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小姐》

《波特小姐》

《波特小姐》是由克里斯·努南(Chris Noonan)導演、蕾妮·齊薇格主演的一部電影,上映於2007年,是克里斯·努南在1995年拍攝了廣受好評的《小豬巴比》之後第一次執導電影。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女士所寫的兒童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他們一直為波特女士作品中的角色和故事情節所痴迷不已。但是,對於她個人的生活,波特女士卻一直謹慎地保持著低調,不肯輕易地讓外人了解她的私生活。

影片的時間背景是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時代末期的英格蘭,一個酷熱的夏天。此時,波特女士已經逐步地顯示出了她在寫作方面迥異的天賦,許多人都認為她有著當一名藝術家的潛質。當她的第一部作品《彼得兔的故事》正式出版之後,波特女士成為了倍受歡迎的著名作家。事業成功之後,愛情也向波特女士走來。她的第一段愛情便是同由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的出版商諾曼·韋恩之間的,他們之間的戀情,以及諾曼·韋恩於1905年7月的求婚,永遠地改變了比阿特麗克斯的生活。

對於這段戀情,波特女士卻無法向公眾宣布,甚至不能談及有關的事情。在倫敦的上流社會中,波特的父母堅持她應該找一個同她的身份地位都相配的人做她的終生伴侶,並且他們認為波特同韋恩在一起就是一個錯誤。他們認為韋恩只不過是個生意人,他們要求波特重新考慮同韋恩在一起的這個決定。最終,比阿特麗克斯同意先離開她的未婚夫一段時間,看看之後兩人是否仍有激情。沒想到,在離開不久,未婚夫卻染病而離開了人世。在這段時間中,波特經歷了痛苦和孤獨,變得十分的沉寂。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精神磨練,徹底的改變了波特的觀念,她又以新的態度來勇敢地面對生活。她搬到了坎布里亞郡的湖區,這裡擁有險峻的山峰和16個波光粼粼的湖泊,舉世無雙的美景激發了波特的靈感,她在這裡生活、創作,一直到1930年。波特創作了多部優秀的童話作品,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女性。即便是波特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兒童作品創作者和富有的農場主,她也從來都沒有忘記過她的第一段愛情。

主創陣容

芮妮·齊薇格芮妮·齊薇格
該片由克里斯·努安執導,這是他在1995年拍攝了廣受好評的《小豬巴比》之後第一次執導電影。

導演克里斯•諾漢原本並不在科斯納候選名單之列,但他向製片公司自薦的時候,大家才突然驚醒這個拍出了《小豬寶貝》的人在電影中流露的溫柔純真和純樸的喜劇感正和波特一脈相承。此君也算是好萊塢少見的理想主義者,一部《小豬寶貝》讓全世界感動興奮不已,他卻就此與銀幕闊別十一年,原因是再沒遇到理想的劇本。他對風格也相當嚴格挑剔,提及影片敘述方式的時候,他表示只要盡力保持事實的原貌,決不會添加自作多情的幻想情節讓影片淪落成俗套的童話,或許對他來說波特一生的經歷已經比故事更神奇,多一點修飾也是多餘。

邀請芮妮•齊薇格飾演波特女士,是諾漢被她在影片裡反常態的幽默感觸動而動起的念頭,演技經過各種類型影片的檢驗又有小金人加身,總是脫不乾淨土氣的齊薇格倒是越來越被主流受落。她也是看著彼得兔和朋友的冒險故事長大的,但對波特本人了解不多,這次演出讓她真正地深入到這個曾經影響過自己童年的女人,才驚異返璞歸真又才氣橫溢的波特在個性被時代、家庭壓抑下為自由和理想付出的巨大努力。《BJ單身日記》後芮妮•齊薇格的

伊萬·麥克格雷格伊萬·麥克格雷格

英國口音已不是問題,又能和曾在《隨愛沉淪》愉快合作的伊萬•麥格雷戈再度聯手,對影片是百分之二百地用心:演戲之餘還做起了執行製片和業餘服裝指導。

被相中來做波特年輕早逝的未婚夫,伊萬•麥格雷戈最開心的是終於可以和自己敬佩的演員比爾•帕特森(扮演波特的父親)合作,更讓他驚奇的是和齊薇格聊起角色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早就被波特包圍了,從他的小女兒的睡前故事到餐具無不是彼得兔的身影,這才讓他第一次認真地研究起這個女人和他飾演的出版社新掌門人之間合作夥伴兼終生伴侶的關係。

幕後花絮

奇幻的傳記影片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這幾年不僅是文學作品一部接一部地被搬上大螢幕,以作家生平為題材的電影也陸續推出。明年一月即將上映的《波特小姐》,就是描寫英國童書作家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創造出彼得兔的歷程,以及她與出版商諾曼·韋恩間的一段愛情故事。

《波特小姐》在情節與風格的設定上,給觀眾們的第一印象很類似前兩年以詹姆斯·貝瑞(《彼得潘》的作者) 為主角的電影《尋找夢幻島》。從海報上可以看到,連蕾妮·齊薇格在海報上那紅通通的兩頰,都讓人不禁聯想到凱特·溫絲萊特《尋找夢幻島》中的造型。(還有,貝瑞和波特筆下的主角都叫“彼得”,很是有意思。)

這一次的拍攝,是蕾妮·齊薇格在《BJ單身日記》之後(第一集很不錯,但第二集則有些差強人意)又要再次扮演另一位廣受人們喜愛的英國女性了。在口音上,有了前兩集BJ系列電影的保證,想必對於這位德州姑娘已經不成問題;而扮相上,蕾妮總是給人溫暖感覺的笑容,同歷史上的波特女士本人也有著幾分類似的氣質。

電影vs旅遊

《波特小姐》有八成的場景設在英國坎布里亞郡的湖區,這裡是波特女士中年後定居的地方,光是湖區的美景就足以給這部電影帶來美麗的童話氛圍了。

電影帶動旅遊風潮是個很好炒作的議題,近年來屢見不鮮。以英國為例,電影《傲慢與偏見》,帶動了英格蘭鄉間景點的熱潮,比如達西先生宅邸的查茨沃斯莊園;《達·芬奇密碼》更是齊聚了橫跨數國的景點:有巴黎的羅浮宮、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與Temple區、蘇格蘭的羅斯林教堂等等;在電影《哈利·波特》中,觀眾們能夠看到有牛津學院的食堂、北約克郡古老鐵軌上的蒸汽火車、富甲一方的諾森伯蘭公爵的祖居阿尼克古堡、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等;而電影《勇敢的心》,則掀起了人們去蘇格蘭斯特靈郡旅遊的熱潮……人們在旅途中,會按照電影場景來安排他們的路線,這使得他們玩得更有故事性,旅遊也變得別有風情。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這一回,又來一部英國著名的“人”與“景”組合的電影。英國新聞報導以“上個世紀的J。K。·羅琳”來稱呼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女士,關於這位百年前英國知名的插畫童書作者的撰述、文獻與史料,在英國早已是專門的研究對象。她的童話故事書,每年依舊以各種不同的版本、封面、紀念冊等型式,持續暢銷中,以故事書中各種動物主角(彼得兔、班傑明兔子、格拉斯特市的小老鼠、松鼠提米腳尖兒、平小豬、傑米瑪鴨子……)為創作的周邊商品,更是一直持續熱賣,不同年度還有彼得兔一百周年紀念、班傑明一百周年紀念等等紀念活動,以此類推,因為每位故事主角的誕生年代不同,就會有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與紀念商品,彼得兔專賣店更是旅遊中的必游景點之一。

現在,作者的故事又搬上了大螢幕,這些東西一定又再度熱賣好一陣子,據說這部片的構想已經醞釀了15年之久,最開始是想用音樂劇的方式呈現,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而夭折,現在搬上了電影,也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波特女士的生平故事。

關於拍攝

“我認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波特,”導演克里斯·努安說,“我眼中的波特是一位在世紀之交被置入令人窒息的社會的現代女性。”努安是在2004年春天接手執導本片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努安對這個女人的生活和成就越發著迷。這位澳洲導演曾經將小豬變成明星,1995年由他編導的《豬寶貝》可謂讓全世界都家喻戶曉。16歲時,在父親的鼓勵下,努安拍攝了短片處女作《Could It Happen Here?》,在悉尼電影節獲獎,並且在澳洲電視台播出。後來,努安進入澳大利亞電影電視與廣播學院學習了導演專業。在《豬寶貝》之後,努安已經苦苦等待了20年,因為不是素材無法激發他的熱情,就是製片商對他感興趣的項目不感冒。

影片從劇本到拍攝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曾憑多部音樂劇獲得托尼獎的編劇理察·邁特比在90年代早期就完成了本片劇本。“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比阿特麗克斯·波特,”邁特比說,“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吸引人的素材。”在一次度假中,邁特比發現了一本關於比阿特麗克斯·波特的傳記,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的第一反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應就是希望拍成音樂劇,可他後來發現,在二十世紀末期沒人願意製作一部音樂劇。

製片人大衛·克什納(David Kirschner)注意到了這個劇本,從8歲開始他就開始收藏各種童書,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對他當然具有超凡的魅力。在隨後的10年裡,克什納和製片搭檔科里·西耶尼加(Corey Sienega)一直在想方設法籌備拍攝,直到在2003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與菲尼克斯電影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另外,制

片方還爭取到了費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的支持,該公司答應協助影片拍攝,為製片方提供建議和大量豐富的研究資料。

起初有很多導演希望執導本片,但製片人克什納深知,這不是一個傳統的愛情故事,因為波特這個角色的特點讓影片有所區別。克什納承認,克里斯·努安並不是最初的導演人選,不過克什納是《豬寶貝》的超級冬粉,看《豬寶貝》的次數甚者比努安還多,努安所擅長的柔和而敏感的風格與幻想元素讓他最終成為了本片導演。

擔綱本片製作設計師的是曾獲奧斯卡獎的馬丁·柴爾斯(Martin Childs),在開拍前的籌備階段,他將自己沉浸在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查閱了很多當時的繪畫作品,汲取了很多年代細節。而三次奧斯卡獎得主、服裝設計師安東尼·鮑威爾(Anthony Powell)甚至發現了很多波特父親魯伯特的照片,從中借鑑了很多設計構思。

“當我第一次讀劇本時,我感覺我已經知道比阿特麗克斯·波特是什麼樣的人了,”芮妮·齊維格說,“我了解到她是如何出落成後來的樣子,知道了她為何因種種約束而變得越來越拘謹。”

隨著應邀出演比阿特麗克斯·波特,齊維格也開始了發現之旅,著手進行了大量研究,她說:“我發現波特的很多期望和選擇都互相矛盾,為了儘可能的精確,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我必須將很多困惑拼湊在一起,沒有什麼是簡單、明顯和清晰的。”

在片中扮演諾曼的伊萬·麥克格雷格起初根本不了解比阿特麗克斯·波特,但接拍本片之後他才發現家中到處都是比阿特麗克斯·波特的影子,因為女兒克拉拉降生的時候祖父母曾寄來全套的波特童書,而看過劇本之後他才意識到波特是一位非凡的女性。

影片於2006年3月7日開拍。劇組對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為了拍攝出那個年代的馬路,劇組找遍倫敦,終於找到了停車咪錶很少的路段。在拍攝波特痛苦的離開倫敦前往湖區的場景時,劇組耗費了3天時間,由於倫敦市中心的尤斯頓火車站人潮湧動、車水馬龍,根本無法進行拍攝,於是劇組決定在蒸汽火車的僅存之地bluebell Railway取景。另外,在印刷博物館的拍攝經歷最令人難忘,這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見證了印刷術400年來的發展史,最珍貴的藏品包括1776年印刷的首版《獨立宣言》,館內演示古老印刷工序的印刷工也曾出現在本片中。

花絮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電影中有八成以上的場景取景於比阿特麗克斯中年婚後居住的湖區。

波特女士受到被譽為英國自然保護團體“The National Trust”之父的H·D·倫恩司利牧師的啟發,積極投身到了自然保護運動之中。為了遏止鐵路、造林和都市發展入侵鄉間,她又利用自己創作的收入,買下了大片的土地。1913年,波特不顧父母的反對,與協助她買下湖區農場的律師威廉·希里斯結婚,徹底搬出了生活了四十七年的倫敦的家,住到了梭利村。自那以後,波特雖然沒有停止創作,但更多的精力似乎都轉移到了農場的經營及良種羊的培育上,還曾當選過全英Herdwick種牧羊協會的女性會長。在1930年出版了最後一本書《小豬魯濱遜的故事》之後,她完全停止了作家的活動。

1943年12月22日,77歲的波特在梭利村長眠不醒。她留下遺言,把四千英畝土地、十五座農場以及若干小湖都留給了“The National Trust”。直到現在,那裡還完美地保持著她創作圖畫書時的原貌,還看得見湯姆小貓、傑米瑪·帕德爾鴨、小豬布蘭德生活的場景。除了比得兔系列,這恐怕是她留給我們的最大一筆遺產了。她還委託一個她生前信賴的牧羊人把她的骨灰撒到了梭利村的丘陵之上,並命令他嚴守秘密。如今,那個牧羊人也已經不在人世了,沒有人知道波特的骨灰撒到了什麼地方。

背景相關主人公介紹

比阿特麗克斯·波特
比阿特麗克斯·波特比阿特麗克斯·波特
1866年7月28日,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出生在倫敦肯辛頓區的Bolton Gardens。她的父母都出身於蘭克夏的棉商家族,憑藉在工業革命時期的豐厚收入而躋身於新中產階級。波特的父親魯伯特雖是個律師,但生活過得悠閒自在,成天和朋友、藝術家和政客在紳士俱樂部里消磨時光。他喜歡攝影,畫得一手好畫,但卻是一個非常死板、還有點囉嗦的人。波特的母親海倫是位典型的居家主婦,除了和闊太太們喝茶聊天之外,就是管理僕人操持家務。
波特是長女,弟弟伯特倫比她小6歲,雖然年歲相差不少,但姐弟倆非常親近,都喜歡動物、繪畫和鄉間生活。波特在這幢大房子裡一住就是47年,4樓那間窗戶用欄桿封住的兒童室,既是她兒時的遊戲室、教室,又是後來的畫室。
波特是在典型維多利亞時代背景下的中產家庭管教中長大的,她有個奶媽,接受的是來自家庭女教師的言傳身教。她沒上過學,從小到大跟隨多位家教學習閱讀、音樂以及美術。也許是遺傳了父親的天分,她自幼就喜歡繪畫,值得慶幸的是,波特的父母都鼓勵女兒發揮繪畫天賦,並且對她對博物學的狂熱很容忍。夫妻二人經常帶著波特去看畫展,並為她安排繪畫課程。波特和弟弟養了很多寵物,有兔子、老鼠、蜥蜴、蠑螈、蛇、蝙蝠和青蛙,波特仔細的觀察它們,8、9歲時就能栩栩如生的繪出動物們穿著衣服的擬人畫。每年夏天,波特的父親都會在蘇格蘭或英格蘭湖區租下個大房子,為波特自由研究鄉下的植物和動物提供了便利條件。
結束了正規教育之後,波特和很多同等出身的同齡女孩一樣,在家中和父母呆在一起。她開始研究菌類,用顯微鏡觀察孢子、寫論文,還畫了幾百幅讓後人嘖嘖稱奇的菌類水彩畫。1967年,英國著名菌類博士費特利在他的《路邊與森林的菌類》一書中還使用了波特的60幅水彩畫。不過,波特的濃厚興趣逐漸被進入科學組織的重重障礙所抹殺,最終決定放棄。在弟弟的幫助下,她開始出售自己的繪畫作品,這些畫被用於賀卡和插畫。
比阿特麗克斯·波特 和未婚夫比阿特麗克斯·波特 和未婚夫
當時波特的最後一位家教安妮·摩爾已經結婚生子,每當波特離開倫敦,都會給摩爾的孩子們寄去畫有插圖的信件,講述她的寵物們的奇聞趣事。1893年9月,波特到蘇格蘭的佩思郡度假,得知摩爾的小兒子諾埃爾生病了,為了讓諾埃爾高興起來,波特寄給他一封插圖信,講述了自己的寵物、名叫彼得的小兔的故事,這就是波特的處女作《彼得兔的故事》的雛形。
幾年後,波特有了出書的念頭,於是她把這些信都借了回來,加以擴充,但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1901年12月,波特自費出版了《彼得兔的故事》,印量只有250本,結果大獲好評,再版勢在必行。她聯繫到了費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Frederick Warne & Co.),這家公司先前曾拒絕出版,在建議改為彩版之後,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1902年10月,《彼得兔的故事》終於正式出版,首版8000冊未及面世就被預定一空,隨即再版20000冊,該書從此成為風靡世界的暢銷書。
在隨後的3年中,波特又陸續相繼出版了7本書,憑藉驚人的業績成為費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的金牌作家。除了合作關係之外,波特還和這個出版家族交往頗深,家族中的小兒子諾曼是她的編輯,兩人在工作中日久生情。1905年7月,諾曼向波特求婚,儘管波特的父母反對兩人的婚事,但波特還是同意了。然而不幸的是,諾曼患上了白血病,在訂婚後的幾周內便暴病而亡。
可想而知,波特深受打擊,當年的早些時候她曾用出版收入購下了在英格蘭湖區的Hill Top的農場,在諾曼死後,波特一直儘量獨守農場,用恬靜的鄉間生活和繼續的創作撫慰自己苦悶的心靈。波特以每一、兩年出版一部作品的速度繼續創作。1913年,波特找到了她的第二次愛情,與律師威廉·希里斯結婚,並永久在湖區定居,將工作和生活重心逐漸從寫作和繪畫轉移到牧羊和自然資源保護,與英國自然保護團體The National Trust共同致力於保護瀕危的鄉間環境。在丈夫的幫助下,波特繼續購買農場和其他地產,到她77歲時去世時,已經有4000英畝的湖區土地被她收購,而且被全部留給The National Trust組織。

影片賞析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這幾年隨著文學作品大量地被搬上銀幕,以作家生平為題材的電影也陸續推出。電影《波特小姐》描寫了英國著名童書作家比阿特麗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的傳奇人生,述說她創造出彼得兔的歷程,以及她與出版商諾曼·韋恩(Norman Warne)問的一段愛情故事。影片選擇了波特小姐作為片中的敘事人展開故事,並且選擇了32歲——她的人生將要發生重大轉變的時刻開始。影片的時間是過去和現在的交織進行,不斷地運用閃回將影片的鏡頭拉向過去,過去與現在的影像交替,猶如劇中人在回顧人生。

在觀看這部似乎以自然。美,愛為主題的電影時,卻很像在欣賞英國十九世紀盛行的現實主義小說作品。
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文學創作原則,可以追溯到古希臘。而英國小說在其18世紀創作開始,便與現實主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描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現實主義的基本特徵。該電影也正是通過劇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經歷展示了英國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現實社會中主要問題和典型的矛盾,並預示著一種新型的社會發展的萌芽。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女性平等的吶喊
電影對女性歧視現象進行了揭示和批判,通過描寫作家的生平相對獨立的抗爭,把作家的先進思想與當時輕視婦女的社會環境做出強烈對比。
在18、19世紀傳統的英國社會中,人們普遍的看法是男女之間無平等可言,為了改善人類的社會組織,男人們既要做立法者,天賦的理智就要多一些,必須首先把這作為考慮問題的總的基礎。因此。歧視女性的觀念滲透於社會的各個領域。而在那個時代,貴族的女兒們講究門第出身和言談舉止,穿梭於各種沙龍,製造或傳播流言飛語,影片只用幾個鏡頭就交代了這種貴族式文化的迂腐、乏味和無聊。在波特的時代,資本主義的精神和文化已然興起,而貴族式文化則受到嘲諷。在時代精神巨變的時代,波特不僅不願待嫁閨中,而且要將自己的繪畫作品通過出版公之於眾。她在談成了出版事宜後,激動地說:“我們不能終日在家裡度過,必須要向世界展示自己。”這自然是一種宣言,女性站在“人”的角度,對女性進行研究,否定男女之間的智力差異,從而表達男女平等的觀念。
二、貴族婚姻觀的挑戰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電影對當時的封建貴族式的落後的婚姻觀進行了抨擊。電影女主人公生活於門第等級觀念森嚴的家長制社會。在這個以男性為絕對權威和主宰的社會裡,婦女成為男人的附屬品,被動、順從、逆來順受被認為是她們的美德。她們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婚姻。即嫁一個富有體面的夫婿,門當戶對。要么恪守閨中,一直到老。婚姻的選擇對女人來說可以說是至關重要。儘管母親給她介紹的門當戶對的貴族子弟雖然有錢,但非常空虛庸俗,完全無視那些上流社會做作虛偽的公子哥,並且

下定決心終身不嫁,直到遇見那個被她母親形容為渾身沾滿銅臭的生意人。這個商人卻第一個發現了波特的才華,並把她的作品出版發行。他們之間惺惺相惜,愛的熱烈。出生高貴的波特父母自然不許自己的女兒和一個生意人結婚,面對父母的阻撓,波特始終置若惘然,不管不顧,直到父母妥協。波特小姐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對婚姻自主的堅持和勇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悽美的初戀愛情經歷也使得有些觀眾為之潸然淚下。

三、新型文化的盟現
電影也寫實性地描述了一種資本主義文化的出現,暗示著一種與當時貴族文明抗衡的新型資本主義精神力量的悄然滲入。
實際上波特的父母對波特和初戀情人諾曼的婚姻的反對,就是貴族文化意識的體現,他們認為商人是一群沒有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新興階級。因此,在波特一家舉辦的聖誕聚會上,波特邀請諾曼兄妹來參加就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和反叛。面對父母的對她婚姻的反對。雖然波特接受父親想用一段分開的時間來考驗他們是否仍然相愛的建議,但及至諾曼在分離的時刻得病死去,波特在悲傷欲絕之後,毅然從城市徹底地搬到了她小時候的避暑勝地,這亦意味著與這種傳統文化的決裂。另外,由於波特憑藉出版取得了巨大的版稅。在初戀情人死後,她能夠叛離家庭,移居湖畔,自力更生,並在對農場的競拍中以超出常人想像的價格得以成功,這些也都隱喻了這種新的精神的存在與勝利。
四、歷史場景的再現

《波特小姐》《波特小姐》

最後,可以說關於作品拍攝的場景也是給人一種歷史回歸的感覺。電影許多重要場景發生在位於英格蘭西部的著名風景區,在那波特生活了大半生。在環保人士和國民信託組織的努力下,湖區保存了英國特有的自然風光和鄉村風情。為了影片湖區取景,國民信託組織慷慨地開放了屬下曾屬於波特女士的土地。電影中的風景清新怡人。湖區,草地,農場,農莊,山巒和森林,這一切再現了典型的英倫風格的自然景觀。這給電影的寫實的演繹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使得觀眾更好地理解了女主人公生活的歷史。

總之,在欣賞這部電影時,如果觀眾結合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解讀方法去研究,不僅不再是簡單對其典型人物的動人生活經歷表示感嘆,對作品反映的社會時代也會有更深的認識,從而將欣賞到電影展示的更高的思想藝術魅力。

評論

作品作品

這是一部值得尊敬的、同時又能滿足人們好奇心的成功的電影。
——《時代》

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成功的作品,這其中充滿的奇幻的感覺。
——Shadows on the Wall

這是一部有關兒童文學作家比阿特麗克斯·波特的過於溫和的傳記影片。
——《好萊塢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