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
以前的《水滸》評論者,把這段駢文,看作是中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宣言書。這樣一說,充滿了尖銳階級矛盾和路線鬥爭的梁山泊,竟成了理想的大同世界。事實真是這樣么?否!這決不是“農民革命思想”的描繪,而是一篇階級調和論的宣言。
所謂“忠誠信義並無差”,這是用“超階級”的道德觀來否認意識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生活環境、遭遇的不同,階級地位的不同,決定了每一個人的思想基礎不同。《水滸》中一百零八人雖然都上了梁山,但他們上山的動機和目的是大相逕庭的。李逵、三阮這些人,他們起義是為了改變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改變農民階級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與此相反,“潛身水泊”的宋江,被“賺”上梁山的盧俊義,以及被拉上山的朝廷命官,這幫頑固堅持地主階級立場的“帝子神孫,富豪將吏”,他們上山,是為了恢復、加強或提高自己在地主階級內部的地位,他們不反皇帝,忠於皇帝。可見,在起義軍內部,思想是千差萬別的。這段駢文卻宣揚什麼“忠誠信義並無差”,企圖用“忠義”把各個階級的不同思想統一起來,否認各種思想的階級烙印,它宣揚的恰恰是階級調和論。