝耆獻類征》、《碑傳集》正、續、補編、《八旗通志》、《清儒學案》、《滿漢名臣傳》等等都卷帙繁富。另外,文集、地方志、野史、筆記、家譜中還有很多傳記、行狀、軼事、墓志銘、神道碑等等。我們根據七十一種清人傳記彙編作了粗略的計算,有傳記可尋的清代人物有四萬多人,這還是很不完全的統計,地方,志和文集中的很多傳記,尚未全部包括在內,實際數目還要大大超過。這樣豐富浩瀚的清人傳記資料是我們王作對必須認真採擇、精心吸取的,不充分地利用這一巨大的寶藏,就不可能寫成高質量的《清代人物傳稿》。但是,已有的傳記存在著不少缺點,不能適應今天的需要。我們要寫的人物傳,不是舊傳記的選錄、拚湊或簡單改寫,兩者在指導思想、體例風格、評價標準、寫作目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對於過去的傳記,我們應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而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批判地繼承、利用。
已有的清人傳記有如下一些重大的缺陷。第一,傳記選錄和評價人物的標準是按照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擬定的。所以達官貴人、忠臣孝子、貞女節婦殼斥於侶史傳中,並被大加頌揚。其中很多人並不是重要的人物。第二,散見於文集、家譜中的大量傳記,很多是“諛墓”之作,為了誇耀父祖或朋友韻功德,競立佳傳,隱惡揚善,頌詞盈篇,沽名釣譽,其真實性是可疑的。第三,許多傳記形成刻板的寫作公式,枯燥地記錄傳主的仕途經歷、官職升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特色。較少對本人事業、言行作生動、具體的記述,更少對人物的精神面貌、內心世界進行深入的探索。第四,清人的傳記雖很多,有一人而數傳、十數傳的。但很多卻是輾轉相襲,大同小異,改頭換面,即成新傳,內容重複、文字雷同。第五,真正在歷史上起作用的許多重要人物,舊的史傳中卻記載很少,語焉不詳。如農民起義的領袖,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人物,才能卓越的婦女,有貢獻的科學家、技術家、發明家,以及華僑、實業家、工匠、民間藝人、醫生、拳師、僧道喇嘛、宗教人士等等。今天,要為這些人編撰傳記,深感資料缺少。
正因為已有的清人傳記有上述缺陷,我們才組織了《清代人物傳稿》的編寫。所收人物的時間,起於努爾哈赤在東北興起,迄於辛亥革命、清朝覆亡。將網羅和記述這三百多年間比較重要的各方面人物,估計約有兩千人左右,篇幅暫定二十卷。全書分為上、下兩編,齊頭並進,分別出版。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我們的指導思想。只有遵循這一科學的思想,歷史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科學.我們才能夠透過紛紜複雜的現象去認識歷史的本質,才能夠正確地記述和評價各種歷史人物。我們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詳細地占有材料,經過認真的研究,力求真實地、公正地反映歷史人物。做到“求實”和“存真”。真實性是任何歷史著作的靈魂,應該秉筆直書,言必有據,還歷史人物以本來的面貌。不能虛構誇大,隨意剪裁取捨,或者用現代人的模型去想像、改鑄、評價古人。這部傳記,以記事為主,寓論於史,少發議論。實事求是地評價人物,不苛求,不溢美,不隱惡。歷史人物都是環境的產物,要如實地反映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思想、行動、性格,使人理解為什麼恰恰在這一時代,恰恰在某個特定階級、階層之中,出現了這樣一些歷史人物。
作為歷史傳記,在尊重真實的前提下,還要求記述生動,文詞優美。我國許多優秀的歷史傳記,本身又是文學作品,寫得文採風流,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達到這樣的水平當然是很不容易的,但無論如何,科學內容和優美形式的結合應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水平有限,人力不足,缺乏經驗,編寫這樣一部大型的人物傳記必定會碰到很多困難。我們將努力以赴,團結一致,謹慎從事,有計畫、有步驟地分工協作。我們將邀請眾多的、各方面的專家一起來參加編寫,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夠構築,繪製這一漫長、豐富而絢麗多采的清代歷史人物的畫廊。目前,這一工作正在開始進行,《清代人物傳稿》的上編和下編各寫成了第一卷,分別由中華書局和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期待專家和讀者對本書進行批評、幫助,以利於我們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糾正錯誤,繼續前進,去努力完成今後很繁重的編寫任務。
社會各界人物書籍大盤點(二)
風雲變幻,宕盪起伏,更為眾多的人物提供了指點江山,各領風騷的歷史舞台。所以,在近代史研究中,人物的研究始終占有突出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