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早春二月》](/img/7/431/nBnauM3X3ITN3YzNygTM4gTO0ITMygjM1kTMwADMwAzMxAzL4E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中國彩色故事片《早春二月》是謝鐵驪導演根據柔石的小說《二月》改編,北京電影製片廠於1963年攝製。攝影李文化,主要演員有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等。影片描寫1926年前後,苦悶徨的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為了逃避現實,來到浙東偏僻的芙蓉鎮教書,但殘酷的現實卻使他無法安靜,最後離去的故事。
劇情梗概
![《早春二月》](/img/c/ab1/nBnauM3X4EzNxATN0IjM4gTO0ITMygjM1kTMwADMwAzMxAzLyI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26年前後,對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識青年蕭澗秋乘船來到芙蓉鎮,他是應好友——芙蓉鎮國小校長陶慕侃之邀來鎮中學教書的。在船上,他遇到了神情悲傷的文嫂。
在歡迎蕭澗秋的飯桌上,國小教師錢正興、方謀大談主義,蕭澗秋一直沉默不語。陶慕侃的妹妹陶嵐認出了蕭澗秋,她曾在杭州看到過蕭澗秋在湖邊徘徊。通過交談,蕭澗秋得知文嫂的丈夫是他的老同學李志豪。李參加革命在前線陣亡,留下生活無著落的文嫂和兩個孩子。蕭澗秋同情文嫂一家的遭遇,幫助文嫂的女兒採蓮上了學。隨著時間的推移,陶嵐和蕭澗秋之間產生愛意,引起了一直追求陶嵐的富家子弟錢正興的嫉妒。不久,關於蕭澗秋和文嫂之間關係不正當的訊息在小鎮上傳開。採蓮告訴蕭澗秋,別人罵她有個野爸爸。同時,一封寫成打油詞的匿名信被送到了蕭澗秋手裡,蕭澗秋氣憤至極。
為幫助文嫂擺脫艱難困境,蕭澗秋決定犧牲自己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此事遭到一些人的誹謗和攻擊。這天,報紙上登載了廣東政府興兵北伐的訊息,而文嫂卻因采蓮弟弟的死和惡言中傷深受刺激投河自盡。蕭澗秋憤然離開芙蓉鎮,陶嵐也追他而去……
主要角色
![]() | ![]() | ![]() |
![]() | ![]() | ![]() |
影片看點
![《早春二月》電影劇照](/img/e/37b/nBnauM3X3cTMzgDN4kTMwYjNwMTM5EDM3kzMwADMwAzMxAzL5E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未與時代真正結合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通過他們自身或與現實生活環境的矛盾,刻畫出徘徊於人生道路上的青年。但影片在結尾處含蓄地暗示蕭澗秋投入時代洪流中去尋找新的理想和道路,陶嵐追隨而去,提高了原作的思想境界。影片的藝術特色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如借用陶嵐反覆彈奏蕭澗秋創作的《徘徊曲》,渲染、烘托出主人公苦悶猶豫的心情;以怒放爭妍的大片李花,襯映出他倆熾熱的純潔的感情;又如用皚皚的白雪、荒涼的田野、石橋,以表現他們不畏世間的陰暗,懷有純潔的情感。整個影片有抒情詩的色彩和情調。
本片以現實主義的手法,真實、生動地概括了二三十年代找不到出路的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對於來到芙蓉鎮的肖澗秋,作品既讚揚了他身上體現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又以他的悲劇性結局,反映了舊知識分子在傳統觀念和封建勢力重壓之下的無能為力,體現了柔石原作所蘊含的基本思想。
影片突破戲劇式的敘事模式,對多場景組合式的電影形式進行了探索。與此同時,它也充分顯示了謝鐵驪精於描繪人物心理的藝術風格,優美的芙蓉鎮風情,含蓄、細膩的細節描寫,準確地襯託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強大的演員陣容,精細的美工創造,借鑑了傳統繪畫技法的攝影處理,也是影片獲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孫道臨飾演的肖澗秋,深沉、含蓄、質樸,他內心熾熱的情感與外表的沉著從容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在他周圍,我行我素的陶嵐,賢慧柔弱的文嫂,均以鮮明的個性出現,對深化主題、增進肖澗秋形象的思想厚度,起到了促進作用。
《早春二月》是謝鐵驪的代表作,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和鮮明的清新、細膩、典雅的藝術風格,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藝術高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影壇上一朵永不凋謝的奇葩。
演職員表
【職員】 導演:謝鐵驪 編劇:謝鐵驪 柔石 攝影:李文化 | 【演員】 孫道臨-肖澗秋、上官雲珠-文嫂、謝芳-陶嵐、高博-陶慕侃 韓焱-醫生、俞平-方萍、范雪朋-陶母 |
幕後製作
![《早春二月》電影海報](/img/6/e90/nBnauM3XzQTN3UjMyAjMwYjNwMTM5EDM3kzMwADMwAzMxAzLwI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早春二月》最大的成就表現在“左”傾文藝思潮喧囂之時,它在題材上和主題上均有重大突破。它敘述了發生在二十年代江南小鎮的一段故事,通過肖澗秋和陶嵐這兩個極富魅力的形象,大膽地表現了人道主義精神的光輝及其局限。它向人們昭示:一切有為的青年只有從小資產階級的徘徊中醒悟,投身到時代的洪流中去,才會有真正光明的前途。
幕後花絮
1962年,中國略微從自然災害與狂熱的政治運動中緩過氣來,文藝界也稍稍有了喘息之機。一些電影工作者恢復了創作活動,並拍攝出一批具有相當水準的電影作品,這其中包括《北國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林家鋪子》、《抓壯丁》等重要影片。但很快這些電影都遭逢厄運,被當作階級鬥爭新動向嚴加打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早春二月》獲得了在全國57個城市放映的機會,這並非因為它通過了審查,而是被當作大毒草,供全國人民批判之用。
獲獎情況
影片榮獲1983年葡萄牙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獎。
導演資訊
![]() 【人物簡介】 |
主演資訊
![]() 孫道臨(1921.12—2007.12),浙江嘉善人,中共黨員。1947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43年起參加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國華劇社等演劇團體,1948年開始步入影壇。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半個世紀以來,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為《王子復仇記》等20餘部外國影片配音。主演並獲廣泛好評的影片有:《雷雨》、《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自編自演自導了《雷雨》、《非常大總統》。出版有詩歌散文集《走進陽光》、盒帶《唐詩欣賞》等。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婁等國際電影節評審。歷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華夏影業公司藝術總監。 【孫道臨——藝術造詣】 孫道臨自1948年走上銀幕,先後主演了近20部影片,他第一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渡江偵察記》中的偵察員李連長。之後,他在《家》中飾演覺新,表演細膩,刻畫出了小知識分子內心矛盾苦悶的心態。1958年,他飾演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地下工作者李俠,是他表演上的一大飛躍。李俠在影片中以解放軍、老闆、工人等不同的身份出現,孫道臨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注意“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臉部化妝變了,服飾變了,講話的語調、內容變了,然而角色的核心沒有變,這就是他畢竟是地下工作者。孫道臨的眉宇之間總有那一股凜然正氣,流露出一絲軍人的氣質。演員的自身條件為塑造李俠英雄氣概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李俠這個人物得到電影界內外的一致好評。孫道臨真正的代表作是《早春二月》。他在影片中扮演肖澗秋,演出了外表的柔和和內蘊的深邃,刻劃出了角色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使這一角色成為我國銀幕上獨特而具有生命的形象。“文革”後,他在中、日合拍的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飾演我國的棋手況鐘山,與日本著名演員三國連太郎演對手戲,相得益彰,以其純真,質樸,深沉,自然的表演而受到很高的評價。 |
![]() 上官雲珠(1920-1968),原名韋君犖,江蘇省江陰人。1940年先後進華光戲劇學校、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1941年在藝華影業有限公司拍攝的《玫瑰飄零》中扮演角色,開始從影。接著演出了《國色天香》(1941)、《淚灑相思地》(1942)等幾部影片,後參加中國旅行劇團去北方演出話劇。抗戰勝利後回到電影界,先後在中國電影製片廠二廠、文華影業公司和崑崙影業公司等電影公司拍攝的《天堂春夢》(1947)、《太太萬歲》(1947)、《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1948)、《群魔》(1948)、《麗人行》(1949)、《希望在人間》(1949)、《烏鴉與麻雀》(1949),等影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演技有較大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官雲珠參加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南島風雲》(1955)、《情長誼深》(1957)、《枯木逢春》(1961)、《早春二月》(1963)、《舞台姐妹》(1965)等10多部影片,並主演了多部話劇,在藝術上更趨成熟。上官雲珠戲路較寬,善於準確地體現人物的氣質,揭示不同人物內在的感情。她的表演真摯自然,不露痕跡,富有魅力。她成功地塑造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婦女形像,是位有成就的電影演員。“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殘酷迫害,於1968年11月22日去世。 |
影片評析
![《早春二月》電影劇照](/img/7/a26/nBnauM3XxETM2cjN2kTMwYjNwMTM5EDM3kzMwADMwAzMxAzL5E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根據柔石的小說《二月》改編的《早春二月》是一部具有經典意義的藝術精品,在中國電影史上的位置舉足輕重。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左”傾文藝思潮喧囂時,在題材和主題上均有重大突破。該片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富有抒情詩的色彩。由於影片充滿人情味,剛一出爐就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罪名就是宣揚資產階級人道主義、人性論和階級調和論。影片突破戲劇式的敘事模式,對多場景組合式的電影形式進行了探索。強大的演員陣容,精細的美工創造,也是使影片獲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孫道臨飾演的蕭澗秋,深沉含蓄,內心熾熱的情感與外表的沉著從容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早春二月》對大革命前夕知識分子肖澗秋在尋找出路過程中的苦悶、憂愁、躑躅、彷徨和尋求真理不得而又不甘苟且偷生、隨波逐流的心態與行為作了深切細膩的刻劃。影片中肖澗秋出於人道主義,同情與資助貧窮的寡婦文嫂,這一行動不僅不能救文嫂,反而導致文嫂受誹謗、攻擊,被迫投河自盡。肖澗秋最後只好無奈出走。這一情節生動地展現了舊社會、舊禮教的殘酷無情和知識分子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無能為力。
精美劇照
![]() | ![]() |
![]() | ![]() |
視頻欣賞
電視劇
劇名:早春二月
片長:30集
年份:2005
導演:李大為劉國權
攝製:潤德投資有限公司
主要演員
董 潔飾陶嵐
辛柏青飾蕭澗秋
沈傲君飾文嫂
朱曉漁飾錢正義
劉佳佳飾錢可欣
樂珈彤飾陶靜
朱 鐵飾陶慕侃
吳競飾錢母
黃梅瑩飾陶母
田振崴飾於偉強
劇情簡介
《金粉世家》原班人馬打造新版《早春二月》!
根據著名作家柔石小說《二月》改編!
上世紀20年代,知識分子蕭澗秋帶著追求真理的苦悶與彷徨來到江南小鎮芙蓉鎮。紅油傘下,他與美麗大膽的大家閨秀陶嵐一見鍾情,但同時又深深同情孤獨無援的寡婦文嫂,在同情與愛情之間,蕭澗秋將如何抉擇……
世家子弟錢正興痴情於陶嵐,對澗秋心生嫉恨,在愛慕與嫉妒的折磨下,他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在大革命前夕的時代變遷中,他們面臨著太多的抉擇,愛恨之間是去是留?在煙雨朦朦的上海大廣場,那兩把顯眼的紅油傘再次錯過,一個向左,一個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