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天空之後》

《最後的天空之後》

《最後的天空之後》並非沒有人談論或描寫過巴勒斯坦人,大量的文字已經形成、但其中大部分是爭辯、控訴和恐嚇。在西方,特別是美國,與其說巴勒斯坦是個民族,還不如說是號召武裝的藉口。

基本信息

《最後的天空之後》巴勒斯坦地圖
《最後的天空之後》最早出版於1986年,儘管不是愛德華·薩義德(Edward·W·Said)關於巴勒斯坦問題最重要的著作,卻是他最容易被接受的圖書之一,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是這本書,而非其他同一主題的作品得以在中國率先出版原因所在。

基本資料

《最後的天空之後》作者:(美)愛德華·W·薩義德 譯者:金玥珏UnitedStates/美國
ISBN:7802251281
頁數:166
開本:16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定價:25.8元

內容簡介

《最後的天空之後》紅十字會在巴勒斯坦工作
並非沒有人談論描寫過巴勒斯坦人,大量的文字已經形成、但其中大部分是爭辯控訴恐嚇。在西方,特別是美國,與其說巴勒斯坦是個民族,還不如說是號召武裝的藉口。在大多數人那裡,巴勒斯坦人主要被看作是戰士恐怖分子和不法的賤民。他們的真實依然鮮為人知。愛德華·W·薩義德,卓越的文化批評家和美國最著名的巴勒斯坦發言人,立志改變這種狀況。他用他的文字,連同吉恩·莫爾的攝影,描繪出了動人的巴勒斯坦民族像。從以色列國的建立到貝魯特墮落,巴勒斯坦人如何連線地遭受驅逐,不斷地從一處地方、一段過去、一個家撤離。但在這苦難的流亡史中,薩義德也辨認出了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識的跡象,不再基於離散或苦難,而是基於堅持、希望和覺醒的共同體意識。

特色及評論

《最後的天空之後》戰火中的巴勒斯坦

這個世界,沒有一天會少了巴勒斯坦人的新聞。他們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了:要么是好戰的武裝分子,要么是悲慘的難民。薩義德在本書中描繪出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實肖像:從以色列的建立到貝魯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連續的土地剝奪中流離失所,備受苦難。這其中也包括薩義德本人及其親人的真實遭遇。作者指出:新的巴勒斯坦自我身份認同並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身份上,相反,它將在根植于堅持、希望和被喚醒的共同體感上。此書由薩義德和瑞士攝影師吉恩·莫爾合作完成。1983年,莫爾受聯合國之託,赴巴勒斯坦拍攝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他帶回來的這些照片,真正觸動了薩義德,挑動起他的傾訴欲望,讓他急於藉此向外界訴說過去幾十年來巴勒斯坦人沒有記錄、也不被記錄的悲慘的離散生活,因為“這種健忘和粗心歷史性地已經成為我們戰敗於猶太復國運動的特徵,還有那封閉的前景,讓思想無人思考,嘆息沒人記錄,人們被遺忘,時光被丟棄”。

本書視角

凡論及巴勒斯坦人的不幸遭遇,薩義德總在使用“我們”。只有在更為個人的敘述中,他才承認自己外來者和旁觀者的身份。的確,他是巴勒斯坦人,但只是“碰巧”在那裡出生。1935年,他母親因為對開羅醫療水平放心不下,才到耶路撒冷生產。他生在一個阿拉伯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早已是美國公民。他在埃及長大,受教於當

《最後的天空之後》巴勒斯坦士兵
地的英文學校,後到美國繼續學業,長期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一生中只有很少幾次回訪巴勒斯坦的短暫經歷。這樣的家庭背景和人生軌跡,注定了他在審視巴勒斯坦時的外在角度。當他面對莫爾的照片,也便立刻接受了其拍攝者的歐洲視角。而對一個“真正的”巴勒斯坦人來說,這些靜態的、日常的照片也許毫無意義,不能泛起些許的內心漣漪。“它們可以是在阿拉伯世界任何地方拍攝到的場景。沒有明確的地理位置。”薩義德寫道,“這些照片是沉默無聲的,它們似乎滲透著一種呆滯,勝過它們所表達的任何意思。”這些構圖講究的黑白畫面,與我們常見的關於巴勒斯坦的新聞照片截然不同,後者所表現的東西,用兩個字便足以形容:暴力,這也幾乎構成我們對巴勒斯坦的全部觀感:無盡的爆炸和刺殺所導致的死亡,無盡的壓迫和反抗所造成的絕望

作者簡介

薩義德(Edward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家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表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家書評家獎,三聯書店1999年出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家》(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 (1993;三聯書店2003年出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出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家歌劇鑑賞家、鋼琴家,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